1. 首頁
  2. 語文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通用8篇)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通用8篇),供參考!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翠鳥》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詳細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鮮豔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迅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翠鳥》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透過對翠鳥美麗的羽毛、小巧玲瓏的外形和活動時機警、敏捷的特點描寫,最後歸結到對翠鳥的喜愛,層次非常清晰。作者觀察細緻,描寫生動,字裡行間流露出了愛鳥的情感。

二、說學情:

在學生居住的地方,時常可以看見麻雀、鴿子等小鳥,像翠鳥這樣的水鳥可能很少見到,加之翠鳥又如此漂亮,文字文采飛揚,孩子們對《翠鳥》這篇課文的學習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鑑於以上的文字以及學情分析,我認為本文的教學:

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動作特點,透過學習課文感受作者的語言美,受到愛鳥的情感陶冶。

難點:抓住動物特點,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有順序的描寫。

四、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準備採用:

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將學習內容生活化、情景化。

2、啟發式講讀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議議,巧妙藉助媒體的簡捷直觀幫助學生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3、讀寫結合:抓住課文的教材特點,進行仿說,為本單元的寫作訓練目標的達成做充分準備。

(二)、說學法:

1、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總分段式的結構和構成(遷移法)。

2、在講讀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法)。

(三)說理念:

1、教是為學服務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學習方式上,我特別注重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為自主閱讀後的深層次需求。

3、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或陌生往往是理解文字的最大障礙,而多媒體資源的豐富性、直觀性、生動性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媒體資源來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又能極大的豐富學生的認知和積累。

五、教學目標:

1、會寫“疾”等14個字,會認“衫”等10個生字,掌握“疾飛”等11個詞語。

2、能讀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外形特點寫具體的,理解課文按照一定順序描寫翠鳥外形特點的寫法。

3、通過了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的習慣。

六、說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樑。透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

1.師:同學們,聽——你們聽到了什麼?(課件播放鳥叫聲)

2.師:同學們的反應真快。從這鳥叫聲中你彷彿看了什麼?

3.師:從同學們的想象中老師看的出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鳥。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鳥類朋友,一起叫叫它的名字吧——翠鳥,再親切點。瞧,這就是翠鳥。(課件出示翠鳥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

如此匯入新課,學生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

自讀課文。

1、聽朗讀自學,初讀課文。

(1)邊聽邊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自由拼讀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3)交流: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一隻怎樣的翠鳥?

設計意圖: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文字直接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心智在靈動的文字與美麗的情感中恣意徜徉。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剛才感受到了翠鳥的美麗!你知道它為什麼叫翠鳥嗎?

2、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把表示顏色的詞語用小圓點標出來。

3、師:這麼多顏色都集中在翠鳥身上,能用一詞來概括嗎?

4、師:翠鳥的顏色鮮豔、外形美麗,作者能把翠鳥描寫得這樣美麗,你能從這裡看出作者對翠鳥有什麼樣的感情嗎?能把這種喜愛的感情讀出來嗎?

5、指名讀、師範讀。

6、比較兩組句子。(課件出示)

7、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課文對翠鳥外表的描寫,是按照頭部、背部、腹部的順序寫的。

四、學習二、三自然段

師:翠鳥的外形這樣小巧玲瓏,行動起來一定也很機靈。自由讀一下第二、三自然段,在讀的時候感受一下哪些句子讓你感覺到翠鳥的機靈的?

1、師引導:說到這裡,老師有個問題

課件出示:

翠鳥鳴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1)師:這一句中多了“貼著”和“疾飛”,讓我更感覺到翠鳥飛得快。寫得更具體更詳細。

(2)師:同學們都理解得很好。你看,正因為作者描寫時用詞用得如此準確,我們才這麼形象的看到翠鳥抓魚時飛翔的樣子,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寫作或說話的時候,就要學習作者的這種方法。

2、師:課文中還有像這樣的句子。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劃線的詞語,說說從這兩句話的描寫中你看出了什麼?

如: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射出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小結:作者能把翠鳥動作寫得如此準確,把翠鳥捕魚的瞬間動作描寫得活靈活現,說明作者觀察是極其細緻認真的。這就更說明他非常喜歡翠鳥了。

七、小結。

今天,我們瞭解了這位翠鳥朋友,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不但喜愛鳥,更要保護鳥,因為鳥類是我們的好朋友。

下面我們來有感情的讀一讀課文,要讀出對翠鳥的喜愛哦。

八、遷移拓展

1.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課外作業:把自己喜愛的一種小動物的外形寫出來。

要求:

