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管理

淺談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淺談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淺談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請參考!

淺談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1、幼兒園常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踐中,我發現大多數教師在常規教育時存在著以下問題,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的常規教育。

一是自由型常規教育。教師強調讓幼兒自由地發展,認為常規教育是對幼兒主體性的限制。所以,教師較多地考慮如何讓幼兒“活”起來,注重體現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自由活動,卻忽視了對幼兒行為習慣的要求,結果滋長了幼兒自由散漫的習性。

二是管制型常規教育。此類常規教育中,教師將“常規教育”和“如何管理幼兒”等同看待。常規教育成了對幼兒行為進行控制的過程,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為主,對違反常規的幼兒進行懲罰,其結果不利於幼兒的個性發展,使幼兒成為了“木頭人”,甚至使有些幼兒從心理上牴觸教師,不喜歡幼兒園。

三是說教型常規教育。此類常規教育中,教師通常採用說教的方式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規範和指導,並且這類教育方式以限制性的常規居多,如“不許大聲說話”“不能亂丟玩具”等,卻沒有引導幼兒去理解行為被禁止的真正原因,忽視了幼兒透過體驗習得常規的特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中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瞭解幼兒園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常規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教師在面對繁瑣而緊張的教育學活動時,要怎樣做才能二者兼顧呢?

2、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重要性

2.1班級常規管理的含義

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則。而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指導孩子建立一定的規則,以保證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教學活動、遊戲活動等的順利開展。

2.2班級基本的常規有哪些

從幼兒園常規涉及的範圍來看,可以分為生活常規、活動常規及學習常規。  生活常規包括盥洗、就餐、睡眠等方面,只有這樣,班集體的生活才能融洽

和諧。

學習常規是保證幼兒順利、有效完成啟蒙階段知識學習任務的要求,包括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話,回答問題先舉手等。

2.3班級常規管理的必要性

2.3.1幼兒教育的需要

在幼兒教育中,“常規教育”是為了實現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目標,讓幼兒活潑又有序是常規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兒常規的穩定才能保證幼兒在園健康、活潑的成長。常規看似無形,因為它不象一次教學活動那麼凸顯成效,其實它無處不在,是保障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常規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2.3.2幼兒發展的需要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正說明幼兒期是形成和培養良好素質的最佳時期。幼兒園不僅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在為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之為今後的一生打好基礎。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抓好班級常規的具體要素

3.1對班級幼兒能有全面的瞭解

我覺得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將班級常規帶好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本班幼兒能有全面的瞭解。因為幼兒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教師如果能對每個幼兒都能熟悉,瞭解幼兒的個性和習慣,並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兒發展的常規管理方法。

3.2常規教育要抓日常

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這裡提到的常規其實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隱含了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園的生活習慣、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等等,教師都要根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的開展常規管理的工作。

4、班級常規建立的具體措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是熱愛他的學生,沒有常規,沒有教育,沒有引導,任其發展,那麼這個班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盤散沙。一個班級混亂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制定有序的班級常規,幼兒往往不知道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於促進幼兒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於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4.1用音樂讓幼兒規範活動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樂可以美化人的心靈;音樂可以讓吵鬧變得安靜。

用不同的音樂來規範幼兒不同的活動,可以讓幼兒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鬧,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我們在區域活動結束時,用一段優美的音樂,讓幼兒聽到音樂響起就自覺地整理玩具等等,等音樂換到歡快時,幼兒的玩具就要整理結束,跟著老師做不同的動作。在進餐時我們播放一些優美、抒情的鋼琴區,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進餐。活動結束後,播放一些柔和的搖籃區,讓幼兒得座位上休息等。相信這樣的方式是現在已經普及的`方式了。音樂在幼兒常規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所使用的音樂不要經常更換,讓幼兒習慣成自然。

