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高考作文題材

高考作文題材集錦

篇一:左手·右手

一棵蘆葦並不會快樂;

當她快樂了因為她開始思考了

題記

快樂嗎?問你一滴水。

滴水努力地擴了擴胸變成了海,如果你知道。做了幾個俯臥撐於是澎湃起來—想,快樂的可是如果你認為一滴水持久地休眠在咆哮的波濤,想,愉快樂的

叔本華說:事物自身是不變的使它改變的人對事物的看法。

唯一懲辦只是把他強淹沒在一片寂暗中。不出一個月,年輕力壯的少年當(被)敵人關進了不見天日的死牢。敵人並非殘下毒手。少年無疾而終。死時兩目圓瞪,無光,只有深不可測的空虛荒蕪。再來討論少年的快樂與否顯得有點嚴酷,但這告訴我沒有了思想,快樂是妄想。

但並非所有泉眼湧出的都是快樂—這便是思維方式的區別。思想是快樂的源泉。

還記得那些鑽進木桶裡曬太陽的希臘先哲。一直都在思考,還記得那個守天望天憂天的杞人。卻一直都不快樂。今天當我再談“杞人憂天”犬儒主義”時,應該驚覺一記棍棒警敲我腦勺:思維拐錯了彎,便會進入快樂的墓地。

當詩意地棲居。海德格爾曾說過一句雅緻的話:人。

生存變成了生活。正因為有了這份詩意。

開始端視快樂。今天的白晝生活在陽光明媚色彩斑斕的青春中,當我筆下的文字一一跳出。無論是誰,都認為我快樂幸福,事實上我捫心自問,也確實如此,然而又經常聽聞夜深人靜時,許多青春的靈魂孤獨地遊走在快樂幸福之外,似乎那又是愉快樂不幸福的

思想像極了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雛鳥。每一個方向都存在著我可能的足跡。就在豐富多彩的思維方式中不時拾起或丟掉快樂。

懂得踏上不同的思維旅程去找尋快樂。有人說我垮掉的一代”不同意。因為我有思想。

有人說我阿Q”新新人類。不同意。因為我新思想並非“阿Q”那般放肆不當。

以為我思維怪異嗎?

愉快樂?覺得我快樂。

快樂;快樂是靈動的左手。

思考;思維方式是理性的右手。

合適地交融,當左手右手相遇。那便是詩意。

篇二:思維,請守住幸福

思維縝密,全文語言簡潔。思辨力強是本文的亮點。

剛畫完前唐的雁落平沙,一支筆。又滴淌著晚清的紫廖漁歌…

剛降下暮春的輕煙殘月,一杆桅。又升起了霜秋的白荻勁風…

人生在飄逝,歲月在輪迴。駕一葉扁舟於江渚之上,尋覓所謂的幸福。

從未忘記幸福的存在有過去、有現在還有未來。劉邦是幸福的因為他勝利了武則天是幸福的因為她執政了楊國忠是幸福的因為他有權瞭然而,茫茫中華史。項羽是痛苦的因為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為它遭棄了李白是痛苦的因為朝野亂了於是時間在追問歷史:何為幸福?追著時間在後現代的荒原上吶喊:幸福在於自己的心!

無所不有。幸福,世界永珍。只有用心而且懂得去接受的人才能幸福。有些事,就像哈哈鏡與玉面鏡的結合,從這面看,很好看,另一面,醜死了給一個選擇的機會,選好看的一面還是醜的一面?幸福在於自己的掌握,或者,對著醜的一面時萬般痛苦,忘記了翻過來,於是幸福與你只是一鏡之隔,卻隔若汪洋。有些人註定是幸福的因為他看這樣的鏡子會翻看不同的一面,於是幸福屬於了

說:沒有,貝多芬就是一位懂得看鏡子的人。當有人問他否為失聰而痛苦。很幸福!因為我僅僅失去六分之一!除了耳、?)還眼、鼻、嘴、手、腳、?)六分之一,這就是貝多芬幸福的概念。

只是塞翁失馬”要懂“焉知非福”道理。幸福。

就要有阿Q的精神。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求幸福。一個極具諷刺意義的人。然而,今天的為求幸福,把阿Q作為一種榜樣。原來,阿Q也是幸福的

恐懼,面對已知的死亡。還是坦然?尼克松在知曉自己得癌症以後,對死的定義是酒吧打爛時我就離開!這也是一個“阿Q”一個美國版“阿Q”所以,餘留的生命中,依然很幸福。

不能定義,幸福。幸福與快樂就是一種思維方式。選擇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就選擇了幸福快樂。

飄落那些雨季。無妨把或深或淺的記憶放進日記,千年的餘輝搖曳那些花季。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給歲月。選擇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不再因外界的風聲鶴唳而瑟瑟發抖,不再因世間的榮辱得失而錙銖必較,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飄逝而惆悵莫名—人生因此快樂、因此幸福!

