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考綱釋出後數學學科需密切關注的幾方面問題
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釋出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其中數學科的修訂內容主要是兩項:
1、在能力要求內涵方面,增加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數學文化的要求。同時對能力要求進行了加細說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確具體。
2、在現行考試大綱三個選考模組中刪去“幾何證明選講”,其餘兩個選考模組的內容和範圍都不變。考生從“座標系與引數方程”“不等式選講”兩個模組中任選一個作答。
這次考綱修訂,遵循高考要“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的宗旨,強調高考要全面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同時數學文化一詞也第一次進入高考考試大綱。
多年來,高考數學的命題已經完成了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轉變,無論是從選拔人才的角度看,還是從指導數學教學的角度看,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從本次大綱的修訂看,更深層次的改革正在醞釀之中,文化立意已是呼之欲出。
那麼,什麼是數學文化呢?
南開大學教授顧沛給出的數學文化的定義為:簡單說,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廣泛些說,除上述內涵外,還包含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教育、數學發展中的人文成分、數學與社會的聯絡、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係,等等。”
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代欽認為“數學文化是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及其在人類活動的應用以及與數學有關的民俗習慣和信仰的總和”。
對於數學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專家們的認識也是略有區別的。不過共同的是:數學文化應該包括數學思想、精神、方法、觀點,以及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數學與社會的`聯絡、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係。
毫無疑問,以文化立意的高考數學試題將會更加有利於人才選拔,更加有利於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更加有利於中學數學教學。
針對2017年新考綱的變化,建議廣大中學師生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密切關注以下幾方面問題:
1、強化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教學。
2、注重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對重要定理與結論的推導及其推導過程中體現出的思想與數學方法進行深入挖掘。
3、滲透數學史與數學家的教學,瞭解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瞭解世界數學知名問題的背景。
4、用美學的角度去欣賞數學,如對稱、分形、變換等等
5、強化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6、規範使用數學符號和數學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