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端午節的歷史故事

端午節的歷史故事

端午節本名端五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天長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代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為了討好皇帝,避“五”字的諱,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

五月五日有兩個“五”字,古稱作“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除了食用“五黃”、懸插“五瑞”外,這一天,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象徵性的辟惡除害的風習。如用大紅紙剪成“五毒”(蜈蚣、蠍子、壁虎、蜘蛛、毒蛇),貼在屋內表示鎮壓。小兒頭戴虎形帽,穿五毒衣,穿五毒褲,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掛虎,以防邪祟的侵犯。有的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絨,系在兒童的脖項、手腕或足踝上,名為“百索”,也稱為“長命縷”,無色線象徵五色龍,俗傳可降服鬼怪。

據說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名叫區曲的人,曾夢遇一位自稱屈原的賢士,在夢中對他說:“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後你們要把楝葉和米塞在竹筒裡,或用蘆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因為蛟龍是害怕楝木、蘆葉和五彩絲的。”後來人們改用楝葉、蘆葉和五絲絲包裹粽子,據說就是這個緣故。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日子

這是最普遍的說法,早在兩千多年前,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名平,字原,他憂國憂民,後遭到奸佞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後於農歷五月初五,悲憤難抑,跳入湖南的汨羅江而死。民眾對他的精神而感召,在五月初五這天,劃龍船,尋找屈原的'屍首,又將糧食、肉糜用竹葉包裹後投入滾滾的江水中,以防蛟龍水獸、魚蝦吞食屈原的屍首。沿襲至今,便有了今天的端午賽龍舟和吃棕子的風俗習慣。據文獻記載,到了唐代,過端午節已十分盛行,當時的朝廷追封屈原為“忠烈公”,並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傳諭各地紀念屈原,並在端午節那天進行較正統的大型紀念活動。

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的故事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五月初五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