篇三: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從馬加爵的對現世絕望而對室友暗下殺機到復旦大學的投毒案瞄向同室好友,同學之間的關係成了危險與幸福的幻影,處好了就是幸福,就是財富;處差了,就是危險,就是殺機。在高中畢業之際,我不禁回想起“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我不禁想說感謝我們的友誼,感謝我的兄弟。

自古中國人講究緣分,有緣相聚,無緣而散,是緣分讓我們走到了一起,從第一次的走出家的懷抱,進入集體生活,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交往原則,勢必碰撞出火花,有意見的分歧,有生活的瑣事,有互相的攀比,但最後總是有“握手”的善意,懂得去珍惜,去呵護,去適應,這本身就是一種歷練,也是一種成長。

感謝“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讓我人生有了現實的動力。同學之間在班級之間可能是競爭者,著名短跑名將劉易斯曾說過,我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我感謝我的競爭者,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在學習上同學之間是競爭者,這是小範圍的概念,在大的範圍內而言,這是一個人奮進的動力源泉。把同學當做人生的座標,時刻與自己“對錶”,明確自己的目標,這種競爭是良性的競爭,無關其他。

感謝“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讓我懂得了友誼的可貴。作為新一代的獨生子女,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付出總是簡單,而不知其中的辛苦。走進集體生活,走進同學之中,謙讓是一種美德,互助是一種樂趣,讓自己融入同學之中,讓自己生活與同學們相聯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種友誼的建立沒有世俗之紛擾,沒有現實之糾結,還有什麼比這麼友誼更可貴的呢?

快樂總是與矛盾相隨,合作總是與爭執相伴,但每一次爭執,每一次意見相左,現在想想也是一種美好的回憶,年輕自然有朝氣而不是簡單的千篇一律,年輕自然有活力而不會暮氣沉沉,或許若干年後的“致青春”,才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色彩。感謝“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離別之際,想對你說點什麼,哪就是友誼萬歲,友情之樹長存長青。

篇四:恰同學少年

看到2013年海南高考作文題:“同學間的人際關係”,我不由地想起不久前發生的兩件事。

其一,是復旦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黃洋,被同是研究生的室友林森浩投毒致死。兩個同學都很優秀,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磕碰和摩擦,最終導致“同室操戈,相煎太急”——一個同學的生命隕落了,另一個同學的人生也毀滅了。

其二,是最近躥紅網路的江西農業大學“帶飯哥”。圖片中,兩個被贊為“中國好室友”的大學生,用一根木棍抬了10盒外賣走向寢室,其中一個學生手裡還拎著一份飯。網友嘆其“帶的不是飯,是感情”,是濃濃的同學之情、友誼之愛。

青春歲月,是多麼美好的'人生季節啊!同學之情,是多麼讓人懷念的純真情感啊!那麼,是什麼,讓美好的人生季節,充滿著殺氣騰騰?是什麼,讓純真的同窗之情,變成了複雜的“人之江湖”?

也許,在學習和生活中,同學之間多了猜疑,少了信任;多了計較,少了寬容;多了隔閡,少了理解;多了妒忌,少了欣賞。反之,如果同學能夠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欣賞,定能換來團結友愛、其樂融融。

學會包容和欣賞。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當然也有缺點。我們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缺點,這是為人處世之道。打個比方,黑板上的一個白點,如果你把眼睛聚焦在白點以外的區域,那麼,你看到的將是黑暗的世界;如果你把眼睛聚焦在白點上,那麼,你看到的將是一點光明,一點希望,一點力量。

相互幫助和信任。古語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活中,你關心別人,自己會得到更多人的關心;你幫助別人,自己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樣的,信任也是一樣。如果你處處猜疑,別人也不會信任你;如果你信任別人,換來的也將是信任。可謂“以關心贏得關心,以信任換來信任”。朝夕相處的同學之間如此,激烈競爭的生意夥伴之間亦然。

值青蔥歲月,讓我們學會包容和欣賞,盡情綻放美麗的青春之花!

恰同學少年,讓我們相互幫助和信任,攜手走過難忘的求學旅程!

