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計算機硬體

電腦cpu風扇轉速多少算正常

電腦cpu風扇轉速多少算正常

我相信大家經常會想電腦cpu的轉速到底多少才正常吧。小編的電腦試過轉速達到了5000+轉/min,而且發出了很大的噪音,這時為什麼呢?簡單來說cpu在大運算量的工作時會高速運轉,導致溫度過高,這時cpu的風扇也會提高轉速來達到降溫的作用,而當cpu溫度過高到一定值的時候,就會出現我們所說的藍色畫面等情況了。下面我們來詳細的瞭解下電腦cpu風扇轉速多少算正常吧。

CPU風扇的轉速多少是正常?

CPU是電腦核心配件,也是電腦配件中發熱量最大的硬體之一。CPU風扇散熱強度往往關係著CPU的溫度,很多使用者問編輯CPU風扇轉數多少算正常呢?其實對於CPU轉速並沒有固定答案,因為主機板晶片組一般都有固定調節CPU轉速的功能,當處理器執行任務增多,發熱量加大時,主機板晶片組會相應控制CPU風扇加大轉數,以滿足散熱需求。

CPU風扇的轉速多少是正常的,其實嚴格講是個誤區。因為CPU風扇的轉速是不固定的,在不同的溫度下轉速不同,具有根據CPU溫度自動調速的(AMD和Intel的CPU也有區別)。

一般來說,電腦開始執行的時候CPU風扇轉數在2000-2500轉/min左右。這個資料不是絕對的,還受室內溫度影響。冬天低一些,如果玩遊戲或執行程式,CPU晶片溫度到60多度的話,風扇會達到5000多轉甚至更高!風扇好的話,散熱效果好,轉速也低一些!CPU的風扇怎麼說也有兩千多到三千多吧,一般的話可能在2900轉左右。一般來說cpu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65度,65度(室溫35度)以下是正常的。如果cpu溫度超過70度,那麼長期使用可能會對cpu造成傷害;如果溫度達到80度,那麼CPU就非常危險了,所以應儘可能採用好的散熱裝置。

CPU風扇轉速沒有很確定的標準,但風扇噪音有規定不能超過50db。所以一般來說,8、9cm直徑的風扇轉速保持在4000轉/min以下就可以了。當然,如果風扇轉速越快,那肯定散熱越好,但是噪音也最大,所以我們要既能保證CPU很好地散熱,也要讓噪音降低,這時候就要購買比較好的散熱器了,一般9cm風扇的銅鋁結合散熱器大約是50-60元。這是Intel的CPU標準,CPU溫度高怎麼辦。

溫度和電壓的問題

溫度提高是由於U的發熱量大於散熱器的排熱量,一旦發熱量與散熱量趨於平衡,溫度就不再升高了。發熱量由U的功率決定,而功率又和電壓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溫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電壓。不過說起來容易,電壓如果過低又會造成不穩定,在超頻幅度大的時候這對矛盾尤其明顯,很多時候CPU溫度根本沒有達到臨界值系統就藍色畫面重起了,這時影響系統穩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溫度而是電壓了。所以如何設定好電壓在極限超頻時是很重要的,設高了,散熱器挺不住,設低了,CPU挺不住,容易藍色畫面宕機等。

各種主機板的測溫方式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個品牌、型號的主機板,由於測溫探頭靠近CPU的距離差異,也會導致測出的溫度相差很大。因此,籠統的說多少多少溫度安全是不科學的。主要電腦執行穩定,溫度沒有過於高數值,則可以無需擔心過多。

舉幾個例子:

1.比如Intel CPU 溫度在50度左右,那麼風扇在轉速2400-2500左右屬於正常範圍。

2.比如AMD CPU 空閒狀態35度-40度左右,那麼風扇轉速在1500-1700都屬於正常範圍

3.比如Intel CPU 空閒狀態35度度左右,那麼風扇轉速在1000-1500都屬於正常範圍

4.比如AMD CPU 溫度超過50度,而風扇轉速低於2300轉就得考慮風扇不佳了。

總體而言,這只是一個散熱裝置,其目的是透過流動的空氣帶走熱量。其多少轉並不重要,只要能控制好溫度,那麼就是正常的。也就是風扇的轉速和CPU的實際溫度有關。

CPU散熱器過重會壓壞主機板嗎?

