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古詩詞萬字劉元卿閱讀答案

古詩詞萬字劉元卿閱讀答案

篇一:萬字劉元卿閱讀答案

【原文】

汝有田舍翁①,家資殷盛,而累世不識之乎。一歲,聘楚士訓其子②。楚士始訓之搦管臨朱③,書一畫,訓曰:“一字。”書二畫,訓曰:“二字。”書三畫,訓曰:“三字。”其子輒欣欣然,擲筆,歸告其父曰:“兒得矣!兒得矣!可無煩先生,重費館穀也④,請謝去。”其父喜從之,具幣謝遣楚士。逾時,其父擬徵召姻友萬氏者飲⑤,令子晨起治狀⑥,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萬?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畫也。”

【註釋】

① 汝有田舍翁:汝州,在今河南省西部。

②楚士始訓之搦管臨朱:指江南一帶。

③搦管臨朱握持。管:指毛筆。臨朱:指描紅。朱,硃砂,紅色。

④重費館穀也:給塾師的酬金。

⑤徵召姻友萬氏者飲:因婚姻關係而結成的親戚。

⑥令子晨起治狀:寫請貼。

⑦其子輒欣欣然擲筆:立即

⑧請謝去:辭退

⑨逾時:越過

⑩奈何姓萬:為什麼

【譯文】

汝州有一個土財主,家產很多,但是幾輩子都不識字。有一年,請了一位楚地的先生教他的兒子。這位先生開始教他兒子握筆臨帖。寫一畫,教他說:“這是一字”;寫兩畫,教他說:“這是二字”;寫三畫,教他說:“這是三字”。那孩子便喜形於色地扔下筆跑回家裡,告訴他父親說:“孩兒全會了!孩兒全會了!可以不必再麻煩先生,多花學費了。快把他辭了吧。”他父親一聽很高興,就照他說的辦了。準備好了錢打發走了這位先生。過了些時候,他父親打算請位姓萬的親友來喝酒,讓他早晨起來就寫請帖。過了好長時間也不見寫完,便去催促。這孩子氣憤地說:“天下的姓那麼多,幹嘛姓萬!我從早晨到現在,才寫完五百畫。”提問者評價

thank you

篇二:萬字劉元卿閱讀答案

劉元卿(1544—1609),字調甫,號旋宇,一號瀘瀟,蓮花縣坊樓鄉南陂村人,時代著名教育家.他從小發奮讀書,隆慶四年(1570年)在江西鄉試中奪魁,後來在他人的推薦下,帶著向朝廷的上書和文卷參加會試,但因“五策傷時,懺張居正”,未獲取錄,還險遭殺身之禍.隆慶六年(1572年)他創立復禮書院.萬曆二年(1574年)再次參加考試,又沒有被取錄,於是絕意功名,回到家鄉,研究理學,收徒講學.

萬曆七年(1579年)神宗詔毀書院,全國大多數書院被迫停辦,而劉元卿把復禮書院改名為“五穀神祠”,仍聚眾講學如故.後來學禁解除,復禮書院又恢復原名,此後名聲更大,“道日益隆,譽日益廣”.復禮書院有嚴密的學規,且教育質量好,以致湖南、湖北等省的有志之士都不遠千里來此求學,海內學者對劉元卿的學識非常欽佩,譽他為“泰山北斗”.劉元卿還創辦了識仁、中道、一德等書院,至此,他與當時省內名流吳康齋、鄧潛谷、章本清齊名,被人們稱為江西“四君子”.

隨著知名度擴大,不少宮員多次上書朝廷,推薦劉元卿,稱劉元卿為“負邁俗之志節,蘊濟世之經綸”.皇帝非常重視,授他為“國子博士”、“階承德郎”銜,特別下旨叫劉元卿去京城做官.但劉元卿悉心講學,不肯去做官.後來皇帝又再次派員催他赴任,劉元卿再三推辭不掉,只好應召入京.不久,即升禮部主事.在朝三年,他提出了許多有利於封建王朝的舉措,在《請舉朝講疏》、《節制貢吏疏》、《直陳御倭第一要務疏》中,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對於革除弊政、安定邊陲、抵禦外侮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惜劉元卿的這些政治主張,得不到皇帝的採納,於是他稱病辭歸,告老還鄉.

