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

有關幼兒園數學說課稿

引導語:數學對於小孩的發展來說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那麼有關幼兒園的數學說課稿要怎麼設計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一、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思維特徵已經從具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轉化,而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因此必須密切聯絡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是無直觀形象較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如:7:00起床,8:00入園、11:00吃飯,12:30午睡,2:30起床,4:00離園……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幼兒情況分析:在時間概念中,小班幼兒對一年四季有了較初淺的感知,對早上、中午、晚上三個時間概念也有了清晰的感知;中班幼兒則對昨天、今天、明天掌握較好,而大班幼兒則對時間更加敏感,對於大人手上的手錶更加感興趣,總是會提出怎麼滴答滴答的響,為什麼這個細細的針會動呢等等。而現今每家每戶都配有時鐘,幼兒則更加嚮往瞭解時鐘和時間的關係並希望能讀懂時鐘。而大班幼兒對時間的瞭解掌握也可為入小學幼小銜接做好準備。因此我以時間為主題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時鐘》

二、教學目標

目標是教學活動起點和歸宿,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結合科學領域中數學教學活動目標特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並從情感、認知、能力三方面入手分別制訂為:

1.知識目標:認識時鐘,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能叫出名稱。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2.能力目標:透過觀察、操作、記錄、交流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情感目標: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難點:透過觀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點、半點記錄的方法。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大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大班幼兒理解水平方面,對時鐘的半點整點運轉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分針和時針之間的運轉規律是非常重要。而記錄時間則又為幼兒提升了一個高度和難度。

四、教學準備

準備分為前期知識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教學準備

一)前期知識經驗準備:

1、首先教師設計一份科學的作息時間表發給每位家長,在這張表中有如下內容:幼兒起床時間、早點時間、入園時間、中餐時間、午睡時間、午睡起床時間、晚餐時間、晚上入睡時間。並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進行相應的一日活動。

2、指導家長作好幼小銜接工作,初步的帶領幼兒感知時鐘的整點和半點。

3、班級主題牆飾中佈置有各種各樣的鐘已經進行展示(可用蛋糕盒製作)

二)物質準備:

1、PPT幻燈片“我的一天”從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動情況,在每張幻燈片上都畫有相應的時鐘和記錄的時間(如7:00用數字7、冒號兩點和00數字來表示和記錄)

2、我提供了幼兒人手一隻操作鐘,讓幼兒在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教師自己使用的示範鐘錶。

3、操作記錄表一:這份操作記錄表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突現(如在半張A4紙上畫有時鐘已經顯示好的時間,又有小明起床或者進餐、午睡的圖畫)請小朋友記錄時用文字表示,在這張圖的右下角有—:—的圖示,意思是讓幼兒記錄數字即可。

4、操作記錄表二:這份記錄表上有圖片,只有記錄時間—:—的圖示但沒有時鐘做襯托,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記錄自己午睡的時間等

五、教學流程

設疑激趣,引入主題——觀察操作,分享交流——合作探索,記錄驗證——遷移經驗,生活引用

六、教學環節

一)、設疑激趣,引入主題(提問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

播放幻燈片1,你看到了什麼(小朋友、鍾、記錄的數字)小明在什麼時候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出活動內容,然後出示實物鍾,請幼兒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鍾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二)觀察操作,分享交流

環節分析:根據幼兒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採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在活動中我避免了“一言談”和“自問自答”的形式,注重幼兒主動的觀察,鼓勵幼兒發現問題,主動求知和自我實踐操作。主要運用直觀演示法、操作法、觀察法和遊戲法。

1.讓幼兒觀察鐘面,指導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小朋友,看,鐘面上有什麼呀?”“這鐘面上都有那些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怎麼排列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等,來引導幼兒初步的認識時鐘。

2.認識整點、半點,瞭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

在本環節中,我先出示了紅、黃、綠三隻鍾,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小朋友們,誰能看出這三隻小時鐘上面有什麼一樣的地方?”讓幼兒觀察,比較,最後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糾正幼兒用寧波方言說的幾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如:7時半;八時等)緊接著又出示了幾隻動物鍾,讓幼兒說說幾點鐘,使幼兒所學知識能馬上得以鞏固。接著透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幼兒的細心主動觀察,瞭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係。由於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以我在最後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想一想,2點到3點分針時針是怎麼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著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係。突破重點。

環節分析: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藉助環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幼兒在看圖撥指標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7:00時,提醒幼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3.看圖撥時間

考考小朋友,看誰把剛才的知識學會了。”一下子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然後運用圖片上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幼兒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於理解,並透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最後請幼兒講講自己是幾點睡覺的,讓活動滲入到常規習慣的培養,使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合作探索,記錄驗證

環節分析:這個環節主要是突破難點解決目標2記錄的方法,在上一環節的鋪墊下,幼兒已經對時鐘的分針和時針之間的運轉關係理解的.比較透徹,在此基礎上深化幼兒對時間的概念性的記錄從而突破難點。我園一直以來以數學活動為特色幼兒在對數學的掌握較好,但記錄時鐘上的整點和半點還是第一次,所以對大班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本次環節中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幼兒透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主要運用合作法、實踐操作法。

1、在這個環節中我準備了三種操作卡片一種是上一環節中能力較弱的幼兒還未掌握的運用圖文並茂的操作卡片進行操作;一種是有圖沒有時鐘標誌,但卻有記錄標誌的;一種是有圖片指示既無時鐘指向又沒有記錄時間標誌的操作卡片。

2、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孩子自由選擇操作卡片

3、操作前出示操作卡片請幼兒說說記錄的正確方法,在操作時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你在一天當中都做了一些什麼事情分別在什麼時候。(教師詳細介紹記錄的方法:時間的記錄用數字表示:如7時半,用數字7、冒號和30表示,而7時則用數字7、冒號和00表示)

4、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交流互相感知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方法。

5、將記錄的結果以自由講解的方式在集體內互相交流。

四)、遷移經驗,生活引用

1、小朋友知道時間對我們生活和學習的重要,除了以上的這些生活中最常用的時間,你還會在哪些時間做什麼事情呢?比如遊戲、玩玩具、做客。

2、你還將用寶貴的時間做哪些事情。時間很寶貴,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生了,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希望小朋友們像小明一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一名能幹的孩子。

七、說本次活動亮點

1、數學活動生活化、數學活動遊戲化。幼兒的一切學習都來自於生活經驗的積累。大班幼兒的數學學習並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自主建構過程。數學活動的建構,其活動設計必須貼近生活,才能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堅持師幼互動原則。整個活動創造良好的師幼互動環境,教師在活動中一直以引導者、支持者、鼓勵者的角色身份進行數學教學活動。

3、,注重個體差異性,透過幼兒自我操作實踐建構知識經驗。透過不同的操作卡,讓每位幼兒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