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測量實訓報告總結

測量實訓報告總結1000字

測量實訓報告總結1000字篇一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教學實習是測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學生從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為今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透過教學實習學生應達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主要儀器(水準儀及經緯儀)的效能和使用。

(2)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掌握施工放樣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定線測量的工作能力。

在教學實習中,要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各項工作的練習。

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加強勞動觀點、集體主義精神和愛護儀器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的鍛鍊和提高。

一、實習任務及內容:

(一)大比例尺地形測圖

1.任務:每小組測繪一幅40cm*50cm、比例尺1∶500、等高距為1m的地形圖。

2.內容:

(1)平面控制。

敷設獨立導線。

1)準備工作:儀器的檢驗校正、工具與用品準備。

2)外業工作:踏勘測區、擬定佈網方案、選點、埋樁、標誌點號、角度觀測和距離丈量(導線邊長)、定向。

3)內業工作:外業手簿的檢查和整理、繪製控制網略圖、座標計算、編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繪製座標格網與控制點展繪。

(2)高程控制。

1)準備工作:水準儀檢校、工具與用品準備。

2)外業工作:踏勘、選點、埋標、水準觀測。

3)內業工作:手簿檢查、水準測量成果整理、編制水準測量成果表。

測量實習報告【2】

前言: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

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實習的目的

1. 透過認識實習增強對建築結構的理解,使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2. 理論聯絡實際,用實踐驗證鞏固所學知識,並增加對這一行業的感性認識。

3. 透過親身參與,培養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透過觀察和親自操作,更好的印證所學知識,並且瞭解設計過程中和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

5. 瞭解我國目前施工的工藝和水平,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

6. 與工人和基層生產幹部密切接觸,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蹟。

二、實習的要求

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術管理由於實習時間較短,僅參與了施工過程的具體操作。

實習期間要求做到:

1、認真按時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任務,仔細聽老師的講解;

2、仔細觀察體會,虛心向施工監理人員請教,認真記錄實習報告、心得、體會等;

3、在實習結束後認真整理所得,提煉出對今後學習工作有益的精華;

4、實習結束前寫好實習報告。

三、實習的時間

從5月31日到6月3日

四、實習的地點

學校實訓大樓

民用建築

鋼結構框架

工業廠房

五、實習的內容

動員大會是在星期一開的,劉老師和王老師跟我們說的這次實習的'要求,希望我們能夠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上來,希望我們多瞭解場地中工具的運用和對專業知識的瞭解,然後強調了要注意安全,進而具體說了一下行程的安排,週一學校實訓大樓、週二民用建築、週三鋼結構,週四工業廠房。

開完動員大會,老師就帶領我們來到了學校正在建的實訓大樓,並給我們講解了有關方面的知識,我具體總結如下:

梁、柱

老師講解了屋體的基本組成,柱子、主樑、次梁等。

跟我們說柱子之間的梁是主樑,主樑上接的梁為次梁。

預埋管

老師在講梁的時候我們發現了樑上有很多孔洞,然後老師就告訴我們那個是預留孔洞,預留孔洞就是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混凝土構件上為了裝置安裝、穿管線等等預先留置的洞口。

層降縫、伸縮縫

當我們走到兩塊牆體之間時,老師指著中間的一條縫說,這個就是層降縫。

說是因牆體間荷載不同而設計的。

我上網也查了下,說的是指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沉降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

這樣做的好處是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問題。

講了層降縫後,老師又跟我們講解了有關伸縮縫的知識,說溫度縫也叫伸是為了避免溫度變化引起結構伸縮應力,使房屋構件產生裂縫而設定的。

告訴我們值得注意的是基礎受溫度影響小,所以不用斷開,僅地上建築部分縫即可。

牆體上的小石塊

這個還是我發現了問老師的,因為看到每根柱子上面都有幾個凸起來或凹進去的石塊或者是孔,老師看了會兒,說那個本質上是應該沒有的,這可能是施工上面技術的問題。

有可能是為了固定什麼東西,最後而留在了柱子上面。

樓梯的澆築

在二層的時候,我們有幾個學生把一個師傅給圍住了,問了之後,他說他是搞管理的,也進一步的解釋到就是教別人應該如何做的。

他給我們毛概的講了這個樓房是這嗎建起來的,之後又指著西邊的方向說,那邊剛好在做樓梯,說可以帶我們去那邊看看樓梯是怎麼弄的,他說,做樓梯先得用那鋼管把樓梯的高度給固定下來,之後箍上鋼筋,在用模版給支起來,進而從上往下灌混領土進去。

他說,混領土不能太乾也不能太溼。

幹了澆不下去,溼了又從模版間流出來了。

牆體拉結筋:

拉結筋一般有牆體就要有拉結筋,拉結筋,豎向一般是500mm一道, 也就是0.5米。

水平方向一般是砌體均分就可以。

有牆體就要有拉結筋。

連線可以有植筋、預埋、綁紮等方式。

建築圖,結構圖

在那裡參觀了了一會兒,師傅說他那裡有一些圖紙,可以帶我去看一下,進而我也就跟著去了,他展出了建築圖,結構圖,第一眼看到那些真的給嚇到了,因為是第一次見到那麼大的圖紙,進而用書本上所學的知識來解讀那圖紙,才發現圖紙上的比我們書上所學的要複雜的多。

不過幸運的是那師傅不厭其煩的給我細心的一個一個的講,那個時候真的特感動。

上午的時候,他引著我大概是把建築圖紙給看完了,我知道了原來實訓大樓中間原先設計的是有個橫道是可以從中間過去的,但為了留下幾棵樹才把它去掉了的。

結構圖還是下午和同學一起過去看的,又對課本的知識加深了一次,我覺得這次真的獲益不淺!!