①寫前要認真觀察。

②寫作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抓住動物的特點。

③語句生動連慣,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文字是教學的載體,也是把學生的視野從課內引至課外的一個橋樑,“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字中走出來,透過角色體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翠鳥》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狀物散文。全文共5個自然段,從翠鳥的外形、羽毛的色彩、生活特點、動作敏捷等方面,著重細緻地描寫了生活在崖壁上的翠鳥。課文圍繞“翠鳥的羽毛非常鮮豔”,準確地運用描寫、擬人、比喻等手法,從翠鳥頭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強調了翠鳥之翠的靜態美;又抓住“疾飛”“叼魚”的動作,描繪了翠鳥敏捷機靈的動態美。結構嚴密,思路清晰,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本文在語言上的最大特色便是用詞精確形象,充滿動感,富於感染力,在表達上更是具有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的獨特之處。

二、說教學目標:

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保護周圍環境,善待身邊的動物植物”,透過本組教材的閱讀,增強學生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意識。因而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品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培養學生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這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

基於以上分析,從新課程目標建構的三個維度出發,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為: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聯絡語境理解“清脆、疾飛、銳利”等詞的意思。

2、自主學習、潛心會文,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3、靜心涵詠,讀中悟情,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表達對翠鳥的喜愛!

以上目標著力反映了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同時也注重了文字的價值取向,能較好地反映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

三、說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透過扣詞品句來體會作者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句子,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體會寫作方法。同時對於很少見到翠鳥的三年級學生來說也是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我的主導方法是“扣詞品句”,緊抓住關鍵詞句,立足於語言文字,引領學生參與感悟,深入細緻地體察。其次,採用“想象情境”“讀寫結合”等方法讓學生進行語文實踐。

學法上主要採用自主感悟、移情體驗,放手讓學生潛心會文,使課堂樸實、踏實、高效。

五、說教學流程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安排兩課時來組織本課的教學: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瞭解大意,並學習翠鳥的外形特點。

第二課時:深入探究、深受翠鳥的可愛,體會獨特的表達方法。

下面,我著重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我安排了這樣四個板塊進行教學:配樂誦讀、回顧外形;扣詞品句,感悟特點;移情體驗,感受喜愛;內化語言,表達抒懷。

(一)、配樂誦讀、回顧外形

新課伊始,不作任何繁複的匯入,心中只有有一句話:簡簡單單教語文啊,於是就出示翠鳥停立葦稈的圖片,匯入:同學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翠鳥的模樣已經留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再一次悄然地想起它。讓琅琅的書聲和著優美的音樂喚醒情感的積累,開啟新課的大門。

(二)、扣詞品句,感悟特點

本環節主要是透過在預設的三句話中抓重點詞“疾飛、一眨眼”“貼、輕輕”“悄悄”“儘管,還是,難以逃脫”“蹬、飛、叼、貼”等詞來引導學生。我在此處精心預設,讓孩子感受翠鳥“動若脫兔,靜若處子”之美。當然,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我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情,靈活運用預案,以學定教。

尤其是“蹬、飛、叼、貼”一系列的動作一氣呵成,生動又極富畫面感,如何讓孩子們感受這一精彩的語言?我以想像畫面,對比參讀來進行教學,先讓學生反覆讀語句,邊讀邊在腦海中想像畫面,再以“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引導學生內化文字語言,結合朗讀指導,讀出情思,讀出意境!

回顧整個教學板塊,我引領著孩子在語詞的叢林中游歷,從提煉詞句到還原豐富文字,從扣詞析句與到指導朗讀,無一不是在進行實實在在的語文實踐,因為語文素養的提高就得靠語文實踐。

(三)、移情體驗,感受喜愛

文章讀到這兒,情感的目標水到渠成了,不需要任何多餘的講解分析,一切皆在孩子的琅琅書聲之中了。

(四)、內化語言,表達抒懷

文字是教學的載體,“課文無非是個例子”,中年級我們應站在寫作教學的角度來進行閱讀教學。一句句質樸但一語中的至理在心中碰撞。面對這樣文質兼美的課文,我們還該做點什麼?就從學習積累、借鑑模仿語言開始吧!透過讀寫結合,再一次讓學生習得語言,並加以運用。

五、說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翠鳥》是一篇寫動物的文章,抒發了熱愛大天然,熱愛鳥類的'頭腦情感,加強掩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孩子單純而富有愛心,分外喜好小動物,可以預見學習本文時會有比力濃重的興趣。但他們的精力每每不易會合,對單純的文字解讀有肯定的困難。因此教學計劃肯定要細緻直觀性和意見意義性。雖然,也有一部門學生頭腦迅速,體現欲強,要充實使用他們起帶頭作用。

三、說重難點。

鑑於以上的對課本和學情的闡發,我以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品讀課文上,而在學習的同時感悟翠鳥的美以及人類要敬服、掩護鳥的原理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三年級的大綱要求、教學要求和課文的特點,我確定以下3點為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18個新詞的意思。

