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寫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有關寫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現代社會,當家長不容易,當“優秀家長”更不容易。曾聽“知心姐姐”盧勤說過,現代孩子心目中的家長是,懂一點英語,懂一點電腦,化一點淡妝,能跟自己朋友式的交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家長育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範文一: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每個孩子就像一本書,要讀懂這本書就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掌握要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成為一個好家長,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接下來我想談一下這幾年和孩子一起成長過程中所體會的一點點心得。

有人說,中國的家長60%基本上是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難,家長難,孩子難,老師難。

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也許一些家長認為,什麼都為孩子做好準備就是好家長的表現,但過度的溺愛只會使孩子形成嬌生慣養的性格。家長對孩子的愛本是無可厚非,但也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更多自由成長的空間和鍛鍊的機會,家長要學會“抓大放小”。很多事情孩子其實已經有能力自己完成的,家長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只在孩子需要幫忙時才對其加以指導。

學會放手,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和選擇權。我不喜歡給孩子條條框框地規定該怎麼去做一件事,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多是我們家長不一定想得到的。和予予去逛超市的時候,她會提醒我:“媽媽,家裡的餐巾紙只有一包了,我們該買一些回去了。”“家裡的餅乾也沒有了,我們買幾包吧,餓的時候可以吃。”這都是她平時自己所留意到的生活細節,讓孩子在生活點滴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讓孩子自己多一點選擇權,滿足她,幫到你,這是孩子很樂意做的事情。

滿足她,而不是一味的慣養,原則還是靠我們家長來把握。比如孩子都喜歡吃糖,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很早我就跟孩子達成協議,吃糖可以,但一天不可以超過兩顆,所以至今,再好吃的糖只要兩顆吃了,她就會很自覺地停下。其實孩子是很有原則性的,越禁止孩子不能做的事,越是孩子感興趣的。我有個同學的孩子,平時家教甚嚴,家裡從來不許他吃糖,有次來我家玩,看到糖,眼神裡充滿著渴望,我讓孩子想吃就自己拿,他竟然把糖塞滿了身上所有的口袋,趁他父母不在,一個勁地吃,我同學一來,孩子就馬上吐掉了嘴巴里的糖。看到這裡,我覺得我的同學該好好反省了,孩子在他平時的嚴格管教下,已經變得壓抑、膽小和被動,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多麼不利啊!

只有喜愛,才談得上接受,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要總是打著愛孩子的旗幟,一味地阻撓和擔心,為了自己的害怕和自私而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的健康成長怎麼能夠離開在背後支援和鼓勵自己的父母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點滴成長無不浸透我們父母的心血和汗水,不要懷疑和擔心,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是最優秀的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和相對屬於孩子的空間。我一直告誡自己:要像朋友一樣地對待孩子。平時和孩子一起打掃衛生,一起整理房間,一起看書,一起遊玩……做一些決定時,多傾聽一下孩子的意見。例如今天想去哪裡玩啊?今天想吃什麼啊?或者今天我們出了好多汗,我們去洗澡好嗎?用這種口吻跟孩子說話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家長式的威嚴很難跟孩子建立親密感。

作為家長應該多拿出點時間陪孩子玩,與孩子有更多的言語交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透過我們的關愛、聆聽、讚賞、支援以及真誠對待,幫助孩子喜歡自我、欣賞自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予予經常會把幼兒園裡看到的,學到的東西和我們分享,比如教我們幼兒園裡學來的小遊戲,或者告訴我今天哪個小朋友沒來上課,她都留意在心。記得有一次,予予讓我和她爸坐好,她拿著一本小本子和一支筆,有模有樣地告訴我們她要開始點名了,報到男的名字爸爸喊“到”,報到女的名字媽媽喊“到”,遊戲就這麼開始了,我們驚奇地發現她竟然一口氣把班級裡小朋友從1號點到了30號,我們問她:“小朋友的名字和學號你都知道啊?”她很自信地說:“是啊。”我和她爸當時就豎起了大拇指,誇她“寶貝,我真棒!”此時,得到肯定和表揚的她是多麼自豪和開心啊!

每當孩子對我說:“媽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是多麼欣慰啊!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得以積極健康的發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讓他們自己學會體驗,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總結自己的得與失,體會收穫成功帶來的快樂。

學會放手,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哪怕是困難和懼怕的事情。就說打針這件事,一輩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對打針,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況由此而來的一些心理,還可遷移到其它事情上。

