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學習方法的成語

有關學習方法的成語

篇一:言語理解成語學習方法指導(一)

成語學習方法指導(一)

掌握成語應注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先介紹前面兩個方面,後兩個方面將會在成語學習方法指導(二)中為大家講解。

一、把握成語的正確含義(比喻義),切忌望文生義。

成語的正確含義是約定俗成的,具有整體性和相對穩定性(在很特殊的場合可以單純依據字面來解釋,但這種情況根據上下文語境很容易能判斷出來)。下面是部分易錯成語,宜多加註意。

大方之家:意指飽學之士或學問很深的人,即著名專家學者。

屢試不爽:爽,差錯。多次操作都未出現差錯。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極為精湛純熟,褒義詞。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宮殿、教堂等建築高大美麗,不能用於形容人的品質或外貌。 溢美之詞:過分讚美的言詞,有巴結之意。貶義,常誤用於褒義。也常誤用為“過於溢美之詞”(重複,溢本身就含有過分的意思)。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大家很滿意,褒義。

不孚眾望:不符合大家的期望,讓人失望了,貶義。

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意指還過得去,還行的意思。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明日黃花: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可改為“昨日黃花”。

彈冠相慶: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慶賀,將有官可

做。後指壞人得意的樣子。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常誤用為知人善任,善

於用人。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危言危行:講真正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是飛快,像駿馬在縫隙前一閃而過。

不刊之論:形容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不易之論:易,更改。完全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從歷年國考和各地省考對成語的考查情況分析,成語除個別(如美侖美奐、高山仰止)較生僻冷門以外,絕大多數屬於日常報刊雜誌經常出現而且容易用錯的成語。成語複習時,無需刻意求難,

恰是那些常見而易錯的成語需要我們多加註意。

二、把握意思相近成語的細微差別,準確而全面地分析語境。

國考對成語的考查,重頭戲還在近義成語的辨析。這種“近義”的區分,最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詞義輕重、適用物件三個方面。下面是部分近義成語比較。

聳人聽聞 駭人聽聞:前者指“故意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震驚”,所說的事不一定存在,更不一定是壞事。描述特定民族或族群的特定習俗或傳統常用前者。後者則指“事件本身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事件確實存在且令人震驚,事件一定是壞事或負面資訊,事件往往超出正常倫理底線或讓人難以想像的“惡”。

因勢利導 順水推舟:都有“應勢而為”的意思。前者褒義,強調“加以引導,使其走上正道”,多見於師生或師徒之間;後者為中性或貶義詞,強調於“因形勢變化而做出改變”。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前者用於將某人與其它人對比,表示看待某個人不同於其它人;後者表示同一個人前後兩個印象的不同,意即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望梅止渴 畫餅充飢:前者僅表示徒有想像卻不付諸於實際行動;後者表示雖有行動但不能解決問題。有無行動是二者最明顯的區別。

迫不及待 刻不容緩:都有“急迫”的意思,前者用來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強調人;而後者則形容事情急,必須立即去做,強調事件本身。

色厲內茬 外強中乾:都有“外表強大而實質空虛”之意。前者強調精神狀態。後者強調力量。

濫竽充數 魚目混珠: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用於人或物,也可表自謙。後者一般用於物,不表自謙。

川流不息 絡繹不絕:都表示“人與物品來往頻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後者既可表示往同一方向也可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無所不能 無所不為:前者形容人多才多藝或本領高超,指“什麼事情都會做”,是褒義詞;後者是貶義詞,意指“什麼壞事都幹得出”,形容品質敗壞。

