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

關於大學生的讀書筆記

篇一:《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讀後感1500字

石縫間夾生的野草,有著最頑強的生命力,無論條件怎樣艱苦,她都要努力成長,迎接陽光的照耀,迎接雨露的滋潤,迎接風兒的安慰。——題記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是作者趙美萍對不公正命運的不屈抗爭,最後夢想成真的不平凡人生的真實寫照。這是一本讀來使人唏噓動容、催人奮進的勵志之書。它不是一本簡單的自傳,而是一本作者挑戰苦難人生的紀實佳作。它貴在真實、感人。作者用平實的自敘方式,以時間為順序,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徐徐展開,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一個顛撲不破的人生哲理——苦難,是一所人生的大學。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裡描述到趙美萍出身卑微,家境貧窮,自幼喪父。小小年紀便退學上山砸石頭,用柔弱的雙肩扛起家庭重負,用血汗掙來微薄收入養活全家。就這樣艱苦的環境裡,她依然對生活懷著無限的憧憬與希冀,以堅忍不拔的意志與艱難的生活作著頑強不屈的抗爭。19歲那年,她身負因母親生病借下鉅債,到上海打工,先後做過餐館服務員、服裝廠流水線女工、時裝公司技術員、廣告公司業務員??吃盡千辛萬苦,但她懷著一股“一定要出人頭地”的信念頑強拼搏,終於在海納百川的大上海樹起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成了打工族中的佼佼者。在艱難的打工生涯中,她一直沒有泯滅對文學的喜愛,打工之餘堅持寫作,筆耕不輟,終於以飄逸的文字,超然的靈氣敲開了文學大門。最終,被《知音》雜誌社領導慧眼識珠,破例錄用為記者、編輯,圓了她夢寐以求的願望。

“風雨無法摧毀,野火無法燃盡,霜雪無法凍殘——這就是生命和意志的力量。”是的,這就是趙美萍半生奮鬥歷程的真實寫照,在那樣艱難的歲月裡,她懷著不服輸的氣魄,一步一步攀登到人生的頂峰。當作者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時候,她所承受的辛酸也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在這看似漫漫無邊的苦海里,作為一個平常的我們,或許放棄了,或許頹廢了,或許不堪重負而選擇了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歷程等等,很難想象趙雅萍是以怎樣的毅力,怎樣的執著,怎樣的堅強去面對這種種苦難。

然而,最難人可貴的是,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刻,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摯愛——讀書。相比於我們90後的大學生,簡直不可以比,自愧不如。“時間去哪了?”這是我們所有人的提問。在這大學的平臺裡,我們有寬闊的課室,有優美的校園環境,有書香四溢的書籍寶庫——圖書館,又諄諄善導的老師,有讓我們無憂無慮學習的條件。可是,我們把這條件用哪裡去了,讓這一切隨著時間逝去,而我們還未察覺。人人都會喊著要成功,但如果我們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功何在?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這本書,賦予苦難新的詮釋。生活中苦難是一門學問,要用百般的意志力才能夠讀懂並戰勝它。苦難能夠讓我們更加堅強更加的.成熟。生活中苦難又是一筆財富,沒有它,你的生活就像貧瘠的的沙漠,毫無挑戰和生氣。要給你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勇於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吧,它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的充實而有意義。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對待苦難應該持何種態度,所以我們不要被生活的苦難所打到,堅強、堅韌的面對,相信一定能迎來希望的曙光。

作為新一代幸福的大學生,我們也應該好好把握現在,把握種種有利條件,去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實現我們的夢想。

篇二:《大學》讀後感1500字

何處訪扶桑?直破浮雲問羿郎。羲和揚節橫四荒,皇皇。輝被一冀演流長。 崇善以為常,格物修身貴蕙纕。三綱八目普澤廣,如陽。澡身浴德陟高岡。

——《南鄉子·讀<大學>有懷》

這是我在大一生活正式拉開序幕前那個帶著期待和夷猶的暑假中,讀罷儒家經典《大學》,醍醐灌頂,揮毫而就的小詞。平仄不算整齊,句意也略顯生澀,然而這五十六字所傳達的,並非一個文藝少女無根的狂想,而是一個成年人審慎的思慮。