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以為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騙著打了就沒事了。孩子其實很懂事的,我們只要把正確的理由講給孩子聽,孩子是會聽懂的。記得予予還小的時候,去打針,看到其他小朋友在那裡死命地哭,她也很抗拒,後來我告訴她:“生病了多難受啊,打個針就可以殺掉肚子裡的小細菌,我們就好了。”予予滿眼憂慮地問:“那打針很疼的啊?。”我微笑著平淡地說:“哦,是有點疼,就像蚊子咬一樣。”予予聽了,憂慮有所緩減,於是我又給她打氣:“媽媽覺得予予是個勇敢的孩子,你說對嗎?呆會勇敢一點,自己伸出小手,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沒事。”給了她鼓舞,又給了她退路,雖然打的時候她還是很緊張,小手想伸出去又有點不敢伸,但是在我的鼓勵和醫生的表揚下,順利地打完了針。予予透過這次“試驗”,覺得打針的痛,確實是能忍住的,所以從那次後,每次打針她都會很配合地自己伸出小手,能夠勇敢地面對了。

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千萬不能騙孩子,如果告訴她打針不疼,就算這次騙過了,下次她是不會上當了,而且會更抗拒。

作為父母該放手就放手,能夠把握好屬於自己的分寸,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屬於自己的角色,在生活細節中引導好孩子,能夠陪孩子一起成長,也是我們很幸福的事。

我們要堅信,作為父母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磨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立自強,學會感恩,能夠在自己父母身上攝取更多的愛,當我們作為父母能夠把愛傳遞給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繼承並且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範文二: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的,我始終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刀切,要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於1983年提出多元智慧理論,認為人類的智慧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優勢組合,如:愛因斯坦雖然在數學和科學方面天賦異常,但在語文、肢體動覺和人際方面並未顯示出同等過人的天分;舟舟雖然是個先天愚型兒,但在音樂方面卻是一個奇才,進一步證明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勢智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智慧優勢,我們做家長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善於發現孩子的智慧優勢。對於孩子的教育,我有幾點體會。

一、培養他的學習興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我們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兒子經常問一些火車和飛機方面的知識,可我對這方面的知識瞭解的很少,我就鼓勵孩子利用電腦來查相關的資料,透過查詢資料,孩子從電腦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如今我兒子只要有他不知道的,他就利用電腦查詢,電腦成為我兒子學習的工具。

對於學習方面,我經常鼓勵我的兒子,考試只要還過得過去,我經常是鼓勵表揚他,我不會說人家孩子考的這麼好,你怎麼考的這麼差,對於孩子的每一次考試,我始終持肯定的態度,我經常對孩子說:你考的不錯,非常棒!我覺得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多表揚表揚你的孩子,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會越來越棒。相反,你如果一味地批評他,如果你的孩子因為沒考到100分,你就批評他,那久而久之,你的孩子會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記得我有一次去接孩子,正好在路上聽見一孩子正對他的媽媽說,他今天體育考試得了98分,班級最高分,我想這孩子滿懷希望他的媽媽表揚他一句,可我只聽到他的媽媽說了這麼一句話:體育考試得第一名有啥用,你語文、數學、英語考個第一名就好了。我想這孩子猶如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一味的去追求孩子的分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這樣的教育註定會失敗。

我的孩子正因為我的“鼓勵”教育,我發覺孩子學習是很輕鬆的,考試沒有壓力,不象有的孩子對於每一次考試壓力都很大,生怕考不好被父母批評,越是患得患失,越是考不好,這樣的孩子會對學習感興趣嗎?!

二、正確引導孩子

知心姐姐盧勤老師指出,有三種孩子容易網路成癮。第一種是學習失敗的孩子;第二種是學習特別好的學生;第三種是家庭關係不和諧的。這三種孩子共同的心理特點是“孤獨”,所以,要預防孩子上網成癮,首先要解決的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心理壓力問題和良好的家庭環境問題。

我覺得家長的引導很重要,我兒子不玩遊戲,他是利用電腦來學知識,作業做好了,我就讓他玩一會電腦,所謂的玩電腦,無非就是查查資料,做幻燈片。記得一年級時,他好奇心特別強,問我幻燈片怎麼做,教教他,可我當時還真不會做,我就叫他自己去摸索,結果被他“摸索”出來了,

一年級的時候就喜歡做幻燈片,後來逐步的他摸索著做電子小報了,老師佈置的要求做電子小報的作業,都是他獨立完成的,我從來不代勞。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很重要,儘管他的電子小報做的不怎麼樣,但我覺得他已經很棒了。這個學期他摸索出如何證件,還有照片的剪輯,還有他把旅遊去的照片做成電影的模式放映,還有他能把圖片做成3D的模式。

在我看來,兒子的電腦技術很高,我們給他提供了自己去探索的空間。我們鼓勵孩子創新。

我發現有的家長經常以獎勵的方式來給孩子玩遊戲,如這次考試成績很好,就獎勵孩子玩一個小時的遊戲,我覺得以這種方式來獎勵孩子不可取,這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玩遊戲的習慣。記住:良好的習慣會使您的孩子受用終生的,做家長的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不要讓您的孩子養成玩遊戲的習慣,我覺得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家長如何在這張白紙上描繪。可見,家長的正確教育和引導至關重要。

三、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高爾基曾經說過“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的好處,應該是眾人皆知的'。

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長的影響,從小時侯起,我就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我們一家人經常一起看書,我們大人看報,小孩看書,這無形中給孩子營造了一個閱讀的良好氛圍。

我們很多孩子對閱讀沒有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長的影響。問一問自己:我們一天中有多少時間是花在閱讀上呢?連我們自己都沒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怎麼能強求孩子們去讀書呢?

