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繞口令喇嘛與喇叭

繞口令喇嘛與喇叭

【文章導讀】繞口令是我國民間文學中一種比較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它突出的特點就是語音拗口和語義相繞,因此具有極強的語言學研究價值,下面是關於 繞口令喇嘛與喇叭,歡迎閱讀參考!

繞口令喇嘛與喇叭:

打南邊來個喇嘛,

手裡提拉著五斤鰨目。

打北邊來個啞巴,

腰裡彆著個喇叭。

南邊提拉鰨目的喇嘛要拿鰨目換北邊別喇叭的啞巴的喇叭,

啞巴不樂意拿喇叭換喇嘛的鰨目,

喇嘛非要換別喇叭的啞巴的喇叭。

喇嘛掄起鰨目抽了別喇叭啞巴一鰨目,

啞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鰨目喇嘛一喇叭。

也不知提拉鰨目的喇嘛抽了別喇叭啞巴一鰨目,

也不知別喇叭啞巴打了提拉鰨目的喇嘛一喇叭。

喇嘛燉鰨目。啞巴嘀嘀噠噠吹喇叭。

繞口令特點:

“繞”指的就是繞口令繞著彎子說話,例如“爸爸搬白布,伯伯擺白布,爸爸不擺白布搬白布,伯伯不搬白布擺白布。”將簡單的一句話顛來倒去的說。再如“頂棚釘銀釘,銀釘釘頂棚。銀釘釘棚釘棚頂,棚頂頂棚釘銀釘。”繞著彎子說的`其實就是“頂棚釘銀釘”這一件事。

“咬”是因為繞口令句中含有發音相同、相近、易混淆的詞彙將語言變得拗口,咬嘴。例如“大雁過雁塔雁塔留雁雁不落,小魚入魚網魚網捕魚魚難逃”,這兩句緊繞“大雁”、“雁塔”、“小魚”、“魚網”四個詞,由“過”、“留”、“入”、“捕”四個字串聯,看似簡單,但讀起來因為重複的字詞讀音而咬嘴。再如“風吹灰堆灰亂飛,灰飛花上花堆灰。風吹花灰灰飛去,灰在風裡灰又飛。”中風、灰、花、飛四個字讀音相似,顛來倒去的說就會拗口。

“急”就是要求語速快,快速的讀繞口令才能達到繞口的效果,才能起到訓練口齒的作用和藝術趣味。“方方筐,方方房,方方方筐放方房,方方方房放方筐。”“肉炒豆,豆抄肉,肉抄豆豆裡有肉,豆抄肉肉裡有豆。”這些繞口令語速越快越容易繞口,讀的越急就越有趣味,才能體現出繞口令的語言魅力。

總的來說,繞口令都具備這三個特點,不能單獨說某一繞口令只具備一個特點。其中,“咬”是關鍵,咬嘴的繞口都是由某些讀音相近或相同的詞語繞出來的,如:“叔種樹,姑喂兔,叔數樹,姑數兔,叔叔數完樹幫姑姑數兔,姑姑數完兔幫叔叔數樹。”越咬嘴的繞口令越需要語速快,讀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