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工作總結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工作總結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工作總結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工作總結1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瞭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鍊學生。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根據教材及我班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儘可能的體現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絡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 四、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課外閱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

2、卡片摘錄法。即在閱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

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

4、批語註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註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

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工作總結2

時光匆匆,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自己一學期的教學足跡,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在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師和家長的配合和耐心幫助下,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身為一名語文老師,我知道自己身上所擔負的重任。這學年接手這個班,壓力比較大,經過一年的相處,我和三(1)班的孩子們的關係越來越融洽了,我有一種明顯的感覺:學生能積極配合我的教學工作,並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

這學年我的工作是三年級和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可以說任務是艱鉅的、繁雜的,雖然工作壓力大,但工作比較踏實,雖說我沒有在教學上取得什麼特別突出的成績,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我已經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堅持上好每節課,在上課之前我會仔細研讀教材,分析教材,設計教法,爭取達到最好的課堂效果,所以我的課堂是豐富的、充實的,這學期,我儘量減少孩子的課後負擔,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真正有所收穫,而不是利用課下花大量的時間去補,同時我努力培養孩子們上語文課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語文是件有趣的事,所以我在課堂教學中花了大量的心思,採取各種教學方法,讓我的語文課堂變得活潑起來,所以在語文課上孩子們比較活躍,他們有什麼想法,我都鼓勵他們大膽說出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所提高了,在一個學年還是不夠,還需要努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三年級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本冊的課文有8個單元,課堂教學任務比較重,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較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此外還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力求做到讓教材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創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識字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場景,來開發孩子的潛在能力效果可以大大增加,並且把肢體動作學習活動和語文科聯絡起來,讓學生動一動、演一演、說一說,將使學生覺得學習語文也是容易的事。在語文教學中,三年級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較困難,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進行講解,化難為易。另一方面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形象而又誇張的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既覺得活潑,又變得生動。學生不僅興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學完一篇課文,讓學生以課本劇的形式在課堂上表演,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記憶,從中也加強了肢體運作智慧、交際智慧和語言智慧。課堂語言簡潔明瞭,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四、耐心做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基礎太差,實在是想完成都沒能力,家長又沒時間輔導,針對這種問題,首要任務就是就是抓好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是三(1)班優生少,後進生基礎差,整個班的成績全靠中等生,所以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讚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五、小結。

我在本學期裡,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地做好了教學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總之既要看到自己的進步,也要從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汲取優點、吸取教訓。加倍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養,以便做出更大的成績,更好的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