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經典散文:父親的百歲祭日

經典散文:父親的百歲祭日

父親的祭日是老歷十一月三十日,但老歷往往有個麻煩事,有時小月沒有三十日,我們只好將二十九日,作為父親的祭日。今年,20XX年老歷十一月,有三十日了。

父親的祭日我一般是不記得的,因為農村大都講究老歷,而我們平時工作上班,記的都是公曆。上週末回家,正好遇上母親的祭日,我不知道,問妻:“今天咱家誰做祭日了?”妻有些生氣,說:“你連家裡誰做祭日,都不記得了啊?”她這話讓我生氣,我說:“平日,我只記得陽曆,哪知道今天是初幾、十幾呢?”

事實上,我們家除了父母的祭日之外,還有一些祖上的祭日。所以,一年四季,家裡有幾個祭日,哪天做,誰的祭日?我一概是記不得的!但母親的祭日,距父親的祭日剛好一週左右,因此,只要母親的'祭日到了,那麼下週,就是父親的祭日了。

每年,父母親祭日臨近時,三哥總會念叨,說大姐也不來,二姐也不來。我知道三哥注重這份親情,他比我大十歲,和大姐、二姐相處的時間也比較長,他把這份情感放在心裡,在每年父母祭日來臨時,就會發酵出來。所以,只要和三哥坐在一起,就有他念叨不完的話題——阿爸、阿母“做祭”了,大姐也不來,二姐也不來!

閩南有這習俗,但凡每年父母的祭日,做女兒的都要回孃家拜祭。順便帶上一點小錢,買上一些金銀紙錢,燒祭給死去的父母。我們家有八個兄弟姐妹,大哥12歲那年於三年自然災害時餓死了,二哥也去世了好幾年,大姐和二姐嫁得遠一點,往來較少。每年,父母的祭日臨近,二位姐姐會提前寄來金銀錢,讓我們代買紙錢,燒祭給父母。

我是家裡最小的弟弟,和父親整整相差53歲。所以,記住父親的年齡,往往是透過我的年齡,再進行一番推算的。而今年,突然讓我想起,父親已經100歲了。

母親祭日那天,妻接到大姐的電話,說父親祭日那天,她要來的,這讓我想起了二姐。所以某天晚上,我給她打了一個電話,問她會不會來?並且,還鄭重其事地告訴她:今年,是父親百歲的祭日,非常有紀念意義,能否抽空回來一下?

二姐開始說週末比平時更忙,但最後還是說了:“是啊,父親百歲了,我們會盡量安排回家拜祭的!”期間,我們說了不少話,大意是大家都老了,都有好幾年沒見面了;有時,連個電話都不記得了;甚至,一些家裡的風俗習慣,也都淡忘了。末了,她還問我一些關於家裡拜祭的事,是不是百歲祭日,應該比平時隆重一些呢?

我說不是的,和往常一樣做的。只是,我特別強調了一點——父親的百歲祭日,對我們兄弟姐妹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應該聚上一聚啊。我的意思其實很明白,就是想借父親百歲的祭日,讓大姐和二姐回一趟老家,來個親情大團聚。後來二姐說了,她會和二姐夫商量的,要回來的話,會事先打電話通知我的。

掛上電話不到一會兒,二姐就給我回話了。她說要來的,父親百歲祭日嘛!她還說,已經和大姐聯絡了,希望動員大姐夫也一起來。我知道,姐姐、姐夫都已七、八十高齡了。

不管怎樣,父親百歲祭日,為我們兄弟姐妹找到了一個親情的藉口,許多心,從四面八方,奔家而來——其實,文化是一條血緣永遠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