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

十二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們以前素不相識,以後可能也沒有什麼打交道的機會。為了一樁殺人案件,他們坐在了一起。就是這十二個人,被這個司法制度挑選了出來,組成了一個名叫“陪審團”的神聖組織,要開始決定另外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他是有罪還是無罪,是活著還是死亡。他們本來不懂法律,似乎也沒必要懂得法律,因為他們不過是在法律強加的義務之下而被迫來到法庭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從事不同的職業,有自身更關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經驗,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下面是1000字的《十二怒漢》觀後感,歡迎閱讀。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

很難想象一部99%的時間都是同一個場景的電影能在歷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與評價。(這個我算過,全片96分鐘,開頭與結尾會議室外的場景加起來也不到1分鐘)不得不說,這種拍攝與敘事手法在今天是罕見的,就是縱觀整個114年的電影歷史也是鳳毛麟角,也許這就是它經典的原因之一。

A slumkid與12位素不相識的人構成了本片的主體,12個男主角,沒有女主角,我想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以前只知道美國的法庭邊上坐著一些人,叫做“陪審團”,觀影過後,我終於深刻理解了什麼是個陪審團,同樣也感觸到了陪審團的真正意義。我們都會有思維慣性,這一點你不得不承認,即使是世界上最最公正的法官也會跟隨著自己“貌似和理”的想法一步步想下去,最後做出他們“認為和理”的判決。陪審團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這種盲目判決發生的可能性,當然,正如片中的12位陪審團成員一樣,他們也有思維慣性,但是12個人中只要有一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並且提出他的這種想法,對於審判席上的被告來說也許就是一次生的機會。我們常說人權,人權,什麼是“人權”,我想人權含義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別人不能夠輕易奪取一個人生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在常人眼中是那麼的微乎其微。

下面我們來分析12為主人公的角色性格,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我只記得結尾提到兩個人物名字)但總體可以分為guilty派和not guily派。(有罪派和無罪派)每派有一個領導人物,當然兩旁的人數是時時變動的,影片抓住觀眾內心的一個原因就是一次次的vote。剛開始我也覺得男孩有罪,毫無疑問,像所有人一樣,但看著看著,我似乎也變成了陪審團中的一員,變的猶豫,疑惑,開始動搖觀點,重新思考,做出改變。在一次次投票中,guilty與not guilty比例由1:11變動到2:10,3:9...6:6Z直到11:1。我更願意說那些改變主意的人不是被某個人說服,而是被自己的人性說服了,當他們把討論不再當成浪費看球的時間,而是決定一個活生生的男孩是否應該被送上電椅時,這些陪審團成員重拾了應有的冷靜與細緻,同樣,這不能說是某個人的勝利,而是人性的勝利。當人們勇敢的承認自己曾經愚蠢的對一個生命妄下斷論,當人們正視自己人性固有的缺點,當他們重新審度一個民主國家賦予他們的權利與義務時,他們做出了改變,這就是勝利。人的勝利,國家的勝利。

影片最大的精妙之處在於它最後也沒有告訴我們男孩到底是有著還是無罪,其實這已經不重要了,本片透過這樣一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美國精神,一種民主的力量,它足以值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反思良久。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

整個電影幾乎都是在一個場景完成的,就是那個陪審團室.能讓這樣單一場景的電影變得如此吸引人,電影情節要絕對精緻才行.而這部電影做到了.

因為專業關係,在教科書裡讀過原文,那時候的感覺就特別好,相當震撼.昨天看了電影,同樣沒有讓我失望.尤其是12個演員到位的表演把文中十二個風格迥異的陪審員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更讓我喜歡的是,電影帶給我了在書中所體會不到的東西.比如我在文中看到的no.8是一個正義和冷靜的人,他不會特別激動,也不會急躁冒進.總是把證據一條一條加以概述,反駁.我以為他是無比強大,鎮定自若的.而在電影裡的no.8會被人反駁得無言以對,會因為別人的不重視而發火,會因為得到了支援而欣喜等等等等,這所有的細節都讓NO.8更加符合了我們所熟知的人性,人類情感.照俗話說就是更加有血有肉了.而NO.3的演繹同樣讓我印象深刻,他的暴躁,固執以及最後的崩潰非常自然,渾然天成.