篇五:中國夢

近來,同學們都在談論“中國夢”,究竟什麼是中國夢,相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管是什麼,在我看來,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才能真正托起你我心中的“中國夢”。因為,只有處理好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問題,讓彼此之間始終保持和諧相處,才能給學習、生活帶來正能量。相反,如果我們周遭的環境不和諧,與人交往處處發生爭執、不快,又怎會擁有一個平和的心境去學習、去感受生活?

我相信諸君都聽過不久前發生在上海復旦大學的慘案,研究生黃洋因與室友存在水費糾紛,而這種積怨始終沒有化解,最終被室友毒害。試想,如果研究生黃洋,或者他的室友彼此能夠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讓相處變得更加和諧一些,小小的糾紛豈會上演成震驚全國的慘案?斯人已已,我們除了為被害者感到惋惜,憤怒地指摘投毒者的殘忍以及為其命運同樣感到憐惜,難道不應該深刻反思和警醒嗎?

毫無疑問,“中國夢”是一個宏大的主題,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要為之不懈努力的目標。正因為它的宏大,更加需要夯實好基礎,基礎不牢任何夢想都將是無根之木,而這個基礎就是人際關係。人類社會由離群索居到族群不斷演進的過程中,你我再也不只是單一的個體,在一條紐帶的維繫下結成一個整體,中國就是由億萬個你我這樣的個體組成,在情感、文化等為紐帶的作用下,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因此,人與人之間能否和諧相處,不僅僅關乎個人的榮辱得失,更關係到這個整體的生存安危。也許諸君會覺得我誇大,您或許認為,同學間交往和諧與否只是小事一樁。事實恰恰相反,以小見大,學生時代是每一個人必經的人生歷程,它對人的一生具有很強的塑造性,能否培養健全的人格、各方面優秀的能力,窺一斑可見全貌,也就是說,你我的未來如何,學生時代已然初露端倪。

如果一個人學生時代處理不好人際間的關係,維繫不了和諧的人際關係,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他在人格或能力上存在某種缺陷,在今後的人生歷程中仍將會面臨不和諧人際,甚或成為不和諧人際的製造者。不和諧人際的存在,積聚的必然是大量的負能量,構築“中國夢”就缺乏必要的團結精神和集體凝聚力,“中國夢”也就失去了現實的土壤和根基,這種不和諧甚至成為我們實現“中國夢”的絆腳石。“中國夢”,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夢,而實現“中國夢”則是你我的共同責任和義務。為了這同一個夢想,你我不妨對他人多一些尊重、包容、理解、信任吧。須知,建立在尊重、包容、理解、信任基礎上的人際才是和諧的,也只有和諧的人際,才會給你我帶來人生的正能量,而不和諧的人際最終只會反作用於我們自身,傷害的是社會的整體。讓和諧人際托起你我的“中國夢”騰飛吧!

篇六:做事與做人

一般說來,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當然,做壞事的人也常常自認為是好人,可做好事的人卻很少標榜自己是好人。好人和壞人,腦門上沒貼標籤,辨別他們的標準,只是看他們做事。

船主讓漆工做事,漆工做好了自己份內的事,順便補漏,也做好了不屬於自己份內的事。在漆工眼裡,這就是舉手之勞,可就是這舉手之勞,救了一船人的性命。於是,船主酬謝漆工,漆工好人有好報,船主也是好人好報應。

前不久,浙江出了一位平民英雄,司機吳斌,在駕車途中,突遭鐵塊撞擊,在生命的最後一分多鐘,他憑著平日裡養成的職業習慣,也憑著一個好人的基本素質,讓一車人脫離了危險。吳斌感動了杭州,也感動了中國。

還在前不久,海南省博物館舉辦雷鋒原創圖片展,展出了一個活生生的雷鋒。雷鋒一輩子沒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可他一輩子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就是這每一件事,鑄就了平凡中的偉大,雷鋒精神感動了中國幾代人,雷鋒也成為好人的代名詞。

可惜,就是做好自己份內的這點應該做的事,在一些人眼裡卻成了難事。菜農種菜分兩塊地,一塊自己吃,一塊往外賣;廚師不吃自己炒的菜,奶農不喝自己賣的奶,藥商不吃自己產的藥,屠夫不吃自己殺的豬,醫生想的不是看病而是掙錢,教授算的不是育人而是收入。我們常常對社會上的見利忘義義憤填膺,卻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員。受害者與害人者,很多時候還不能截然分開。

漆工補漏,就在一念之間,可漆工能在關鍵時刻做出補漏之舉,又是他平日裡敬業所致;他如果連漆工都不想做,又怎能去補漏?漆工或許沒想到自己補漏就是救人,正如吳斌沒想到自己的減速剎車是在救命,可漆工救人了,吳斌也成了英雄。人是要做事的,每個人做好自己份內的每一件事,也就是認認真真做一個好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份內的事都不認真做,也很難說自己是一個好人。做事與做人,其實一回事。