2、能力目標:能讀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吧翠鳥的顏色寫清楚的,並能背誦這一段。

3、情感目標:通過了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激發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五、說教、學法。

1、教法:

(1)、直觀教學法。

(2)、朗讀體會法。

2、學法:

(1)、遷移法。

(2)、發現法。

六、說教學流程。

(一)、教學準備:翠鳥圖片,課文錄音。

(二)、教學過程:

1、賞圖激趣,引出課文。

教學開始時,展示一組翠鳥的圖片,來吸引學生,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2、熟讀文字,感受鳥美、人美。

(1)、錄音範讀。

三年級的學生朗讀水平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閱讀課文有困難,因此我決定利用錄音範讀,降低學生自主閱讀的難度。

(2)、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對自讀課文這個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時可行的,教師起的是幫導作用。

(3)、細讀課文,感悟鳥美、人美。

自學生字後我進一步鼓勵學生自學課文,給學生提供一個與文字直接對話的時間和空間。然後安排四人小組進行學後交流,讓學生學會從他人處獲取知識和經驗,同時也起到幫助學困生讀懂課文的作用。

3、競讀、展示讀。

我組織學生開展競讀或展示讀活動,在進一步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敢於展示自我、樂於與他人分享成功和快樂的品質。

4、角色互換,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情感。

學生扮演翠鳥,我以記者的身份對翠鳥進行採訪。我設計了下面的採訪問題:

(1)、翠鳥你們長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紹啊?

(2)、你們對我們人類還有什麼要求呢?

第一個問題的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回顧文字,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並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改述課文的能力。

第二個問題透過學生與鳥換位的思考,讓學生以翠鳥的視角審視現狀中人和動物的關係,內化的衍生出愛鳥、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情感。

5、拓展探究,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創造欲。

課內的知識是有限的,課外的知識是無限的,生活處處皆語文。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字中走出去,到更廣闊的課外領域去飛翔。我設計了以下2個作業:

(1)、必做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選做題:自選課文中的一部分,用彩筆在圖畫本上畫一副畫。

作業的部署既分身全體,也存眷個別,表現學習的自主性,並透過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著力造就學生的語文綜合本領和實踐本領,全面進步學生的本質。

七、說板書計劃。

好的板書計劃是文章佈局的減縮,能表現作者的思緒和課文的重點。我的板書計劃,簡樸明白,使同學們可以大概憑據它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有助於訓練目的的告竣,而且在學習課文時,師生配合完成板書,強化鼓勵機制,進步講堂服從。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翠鳥》,下面我將分三個板塊進行說課:

第一板塊緊扣特點說教材

1、《翠鳥》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翠鳥,它的外形特點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本組課文圍繞“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寫的選編本課的圖意:一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上的作用;二是培養學生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2、為領會編者圖意達到應有效果,根據課標的三維度、中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及本課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杆”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寫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根據教材特點及以上的教學目標,把教學本文的重點設為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教學的難點是體會翠鳥的外形和捕魚本領之間的關係,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第二板塊靈活多樣說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新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收集法為輔,最佳化結合。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本節課我將重點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和朗讀感悟法”具體的教法學法。我會在下面的教學流程中結合來說。

第三板塊多元閱讀說流程

基於以上一些想法,本篇課文我決定採用兩課時完成。我講的是第一課時,具體步驟為整體感知,理清脈絡,學習生字詞,研讀第一自然段。下面我分五個步驟就讀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和意圖進行說明。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我先播放有關翠鳥的課件介紹錄影,讓學生談體會說感受,接著我以這樣一段文字娓娓道來:同學們上單元課文學習,我們欣賞了燕子呢喃,柳樹發芽,荷花綻放.泉水叮咚流淌,今天我們在來認識一位大自然的朋友,它呀,生活在我國的東部,南部靠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有著高超的捕魚本領被譽為“釣魚郎”的翠鳥,說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的聲像功能優勢,播放有關翠鳥錄影,激起對色彩斑斕,行動敏捷的翠鳥的喜愛之情,在學生情感的小河上激起漣漪,讓學生對新課的產生期盼願望和關注的心理更為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埋下伏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詞。

2、思考:翠鳥是一種怎樣鳥?

3、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認讀生字詞,糾正讀音,並組詞,適當理解詞的意思。

(2)請學生分自然段,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3)說說翠鳥是一種怎樣鳥?

(三)精讀課文,積澱語感

1、自由讀課文,劃出描寫翠鳥外形特點。

2、小組討論:課文是從哪幾部分描寫翠鳥外形的,寫了翠鳥的哪些特點?