據市場調查發現,近些年隨著CPU處理器等硬體效能的提升,因此在發熱量上不可避免的有所提高,為此市場中出現了一大批體積大、重量沉的散熱器。從散熱效能上來說,體積龐大的散熱器產品往往能提供更出色的散熱能力,不過為此也會帶來一些常見問題,比如:CPU散熱器過重會壓壞主機板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方面的電腦配置知識。

一、會搞壞主機板?體積龐大的散熱器一大疑惑

由於處理器的發熱量不斷提高,加上有更多的玩家開始超頻或者開核使用處理器,為此一些散熱器廠商推出了體積超大的散熱器產品來滿足使用者的散熱需求。不過隨著散熱器的體積的變大,散熱器的重量也是越來越沉。為此出現了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主機板無法承受散熱器的重量,導致PCB 版彎曲、變形的情況,甚至有些散熱器直接把主機板上的扣具連根扯下,造成主機板毀處理器亡的慘劇。也真是因為如此,有不少使用者對高階的大塊頭散熱器一直心有餘悸。那麼體積龐大的散熱器究竟會不會給主機板造成致命傷害呢?

二、正確安裝散熱器背板很重要

首先,相信任何大廠生產的散熱器,即使是體積巨大,也一定會在生產前進行過嚴格的測試實驗的,如果真的會搞壞主機板,那麼完全不可能進行量產的。因此對於大體積的散熱器會不會壓壞主機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使用者是否正確安裝散熱器所決定的。目前絕大多數的體積較重的散熱器都會使用額外配套的加固背板來安裝。因為主機板上預留給處理器準備的扣具大多是標配產品,是給處理器自帶的散熱器所準備的,這些扣具通常都是塑膠材質,同時安裝也大多以扣件形式為主,因此整個安裝過程相當方便。但是缺陷也是同樣明顯,那就是無法承受過重的散熱器重。

為此一些超重的散熱器會提供單獨的加固背板,以及採用非標準的安裝方式。通常情況下需要將主機板上自帶的背板拆下,然後在主機板後部加裝金屬材質的加固型背板(小編注:背板的最大作用是將散熱器的重量平均分佈在主機板上,以避免主機板區域性區域承受過重重量而導致主機板變形的問題),然後透過對應的連線件安裝散熱器。如果安裝正確的話,是完全不會給主機板造成負擔的。

背板安裝的小提示:

1、一定要嚴格按照散熱器所附的說明書,按步驟安裝背板,如果安裝不正確或者偷工減料的話,極易造成散熱器脫落。

2、一定不要忘記安裝墊片,否則容易造成對主機板的壓傷。

3、一定要將螺絲等緊韌體安裝牢固,否則容易造成散熱器風扇的震動。

三、選擇臥式機箱避免主機板遭重壓

當然,如果還是有玩家就背板對於主機板的強化沒有足夠信心的話,那還可以採用臥式機箱,來儘可能的避免散熱器對主機板的傷害。畢竟在臥式機箱中,主機板是是水平安裝,這樣的話,整個散熱器的重量將平均的分佈在主機板上,同時主機板也無需過於集中的承受散熱器重力所造成的重量,故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主機板彎曲的情況。此外,臥式機箱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於散熱器風扇震動對於主機板造成的傷害。這點對於長期使用高轉速散熱器風扇的使用者就更為重要了。

其實在早幾年,大型散熱器由於安裝方式上的不成熟,的確讓不少主機板吃盡苦頭,當然隨著大型散熱器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各種各樣細節上的問題也都已經進行了修正。因此還是那句話,只要安裝正確,大型散熱器也是同樣安全的,並不會給主機板造成損傷。

CPU效能指標大解析:主頻不再是唯一

提起CPU效能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說主頻!沒有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主頻決定一切。但是事實上主頻至上的理念早在10年前就已經過時了。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CPU主頻是什麼東西。很多人認為CPU主頻就是運算速度,指的是每秒鐘執行的指令數。實際上這是不對的。CPU主頻指的是CPU內的時鐘週期的快慢,就是CPU內的時鐘週期在每秒內有多少個週期。

