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提與祖父讀後感2篇
大家看完馬提與祖父之後都有著怎樣的感受呢?我相信每個人的心得感受也都是不一樣的。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馬提與祖父讀後感2篇,一起來看一下吧。
馬提與祖父讀後感一
我讀書是習慣先讀開頭和結尾的,這本書也是一樣。它第一章寫爺爺躺在病床上,雙目緊閉,面色慘白,動也不動,房間裡的親友個個都淚流滿面。最後一章是告訴我們爺爺真的死了。這本書寫的就是生命的告別與離開,以悲劇開頭,以正劇結尾。
可閱讀全文之後,我怎麼也想不到,在這本以生死離別為主體的小說中,寫的卻是奄奄一息的爺爺帶七歲的小孫子馬提去散步!
如果我是馬提,我也會覺得不可思議。大人們不是說爺爺已經死了嗎?可爺爺說大人們是在開玩笑。
他們一起去散步、登上鐘樓、用口袋抓魚、從手心的紋路中去尋寶、用折光鏡崩爆米花······直到爺爺的身體縮小到洋娃娃那麼大。種種的情景給我的.感覺都是那麼愜意、柔和,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爺爺變得幾乎看不見,在馬提的手心裡,讓馬提把自己吸進去,一下子吸進了馬提的心裡。
爺爺是在最後的嬉戲中變小、漸漸消失的,而馬提卻在這最後的玩耍和珍惜中逐漸的長大。馬提和爺爺的天空是明亮的,我的天空此時也頓覺晴朗。
雖然如此,我還是想起了外婆,那個我深愛著的,並把我從小看大的慈祥老人。在她生於現實世界的最後幾天,我因為參加期末考試,而沒有陪在她身邊,這一直以來是我最大的遺憾。而我並沒有用普密尼詩歌一般的思想,外婆也許並不知道自己要離開,她興許只是去散步了,和哥哥?和姐姐?只是沒和我也起罷了。她只是漸漸地變小,從而融入了某個親人的心裡。我們所愛的人並不會真正死去,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可是,當時的我只有八歲,並不懂得“死”的意義,誰會強求我去想生命最終的歸宿呢?
馬提與祖父讀後感二
從我知道了馬蹄和他的祖父在一起很幸福的時候,我就想起了死去的親人,從那時開始我懂得了死亡,讀《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祖父在告別人世的時候,馬提沒有哭。祖父給了馬提的愛比玉米粒還多,馬提卻不懂這些。
如果世界上沒有死亡的事情發生,馬提是不是更快樂,更幸福。這個溫馨、明亮的故事告訴我: 我所愛的人並不會永遠離去,他們永遠活在我心裡。
我想雖然馬提不傷心,但是心裡一定還會很想念祖父的,不管馬蹄的祖父去沒去天堂,馬提一定會很快樂,讀後感《讀《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祖父病得很嚴重,將要離開人世了,但馬提覺得祖父在自己身邊陪著自己。
“爺爺。”他非常小聲的說。
“什麼事?”爺爺問
“你在哪?”
“你不是躺在床上對不對?”
“當然,”爺爺說,“那裡只是老殼而已。”
“我懂了。”馬提說著露出微笑。
這個對話掌握感受到祖父對馬提的珍惜和馬蹄對爺爺的關愛。
祖父的天空是明朗,馬提的天空總是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