信口雌黃 信口開河:都指亂說。前者語意較重,指妄加評論、誣衊和捏造事實;後者語意較輕,指說話不假思索或漫無邊際。

大海撈針 海底撈月:都有目的不現實的意思;前者強調實現目的的機率很低,但仍有達到的可能性;後者指目的完全達不到,根本不可能。

渙然冰釋 煙消雲散 化為烏有 化為泡影:都有“消失”的意思,但物件不同,依次為“嫌隙或誤會”、“事情或情緒”、“具體事物或念頭”、“希望與打算以及諾言”等。

參差不齊 良莠不齊:前者指眾人水平不一,多為客觀描述;後者指好人壞人混雜,帶有較強主觀色彩。

對非中文專業的考生而言,比較成語的細微差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提高途徑就是多看多練,沒有捷徑可走。公考中出現的成語絕大多數都是常用成語,再強調一遍,無須刻意求難,更不必翻出大學中文教授才知道的成語。回顧歷年真題,很容易發現真題中的成語往往反覆出現,或者省考將國考成語題目換個語境再考。反覆看,反覆練,反覆閱讀答案解析,舍此別無它法。

篇二:學習方法的成語

學習方法的成語

飽學之士、博學多才、博學多聞、博學洽聞、不愧下學

不愧下學、不學無識、不學無術、才疏學淺、才學兼優

長材茂學、蟲魚之學、村學究語、道山學海、道學先生

調嘴學舌、斗酒學士、獨學寡聞、篤實好學、篤信好學

篤學不倦、篤學好古、篤志好學、斷織勸學、鈍學累功

頓學累功、高才大學、高才絕學、高齋學士、孤學墜緒

邯鄲學步、好學不倦、宏儒碩學、鴻儒碩學、績學之士

記問之學、家學淵源、教學相長、鉅學鴻生、口耳之學

款學寡聞、困而不學、困而學之、力學不倦、力學篤行

臨池學書、敏而好學、末學膚受、貧不學儉、品學兼優

勤學好問、勤學苦練、青藜學士、青錢學士、曲學阿世

曲學詖行、詮才末學、上當學乖、市民文學、碩學通儒

宿學舊儒、通才碩學、通儒碩學、晚生後學、枉轡學步

文江學海、文人學士、文宗學府、下學上達、效顰學步

斆學相長、新學小生、學步邯鄲、學而不厭、學而時習之

學而優則仕、學非所用、學富才高、學富五車、學貫中西

學海無涯、學究天人、學老於年、學淺才疏、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如穿井、學如登山、學識

淵博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書學劍、學疏才淺、學無常師、學無止境

學以致用、牙牙學語、一家之學、以學愈愚、鸚鵡學舌

篇三:有關學習方法的成語

有關學習方法的成語 有關學習方法的成語聞雞起舞,孜孜不倦,不恥下問,懸樑刺骨,廢寢忘食 學而不厭 專心致志 溫故知新 手不釋卷 關於學習的成語很多: 飽學之士、博學多才、博學多聞、博學洽聞、不愧下學 不愧下學、不學無識、不學無術、才疏學淺、才學兼優 長材茂學、蟲魚之學、村學究語、道山學海、道學先生 調嘴學舌、斗酒學士、獨學寡聞、篤實好學、篤信好學 篤學不倦、篤學好古、篤志好學、斷織勸學、鈍學累功 頓學累功、高才大學、高才絕學、高齋學士、孤學墜緒 邯鄲學步、好學不倦、宏儒碩學、鴻儒碩學、績學之士 記問之學、家學淵源、教學相長、鉅學鴻生、口耳之學 款學寡聞、困而不學、困而學之、力學不倦、力學篤行 臨池學書、敏而好學、末學膚受、貧不學儉、品學兼優 勤學好問、勤學苦練、青藜學士、青錢學士、曲學阿世 曲學詖行、詮才末學、上當學乖、市民文學、碩學通儒 宿學舊儒、通才碩學、通儒碩學、晚生後學、枉轡學步 文江學海、文人學士、文宗學府、下學上達、效顰學步 斆學相長、新學小生、學步邯鄲、學而不厭、學而時習之 學而優則仕、學非所用、學富才高、學富五車、學貫中西 學海無涯、學究天人、學老於年、學淺才疏、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如穿井、學如登山、學識淵博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書學劍、學疏才淺、學無常師、學無止境 學以致用、牙牙學語、一家之學、以學愈愚、鸚鵡學舌 鸚鵡學語、用非所學、幼學壯行、真才實學 最佳答案 1.好學不倦、勤勤懇懇、手不釋卷、學而不厭、學無止境 2.白手起家、燈紅酒綠、紅極一時、起早貪黑、萬紫千紅 3.春風得意、春華秋實、春暖花開、秋高氣爽、秋毫無犯 4.兢兢業業、口口聲聲、三三兩兩、忙忙碌碌、庸庸碌碌 5.不倫不類、不屈不撓、不聞不問、無邊無際、無憂無慮 6.大名鼎鼎、得意洋洋、興致勃勃、喜氣洋洋、忠心耿耿