3、全班交流反貴

抓住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巴這幾部分突出翠鳥寫外形特點的。

4、引導學生抓住“橄欖色、淺綠色、赤褐色”等表達顏色詞語,把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豔,透過朗讀的形式體現出來。同時抓住“小巧玲瓏,透亮靈活,又尖又長,等詞語,用朗讀的方式讀出翠鳥的形狀特點。

5、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要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就必須從語言文字的細節入手,引導學生反覆咀嚼品味,推敲斟酌,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6、《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裡安排小組和合作學習是為了落實在個體感悟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7、在朗讀中,我引導學生從文中讀出感情,也把感情導進文字,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四、迴歸整體進行總結

總結全文時,我讓學生說說學生本節課文後的感受,待學生交流後,在適時總結學法,學法並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在誦讀中感受翠鳥色彩鮮豔,小巧玲瓏的特點,激起學生對翠鳥的喜愛之情,讓學生在心中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

(四)佈置作業

作業是對本節課文內容的鞏固,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我設定了以下作業:

1、摘抄文中你喜歡的句子,並背誦。

2、模仿本文的表達語言手法寫一寫你身邊喜愛的小動物(外形特點)。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為幫助理解課文,我是這樣設計:

翠鳥

外形特點 顏色鮮豔

動物特點 小巧玲瓏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5

一、文字分析:

《翠鳥》一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它毛色鮮豔、叫聲清脆、動作敏捷,令孩子們十分喜愛,以至於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但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這個念頭,把翠鳥當作朋友。這篇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文字文字優美,寫法特點鮮明,是培養學生語感、指導學生寫作的好範文。

二、學情分析:

本人所在三(6)班的孩子純真而富有愛心,特別喜歡小動物,可以預見對學習本文將會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又是一群活潑的小淘氣,較活躍,但精神常常不易集中,對單純的解讀文字有一定困難,故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直觀與趣味性。當然也有部分學生思維敏捷,表現欲強,要充分利用其起帶動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鑑於以上的文字及學情分析,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品讀課文上,在讀通讀好課文後,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而體會寫法則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

根據文字特點及本班學生實際,在教學本文時我將摒棄生硬的講授寫作特點的做法,採用朗讀感悟、角色體會的方法,以讀促學,以讀代講,在熟讀、品讀中體會翠鳥的可愛、作者精妙的寫法,讓學生自主感悟翠鳥的美、文字的美,並培養起愛鳥、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意識和感情。

五、課時計劃:

本文我計劃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主要讀通讀透課文,感受翠鳥的美,感受語言文字的美。第二課時主要進行角色體會,換位研討,領會寫作方法,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六、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目標:

1、自學14個生字,能自主選擇重點或難學字與同學交流。

2、讀通讀透課文感受翠鳥美、文字美。

3、培養展示自我的慾望,努力使學生願讀、愛讀,樂於與他們分享成功快樂。

第二課時目標:

1、透過角色體會,進一步感受文字美、鳥美,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2、進一步品讀研討,領會本文寫作方法。

七、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賞圖激趣,引出課題,探究“翠”之所在。

教學伊始,我會給學生們展示一組色彩鮮豔的翠鳥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出課題。課題中的“翠”字恰好是生字,且是難寫字,所以在板書課題時,我會以請教者的口氣向學生討教:“翠字怎樣寫呢?請大家給我做小老師。”引導學生髮現“翠”的“羽”部是不帶鉤的。

接著我以這一“翠”字做探究點,引導學生討論思考:“翠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樣弄懂這個字的意思的?”學生可能會回答是透過看圖弄懂的,也可能回答是透過讀課文弄懂的,或回答是透過問別人弄懂的,也許還會有其它的回答,我都會加以肯定,讓學生懂得這些就是獲取知識的好途徑、好辦法。

最後,我讓學生再思考:“為什麼不叫綠鳥,而要叫翠鳥呢?”引導學生感悟音韻的和諧美。

過渡語:同學們真聰明,我們還沒正式學習課文,同學們就懂得了這麼多知識,如果我們認真學習了這篇課文後,同學們一定能懂得更多。有信心嗎?下面我們就到課文中去,看誰學得更好。

(二)、熟讀文字,感受鳥美、文美。

1、錄音範讀:

南方的學生說普通話容易帶上地方音,且本人普通話也不甚標準,加上本班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閱讀課文有困難,故我決定利用錄音朗讀作示範,降低學生自主閱讀的難度,同時訓練學生聽的能力,並讓學生先從聽覺上感受文章的美。

2、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聽完錄音,我向學生煽情:“這位阿姨讀得真好啊。不知同學們能不能讀得像她一樣好,或者讀得比她還要好呢?”並明確初讀的任務:“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誰不僅能把課文讀通順,而且還能把課文中的生字詞學會,讀準它的拼音,記住它的字形,等會我們比比誰學懂的生字多。”

