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滄浪詩話讀書筆記

滄浪詩話讀書筆記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所強調的“學”, 其實並不在於要人積累炫博的資本, 而首先是要解決詩人的“器識”問題。用今天的話說, 大概略同於解決世界觀、藝術觀的問題。以下內容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滄浪詩話的讀書筆記,歡迎參考!

滄浪詩話讀書筆記

“大抵禪道惟在妙悟, 詩道亦在妙悟。”

“惟妙悟乃為當行, 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 有分限, 有透徹之悟, 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滄浪詩話》“詩辨”四)

嚴羽將參詩之道, 喻之於參禪, “學詩渾似學參禪”, 如空中音, 如相中色, 如鏡中花, 如水中月, 說得迷離恍忽, 讓人難以捉摸。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 也是人們能夠體味得到, 但很難造就的境地。以禪喻詩, 絕不是以禪入詩或以詩寫禪。所謂意足於彼, 言在於此, 臭味當在酸鹹之外。同樣,書畫印中欲含清微妙遠之旨, 所謂蘊有禪悅, 也絕不是畫幾個僧人, 抄幾篇佛經, 或者刻一本《心經》印譜就能得到的。關鍵在於要有“妙悟”。“悟”而稱妙, 無論是為道還是為藝, 都應當是一番修煉的結果, 是“博採而有所通, 力索而有所入”, 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錢鍾書先生《談藝錄》中引陸桴亭《思辨錄輯要》卷三雲:“人性中皆有悟, 必功夫不斷, 悟頭始出。如石中皆有火, 必敲擊不已, 火光始現。然得火不難,得火之後, 須承之以艾, 繼之以油, 然後火可不滅。故悟亦必繼之以躬行力學。”

詩人覓句, 藝術家尋求創作的靈感和衝動, 皆如釋子參禪, 論其功夫當是積學, 言其境地即是修悟。但凡學習、思考、體驗而有所心得, 皆可稱之為悟, 這應當是一種很平常的境界, 並不玄奧。然而,藝術創作中所得的“妙悟”, 要在書畫印作品中透過相應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 這和釋子參禪是完全不同的。釋子參禪雖有頓悟、修悟之分, 但修持的過程並不重要, 只要得其關捩,便稱醍醐灌頂。 快人一言, 快馬一鞭, 如禪機一棒, 粉碎虛空。放下屠刀, 便可立地成佛。作詩作書、作畫作印, 都不可能一悟便了。了悟之後, 禪可不著言說, 詩必託諸文字。 如胡元瑞所說:“禪必深造而後能悟, 詩雖悟後,仍須深造。”(胡元瑞《詩藪》內編卷二) 若書畫印, 則了悟之後, 仍須經營, 仍須“承之以艾, 繼之以油”, 以養火種。書畫家所持的修悟, 與禪師所持的修悟, 自然不是一回事。

禪悟可通於藝術, 唐代許多有才情時僧侶作詩文書畫, 每申此旨。把禪學的精神引進書畫理論, 用禪悟的方法解釋書畫藝術中許多玄奧的義理,是中國傳統書畫理議有別於西方藝術論的一大特色。而這方面傑出的代表當推明末的董其昌。他最重要的書畫理論著作名為《畫禪室隨筆》, 以畫禪自命,以儒家文化的“雅”、道家文化的“淡”、佛家文化的“悟”, 融於一體, 塑造了董其昌書法流美的風姿與空靈、簡淡、平和自然的藝術意境, 一時風靡海內。到清代初年,由於康熙皇帝特別喜愛和推崇董書, 朝野摹仿, 但襲其形貌, 愈秀愈俗, 終成一種“董家惡習”。我以為, 後世學董的千千萬萬人, 在摹仿董書的過程中, 也都會學著董其昌去“玩味”、“涵養”、“體悟”一番。在玩味體悟之後, 也會恍恍惚惚似有所見, 似有所得, 但終究只是隔靴搔癢, 不是緣於內心、發於本性的透徹之悟。此所謂參死句而非參活句也。

