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中國古代名人小故事

中國古代名人小故事

在課堂上穿插歷史故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趣性,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中國古代名人小故事

中國古代名人小故事:韓信之死1

   一漢十一年春,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將韓信在長樂宮被斬。罪名是謀反。之前,他就因為這個被奪爵削封,從統轄兩淮一帶八十八城的楚王貶為不過擁有幾千個農戶的淮陰侯。時在漢六年十月。不過,前一次謀反虛實難辨,這一次卻是板上釘釘,證據確鑿。

當時漢高祖劉邦正帶領大軍忙於平定鉅鹿太守陳豨的反叛,朝內空虛。韓信見時機來到,暗中給陳豨送信,打算裡應外合,一舉顛覆劉氏王朝。反叛,風險至大也!不要說是在封建王朝,就是在現在的民主國家,弄不好也有牢獄之災。如此關乎自己九族安危的大事,韓信卻沒有嚴格作好保密工作。事情正在準備中,他卻要殺掉一名得罪了他的手下人。手下人的弟弟懷恨在心,偷偷向朝廷告了密。鑑於韓信的威名,留守的呂太后不免有些緊張。

還好,此刻還有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蕭何在朝中。這位發現韓信軍事才能的伯樂,歷史彷彿註定又要要他來毀滅這匹千里馬。蕭何定計,詐稱前線傳來高祖平叛勝利的訊息,按例,百官都要進宮朝賀,半信半疑的韓信剛一進宮,就被武士們捆了個結結實實。也不需要等劉邦回來了,也不需要經過什麼司法程式了,特事特辦,乾脆利落,呂太后一聲令下,就在長樂宮的鐘室,一代名將身首異處。對於名人離開這個世界去遠遊時留下的遺言,我們臃腫的歷史從不吝惜自己的頁面進行記錄,反正內容已是那麼龐博了,再多幾行字又何妨,何況韓信又是那麼一位軍事奇才,沒有理由不記。於是,嚴謹的太史公司馬遷帶著複雜的感情記下了下面的話:“信之方斬,日,‘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在人生最後極其有限的時間裡想到蒯通,那是最自然不過的反應。當初若是聽了蒯通的話,以他的實力,也許頭顱落地的是現在發號施令的人了。最是讓他不能忍受的是,建立了蓋世功勳的大丈夫竟然要死在一位女子之手,這更讓他恨如雲山千疊。不過,事已至此,又有什麼法子呢!思緒一轉,如同他一生中那位唯一的對手項羽那樣,也如同迷信天命的無數中國人那樣,他長嘆一聲,將這無法接受的一切歸之於上天的安排,黯然上路……

平心而論,司馬遷對歷史人物的記述雖然沒有做到真正的“不彰美,不隱惡”,還是比較客觀、公允的。即以他寫楚漢相爭的兩大巨頭劉邦和項羽而言,寫劉邦,他寫了他的知人善任、寬宏大量,也寫了他的粗鄙言行,無賴嘴臉;寫項羽,既寫他屠城縱火的殘暴、剛愎自用的愚昧,也寫了他對下屬和士兵的仁愛關懷、對敵人作戰的英勇無敵。

饒是這樣,後人還對他不太滿意。有人就在和縣的霸王祠題聯說到“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那意思是說他在寫項羽時有歪曲英雄的嫌疑。沒辦法,誰叫你老人家是千古大史家呢,高人就要高標準要求嘛!回過頭來再說韓信,《史記·淮陰侯列傳》所佔篇幅在書中僅次於寫劉邦和項羽的,是司馬遷重點記述的人物。在這篇文章中,司馬遷用濃墨重彩寫了韓信的赫赫武功,而對他功成名就直到謀反被殺,則只是泛泛而寫,三兩下就收了尾,由此不難看出太史公對韓信的欣賞之情。或有人言,風雲年代有事可記,當然要重點記述,天下已定時無事可記,自然要簡單、平淡。這話看似有理,其實不然。韓信這麼一位叛逆之臣,因為其重要的歷史地位而使得封建史家無法繞開,但如果一味站在正統的立場,則很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其謀反的事情上,假使作者再缺點良知,完全可以往裡面添點油,加點醋,甚至篡改史實,掩蓋真相。那樣的話,韓信就是一位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了。