劉元卿人稱“正學先生”,從弱冠至暮年,一生孜孜於理學.據《明儒學案》載:“先生初遊青原山,聞之與人曰:青原詩書之地也,自兩鄒公子(鄒守益的兒子汝梅、汝先)來後,此風遂絕矣.先生契其言.兩鄒與之談學,遂有憤悱之意.因而考索於先儒語錄,未之有得也.”從此誘發了劉元卿從事王守仁理學研究的興趣.他開始在當地求學,但所得不深,於是離鄉背井,遠遊從師.他先後到浙江、湖北等地拜高人為師,經過自己努力求索,成為該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劉元卿既能吸收他人之長,又能堅持自己的見解.他以“存守本體,隨事躬行”作為一生的言行準則,不通道教,也不信佛教.正如他在《小引自贊》裡說的:“不禮釋迦,不羨王喬,此瀘瀟之所以為瀘瀟,亦瀘瀟之所以止於瀘瀟也.”劉元卿的理學思想,在江右王門學派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劉元卿逝世後,《明史》為他立了傳,明朝名流鄒元標為他撰寫墓誌銘,贊其“流風餘韻,百世猶師”.

劉元卿是理學家、教育學家,又是文學家.他涉獵廣泛,對於政治、經濟、哲學、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都有成就.所以他的著述比較多,而內容又比較豐富.《江西通志》記載他所著書目有《大學新編》、《山居草》、《還山續草》、《通鑑纂要》、《六鑑》、《諸儒學案》、《賢奕編》、《劉聘君全集》等,他的寓言集《賢奕編》膾炙人口,曾收入《叢書整合》.近年來,全國出版的《寓言集》、《笑語選》都選入了他的作品.

篇三:萬字劉元卿閱讀答案

汝有田舍翁,家資殷盛,而累世不識之乎。一歲,聘楚士訓其子。楚士始訓之搦管臨朱。書一畫,訓曰:“一字。”書二畫,訓曰:“二字。”書三畫,訓曰:“三字。”其子輒欣然擲筆,歸告其父曰:“兒得矣!兒得矣!無可煩先生,重費館穀也,請謝去。”其父喜而從之。具幣謝遣楚士。逾時,其父擬徵召女姻友萬氏者飲,令子晨起治狀,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夥矣,奈何姓萬!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畫也。”

汝州有一個土財主,家裡很有錢,但是他家世代都不識字。這個財主覺得這樣不好,有一年,聘請一個楚國的老師給自己的兒子上課,教文化。這個老師於是就開始教財主的小兒子拿筆描紅。在紙上寫了一劃,教他說:這個字念“一”;在紙上寫了兩劃,教他說:這個字念“二”;在紙上寫了三劃,教他說:這個字念“三”。地主家的兒子於是就感到很高興,原來寫字這麼簡單!扔下筆,就去找他爸爸,說:“我學會寫字了!我學會寫字了!可以不用先生教了,我自己已經全都學會了!可以讓先生回家了! ”這個地主很高興,就聽了兒子的話。給了那個楚國先生一些錢,讓他回去了。不久以後,地主準備找他的親家朋友,一個姓萬的人吃點喝點,讓他的兒子早上起床寫個請貼,寫了很長時間也沒寫好。這個財主就去看個究竟,問怎麼回事?於是他兒子就抱怨說:“天下有那麼多的姓氏,姓什麼不好?非要姓萬!我從早上起床就開始寫,寫到現在,才寫完五百劃!!

啟示:學點東西不能太浮躁,自做聰明,說一你自己認為悟出了個二!即使你真悟出來了,也要虛心!這個故事是教導小孩子

寓意:一般初步學習的人,往往對所學的知識只有一點了解,就志得意滿的以為自己已經懂得很多了,以為全學會了,這般人的幼稚無知,差不多就類似這位寫萬字的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