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調查報告

高考高分復讀現象調查報告

高考高分復讀現象調查報告

高考高分復讀現象調查(中國 )

7月,和高校錄取同步,各地復讀學校也在火熱招生中,高考高分復讀現象調查。

今年高考報名人數最多的河南省有95.24萬考生,其中復讀生達33萬,佔報考人數的34.7%,其中包括大量之前已經考過本科線的高分考生,還有一部分專門以衝刺清華、北大為人生目標的"定向考生"。根據往年慣例估算,今年高考後,高分復讀生比例將超過10%。

"距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20分以內的學生,除減免全部費用外,每月發生活補助;透過復讀考入清華北大兩校的學生,將獲得10萬元現金獎勵"。

這是河南鄭州國華補習學校今年的招生規定。面對課改壓力,這家著名復讀學校打出"新課改、新高考、新成就,選擇復讀更具競爭力"的口號,宣稱"新教材的新東西並不神秘,經過復讀完全可以解決,新教材對於復讀生反而更有優勢。"該校今年將招收5000名復讀生,其中以衝刺清華、北大為目的的"清北班"報名情況尤為熱烈。

在山東、河北、河南、四川、重慶、陝西等傳統"高考大省",高分自願落榜生是實踐復讀學校"挑戰新課改"、"一年增加100分","不上清華北大絕不罷休"等口號的生力軍。

高分復讀,已成為"後高考時代"的一個關鍵詞。

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覺得這一天特別黑暗

"每晚翻來覆去地做夢,夢見考上了,醒來還是笑的;夢見考不上,醒來一枕頭眼淚。"隨著成績查詢日期臨近,山東日照復讀考生張璐這樣描述自己的緊張心情。

XX去年高考分數是640分,比山東省586分一本線高出整整54分。而去年清華大學在當地的錄取線為685分,XX差45分,第二志願將她調劑到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經濟金融專業。由於對錄取結果不滿,她選擇了復讀。

復讀的日子裡,時間就是個發條鬧鐘:XX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洗刷後5點半之前趕到教室開始晨讀,6點半吃早飯,10分鐘內吃完,回到教室繼續早自習。

從8點10分開始,上午4節課上到11點50分,中間課間操也因為擴充學習時間而被省略掉。放學後到下午2點20分上課的2個半小時學校是安排的午休時間,但一年中張璐從沒進行過午休,午飯時間也控制在10分鐘之內,然後儘快趕回教室自習。

下午接連4節課,從下課的5點50分到傍晚6點30分聽力課開始前這40分鐘是學生吃晚飯、打掃教室衛生還有開啟水、洗衣服的時間。XX同班的班長王明偉說這是大家一天中最為放鬆的時間段,而這段時間中,走讀的XX比別人能省出十幾分鍾,因為教室打掃衛生不能用,她就到操場或其他僻靜地方讀書。

晚上6點50分開始的晚自習連上3節課,9點30分放學。XX一般在教室裡學到9點50分關燈時間,帶著書本回家後還要再複習到11點後才上床。

"復讀班裡的睡覺跟去年高三時都不太一樣。"XX說,高三時一般學習累了躺下很快就睡著,而復讀的一年裡,她總是閉上眼睛一頁一頁想著課本上的內容,往往想了很久才允許自己進入夢鄉。

"每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覺得這一天特別黑暗,"總結過去一年的日子,XX說每天早晨的這個感覺讓她印象最為深刻。但是"寧可屈一年,不能屈四年,如果考上北大清華,一切就值了!"

狀元稱復讀生活不堪回首

"如果現在讓我做選擇,即便我知道自己來年可以成為狀元、考上清華,我也絕對不會再去復讀了"。2008年高考得了610分,2009年考出693分、以河南省理科狀元身份考入清華的龐博這樣說,態度決絕。

XX畢業於河南省禹州市第一高階中學,他的高三同學裡幾乎有一半人加入了復讀的行列。"我復讀那年,我們學校的復讀班有6個,大概五六百個復讀生,而正常高三畢業班也才八九個班級。"

"那種崩潰的情緒,真是不堪回首"XX回憶說,復讀一開始,他就在課桌旁邊鋪了一張報紙,結果高考前,上面的卷子摞了半米多高,比他第一年參加高考時,做題量增長了一倍,2010高考《高考高分復讀現象調查》。"什麼叫題海戰術,哪個復讀生不是這樣?"

XX說,有一種巨大的焦慮感天天如影隨形。"我開始復讀的時候,目標就是考清華,但是越複習越覺得沒底。"他形容復讀是真正的全身心投入,除了高考,人生再沒有別的內容。這是應屆高三生很難做到的,"因為他們還不知道高考到底有多殘酷"。

去年,XX的復讀同學中只有他一個上了清華,還有3個上了北大醫學部。禹州市從恢復高考以來從沒出過一個省狀元,他是第一個。學校給他發了2萬元獎勵,他還同時拿到了清華大學的一等獎學金。

XX說,當狀元和考上清華來說,他更為考上清華高興。"狀元像買一贈一那個贈品,考上清華才是比較實惠的。"等他到了清華,同學們很驚訝他的復讀身份,"復讀也能考狀元?"這是大家普遍的態度。