學生自讀自學完後,我佈置二人小組互查互助:“把你會讀的生字詞讀給你的同桌聽,同桌不會讀的字請你當小老師教教他。兩個人都不會讀的做個記號,等會向其它同學或老師請教。”之後抽樣檢查哪個二人小組自主學會的生字多,加以表揚獎勵。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對這個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是可行的,教師起的是幫導的作用。

這個環節控制在5分鐘以內。

3、細讀課文,感悟鳥美、文美。

自學生字後,我進一步鼓勵學生自學課文:“同學們真能幹啊,不用老師教就把生字學懂了,真了不起!請你再把課文讀上兩三遍吧,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看誰懂得的最多。”

學生充分地讀了之後,我安排四人小組進行學後交流,讓學生學會從他人處獲取知識與經驗,同時也起到幫助學困生讀懂課文的作用。

在學生彙報學習成果時,我引導學生尋找支援自己意見的依據,並引入到相應的段落或句子,進行品詞品句的訓練,引導學生談個人對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勵學生透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個環節,我準備了可靈活切換的課件,以增強學習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句,深入感受鳥之美、文之美。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評價學生的閱讀時,我尊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

(三)、競讀、展示讀。

待學生讀透、讀懂文字後,我組織學生開展競讀或展示讀活動,在進一步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敢於展示自我、樂於與他人分享成功快樂的品質。

第二課時:

對於第二課時,我重點說說三個主要環節:

(一)、角色體會,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透過開展采訪活動,進行角色體會:學生扮演翠鳥,教師以世界綠色和平組織成員的身份對翠鳥們進行採訪。我設計了下面三個採訪問題:

(1)、翠鳥們,你們長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紹啊?

(2)、你們叼魚的本領很高,誰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叼魚的?

(3)、你們還想向我介紹些什麼呢?

(4)、你們還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你們對我們人類還有什麼要求嗎?

前兩個問題的設計意圖在於引導學生回顧文字,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並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改述課文的能力。

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目的在於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說說課本中沒講到的,自己懂得的有關翠鳥的知識,讓學生感受課外學習與積累帶來的好處。

第四個問題透過學生與鳥換位的思考,讓學生以自己的視角審視現狀中人和動物的關係,內化地衍生出愛鳥、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二)、換位研討,領會寫法。

本文的寫作特點十分鮮明,是指導學生寫作的好範文。但對初學寫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寫作方法是十分抽象的概念。為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本文的寫作方法,我採取與學生換位的辦法,將採訪活動轉移到請教的角度,把學生推到自主研究的地位,讓學生把從文字中間接得到的寫作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從而領會到寫作的方法。

我設計了這樣的兩個請求:

(1)、回去後我要寫一篇介紹你們的文章投到報社發表,你們這兒有沒有現成寫你們翠鳥的文章供我參考啊?誰幫我讀讀?

(2)、我的文章該怎麼寫才寫得生動、吸引人呢?請大家幫幫我好嗎?

(三)、拓展探究,激發求知慾和創造欲。

文字是教學的載體,也是把學生的視野從課內引至課外的一個橋樑,課內的學習是有限的,而課外的知識卻是無限的。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字中走出去,到更廣闊的課外領域中吸收更多的營養,透過設計下面兩個作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1)、網上及我們學校圖書館裡有不少介紹翠鳥和其它動物的文章或書籍,你們可以去看看,一定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2)、有位三年級的小朋友學了這篇課文後,做了一個“翠鳥之家”網站。同學們可以向他學習,也試著做一個網頁或出一份手抄報,技術上可以向電腦老師或美術老師請教。比一比,看誰的作品做得更好。

八、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板書:

12翠鳥

外形:美

動作:快

第二課時板書:

12翠鳥

(外形)——(叼魚的本領)——(住處)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翠鳥》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保護環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翠鳥》是一篇狀物的課文,主要透過對翠鳥色彩鮮豔、小巧玲瓏的外形和活動時機警、敏捷的特點描寫,反應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將教學目標制定為: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將難點確定為:體會作者觀察、描寫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無定法,但教學有法。語言學習方法不僅是獲取語文內容的手段,其本身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解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結合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善於交流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法:

1、朗讀感悟法。本課的語言優美,以讀代講,以讀促學,透過自讀自悟,邊讀邊感受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想象,充分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2、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利用課文插圖,觀察翠鳥外形,圖文結合,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3、品詞析句法。透過對比、想象,感受語言的精妙,表達的精確。如課後思考題中,兩組句子的比照,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確,描寫的生動、形象。

除了以上的教學方法外,我在本課還採用了圖文結合法、想象法等,力求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品味語言中積累語言,在體會內容中掌握方法。

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教學思想是“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篇課文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採用朗讀、圈畫、品味詞句法等方法,具體學法我將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闡述。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本課計劃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以感知、感悟語言為主,主要環節是:溫故知新,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課文,感悟語言;鞏固識字,指導寫字;課堂總結,佈置作業。第二課時以積累運用語言為主。複習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總結全文;領會表達方式,提升情感,讀寫遷移。

