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是什麼意思
世故,指熟習世俗人情習慣,待人處事圓通周到;泛指世間一切的事務。見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機務纏其心,世故煩其慮。"下面是pincai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基本資訊
【詞目】 世故
【拼音】 shì gù
【詞意探源】
(1)指生產;生計。
《列子·楊朱》:"衛端木叔者,子貢之世也,……不治世故,放意所好。"
(2)指世間的一切事故。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機務纏其心,世故繁其慮。"
(3)特指變亂。
《文選·潘尼·迎大駕》詩:"世故尚未夷,崤函方嶮澀。"
(4)指世交。
王安石《送陳興之序》:"吾於興之又世故,故又為之思所以慰其親。"
(5)指待人接物的處世經驗。
魯迅《南腔北調集·世故三味》:"責人的深於世故而避開了世不談,這是更深於世故的玩藝。"
如:人情世故·(shì gù)
(6)待人處世圓滑,不得罪人·
如:這個人很世故·(shì gu)
(7)通達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處世經驗
老於世故
有些人還繪聲繪色,說他如何世故。--《瑣憶》
(8) 應酬;敷衍
【漢英翻譯】
1. [livelihood]∶生計
不治世故
2. [accident]∶世事變故
世故尚未夷
3. [old family friends]∶世交
世故相逢各未閒
詳細解釋
1. 生計。
《列子·楊朱》:" 衛 端木叔 者, 子貢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萬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
2. 世上的事情。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機務纏其心,世故煩其慮。" 唐 李商隱《為賀拔員外上李相公啟》:"世故推遷,年華荏苒。" 元 範梈《題黃隱居秋江釣月圖》詩:"世故風塵雙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多變的世故在他的額門上刻下了很深的摺紋。"
3. 世事變故,變亂。
《文選·潘尼<迎大駕>詩》:"世故尚未夷, 崤 函 方嶮澀。" 張銑注:"世亂未平, 崤谷 函關 之路尚嶮澀未通也。" 唐 劉禹錫《上杜司徒書》:"豈非遭罹世故,益感其言之至邪!" 宋 曾鞏《移滄洲過闕上殿札子》:"及 秦 以累世之智,並天下,然二世而亡; 漢 定其亂,而諸 呂 七國之禍,相尋以起, 建武 中興,然 衝 、 質 以後,世故多矣。"
4. 世俗人情。
明 高啟《玉漏遲》詞:"只為微知世故,比別個倍添煩惱。須通道,人生稱心時少。"《老殘遊記》第十回:"只因但會讀書,不諳世故,舉手動足便錯。"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六章:"一種洞曉世故的敏感,使他清楚地看到:此一時彼一時也,情況不同,如何能夠亂來呢?"
5. 謂處世圓通而富有經驗。
宋 葉適《故大宋丞高公墓誌銘》:"幹敏強力,老練世故,審動而果,慮遠而成。" 茅盾《鍛練》九:"她覺得這兩位年輕的姑娘,神秘而又平凡,世故而又天真。"
6. 世交;故交。
唐 盧綸《赴虢州留別故人》詩:"世故相逢各未閒,百年多在離別間。" 宋 王安石《送陳興之序》:"吾於 興之 又世故,故又為之思所以慰其親。"
相關名言
魯迅: 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
巴爾扎克: 世界上沒有原則,只有世故,沒有法律,只有時勢,高明的人同世故跟時勢打成一片,任意支配。
切斯特菲爾: 一個不諳世故、辦事有條理的人的'荒唐念頭就是:厭惡那些老於世故的人的耐心。
培根: 有許多很世故很會揣摩人的脾氣性格的人,卻並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這種人所擅長的是陰謀而不是研究。
造句
那伯爵是個精於世故的人。
在他眼裡,她顯得十分世故。
苔絲感情強烈,但未經世故。
我已經開始懂得一點人情世故了。
她的臉充滿了一個女人的世故奸詐。
他懂得人情世故。
我想你當律師總閱過不少人情世故吧!
諳於世故的黑格第二天早晨就來找我。
他不懂世故。
他裝作老於世故,而實際上卻很不成熟。
這人很世故。
他精於人情世故,在某些方面酷似伏爾泰。
我也該讓我這副比較世故的頭腦休息休息了。
我想她倒是應該親自去見識見識人情世故才好。
他是個老於世故的人,會想出辦法來安慰她的。
他為人坦率,一團和氣,世故不深,藹然可親。
表面上年輕,他實際已經是一個深於世故的老人。
的確,他們知識淵博,老於世故,而且是“科學的”。
我表現出來的稀裡糊塗和不諳世故的樣子絲毫騙不了他。
我想就某些方面而論,我還沒有世故到於己有利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