4.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進幼兒進餐常規

如何讓幼兒能安靜、快速、乾淨地用餐也是教師常會碰到的問題,我們班的孩子在以前進餐前這幾個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現在透過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兒的進步很大,每次餐前我們都會根據幼兒昨天的進餐情況或者是當日的食譜,自編一個相關的小故事,當然在故事中還少不了進餐的必要要求。這樣不僅能讓幼兒安靜地愉快地進餐,而且還讓幼兒自覺地改正了一些進餐的不良習慣,大大提高了我班的進餐質量。

4.3重視家長工作,使良好的常規在家庭中能得以強化

有一句話,從我接觸幼兒教育以來,是一直記著的:“學校家庭,5加2”.  它的意思是說,在幼兒園裡的5天,不管孩子有多大的進步,在家的兩天要是鬆懈,效果將會大大減弱,甚至適得其反,可見家園合作有多麼重要。也就是說家庭是幼兒的另一個學習園地,家長是另一位老師。很多幼兒能在幼兒園老師和同伴的提醒下保持良好的習慣,但在家中卻成了另一副樣子。因此我們要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在家中也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平時除了在家園聯絡欄中張貼一些資料外,還發放一些先進的家教資料,幫助家長掌握一些科學的家教方法,使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中得到強化。

5、自主參與常規管理互動化

5.1 體驗生活情境

幼兒對遵守常規的被動,重要一點也是因為他們對常規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因此,我注意抓住日常活動中的情境,有意讓幼兒透過親身體驗,來萌發遵紀的意願。透過情境討論,大家知道了破壞環境的危害,一種保護環境,不隨意亂扔紙屑的常規教育也在此時無聲勝有聲中得到了完成。

5.2宣傳同伴亮點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相互的“控訴”、“告狀”不絕於耳。而相互的讚美、表揚卻鳳毛麟角。究其原因,應該是缺少發現,正如著名大師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為了把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加以隱身、弱化,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得到現形、強化,我設立了“大拇指”宣講臺,定期請孩子上臺宣講、表揚身邊同伴的閃光點。宣講完後,由老師給表現好的幼兒額頭上粘一個“大拇指”貼花,同時,也給發現別人優點的幼兒獎勵一個“千里眼”圖示,透過這個宣講、貼花活動,有效放大了幼兒的閃光點,增強了幼兒遵守常規的主觀能動性。

6、教師在班級常規管理中要保持一貫性

6.1緊密合作

班級常規工作的建立是教師之間的配合工作。兩教師配合密切和諧直接關係到班級常規管理的成功與否。教師相互提醒、相互幫助、相互補位是常規建立成功的關鍵。對班級幼兒的教育上老師們要保持一致性,特別是幼兒的常規制定,應共同討論,制定出適合本班的班級常規,並且要求大家共同去執行,千萬不能一個緊一個松,以免使孩子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形成一種習慣。

6.2保持一貫性

只有做到規則的一貫性,幼兒才便於照章行事,規則才便於成為行為的準則。這就要求我們的班級老師在常規的管理中要保持一貫性,一旦制定出規則,我們每個老師都必須按照同樣的標準去引導幼兒。像我們班,根據活動室面積大小、劃分為三個區域,這樣既可以提醒幼兒該在什麼地方進行這些活動,又能暗示幼兒要排隊進行這些工作。在一日活動中,每一位老師對幼兒的要求應是一致的。  總之,班級常規管理工作是一門學問,它是一項十分細緻而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工作。班級常規管理是否到位,直接體現著班級整體的面貌,也關係到各項活動的開展以及開展的質量。所以,做好班級常規管理需要老師既用心,又用腦,隨時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方法。將班級的常規工作始終貫穿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與教師密切地配合,這樣才能讓班級的常規管理工作更加出色。

我們不能把常規當成一種強加在兒童身上的外部要求,總是刻意地去提醒、督促兒童遵守,而需要把常規本身看成是兒童主體意識的覺醒,把常規意識看成是兒童主體品質之一。只有將常規視為兒童主體的一種品質,把它當成是兒童內在的並在兒童積極的自我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東西,我們才能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向,才能真正培養出兒童的常規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