正是司馬遷這樣史家秉筆直書,一個在風雲激盪的時代裡個性鮮明、特立獨行的千古名將才會栩栩然活在後來人的精神世界裡。

中國古代名人小故事:劉邦“借”張良居2

   “漢三傑”之首的張良為何封地不受、辭漢歸隱,是他報了國恨家仇實現了抱負?是他身纏病魔體弱多疾?還是他信奉道家學說淡泊名利?也許這些都有關係,但並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殘酷的政治鬥爭,從而採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他的歸隱揭示了封建社會謀士難以擺脫的悲劇命運。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這是漢高祖劉邦對張良的讚譽。張良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與他的歷史貢獻分不開。彼時,張良刺殺秦王不成,逃脫追捕四處躲藏,巧遇黃公石(姓崔名廣,齊國人,因避秦時苛政暴虐,隱居湖北谷城黃石山),苦讀《太公兵法》,成了一個深明韜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者。楚漢爭霸前,張良還只是韓王手下一個普通謀士,鬱郁不得志。各路反秦大軍會盟時,蕭何發現張良是個難得的謀國之才,就向急需人才的.劉邦推薦,當時的劉邦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向韓王借人,韓王同意借期3年。不料這一借,就為劉邦借出了一個漢家江山。

劉邦為成就自己的霸業,與項羽逐鹿中原。張良輔佐劉邦,歷經了智取宛城、攻破口關、鴻門歷險、火燒棧道、廣武對峙、鴻溝議和、修武奪印、移都長安、薦封雍齒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張良大智深謀、勝人一籌的才能和堅韌執著的性格,描繪了一幅幅楚漢爭雄、風雲際會的歷史畫卷。大漢一直沿用張良的策略從巴蜀走向全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劉邦奪取關中咸陽後,張良勸其不要迷戀富貴,貪圖金錢美色,要屯兵灞上,以防重蹈嬴秦的覆轍。鴻門宴上,張良為沛公解圍,避免了被頂羽所殺。劉邦被封為漢王后,張良隨其入蜀,並讓劉邦聯合彭越、英布等人抗楚,奉勸劉邦滿足韓信封王的要求以使他效力。張良還反對酈食其復立六國的請求,主張追擊項羽,不要放虎歸山,這些建議保證了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奪取最後勝利。西漢初年,張良力諫劉邦封自己最不喜歡的雍齒為侯,起到了穩定人心軍心的作用。漢初,大臣們都主張建都洛陽,因為他們多是中原人,而張良卻力主建都關中,認為關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國,既可固守,也可出擊。劉邦最終採納了張良的建議定都長安,從而奠定了西漢的百年基業。

西漢之初,劉氏和呂氏兩大集團已初步形成,圍繞著更換太子產生了爭執。劉邦覺得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懦弱,喜歡戚姬所生的如意。呂后急了,便請張良出謀劃策。張良思忖,新朝剛立,需要穩定社稷江山,不能迴避呂后所求,便出計讓太子劉盈親自去請秦時隱士“四皓”出山。“四皓”即東園公唐秉、甪里先生周術、綺裡吳季實、夏黃公崔廣4位白髮皓須的老人,他們在秦始皇時期曾當過博士官,後不願與暴秦合作,一直在商山隱居。4位老人德高望重,品行高潔,劉邦對他們非常尊敬,想請他們出山,但一直沒能請動。最後,“四皓”陪同太子入朝,劉邦見了,知道劉盈深得民心,從此沒再提換太子之事。此後,西漢王室的明爭暗鬥並沒有結束,劉邦、呂后為翦滅異姓,濫殺無辜,彭越、韓信等一大批功臣慘遭誅殺,張良忘不了韓信臨死前的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他清醒地認識到如果繼續被劉氏集團所用,必然會同呂氏集團作對;若被呂氏集團所用,劉氏集團也絕對不會放過他。想起歷史上的謀臣們——李斯腰斬、韓非冤死、文仲自殺、屈原沉江——更使他堅定了歸隱的想法,所以劉邦封張良三萬戶齊侯他不受。張良最終退隱山野,閉門謝客,不問政事,專習道家導引之術,雲遊山水之間,逐步從“帝者師”退居為“帝者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