那麼,時鐘週期是什麼東西?從電子技術的角度上考慮,邏輯電路為了保證時序性必須要有一個交變電路擔當時間標準,這就是時鐘週期的由來。這個週期是CPU運算的基本時間單位,就和秒一樣是基本時間單位。

那麼時鐘週期和運算速度有什麼關係呢?時鐘週期並不決定運算速度。CPU根據設計時的架構不同,在每個時鐘週期內可以執行的指令數是不同的,比如有10個的有50個的,有100個的。而衡量CPU效能要看指令的執行情況,所以不能單看主頻。

那麼,什麼指標能反映時鐘週期的內指令的執行數目呢?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但是可以根據架構來判斷。這就是行家通常說的買CPU要看架構一樣,不然同樣是2G主頻,奔騰4和i3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那麼主頻就不重要了麼?當然不是,理論上說主頻乘以一個週期內的指令執行數才是運算速度,所以主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架構接近的時候主頻幾乎完全決定運算速度。

除了主頻外還有一個叫做記憶體匯流排頻寬或者記憶體母線頻寬的東西也很大程度上決定CPU效能。提起匯流排就要提起電子技術上的閘電路,所謂匯流排就是透過特殊的控制,讓多個裝置或者元件按照時序從一條線路上傳輸資料,這樣可以極大的簡化電路,提高效率。而記憶體匯流排就是連線記憶體和CPU的匯流排,這個匯流排如果頻寬過低則CPU雖然由空餘但是匯流排運不來要送的資料,如果太大那麼CPU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通常匯流排要和CPU外頻配對。當然,高一點是不會影響效能的。

提起匯流排就會讓人想起快取。快取就是蓄水池……用來調節CPU和記憶體之間的速度差,通常有3級(L3),快取越大二者速度差對效能的影響就越小,效能就越高。

影響CPU的另一個指標就是核心數和執行緒數。

核心數就是CPU有幾個運算核心,這個核心和我們電腦直接識別的核心是不同的(後面會說)。有兩個核心就是兩個核心在並行處理(雙執行緒)意思就是可以同時處理兩個資料流。而多執行緒技術和超執行緒技術是一樣的,就是讓一個核心可以執行兩個執行緒,是一種邏輯演算法,超執行緒會讓電腦認為你這個核心有兩個虛擬核心,就是所謂虛擬核心技術。虛擬核心的運算效率與演算法有很大關係,目前intel據說演算法最佳化達到了虛擬核心等效於真實核心80%的效率,就是超執行緒技術會提升效能80%(據說而已)

提起超執行緒技術就有人會說流水線。流水線指的是CPU內部把一個指令拆分成若干個小部分按流水線的方式來執行。流水線越多主頻越高,但是受工藝限制,效率越低,功耗越大。

指令集也是一個關係CPU速度的關鍵,指令集就是譯碼器,指令集越複雜每個指令執行的速度越慢,但是執行程式需要的指令就越少。這個是有一個最最佳化的東西的。

工藝,比如22nm工藝等指的是加工CPU的工藝,當然越精細越好。

此外就是說一下,核心數,超執行緒,流水線還有一個週期內的指令數,指令集等這些統歸到架構裡面,所以CPU的架構就是指這些。不一定主頻高就好,比如奔騰和酷睿;也不一定核心多就好,比如推土機和i7(AMD處理器比較特殊,每2-3個核心才能完成一個核心的任務,所以實際核心比結構核心少)。

總的來說,CPU效能還是要看主頻,架構和工藝,三者缺一不可,別再被主頻忽悠了哦

CPU效能指標的判定標準分析(一)

CPU的內部結構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儲存單元三大部分。CPU的效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機的效能,因此CPU的效能指標十分重要。CPU主要的效能指標有以下幾點:

一、主頻

一個時鐘週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效能。至於外頻就是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而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頻=外頻×倍頻。我們通常說的賽揚 433、PIII550都是指CPU的主頻而言的。

二、外頻

記憶體匯流排的速度對整個系統性能來說很重要,由於記憶體速度的發展滯後於CPU的發展速度,為了緩解記憶體帶來的瓶頸,所以出現了二級快取,來協調兩者之間的差異,而記憶體匯流排速度就是指CPU與二級(L2)快取記憶體和記憶體之間的工作頻率。