《大學》相傳為孔聖遺書,為曾子轉述與闡發,為朱子所整理修訂,貴明德,崇圖新,敦善道。區別於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古代的大學實為“大人之學”。在夏、商、週三代,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十五歲入大學,學習窮理、正心、修身、從政之道。在我看來,即使時間隔閡了古今的教育觀,教育者對於人格的終極關懷仍然是一致的,因此,《大學》提出的治學修德的理念仍然對我們初入大學者有著特殊的意義。

最為國人熟知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大學”三大綱領,既是“大學”的主題,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指出大學之道,在於弘揚內心的美德,革除自身的舊習惡欲,從而臻於道德之化境。站在一個人的高度來看,這不僅是大學學生的要求,更是自我人格昇華的根本之道——這恰恰是大學教育的長期目標所在。站在一所一流大學的高度來看,這樣的道義直達終極的人文關懷,跨越行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國界、意識形態甚至是朝代或時間,擁有近乎永恆的生命力。這正是“輝被一冀演流長”一句所闡釋的,《大學》的“三綱”有如中天之日的光輝,普照的不僅是一個人的一世進退,更是一代人類文明的一燈燃滅。

在現代,公認的大學精神有三:自由、通識和德性。自由指的是思想的自由,保護學術和學風不被名利場和政治紛爭風蝕。在那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家兼收幷蓄,以和為貴,教育上亦如此,且政治和經濟體系並沒有發展完善,並未出現此類衝突,暫且不談。通識指的是博物洽聞的思想訓練,這與“親民”的圖新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強調個人在治學過程中的整體健全的發展,以及永不褪色的創新精神。德性則是統領前二者的要義,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之一,完全吻合於“明明德”這一綱領。真正的德性,簡單來說就是對愛、智、力、美的追求、恪守和圓融。可見,古與今的大學之道以及對人和社會的終極關懷,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至於《大學》之“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它們之間的因果層遞關係。這八大規則既是為“三綱”而設計的條目,也是儒學提倡的人生進修階段,前四目為“內修”,後三目為“外治”,而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的樞紐,是根本,前與“內修”合為“獨善其身”,後與“外治”合為“兼濟天下”。格物與致知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注重現實生活和實踐,認為恆學窮理,積累用力日久,自會明悟世間萬理。這種說法固然有其狹隘之處,然而其對從書本中得到書本的“本本主義”的否定,對實踐第一性的強調,現實意義也是顯然的:鼓勵大學生從“象牙之塔”的自我小天地中走出,批判“坐而論道”的玄學約束。誠意則與慎獨掛鉤,強調“誠於中,形於外”的自律性。現代社會有許多人和車輛在十字路口過馬路時,若周圍人多則忍氣吞聲地等綠燈,若人煙稀少則不管不顧地闖紅燈,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性的劣性頑疾,歸根而言是對規則的隨意心態和不尊重,更是不能慎獨誠意的“偽君子”表現。誠意一目,並不是簡單粗暴地教導大學生遵守交通規則(這又不是中小學生守則),更希望大學生能舉一反三,真正做到心胸坦蕩,光明磊落。正心則強調端正心思來駕馭感情,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態。大喜與大悲一樣,都是極端的感情,若為其困擾,則易失去自控。保持一種客觀中庸的

心態,有利於對真理的透徹認識,避免“感情用事”。修身則大同小異,關鍵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狹,實質上它更強調前四者的節節緊扣與有機融合,與後三目共同形成由小及大的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後一級是前一級的總和,前一級是後一級的細胞,此四者共同強調“恕道”與“絜矩之道”,即推己及人、上者垂範的道義。以上是我對八目的整體感知與體悟。

儒家認為,循著“八目”的車轍行駛,必將抵達“三綱”之所在,鼓勵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格物修身,以鑄造趨於“至善”的人格。作為一名有抱負的準大學生,“澡身浴德陟高岡”是我的理想和決心。“博學審問,慎思不罔,明辨篤行,為國棟樑”,大學為我提供了自由、通識和德性的空氣和養料,我將茁壯生長,“直破浮雲問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