下面我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1、溫故知新,激發興趣

美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奧蘇泊爾說,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教學。預習是自主學習的開端。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我是這樣匯入的“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小鳥,你們能說出哪些小鳥的名字?(用多媒體出示翠鳥圖片),這隻小鳥的名字是?”當孩子說出是翠鳥時,我讓孩子們舉起手和我一起寫課題,邊寫邊說:“翠”上面是羽毛的羽,但是少兩個勾,注意哦,“翠”這底下的一豎,注意,出頭就行,千萬不要寫長了,寫長就錯了,寫長了就把上面這兩位小朋友分開了,這兩位

小朋友就不高興了,“鳥”字,跟著我寫,這鳥的眼睛亮不亮?沒有眼睛就烏黑一片了,就變成什麼字了,對烏鴉的烏,就看不見了。透過這樣的分析,讓學生對漢字有了審美的愉悅。我提出疑問:“你知道她為什麼叫做翠鳥嗎?好,讀了課文第一自然段你就會知道了。”這樣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接著我們自然地進入第二個環節。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利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識字心得,教師在檢查生字時,主要突出“腹、襯”等生字的讀音和字形。

在掃清閱讀障礙後,再次朗讀課文,引導孩子用串聯段意的方法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初讀課文中你明白了什麼?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梳理總結,知道課文主要寫了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等。以上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初讀課文是精讀課文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只有讀通讀順了才能深入探究語言表達的特點。

3、精讀課文,感悟語言

皮亞傑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媒體,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所以教學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主動觀察、探索來消化理解。因此我讓學生自由徜徉在語言文字中,瞭解翠鳥的美麗和動作的敏捷,激發保護動物的情感。具體我是這樣安排的:

①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劃出表現翠鳥外形的詞語,聯絡上下文說一說“鮮豔”是什麼意思?運用多媒體出示:一雙()的眼睛,一張()的嘴等,讓學生進行練習,增強學生語感;最後透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翠鳥外形的印象。

②引導學生細讀二、三自然段,圈出文中表現翠鳥等魚時的安靜和捉魚時動作敏捷的詞語。運用比較的方式,體會“貼著、蹬開、像箭一樣”用詞的貼切,再找出幾句類似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形象、生動。在此基礎上,引導小組比賽朗讀,要讀出翠鳥捉魚時動作的敏捷、靈活和神速。

一隻顏色鮮豔,小巧玲瓏、敏捷靈活的翠鳥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樣的翠鳥誰不想捉一隻回家試養呢?那我們的願望能實現嗎?在這裡我設定懸念,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熱情,也提示了下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在精讀1至3自然段中,我綜合運用了朗讀法、想像法、圈畫法等,使孩子走進文字,感受語言的精妙,體會用詞的精準。

4、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三年級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他們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所以教師要及時鞏固識字。寫字指導應該細緻落實,雖以學生自主識字為主,但是難寫易錯的字,教師應及時提醒,如本課“襯”是衣字旁,“壁”的下面不要寫成王等等。

5、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課堂主動權應交給學生,我是這樣做課堂總結的:引導學生結合板書,總結課文內容;根據板書重點詞,試著背誦1至3自然段並讓學生談談學習的收穫和疑惑。這樣能夠養成及時梳理學習內容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有利於培養學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在結束這堂課後,我根據佈置作業應以積累運用語言為主,設計了兩道作業:

①寫本課生字三遍;

②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佈置作業是為了讓學生鞏固生字,積累規範化的文字語言,培養語感。

四、說板書設計

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提綱式的板書形式,如果說教學過程是畫龍的話,那板書就是點睛之筆,它提示課文的內容,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

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5、翠鳥爪子(紅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靈活)翠嘴(尖、長)鳥等魚:一動不動捉魚:蹬、飛、叼、貼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7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實驗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翠鳥》。這是一篇傳統經典課文,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下面我準備從教材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翠鳥》全文共5個自然段,作者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細緻入微地描寫了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特點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喜愛翠鳥的情感,並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作者在描寫翠鳥外形時,抓住顏色非常鮮豔的特點,先總寫後分述,準確地運用描寫色彩的詞語和擬人、比喻的手法,突出了翠鳥之“翠”的靜態美。在描寫翠鳥的活動時,抓住“疾飛”、“叼魚”的動作,精確地選用恰當的動詞,生動地描繪了翠鳥動作機靈的特點,突出了翠鳥的動態美。從外形到活動,從靜態到動態,條理清楚,用詞準確。文字文采飛揚,寫法特點鮮明,是一篇從發展語言入手的好課例,也是培養學生語感、指導學生寫作的好範文。