三、工作電壓

工作電壓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壓。早期CPU由於工藝落後,它們的工作電壓一般為5V,發展到奔騰586時,已經是 3.5V/3.3V/2.8V了,隨著CPU的製造工藝與主頻的提高,CPU的工作電壓有逐步下降的`趨勢,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經採用1.6V的工作電壓了。低電壓能解決耗電過大和發熱過高的問題,這對於膝上型電腦尤其重要。

四、亂序執行和分枝預測

亂序執行是指CPU採用了允許將多條指令不按程式規定的順序分開發送給各相應電路單元處理的技術。分枝是指程式執行時需要改變的節點。分枝有無條件分枝和有條件分枝,其中無條件分枝只需要CPU按指令順序執行,而條件分枝則必須根據處理結果再決定程式執行方向是否改變,因此需要“分枝預測”技術處理的是條件分枝。

五、L1快取記憶體

在CPU裡面內建了快取記憶體可以提高CPU的執行效率。內建的L1快取記憶體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效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衝儲存器均由靜態 RAM組成,結構較複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快取記憶體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採用回寫結構的快取記憶體。它對讀和寫操作均有可提供快取。而採用寫通結構的快取記憶體,僅對讀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計算機中基本採用了回寫式快取記憶體。

六、L2快取記憶體

PentiumPro處理器的L2和CPU執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所以PentiumII執行在相當於CPU頻率一半下的,容量為512K。為降低成本Intel公司曾生產了一種不帶L2的CPU名為賽揚。

七、製造工藝

PentiumCPU的製造工藝是0.35微米,PII和賽揚可以達到0.25微米,最新的CPU製造工藝可以達到0.18微米,並且將採用銅配線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CPU的整合度和工作頻率。

八、協處理器或者叫數學協處理器

在486以前的CPU裡面,是沒有內建協處理器的。由於協處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負責浮點運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機CPU的浮點運算效能都相當落後,自從486以後,CPU一般都內建了協處理器,協處理器的功能也不再侷限於增強浮點運算。現在CPU的浮點單元往往對多媒體指令進行了最佳化。比如Intel的MMX技術,MMX是“多媒體擴充套件指令集”的縮寫。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PentiumCPU在音像、圖形和通訊應用方面而採取的新技術。為CPU新增加57條MMX指令,把處理多媒體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九、流水線技術、超標量

流水線是Intel首次在486晶片中開始使用的。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就象工業生產上的裝配流水線。在CPU中由5~6個不同功能的電路單元組成一條指

令處理流水線,然後將一條X86指令分成5~6步後再由這些電路單元分別執行,這樣就能實現在一個CPU時鐘週期完成一條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運算速度。超流水線是指某型CPU內部的流水線超過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pro的流水線就長達14步。將流水線設計的步(級)數越多,其完成一條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適應工作主頻更高的CPU。超標量是指在一個時鐘週期內CPU可以執行一條以上的指令。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難想象的,只有Pentium級以上CPU才具有這種超標量結構;這是因為現代的CPU越來越多的採用了RISC技術,所以才會超標量的CPU。

劣質電源作怪 CPU難超頻故障分析排除(一)

手頭不寬恕的朋友在購買機器時都會選擇那種特別能“超”的處理器,再搭配一塊做工好、用料足的好主機板,透過超頻使用,即能夠很好的節省手頭的銀子,又能夠得到較高的效能,何樂而不為呢?其實目前對CPU進行超頻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了,基本上攢機的朋友都會首選考慮到選購一塊特別能超的處理器。對CPU進行超頻後我們的確得到了很大的效能提升,但超頻時我們不僅僅要選擇好的主機板、記憶體和CPU,其它的配件也很重要。這不,筆友朋友新組裝的電腦就遇到了故障。

故障表現:去年AMD推出的64位速龍這款處理器相信多數網友都不陌生了吧!這款處理器由於具備很好的超頻效能而被眾多玩家追捧。如今隨著價格的走低,不到六百元的價格著實讓很多使用者眼饞。這不,筆者的一位朋友近期就組裝了一臺採用AMD速龍3000+處理器的配置。具體的配置如下:64位AMD速龍3000+處理器,金士頓512M×2 DDR400記憶體,技嘉NF4晶片組主機板,希捷酷魚九代160GB SATA硬碟,七彩虹7600GT顯示卡。看這臺配置,將64位速龍3000+超至2.2GHz應該不是問題(AMD速龍3000+的實際頻率為 1.8GHz)。可朋友只將處理器超至1.96GHz就問題不斷,不是宕機就是重啟,根本沒法正常使用。更別說2.2GHz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故障分析與解決:開啟朋友的電腦,進入BIOS設定,先把外頻調到200MHz,倍頻恢復到9X(沒有超頻的預設設定),儲存退出後電腦重新啟動,能夠順利進行系統,並運行了半個多小時的遊戲後,依舊沒有問題,看到預設不超頻時,系統是沒有問題的。