我的兒子非常喜歡看課外書,今年我兒子已看了將近50多本的書,他的知識面也很豐富,孩子做好作業後,他就看課外書,在電腦上查資料。

四、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

“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我兒子是學鋼琴的,學了將近四年的鋼琴,我們倆都身心疲憊,兒子在鋼琴上花的時間也很多,每年的暑假花了很多的時間在鋼琴上,可我覺得收效微乎其微,孩子在這方面沒有天賦,不感興趣,如果再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勢必會影響孩子學習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我一直在反思我的教育,我覺得對於孩子的培養要揚長避短,與其花大力氣去補他的短處,還不如在他的長處方面多花點時間,或許有意外的收穫。

我的兒子擅長編兒歌,自從幼兒園開始就編兒歌,已經編了將近60多首的兒歌,其中有一首兒歌《三隻小雞》被刊登在小學生拼音報上。

最近兒子的另一首詩歌《美好的生活》被刊登在新金山報上,還有一首《慶“六一”》的詩歌將在5月20日被刊登在新金山報上。兒子很棒,他擅長編兒歌,我應該在這方面加以引導,不斷髮揮他的長處。

五、多帶孩子出去旅遊

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不能只是枯燥的說教與關在室內的“圈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能為家庭教育開啟一扇嶄新的窗戶。因為教育無處不在,關鍵在於用心去做。

我覺得旅遊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我在帶兒子子出去旅遊時,讓兒子事先做足準備,如查閱資料,瞭解當地的地理條件、風俗民情等,把孩子“想去玩”變成“想去了解”。同時,在遊玩的過程中,透過親身體驗,讓孩子們更好地瞭解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化抽象為具體。

我去年暑假帶兒子去了二個地方,一個是北京,一個是雲南。去北京,我們是自助遊,在去之前,我讓兒子做足準備,日程安排、旅遊路線都是兒子規劃的,我們還帶了個小電腦,及時查詢相關知識,去年的北京遊我是跟著孩子去的,都是由他來規劃旅遊線路,每天當我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酒店,兒子就開始規劃第二天的旅遊路線,查詢各旅遊景點的相關知識,我只是給他把關,看他安排的合理與否,這次的北京遊相信兒子收穫不少,從中兒子的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我覺得孩子不能只會讀書,綜合素質更重要。

以上是我育兒的幾點粗淺心得,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範文三:幼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爸爸媽媽?不單單是物質方面就可以了,寶寶教育方面是做一名合格爸媽的重要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現如今如何科學的育兒才是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的關鍵。

寶寶要什麼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是不是他很想需要的,這時候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到後邊哭鬧成了一種武器。還比較小的時候帶著寶寶到超市,看到賣糖果的攤子,賴在那裡不肯走的,媽媽堅持不買,把在那裡哭鬧的寶寶拎了出超市,後邊還有一次,是抓到一粒糖果要往嘴巴塞,媽媽反對,說沒買單不能這樣子,再到後來就不這樣了,只是跟媽媽商量,買一些好不好,這個時候,買了會很高興,不買也沒很大情緒了。

如果寶寶現在吃飯的時候總是要喝水,好象是條件反射似的,之前吃飯過程中喝水,媽媽是反應比較大些,不讓他喝,結果你越是制止他啊,他越要這樣幹,到後來媽媽裝作沒看見,他還會在喝完之後,跟我說,媽媽,你看我喝水了,目的是引起家長的注意。

如果你家的寶寶愛模仿媽媽在家裡幹活,媽媽一般都會制止寶寶動作,其實起不到什麼效果,反而拿著工具在客廳裡頭揮來揮去。如果你家的寶寶以後再抄起傢伙時,媽媽開始肯定了他,哎呀,你真棒啊,能幫媽媽幹活了,寶寶聽了這話,那真是太高興了,還真象模象樣的弄上一圈,然後把工具再放回原處。

有些寶寶只要媽媽或者爸爸在家,就跟媽媽(爸爸)又瘋又鬧的,非常的亢奮,中午連午覺也不睡了,人家說這是寶寶表達愛的一種方式,不知道是不是寶寶在幼兒園太壓抑了(媽媽的猜想),關於這一點,媽媽還真有點不知所措,有時候瘋得太厲害了,媽媽爸爸就會制止,其實好象沒什麼效果喲,要試圖引導寶寶,表達愛的方式不只停留在這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