篇四:如何學習成語

四川省簡陽市三星中學 高2013級3班學生 楊採東

【編者按】成語是在語言中經過長期實踐,錘鍊而成的固定短語,它具有簡潔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畫龍點睛的特點,是漢語詞彙中的精華。因而正確地辨析和運用成語也一直是歷年高考試卷上的必考內容。

重視成語學習,加強成語積累,本應是語代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許多中學生在這方面卻不懂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在成語學習上盲目隨意,而且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顯得模糊混亂。本代就此談談成語學習的一些方法,旨在交給中學生一把鑰匙,以開啟高考成語試題的這道小門。

一為“解字”。

即對成語逐字解釋。尤要突破難點。這是理解整個成語意義的基礎。有不少成語往往“一詞當關,萬夫莫開”,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論”的“刊”(刪改)、“代不加點”的“點”(點除)、“弔民伐罪”的“吊”(慰問)等,這些往往成為理解全詞的攔路虎,必須學武松打虎,整體意義才能迎刃而解。當然,辦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真對待,勤查字典。否則,就要望代生義,貽笑大方了。不信猜猜 “不名一錢”、“不足為訓”的意思,再查查詞典,是不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呢?

二是“本記”。

即識記原意或本意。成語的語意是比較豐富的,但它的所有意義都由原意或本意經由引申、轉移、比喻等途徑演變而來。理解並記取成語的本意,對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幫助。如“對牛彈琴”,原意是用來諷刺“牛”(喻指談話物件)愚蠢的,今意也用來譏笑說話做事不看物件,這是對原意換位思考的結果,這樣一想,不僅幾個意義都理解記住了,說不定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再如“花花世界”原指繁華的都市,後來指 “表面繁榮的社會”,今又指花天酒地的.生活環境,細一想,這兩個後起意不是對原意的否定和擴大而產生的嗎?

三為“溫故”。

溫故而知新,多瞭解一些成語的典故,尋根探底,大有裨益。成語都是有來歷的。它們的來源和出處主要有歷史故事、寓言傳說、民諺俗語、詩代典籍。在學習過程中,瞭解並藉助這些背景知識,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三人言虎”、“獨佔鰲頭”、“東施效顰”、“汗牛充棟”等,這些成語字面上的解釋並無困難,可是整合起來還是不得其解,這時就必須要了解其來源和出處了。“三人言虎”語出《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

言而成虎。”意思是說,三個人謊傳城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把謠言當事實;而元代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裡有:“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之句。成語“獨佔鰲頭”就語出於此,可見,其意為“中狀元,居首位”。一般較大的成語辭典都會盡可能的列出成語的可靠出處。餘例不再贅述。

四為“分析”。

即要注意分析成語詞語間的語意關係、語法結構。成語是當時的情態語言直接保留或提純下來的言簡意賅的凝固結構短語,一定要細心推求其詞語間的語意關係,分析其語法結構,才能避免誤解。2002年的全國高考試題對“道聽途說”提供的解釋是“在道路上沿途聽說的沒有根據的訊息”,迷惑了許多考生,究其原因,其實就是把“路上聽來,又在路上傳說”這樣的順承關係誤解成了動賓關係!