我敢說,即使沒有看過原文的人看這部電影,雖然裡面有十二個人,並且幾乎都沒有名字,但是看完後一定能清楚地分辨出哪個是哪個.因為他們都太令人印象深刻了.電影的臺詞很多,眾人七嘴八舌,可是全片卻高潮迭起,不會令人厭煩.適當的臉部特寫也表現出了人物的內心情感.可以說,是一部忠於原著,並稍有創新的佳作.

不過看原著的時候我就在想,美國的這種司法制度到底好不好呢?Giv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大家要有合理的質疑,犯人就不用獲罪,大家沒有合理的質疑,那就獲罪。犯人是否真的是犯人就看12個人是怎麼想的了。陪審團的人在審訊期間不得跟外界接觸獲取相關資訊,不得在情感上受到任何外界的影響。只能接受法庭上證人的證詞和控訴法尋找到的證據以及犯人自己及律師的辯護。就這樣,控訴方搜查不利,找不到足夠的證據,陪審團就會直接給犯人開綠燈,放走那個可能是變態連環殺手的人。搜到的證據對犯人不利,陪審團就可能毫不留情地讓一個被人誣陷的人坐上電椅。這樣會不會太主觀了?

陪審團裡的人都不是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都是在審會上從事各種各樣職業的人,價值觀,世界觀等等相去甚遠,他們都在憑自己的經驗以及本能的傾向做出判斷。有的時候我這種狀況會讓我聯想到蘇格拉底的悲劇...小時候看Discovery,看過很多紀錄片講連環殺人案的。裡面有些變態殺手在最終被判有罪之前都已經上過法庭。只是他們都因為證據不足被陪審團放行,然後他們就繼續作惡。

相信人們本性為善是挺好的,但是在司法上信仰這一點好像不太好吧。律師們只要巧舌如簧,爭取到了陪審團的“not guilty”就算行。難怪外國人認為律師整天都不講人話,只講是非顛倒的謊話。影片裡並沒有講男孩子到底有沒有殺人,但是陪審團的意見是他是無罪的。那假設,這個孩子真的殺人了呢?只不過控訴方沒有找到正確的證據,只找到了能讓NO。8 反駁的證據...整個故事就是一個人同化另外11個人的過程。看著讓人有點寒...總的來說,這小孩的命就是被美國司法體制及那個富有正義感的NO。8 救了。那如果這個小孩沒有殺人,而陪審團裡又沒有no。8怎麼辦?全都是no。3那種人,這小孩就直接送去坐電椅了吧。

有時候想想也真是可怕,讓我看,在美國,如果智商高一點,用美國司法體制來除掉不喜歡的人是挺容易的事,反正只要說服那跟你素不相識的12個人就行了。

十二怒漢觀後感1000

曾在有關老人家希德尼魯邁特影片的影評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他的執導初體驗於1957年公映的《十二努漢》。去年,該片推出了50週年數碼修復版,重溫後發覺,這部精彩且經典的法庭戲,至今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於方寸之間盡顯了事物的漸變發展、輾轉騰挪和跌宕起伏,每個演員都給出了適合角色的表演及情緒收放,而魯邁特那獨特的表現技法、風格鮮明的影像風格,以及對影片節奏的準確把握,依舊令人感佩萬千。