二、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因此,在課堂上,應該摒棄瑣碎的分析講解,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思、去悟、去說,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培養語文情趣,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能力。

三、教學目標

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結合中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依照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三個維度目標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讀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外形特點寫具體的,理解課文按照一定順序描寫翠鳥外形特點的寫法,並能背誦相關的段落。

3、情感目標:通過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以及生活習性,培養學生觀察興趣及方法,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鑑於以上的文字分析,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品讀課文上,在讀通讀懂課文後,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有序地進行描寫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在整個小學階段,這篇課文首次提出對總分段式結構的認識,因此學習先全面概括後具體描寫的方法,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有序觀察和具體描述也就成了這篇課文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語文教學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三年級的孩子純真而富有愛心,特別喜歡小動物,而且求知慾強,對學習本文將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從沒見過翠鳥,對單純的解讀文字有一定困難。因此,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

2.朗讀感悟法。

3.讀寫結合法。

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培養自學方法。

2.掌握讀段方法。

3.訓練觀察方法。

五、教學過程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形式不僅僅包括認知,還包括感受、體驗、內省等多種形式。這就提醒我們,課堂教學不僅要在內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從學生的思想、感情、願望的角度來理解生活,讓學生懂得一篇文章的“情”在哪裡,“趣”在何處。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情趣,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扣讀導悟,讀出情趣。

在“扣讀導悟,讀出情趣”這個環節,我主要採用了直觀教學法和朗讀感悟法,著重培養學生自學的方法。

1、開課時,我問:同學們,《翠鳥》的“翠”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翠鳥”呢?誰願意把課文讀給我聽聽?

上節課,大家已經認識了文中的生字和詞語,也能夠熟讀課文了,真了不起!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給大家一些時間練習讀讀,好嗎?

讓學生質疑課題,為後面的介紹翠鳥的顏色鮮豔埋下了伏筆。“了不起!”是對學生上一堂課學習效果的肯定。接著,我又提出了比熟讀更高的練讀要求。同學們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自然積極地認真地練習讀書。

2、下面請一位同學讀讀第一自然段。

你把翠鳥的特點讀出來了,可以看出你非常喜歡翠鳥。還有比他讀得更好的嗎?比一比。

“褒獎”加“激勵”,雙管齊下,又給學生積極讀書注入新的活力。

3、哪位同學來讀讀第二、三自然段?

聽你讀,我怎麼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注意,這時靜極了,讀到“小魚”,連呼吸都要屏住。同學們小聲練讀第三自然段,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看應如何讀出變化。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這個環節中,我用兒童化、戲劇化的語言點出學生讀書的不足,並採用朗讀感悟法,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引導學生透過朗讀表現翠鳥飛行速度的快以及翠鳥捉魚時的靈敏迅速,以讀促學,以讀代講,在熟讀、品讀中體會翠鳥的可愛,文字的優美,並掌握讀段的方法。

4、老師找到了幾張翠鳥捉魚時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透過多媒體展示,運用有形、有聲、有色的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直觀感受翠鳥捉魚的動作敏捷,變複雜為簡單,變抽象為具體。這就是我的直觀教學法的體現之一。

(二)以畫促悟,畫出情趣。

“以畫促悟,畫出情趣”這個環節,我主要是在訓練學生的有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1、同學們喜愛翠鳥嗎?這裡,有一張翠鳥的圖片,只是它沒有塗上色彩,現在誰來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它各個部位的顏色,我們一起來給翠鳥上上色。

2、咱們再來看看翠鳥。

多媒體再次展示翠鳥的圖片,讓學生感受翠鳥外形的美觀,直觀地理解重點字、詞和句子的含義。讓學生透過有序地敘述,學習作者先概括後具體,按一定順序進行描寫的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地生成了情感,掌握了技能。這都是直觀教學法的收效所在。

3、誰願意把翠鳥的樣子介紹給大家?要想介紹好應把第一自然段記好。同學們把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朗讀一遍,看書上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翠鳥的外形的?

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介紹翠鳥,大家做場外指導。

語文情趣的顯現,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給翠鳥上顏色、欣賞圖片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這樣做的意義有三個: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長於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了學生說的能力。

(三)虛擬情境,說出情趣。

對於“虛擬情境,說出情趣”這個環節,我還是運用了直觀教學法,透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建立課文的內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絡,激發學生情感,,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

1、同學們都非常喜愛翠鳥,想不想當翠鳥?

我是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的》的一名記者,我想採訪你們,寫一篇關於翠鳥的報道,讓全世界的人民保護你們。你們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嗎?

別人都說,你們的外形非常美,美在哪兒呢?

你們的聲音很好聽,給我唱一支人類的歌曲好嗎?哪個翠鳥願意唱?

聽說你們有個外號叫“叼魚郎”,捉魚的本領很強,誰願意介紹一下你們是怎樣捕魚的?

