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幼兒園教學心得與反思

幼兒園教學心得與反思

幼兒園教學心得與反思


“對不起”之後

戶外活動分散遊戲的時候,我突然聽到小朋友的哭聲,我一看原來是張智豪,我趕緊走過去,“孩子,怎麼哭了?”他指著寧其順,“寧其順打我”“奧,他可能不是故意的”。我找到早已跑開的寧其順,“你快跟張智豪去道歉”寧其順笑嘻嘻的說“對不起”,張智豪邊哭邊說“沒關係”,但沒過幾分鐘,又有孩子來說“老師,寧其順打我啦”,我再次找來寧其順,“你怎麼回事?老是打小朋友”, “對不起、沒關係”問題貌似又解決了。

這件事引起我的思考,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了,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問題嗎?孩子們好像已經把“對不起”當成了犯錯誤以後避免處罰的“法寶”,覺得只要說聲“對不起”而另一個小朋友就一定會說“沒關係”,接下來就沒事了。我覺得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了,除了要讓有錯的孩子道歉以外,還要讓他明白某些道理,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而且要讓他逐漸學會在行動之前要多想想可能的後果,慢慢學會自律,減少侵犯他人行為的發生。

出現這樣的情況,和老師處理幼兒矛盾時的方法有直接關係。我們普遍用的方法是: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就事論事,先批評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道歉的道歉,該玩的繼續玩。其實我們只教會了幼兒說“對不起”,卻沒有教幼兒怎樣才能不用說“對不起”。我們這樣做不過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在交往中解決矛盾的能力。就這件事而言,寧其順肯定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但他還是搶了,這就說明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會常說“對不起”,因為他們做事前從不想後果。

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對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說句“對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願意改正,但對對方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幼兒明白,說了“對不起”以後,事情不是結束了,接下來,該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我們可以把這種精神上的安慰轉化成幼兒能夠明白的具體行動上的安慰,讓幼兒看得見,摸得到,便於執行。如讓幼兒幫助對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淚等等。這樣,幼兒透過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不僅有機會釋放心中的愧疚,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漸漸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行為的後果,這樣對孩子才更有教育意義,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生。

幼兒園教學心得與反思

車子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而現在購買私家車的家庭也越來越多,汽車已成為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孩子們對車子的興趣也隨即越來越濃厚。

因此,我們選擇了生活中常見又吸引幼兒的主題——車子,叭叭叭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這一週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參觀了汽車城,認識瞭解了各式各樣的汽車;傾聽了《誰還要上車》的有趣故事,孩子們對公共汽車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知道上車要遵守秩序;此外,我們還和孩子一起玩車,開著紙箱車到處去旅行,分享了玩車、坐車的經驗……透過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孩子們知道了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養成良好的乘車習慣的道理。

活動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劉淇小朋友認識了好多的汽車標誌,帶動了其他孩子對汽車標誌認識的強烈願望,一時間,“廣本”、“標緻”、“現代 ”……成了孩子口中奔出的最多詞彙,而殷老師的汽車“標緻307”更成為了孩子們口頭經常談論的話題。此時,我們的孩子儼然已成為了一個個的“小車迷”。

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往往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獲取的知識、經驗也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