在相對單一的場景下,營造出多變而繁複的劇情氛圍、人物特色及心態狀況,黑白影像《十二怒漢》不僅做到了於簡練直接中凸顯驚心迷離、環環相扣,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並從中彰顯了魯邁特在打造法庭戲方面的天賦,展示了他於相對密閉的空間裡上演群戲的掌控能力。影片時長一個半小時,主要場景只有簡單的四處,其中三處,有關法院門口、法庭和洗手間的戲,加起來也不過五分鐘,重要的戲份都集中在陪審團審議室裡,這個單一到驚人的`場景,卻被魯邁特運用多種技法,如心理分段或視覺分段,重點刻畫或群像構圖,呈現出了多姿多彩、扣人心絃、引人入勝的境界,也令這出原本枯燥乏味又背景沉悶的法庭戲,出脫得遠遠脫離了煩悶的概念。

影片始於一起兇殺案件的庭審結束,陪審團需要達成一致意見之時,對於整個案件的發生過程,觀眾是透過陪審團在合議時斷斷續續的表述才間接獲知的,從而捕捉了觀影注意力。一開始,影片就給出了一個悶熱午後的環境氛圍,狹小的陪審團審議室裡,電風扇也處在罷工狀態,12個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紀、擁有不同心態和成見的男人,大汗淋漓地開始對這起謀殺案做出判斷。燥熱的環境烘托出了人物想早點做出統一結論的迫切感,而亨利方達飾演的建築工程師卻在這個時候投出了唯一的否定票,從而將激烈辯駁和成員間的矛盾拉開了序幕。接著,這12個男人在斗室裡展開了相當精彩的辯駁,彷彿一場熾熱的關乎邏輯推理、口才表述、內心良知、人文觀念的角力,又似一副反映彼時社會不同階層人物心態的圖畫。

在此過程中,每個人物的言談舉止無不透露出此人的社會身份和心理層面,其間不乏波濤洶湧的階層撞擊和性格對抗,認定“有罪”和“無罪”的票數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當它達到6:6時,一場暴雨突然降臨,它猛烈地衝擊著窗欞,送來陣陣涼爽,此時室內燈的開啟和電風扇的復工,似乎也流淌出一絲明快的氣息,也暗示著這場激烈的辯論將以一個相對合理、相對美好的方式結束。

在如此狹窄密閉的空間裡,魯邁特透過人物的姿態、走動和不同的構圖佈局,來促使劇情層層遞進,這種頻換的多種視角,既再現了事件的全貌,還剖析了人性的多面,更捕捉了特定心理的微妙變化過程,令影片既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又顯得渾然一體。當然,從中也可以看出,彼時的魯邁特對西方法律體系的認可和維護。

本人在曾在舊影評《《判我有罪》:堅守忠誠下的留白》裡這樣稱讚魯邁特及其作品“作為影史上最好的法庭戲導演,自1957年拍攝被譽為影史教科書的法庭片《12怒漢》後,魯邁特又奉獻出無數經典影片,如《衝突》(1973年)、《東方列車謀殺案》(1974年)、《熱天午後》(1975年)、《城市王子》(1981年)、《大審判》(1982年)、《鐵案風雲》(1990年)等。倘若少了這位大師的捉刀,罪案題材類影片即便不是後繼乏人,也會顯得十分寂寞,在05年獲終身成就獎之後,老爺子壯心不已、寶刀未老,連續推出了《判我有罪》和《在魔鬼知道你死前》,依舊手法精到,引人入勝,卻在寓意和觀感上帶入了新的內容,似乎不再那麼明確地維護什麼,不再那麼堅定地表述一種符合社會價值判斷的理念,而是更加放開地呈現出更多面的人類世界,有那麼點歷經歲月後的深省和悲愴,於光影之間還存有留白和殘念。這些氣息的出現,或許和這位84歲老人的反思有關,而這兩部影片所表現的情感和道德的矛盾,也讓觀眾在不知不覺間想了很多。”

當人類面對被賦予的神聖權利時,將以何種心態做何種決斷,誰可勝任此種權利,什麼是選取的標準,誰又有相對可取的立場,那麼,誰又能純真如水般地判定他人的罪孽?縱觀老人家的影片,從堅定的認可到深刻的反思並留白,大師已然留下他思考的印記,或許在回溯經典的瞬間,不妨偶爾思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