嚴羽的 “妙悟”之說, 其歷史淵源可以推溯到唐代的司空圖。嚴羽之後, 經明代徐禎卿、李攀龍輩的推演, 到清代王漁洋標舉“神韻”之說, 對清代詩學有廣泛的影響。王漁洋論詩有“三昧”、“悟入”、“詩禪一致”諸說, 都源於嚴羽的 “妙悟”之說。以“神韻”說論詩, 注重朦朧含蓄, 言外餘情, 自得心源, 吞吐不盡。但這樣的詩往往讓人難以捉摸, 等而下者, 不免落入虛空的一路。錢鍾書在《談藝錄》中批評王漁洋雲:“漁洋天賦不厚, 才力頗薄, 乃遁而言神韻妙悟, 以自掩飾, 一吞半吐, 攝摩虛空, 往往並未悟入, 已作點頭微笑, 閉目猛省, 出口無從, 會心不遠之態。”(《談藝錄》二七)錢鍾書說話有時比較刻薄, 不夠厚道。他對王漁洋的批評好像就有些過分。但用他的這些評論來對照神韻派詩家的末流,則是入木三分, 可以作一面醒世的鏡子。更有一些人故弄玄虛, 假妙悟之說的片言隻語以文其淺陋,以瘋顛的裝扮掩飾其傖俗空滑的精神, 這就成了欺世盜名的一種伎倆。對於這種狀態, 古人還有一種說法, 叫做“狂悟。” 明人項穆《書法雅言》曾雲:“書有三戒: 初學分佈, 戒不均與欹; 繼知規矩, 戒不活與滯; 終能純熟, 戒狂悟與俗。”狂悟其實就是因“悟道”而走火入魔, 把藝術創作中的一些審美要素極端化、絕對化、魔怪化, 從而成了一種魔道。古人認為, 所謂“狂悟”與“俗”是連在一起的, “狂悟”其實也是一種俗, 一種用來忽悠俗人的俗。

滄浪詩話讀書筆記

我不會寫詩,但喜歡讀一些古代的詩話、詞話。以我個人的體會, 作為一個印人, 多讀一些古代的詩話、詞話, 比讀古代印論獲益更多。詩話、詞話是中國文學批評著作的一大宗, 也是中國古典美學論著的重要組成部分。詩話、詞話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美學理念和審美方式, 對於從事傳統藝術的創作和研究, 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宋末嚴羽撰的《滄浪詩話》, 是一部以禪喻詩, 研究詩歌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方法, 偏重藝術論的著作。歷代詩話著作, 大都從評說古今詩作出發, 或拈警句,或拈瑕句, 從而隨意申發, 議論風披, 散金碎玉, 隨處可見。《滄浪詩話》時代較早,不如明清時期的詩話、詞話那麼讀來有趣, 但此書抓住詩歌創作中許多根本性的問題, 從最上乘、具正法眼, 作出精切簡妙的論述, 對後世詩人的影響尤為深遠。

《印人傳》的作者周亮工未必是出色的印人, 但他是位出色的詩人。周亮工評論印章, 往往採用論詩的方法, 認為 “此道與聲詩同”。周亮工對於《滄浪詩話》,倍極推崇。他曾在嚴羽的家鄉福建樵川建“詩話樓”, 以紀念這位先賢, 並有感於當時詩道的榛蕪, 刻《滄浪詩話》以風示海內。他在新刻《滄浪詩話》的序中寫道:“樵在萬山中, 俗敦風樸。其為士也, 不走聲利, 閉戶修古學; 其於詩, 辨體嚴, 取裁正, 蓋佩服滄浪之教, 不啻農之服疇, 工之執矩, 故較之他方, 獨能不為流俗所漸靡, 而以正聲自鳴也。”

周亮工倡導的所謂“閉戶修古學”, 於今未必合時宜。我在本文中所發的議論, 只是站在詩書畫印的邊界線上的門外閒談, 多數也只是與我的個人喜好有關, 所謂一家之言, 姑枉言之, 無多宏旨, 也並無針貶時風的的意思。我以為, 古人也好, 今人也好, 論詩也好, 論印也好, 都還是宜乎各行其是, 也不妨各是其是為好。