篇七:珍惜同學友誼

朋友,需要用心去經營,需要有一定的藝術性。不是在講教,而是有切身的體會,對一個朋友,且不論男女朋友,不能太過於重視,否則對方會覺得壓力很大,會被你的重視壓的喘不過氣,但又不能過於疏忽,過於疏忽,可能就不會再有聯絡。有的朋友,你如果太重視Ta,會讓Ta覺得交你這個朋友很累,就是因為你太重視Ta了,讓Ta感到壓力,也會讓自己過的很辛苦。無論是朋友之間,還是戀人之間,對對方的情感,肯定是無法對等的。總會有付出較多的一方,而往往是付出多的一方容易受到傷害。所以,現在很多時候在和朋友相處的時候,都會告戒自己,要控制自己的付出,這樣會讓自己和朋友都不受傷害。所以我現在不會強求別人,要儘量不要給別人帶來壓力。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態度、處世方式,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選擇朋友也有各自的標準和條件。我交朋友的原則是追求心靈的溝通。還有就是要守信用。曾經有一個女同學和我說好星期天的下午去圖書館看書,在某個路口等對方,結果我提前半小時就去了,因為那是冬天本來就很冷,風也很大,我在馬路邊等了一下午她也沒來。。。真有點生氣。其實生活中這樣類似的事也多了,一般事情過後,我不會去追問什麼,,但並不代表我把這些事忘掉,我只是不想聽一些理由和藉口罷了,也避免傷了對方的和氣,只需以後遠離你就行了,所以,沉默就是最好的選擇。(特殊的事或許可以原諒)當然,透過某件事,就可以讓我改變對朋友的看法,甚至是一句話。可以從一開始的好印象到壞印象,也可以從壞印象轉變成好印象,一旦從對朋友的好印象轉變成壞印象,那以後再想和我成為好朋友的話就有點難了。如果你自己對別人說的話或者答應別人的事說到沒有做到,那比沒說會更可惡!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我最討厭的人莫過於說謊和不守信用的人。

我常想,人生活在世界上,離不開友情,離不開互助,離不開關心,離不開支援。在朋友遇到困難時、受到挫折時,如果你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對方度過難關,戰勝困難,要比贈送名貴禮品有用的多,也牢靠的多。既為朋友,就意味著相互承擔著排憂解難、歡樂與共的義務。唯此,友誼才能持久常存。

朋友的相處傷害可能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幫助,你會發現這世上有很多真心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是最好的朋友也會有摩擦,我們也許會因這些摩擦而分開。但每當一個人的時候,總會想到過去很多美好的回憶。一些瑣碎的回憶為我寂寞的心靈帶來無限的震撼!就是這感覺,令我明白朋友對我的重要。網路也是一樣的,太近了關係會變的複雜,太遠了,就失去了聯絡,不近不遠剛剛好。只能感受彼此的真誠與情誼。每一個人都有一方屬於自己的樂土,朋友,當你心情沮喪的時候,當你灰心失望的時候,當你覺得好友漸漸淡漠的時候,請珍惜朋友真摯的友情,不管是在網路的友情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友誼如同空氣如水,不要到失去的時候才痛感它的可貴。

我想永遠擁有許多真心的朋友,但我深知這是不可能的。離散聚合,應順其自然,不必勉強。屬於我的朋友,會向我走來,不屬於我的朋友,留也留不住。也許會因為工作關係而很少與朋友聯絡,但對我好的朋友們我會一直記在心底的。

每份淡漠下面也都隱藏著很深的寂寞和渴望。每個人都有自己掙扎的痛苦與心路歷程,默契不過是因理解自己而彼此理解,只有和諧,才是身心疲憊時依然不泯的微笑。互相的惦念,互相的牽掛,與互相的愛護便是人世間最最難得的情感撫慰,是朋友之間最難割捨的真情。好友之間所以能長期共存,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心靈的相互依存與默契,唯此孤獨的人生才變得豐富而深刻。能夠擁有一位好友,一位至交,便擁有了一生的情感需求,好友如衣食,如日月,如自己的影子,最最孤獨時,無論相隔千里萬里,好友都會如期而至,那時即便是默默相對,不說一句話,感受也是雨露的滋潤,心靜如鏡,心境如雲。

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友情,無論它是不是已經過去,無論它會不會有將來。也許不會天長地久,也許會淡忘,也許會疏遠,但卻從來都不應該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