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中學
中秋節的詩句中學一
(一)
秋秋韻影秋寒,
長空萬里點秋光。
不見羿公比丘箭,
獨留廣寒數黯傷!
(二)
丹桂繁花圧枝低,
憑風萬里寄相思。
邀月吟詩有幾人,
如今惟有江郎痴。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佔)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節的詩句中學二
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7.露從今夜白,月是絞鄉明。
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1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1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1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
1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15.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8.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19.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20.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21.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22.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23.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2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中秋節的詩句中學三
中秋節的詩句之《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
朝代:唐代 作者: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於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中秋節的詩句之《中秋對月》
中秋對月
朝代:唐代 作者: 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