“夫學詩者以識為主, 入門須正, 立志須高; 以漢、魏、晉、盛唐為師, 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 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 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 可加工力;路頭一差, 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滄浪詩話》“詩辨”一)

“入門須正, 立志須高”, 這是嚴羽論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也是儒家文化歷來所強調的“先器識後文藝”基本藝術觀。其論學的核心是學古, 學古又要直奔源頭。這是中國文化人傳統的治學觀點。毛奇齡《東陽李紫翔詩集序》雲:“天下惟雅須學而俗不必學, 惟典則須學而鄙與弇不必學, 惟高其萬步,擴其耳目, 出入乎黃鐘大呂之音須學, 而裸裎袒裼, 蚓呻而釜戞即不必學。”毛奇齡的這段話, 對於學古的重要, 說得真是透徹。但論詩先存雅俗之心, 如江西派詩人之以“學”為“雅”, 由此造成許多文人一味賣弄學問、炫博矜奇, 這種飣餖逞能的習氣也是令人生厭的。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所強調的“學”, 其實並不在於要人積累炫博的資本, 而首先是要解決詩人的“器識”問題。用今天的話說, 大概略同於解決世界觀、藝術觀的問題。

對於嚴羽的說教, 歷來都有質疑的聲音。清人葉燮在《原詩》中認為, 嚴氏之 說自相矛盾: 既然作詩“以識為主”, 而又教人以漢、魏、晉、盛唐為師, 那麼, “如康莊之路, 眾所群趨, 即瞽者亦能相隨而行, 何待有識而方知乎?”主張性靈說的`詩人,更是力詆嚴羽關於“先須熟讀楚辭”等等說教, 以為大謬不然。錢振鍠在《謫星說詩》中批評嚴羽所論“埋沒性靈, 不通之甚。天下豈有真聰明人具一副詩氣骨、詩脾胃、詩肺腸者, 先須熟讀某詩, 膠柱鼓瑟, 以為詩者?”詩人天生就是詩人, 要詩人去學習古人的東西, 就是“埋沒性靈”, 這也有點強詞奪理。

師古、師心, 不僅是古人論詩各不相容的兩個極端, 也是歷來人們評論藝術創作的兩大根本派系。論書畫如此, 論印亦復如此, 而於今為甚。其實, 時代不同, 環境變化, 詩文書畫, 皆各有門戶, 人們的性情才調也各有長短, 這是本來就不必強求一律的。然而, 作為傳統藝術形式, 尤其是作為書法、篆刻這種本民族所特有的藝術形式, 即以歷史上曾經輝煌的藝術存在為根的藝術形式, 則必須注重對於傳統法則和古人作品的學習。師心當不悖於古法, 師古也要自出心裁。這應當是一種比較通達的說法。

學習取法要高, 入門要正, 這就必須直追文化向源頭, 向古人學習,才能有更多發展的餘地和創新的潛能。如果只是跟自己的老師學習, 就會有很大的侷限性。“智過於師, 方堪傳授; 智與師齊, 減師半德。”(《傳燈錄》卷十六)你比老師聰明,也只能學到和老師—樣。你和老師一樣聰明, 只能達到老師一半的成就。作為詩人, 你學李白、杜甫, 只能做比李杜低一等的詩人, 只能有李杜的一半成就。你要想和李杜爭高下, 你就要從詩經、楚辭、漢魏六朝入手, 才能和你的老師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去比賽。若跟著今人的腳跟轉, 猶如如屋下架屋, 則必然愈見其小。

對於學習篆刻, 是從流派印入手好, 還是從秦漢印入手好, 現在是各行其是,沒有定論, 也無須有定論。但一入門便跟著眼下流行的風氣轉, 則如同沒根的飄蓬, 只能在作品中表達一些浮薄的性情, 賣弄一些小智小慧, 做出一些佻滑放誕的動作, 這就肯定成不了大的氣候。今人為藝, 力倡創新, 入手便學新的潮流, 自己再來一通花樣翻新, 日新而月異, 愈變而愈奇, 最終便成了嚴羽所說的“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 路頭一差,愈騖愈遠, 由入門之不正也。”