重新啟動電腦,按DEL鍵進入主機板的BIOS設定,將外頻從200MHz調整至210MHz,重新啟動電腦,結果也比較正常,機器能夠正常進行系統並能夠正常的執行大部分的應用程式,此時的CPU主頻為1.89GHz。正次重新啟動,進入BIOS並將倍頻設定為220MHz,此時的CPU主頻為1.98GHz,重新啟動後,雖然機器能夠正常進入系統,但在使用時卻極不穩定,不到半時的時間,就出現了兩次重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難不成是CPU的體質有問題(雖然為同一型號的CPU處理器,但由於出廠時期不同在超頻效能上也不相同),不應該呀,體質再差也應該超到2.0GHz吧。還好筆者也是應用的同一型號的機器,配置除顯示卡外,其它的基本相同。於是筆者將這塊CPU取下後,裝到筆者的機器中,並開機進入BIOS設定,直接將外頻設定為250MHz,重新啟動後,機器順利的進入了系統,玩了兩個多小時的遊戲、並運行了 3DMARK,一切正常,相當的穩定,那這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回到朋友那裡再找原因,第一個值得懷疑的就是記憶體。但兩根金士頓DDR400 512×2的記憶體應該沒有問題,為了驗證,筆者順便帶來了自己使用的金邦DDR400記憶體,換入筆者的機器後再進行測試,問題依舊,頻率依然無法超過1.98GHz,看來記憶體並沒有問題!

主機板由於筆者與朋友用的都是技嘉的NF4標準版,應該不會有任何的問題,那麼到底是哪個部件有問題呢?

不會是電源的問題吧?突然想到了朋友為了節約成本,使用了機箱自帶的電源。電源上可是標稱的 300W啊!還是測試一下。立刻執行電源測試軟體OCCT,30分鐘測試之後,從測試結果圖中,我發現該電源的+5V端已經嚴重負載,電壓波動最高到了 5.24V,幾乎達到了+5V端所能承受的上限(+5V合理波動範圍:4.75V~5.25?V),同時+12V電壓也出現了一定升高,最高到了+12.2V。看來這臺電源真不怎麼樣,負載能力較差,況且OCCT的引數我還設定得比較保守,如果將C

PU佔用率調到Highest最高,恐怕連測試都難以堅持下去了。?

於是再仔細觀察這臺雜牌電源,發現這臺電源存在嚴重的“縮水”現象,它的各個埠輸出功率實在太小了:+12V~6A、+5V~13A、+3.3V~5A、-5V~0.5A、-12V~0.5A,輸出功率就130W左右,天知道這個數字還有沒有水分,如果有,那它根本就無法支援高功耗的AMD處理器,更別說是超頻了!於是我將自己的長城巨龍360SE電源給朋友換上,CPU外頻立刻穩超166MHz,但是上200MHz就得加0.05V電壓。不過這已經令我滿意了,看來超頻失敗真的是電源在作怪,這麼優秀的CPU差點就被“浪費”了。

抓緊時間去市場中購買了一個品牌的額定功率為300W的電源,換上後再進行測試,這次直接將外頻調到250MHz,重新啟動後機器順利啟動了,執行各種遊戲、應用軟體均沒有問題,至此,問題的真兇水落石出。

故障總結:這是一種常見的超頻故障,目前市場中機箱的品牌非常雜亂,自帶的電源雖然標稱著300W功率的字樣,但實際有些電源的功率連200W都不到,穩定執行都成困難,更何況要超頻呢!因此,電源問題不容忽視啊,尤其是升級CPU、顯示卡的朋友,升級之前最好測試一下自己的電源是否能經得住高負荷,千萬不要被電源拖了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