他後來得知,復讀的狀元並非他一個,同學中有悲壯復讀故事的也大有人在。跟他同年進入清華的一個新生,曾經是他高中的學長,那人為了考清華連續復讀了4年。

"我對他的執著很敬佩,但是我覺得這4年不值。"龐博說,名校的好處與4年的年齡成本比,很難說最後得到的是正向的結果。他認為,這種成績很好而反覆復讀的學生,都是當前高考制度造成的制度性"杯具"。

"對於我們學校這種小縣城裡的普通高中來說,參加自招能夠成功的機率很小,可能連第一輪材料稽核都過不去。因為我們那裡沒有老師給予自招的指導,學校名氣也不夠。"

自我感覺發展比較全面的XX說,如果他是大城市的考生,能夠及時掌握自招的各種資訊,或許他第一年就透過自招政策進入了一流大學,不用再經歷那痛苦、沒有創造力、完全是被耽誤的一年。

一半復讀生有強迫傾向、焦慮傾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心理所教授王極盛,15年來一直研究復讀生這個群體。

他曾經走訪過不少復讀狀元,也對復讀生的行為特點進行過系統的調查和分析。2002年全國60多個省級狀元裡有8個復讀生,理科3個、文科5個。他認為這個數字還是很可觀的。

他把復讀生概括為3種:除了真正因為實力落榜的,還有發揮失常落榜的和非清華北大等特定大學不考的。據他觀察,第一種學生經常堅持不到高考就放棄了,實際上成績比較好的群體,才是復讀大軍的主力。

他以北京市4萬名應屆畢業生和復讀生為物件做過一次全面調查。結果顯示,復讀生存在心理問題的佔總數的47.1%;應屆高三生心理存在問題的佔總數的28%;復讀生情緒不穩定的佔62%,高三生佔35%;復讀生不適應周圍環境的佔59.5%,高三生佔36.7%;復讀生有強迫傾向的佔52.1%,高三生佔33.2%;復讀生有焦慮傾向的佔49.4%,高三生28.6%。由此可以很明顯看出,復讀生的心理問題比應屆高三生大很多。復讀生內部,心態的兩極分化也很嚴重,導致的結果完全不同。

X年甘肅省文科狀元XX上了北大法律系,她曾經對XX說,"我第一年還很幼稚,就因為討厭高中數學老師,數學不好好學,因為偏科總分只考了476分。復讀的一年就拼命做數學題,一共做了8本書,沒心沒肺地也不想別的,壓力反而比別人少。"

X年,北京一位王姓考生第三次參加高考。他第一年復讀的時候考了600多分,被湖北大學錄取了他不去,非要上北大。第3次高考時剛開考10分鐘,他說胸疼。監考老師趕緊請醫生給他注射了安定劑。感覺好一點,監考老師說"那在備用教室繼續考試吧"。剛聽到"考試"倆字,他就滿嘴吐白沫、四肢抽搐。上救護車前他還撂下一句話:"我明年還參加高考"。

"不公"改不了,只有賭一把

前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認為愈演愈烈的.高分復讀現象與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復讀學校對考上"清北"學生的高額獎金誘惑密不可分。

一面是高四高五的慷慨悲壯,一面是欣欣向榮的高復經濟。當教育觀察家把高分復讀當做一種社會病來解析的時候,當事人卻有苦衷。

幾乎受訪的復讀生都將自己的復讀歸結為"賭博":代價是一年或幾年青春年華,賭贏了就是後半生的幸福。

"在復讀這場賭局裡,有許多地方性的複雜情況"。日照高考補習學校一位老師說,山東省歷年都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高考大省和難省,10年前當全國高考還是同一張試卷的時候,山東就是錄取分數線最高的省份之一,而日照市在山東省內又一直被列為"省屬線"(錄取分數最高線)地區,與其他地方相比,這裡的考生顯然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壓力,也就因此湧現出了更壯觀的高分復讀群體。

比起以衝刺清北為目的張璐等一本線考生而言,王明偉等二本線上的復讀生對高考的"不公"更有感觸:去年山東省內(理科)一本線是各地區統一的,二本線卻有3條,其中濟南、青島為534分,濰坊、臨沂、德州等地區執行市屬線544分,而日照、東營等執行省屬線554分,比濟南青島線整整高出20分,文科的省屬線和濟南青島線同樣相差20分。

去年,山東共有理工科考生34.6萬餘人,達到一本線的有5.48萬人,比例僅為15.8%。而在545-550分之間的考間的考生非常集中,達1.07萬人,這個分數段的考生,如果生源地為青島、濟南或濰坊、臨沂,都有可能被正規本科院校錄取,而如果生源地為日照、東營等執行省屬線的地區,則多半不得不接受復讀的命運。

日照高考補習學校隸屬日照市東港區教委,去年共招收12個班,包括3個文科班,9個理科班,接近900名復讀生。據王明偉介紹,他所在的班級共有65名復讀生,像張璐這樣去年分數過一本線的高分考生共有8人,佔全班人數的12%,另有10人是多年復讀生。

該校一位班主任表示,如果省內二本線統一劃定,他過去幾年所帶的復讀生中至少能再多50個學生能被較理想高校錄取。

"一方面本地復讀的壓力特別大,另一方面高分復讀生卻越來越多。"該班主任說,他帶的班級中有一個女生因為壓力太大,甚至留下遺書準備自殺,"他們根本輸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