成語的語法主要有並列關係(如:披荊斬棘,防微杜漸)、承接關係(如:見異思遷,出奇制勝)、目的關係(如:削足適履,殺一儆百,越俎代皰)、因果關係(如:捉襟見肘,水落石出)、主謂關係(如:毛遂自薦,杞人憂天,夜郎自大)、動賓關係(如:得天獨厚,不見經傳,棋逢對手,如釋重負)、補充關係(如:退避三舍,無動於衷,荒謬絕倫,壽比南山)、動賓補關係(如:問道於盲,貽笑大方,拒人千里,守口如瓶)、連動關係(如:畫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補牢)、兼語關係(如:請君入甕,引狼入室,轉危為安)、偏正關係(如:衣冠禽獸,扶搖直上,彬彬有禮)、變式關係(如:時而相當多的成語,都能夠用“先分析其結構成分的意義,再綜合詞語整體意義”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釋。如“巧奪天工”,主謂結構,“奪”,勝過,“天工”,天然的精巧,那麼,“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翹首西望,海面託著的就是披著銀髮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2000年高考題)這句中的成語“巧奪天工”就是使用不對了。

五為“辨異”。

對成語,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之上,還要重視成語在句子中的實踐運用,並從以下幾個方面辨析成語之間的差異。

1. 感情色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語,不要望代生義,主觀臆斷。“弔民伐罪”、“不刊之論”、“代不加點”、“不孚眾望”“不足為訓”等含有否定意義詞的成語不一定是貶義詞。而“目光如豆”、“一團和氣”、“與世無爭”等有肯定意義詞的也不一定是褒義詞。1997年高考的“趨之若鶩”、1998年考到的“處心積慮”就屬於貶詞誤用。

2. 詞義輕重方面。

如“他的設計雖然有些缺點,但方向正確,無可非議。”既“有些缺點”,怎能“無可非議”?其實該用“無可厚非”。這就是不分輕重,錯用了成語。2000年高考成語“洗心革面”的誤用也屬於這類錯誤。

3. 適用物件或範圍方面。

如:1999年的“博物館裡儲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侖美奐。”“美侖美奐”形容房屋多而高大華麗,用以形容商品就不合適。2000年的高考題A選項用“汗牛充棟”形容“古人中刻苦學習的楷模”, 2001年高考D項把謙詞“蓬蓽生輝”用於他人居室,也都是用錯了物件。

4. 與句中詞語的搭配方面。

這類錯誤很多,也很複雜,尤其要注意。如2003年的高考題:“老王家的櫥櫃裡擺滿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老舊手錶,每當他嚮慕名前來的參觀者介紹這些寶貝時,總是如數家珍。”“如數家珍”與句中“介紹這些寶貝”重複。1997年高考的“莘莘學子”也不能與句中修飾它的“兩人”、“一位”搭配。

5. 是否符合慣用句式。

如1998年高考的“望其項背”,多用於否定句或反問句中,而選項中卻用於陳述句,顯然是不合適的。

我國的成語浩如煙海,要一箇中學生全部掌握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而近年來高考成語的考查又由知識型轉化為能力型,重點考查學生對書刊報紙等常用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所以,我們只有把代中所談的基本方法靈活掌握,綜合運用,不斷積累,才能真正擁有並運用好中華語言中的這塊藝術瑰寶,並在高考中穩操勝券。

篇五:國考必知:成語學習方法指導(一)

國考必知:成語學習方法指導(一) 掌握成語應注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先介紹前面兩個方面,後兩個方面紅麒麟指導老師將會在成語學習方法指導(二)中為大家講解。

一、把握成語的正確含義(比喻義),切忌望文生義。

成語的正確含義是約定俗成的,具有整體性和相對穩定性(在很特殊的場合可以單純依據字面來解釋,但這種情況根據上下文語境很容易能判斷出來)。下面是部分易錯成語,宜多加註意。