週二;我們去了,市區的一個民用住宅區,雖然具體的施工樓別人不讓進,但我還是學到了一些:

彎箍機:

在工地裡見到了處理鋼筋的機器—彎箍機。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有了這臺機器、鋼筋就不再是鋼筋,就猶如棉花糖一般。

鋼筋一進彎箍機要有什麼形就有什麼形。

當時的場面絕對讓全場沒見過彎箍機的同學目瞪口呆。

認識鋼筋

在那裡,我們向工人們瞭解了鋼筋的分類。

鋼筋的分類一般可以按生產工藝的不同,直徑大小,鋼筋的強度進行分類。

生產工藝與一般可分為熱扎鋼筋,冷扎鋼筋,冷拉鋼筋,冷拔鋼筋。

按不同的直徑主要有以下幾種鋼筋: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等。

在強度上鋼筋可分為hpb235、hpb335、hpb400、rrb400級鋼筋。

其中hpb235、hpb335為最常用的兩種鋼筋。

測量實訓報告總結1000字篇二

為期兩週的測量實訓結束了。在這兩星期中,雖然實訓時間只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時間沒有緊湊的讓我感到繁忙與緊張。但在是訓期間我卻聽到,學到很多。透過這次的實訓我對於書本上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實際動手操作又讓我對許多的細節有了新的體悟和理解。

而今年的夏天讓人感覺來得特別的早!我們實訓的地點就是xx森林公園,當太陽大放光芒時,我們也提前體驗了一把測量人員的艱辛。但也因為這樣,才覺得著兩週過得很是充實。當最後描繪的圖紙完成,把它展開的時候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成就感!

當然,在實訓過程中我們也碰到一些問題,但在解決過程中,不管是怎麼解決的,或是經過老師指導,或是與其他組的成員討論,或是自己在組內進行摸索與解決……或是其他,當時不管哪一種解決方案,都能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同時,我也提醒自己同樣的錯自己不要再下次再犯一樣的錯誤。

在本次的實訓中我擔任第三小組的組長,所以我需要對自己這組的進度有所把握。但我們組與別組卻有一些細微的區別。別組基本都是一,二個人操作機器。但我們組卻要求人人都會玩轉機器!所以我覺得我們這組是成員人人都是能手!

這次的測量實訓讓我體會到:

1.透過這次實訓,我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操作過程。熟悉了閉合導線的測量過程。以及多於資料的整理與計算。

2.在實訓期間,透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我具備了獨立操作,記錄的技能。

3.在瞭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測量基礎知識和操作知識的過程中,也培養,提高和加強了我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4.透過二週的實訓,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對於時間(觀念)的把握,以及愛惜儀器的自覺性。總之,提高了我們的(整體)綜合素質。

這次的實訓,對於我們操作素質和測量能力的培養起了一個綜合訓練的作用,使我們不但要掌握各種儀器應該學會,應該知道的要求,還讓我們把所學的測量知識建立了較完整的系統概念,既要要求我們學習測量的知識,瞭解儀器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又要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憑具有運用所學測量知識的解決一些測量問題的能力。

在這兩週實訓期間,我有很深的感觸,很感謝學校能給我提供這個實訓機會,讓我提前體驗到測繪員這個行業的不易,同時也讓我獲得了許多課堂上不熟悉或沒留意的知識,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不一定作測繪員這個工作,但是現在所學到的知識和感悟卻會讓我終生難忘。雖然太陽大了點,蚊子多了點,人累了一點,但這些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有了收穫,有了成果。因為,微笑總在風雨後嘛!

實習期間,老師的敬業,嚴謹精神也讓我敬佩。森林公園是很大的,但老師盡他們所能的顧及我們的實訓進度。當我們有問題時,老師也會向我們詳細的解釋清楚我們的疑問。有時老師還會像我演示如何操作儀器,讓我們更清楚地瞭解儀器的操作過程。

我覺得這兩週的測量實訓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非常實在的。他給我的大學生活天上了精彩的一筆。它也讓我逐步走進了建築這個行業。讓我增長了更多的專業知識,讓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之處。

我知道,當我們就業的時候,就業單位裡的同事或著是前輩不會像老師現在這般點點滴滴細緻入微的把要做的是告訴我們,讓我們可以在旁觀察與學習。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大學中學習,學得不應該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而應該學會如何學習。

大學生活是短暫的,我們應該在不斷地探索中認識自我、學會學習、感悟生活,也許在未來我們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迷茫,但我們可以在不斷自我提問、思考、閱讀及與其它人的討論中,我想困惑也許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消失。就如同這次的實訓,我也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完成了這次的實訓。所以對於那些只希望得到答案、結果的人,是永遠不會明白對於探索問題真理的人的樂趣!

總而言之,我對於著兩週的實訓,我對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同樣也希望老師對我的表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