其實, 從事傳統藝術的創作,“創新”是每個人的本能, 是每個人自發的衝動, 是不要需提倡的。一切創新的衝動, 從本質上說, 都源於人類的好奇心。好奇心本身是一種低階趣味, 需要有知識、道德、訓練來涵孕它、滋養它、昇華它, 賦與它哲學的、宗教的品質, 才能上升為一種創造力。因此, 適當地約束“創新” 的衝動, 更有利於積蓄創新的能量。約束“創新”的衝動,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學古。積學愈厚, 則創新的潛能愈大, 創新的價值也越高。而那種低品質的、沒有信仰、沒有節制的“創新”, 實際上只是某些低階趣味的泛濫。當低階趣味氾濫成災, 當淺薄、迎合、剌激、獵奇的油彩差不多淹沒了人類的靈魂, 藝術還有生存的地盤嗎? 所以, 我認為, 傳統藝術的出新和繁茶昌盛, 往往是和不同形式的文藝復古聯起在一起的。而傳統藝術的衰敗, 則是由於太多惡俗的、容易流行的“創新”導致的。這是歷史的規律, 也是歷史的教訓。

滄浪詩話讀書筆記

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 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故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又曰:見過於師,僅堪傳授;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也。工夫須從上做下,不可從下做上,先須熟讀楚辭,朝夕風詠,以為之本;及讀古詩十九首。樂府四篇;李陵、蘇武、漢魏五言皆須熟讀;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觀之,如今人之治經。然後博取盛唐名家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雖學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從頂?上做來,謂之向上一路,謂之直截根源,謂之頓門,謂之單刀直入也。

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

詩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悽婉。

其用工有三:曰起結、曰句法、曰字眼。

其大概有二:曰優遊不迫、曰沉著痛快。

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蓋寡也。

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若小乘禪,聲聞闢支果,皆非正也。 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大曆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闢支果也。學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大曆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 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吾評之非僭也,辯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廢之人,無可廢之言。詩道如是也。若以為不然,則是見詩之不廣,參詩之不熟耳。試取漢、魏之詩而熟參之,次取晉、宋之詩而熟參 之,次取南北朝之詩而熟參之,次取沈、宋、王、楊、盧、駱、陳拾遺之詩而熟參之,次取開元、天寶諸家之詩而熟參之,次獨取李、杜二公之詩而熟參之,又取大曆十才子之詩而熟參之,又取元和之詩而熟參之,又盡取晚唐諸家之詩而熟參之,又取本朝蘇、黃以下諸家之詩而熟參之,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隱者。儻猶於此而無見 焉,則是野狐外道,矇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

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諸公乃作奇特,解會遂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夫豈不工?終非古人之詩也。蓋於一唱三嘆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務使事不問興致,用字必有來歷,雅押韻必有出處,讀之反覆終篇,不知著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張,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詩而至此可謂一厄也。然則近代之詩無取乎?曰:有之。吾取其合於古人者而已。國初之詩尚沿襲唐人,王黃州學白樂天,楊文公劉中山學李商隱,盛文肅學韋蘇州,歐陽公學韓退之古詩,梅聖俞學唐人平澹處,至東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為詩。唐人之風變矣。山谷用工尤為深刻,其後法席盛行海內,稱為江西宗派。近世趙紫芝翁靈舒輩獨喜賈島姚合之詩,稍稍復就清苦之風,江湖詩人多效其體,一時自謂之唐宗,不知止入聲聞闢支之果,豈盛唐諸公大乘正法眼者哉。嗟乎!正法眼之無傳久矣!唐詩之說未 唱,唐詩之道或有時而明也。今既唱其體曰唐詩矣,則學者謂唐詩誠止於是耳,得非詩道之重不幸邪?故予不自量度,輒定詩之宗旨,且借禪以為喻,推原漢魏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唐為法,(後舍漢魏而獨言盛唐者謂古律之體備也)雖獲罪於世之君子不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