大方之家:意指飽學之士或學問很深的人,即著名專家學者。

屢試不爽:爽,差錯。多次操作都未出現差錯。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極為精湛純熟,褒義詞。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宮殿、教堂等建築高大美麗,不能用於形容人的品質或外貌。 溢美之詞:過分讚美的言詞,有巴結之意。貶義,常誤用於褒義。也常誤用為“過於溢美之詞”(重複,溢本身就含有過分的意思)。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大家很滿意,褒義。

不孚眾望:不符合大家的期望,讓人失望了,貶義。

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意指還過得去,還行的意思。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明日黃花: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可改為“昨日黃花”。

彈冠相慶: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慶賀,將有官可

做。後指壞人得意的樣子。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常誤用為知人善任,善

於用人。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危言危行:講真正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是飛快,像駿馬在縫隙前一閃而過。

不刊之論:形容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不易之論:易,更改。完全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從歷年國考和各地省考對成語的考查情況分析,成語除個別(如美侖美奐、高山仰止)較生僻冷門以外,絕大多數屬於日常報刊雜誌經常出現而且容易用錯的成語。成語複習時,紅麒麟指導老師認為無需刻意求難,

恰是那些常見而易錯的成語需要我們多加註意。

二、把握意思相近成語的細微差別,準確而全面地分析語境。

國考對成語的考查,重頭戲還在近義成語的辨析。這種“近義”的區分,最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詞義輕重、適用物件三個方面。下面是部分近義成語比較。

聳人聽聞 駭人聽聞:前者指“故意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震驚”,所說的事不一定存在,更不一定是壞事。描述特定民族或族群的特定習俗或傳統常用前者。後者則指“事件本身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事件確實存在且令人震驚,事件一定是壞事或負面資訊,事件往往超出正常倫理底線或讓人難以想像的“惡”。

因勢利導 順水推舟:都有“應勢而為”的意思。前者褒義,強調“加以引導,使其走上正道”,多見於師生或師徒之間;後者為中性或貶義詞,強調於“因形勢變化而做出改變”。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前者用於將某人與其它人對比,表示看待某個人不同於其它人;後者表示同一個人前後兩個印象的不同,意即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望梅止渴 畫餅充飢:前者僅表示徒有想像卻不付諸於實際行動;後者表示雖有行動但不能解決問題。有無行動是二者最明顯的區別。

迫不及待 刻不容緩:都有“急迫”的意思,前者用來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強調人;而後者則形容事情急,必須立即去做,強調事件本身。

色厲內茬 外強中乾:都有“外表強大而實質空虛”之意。前者強調精神狀態。後者強調力量。

濫竽充數 魚目混珠: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用於人或物,也可表自謙。後者一般用於物,不表自謙。

川流不息 絡繹不絕:都表示“人與物品來往頻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後者既可表示往同一方向也可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無所不能 無所不為:前者形容人多才多藝或本領高超,指“什麼事情都會做”,是褒義詞;後者是貶義詞,意指“什麼壞事都幹得出”,形容品質敗壞。

信口雌黃 信口開河:都指亂說。前者語意較重,指妄加評論、誣衊和捏造事實;後者語意較輕,指說話不假思索或漫無邊際。

大海撈針 海底撈月:都有目的不現實的意思;前者強調實現目的的機率很低,但仍有達到的可能性;後者指目的完全達不到,根本不可能。

渙然冰釋 煙消雲散 化為烏有 化為泡影:都有“消失”的意思,但物件不同,依次為“嫌隙或誤會”、“事情或情緒”、“具體事物或念頭”、“希望與打算以及諾言”等。

參差不齊 良莠不齊:前者指眾人水平不一,多為客觀描述;後者指好人壞人混雜,帶有較強主觀色彩。

對非中文專業的考生而言,比較成語的細微差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提高途徑就是多看多練,沒有捷徑可走。紅麒麟指導老師認為公考中出現的成語絕大多數都是常用成語,再強調一遍,無須刻意求難,更不必翻出大學中文教授才知道的成語。回顧歷年真題,很容易發現真題中的成語往往反覆出現,或者省考將國考成語題目換個語境再考。反覆看,反覆練,反覆閱讀答案解析,舍此別無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