有什麼證據說明你們飛得快?

2、各位翠鳥,我想到你們家做客,樹上找不到,草叢中也找不到,你們的家在哪裡?

教學藝術,是移情的藝術。實踐表明,這種採訪過程的情景創設,可以調動並調節學生以情感需要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的因素,把認識與創造、對美的追求與體驗統一起來,十分有利於學生語文整體素質的提高。

(四)含英咀華,誦出情趣

“含英咀華,誦出情趣”,我對學生說:透過採訪,我打算把你們寫一寫,介紹給全世界的人們,有現成的文章嗎?

誰能聲情並茂地讀給我聽聽?

請同學們再認真練習誦讀。

讀文章,善於含英咀華,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神韻和精髓,賞閱文章的美感所在,同時,也才能不斷陶冶自身的語文情趣。這個環節的讀書訓練屬於積累層面的誦讀訓練。這樣假戲真唱,以畫、說、演等促讀,透過朗讀來感悟,不僅可以訓練學生內化課文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對交際言語的學習和運用。訓練學生積累語言是有所為的積累,更是情感化的積累。

(五)片段仿說,寫出情趣。

《翠鳥》這篇課文文采飛揚,語言優美,寫法精妙。特別是第一自然段。所以在“片段仿說,寫出情趣”這個環節,我讓學生模仿第一自然段的寫法,用總分關係構段,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一種小動物的外形特徵。

葉聖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摒棄生硬的講授寫作特點的做法,把課文當成學習言語表達的例子,讓學生進行“讀說”或“讀寫”的遷移訓練,這是讀寫結合的實質,也是我的設計初衷。在這個環節中,我意在讓學生把新學知識當堂鞏固,使學生具有自主思考的權力和不斷創新的精神,進而超越課文,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創造力。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能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因此,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瞭,使學生能夠根據它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有助於訓練目標的達成。

外形———美

5.翠鳥動作———快喜愛保護

住處———險

總之,在《翠鳥》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旨在體現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多媒體展示為途徑,以朗讀感悟為指導,注重遷移運用,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學生由樂學到學會,最終達到活學活用。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耐心地傾聽。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十三課《翠鳥》。

(二)教材分析:

《翠鳥》是第六冊第四組課文的首篇精讀課文,課文先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翠鳥的羽毛、外形及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再寫我在老漁翁的啟發下,體會到喜歡翠鳥應當把它當成朋友,打消了捉翠鳥的念頭,表達了對翠鳥喜愛的思想感情。

(三)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翠鳥外形特點及活動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觀察和描寫事物的方法;

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

教師引導,小結學法,學生自讀,交流明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翠鳥的美;

2、增強愛護鳥類的意識,使自己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達到溝通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

學習抓住特點觀察和描寫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體會用詞的準確與生動。

二、說教學理念

1、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展開對話的過程。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策略與學法

根據上述理念,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本節課採用情景教學法朗讀法和引導探究法進行教學。

一是透過圖畫創設情景,讓學生藉助一定的情景與文字,與同學、老師展開對話,加深理解和體驗;

二是關注學法指導,著重指導朗讀第一段,滲透學法,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方法精讀探究全作交流,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三是重視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享受審美樂趣。

四、說教學程式設計

(一)導讀

首先,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接著引導學生觀察翠鳥圖,讓學生說一說翠鳥的外形,感受翠鳥的外形美。然後圖文對照,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悟翠鳥的外形特點。透過比較,體會文中的一些詞句用得好,好在哪裡。最後,指導朗讀,練習背誦,小結學法。(本教學環節透過圖畫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與文字展開對話,加深感悟理解;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探究,注重過程指導和方法指導,既滲透了一般的方法指導,又體現了本課抓住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指導,為下面的自讀作好鋪墊。)

(二)自讀

1、學習2–3自然段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自讀2–3自然段,老師相機引導學習佳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生動。接著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寫魚兒,葦稈,水波的作用。然後朗讀2–3自然段。

(本教學環節透過學法遷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生初步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採取個體閱讀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透過自主讀書,充分地展開與文字的對話,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學習4–5自然段學生默讀4–5自然段的內容,根據老師的提示討論,交流。如:老漁翁的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們的臉上有些發紅?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翠鳥怎樣的情感?學了這篇課文後,我們受到了什麼啟發?

(本環節著重體現讓學生在自主的讀和思活動以及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三)誦讀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本環節調動學生的情感和讀書熱情,體現學習內容的整體迴歸和情感價值觀的整體提升。)

(四)作業

1、必做題:選你喜歡的自然段背誦下來。

2、選做題:自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內容,如,“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用彩色筆在圖畫本上畫一幅畫。

(作業的設定既兼顧全體也關注個體。體現學習的自主性,並透過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