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6年級教案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那麼小學數學6年級教案怎麼寫,以下是pincai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6年級教案
《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六年級下冊第2~4頁 例1、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提出目標
1、遊戲:我們來玩個遊戲輕鬆一下,遊戲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遊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左看(向右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後走200米)③電梯上升8層(下降8層)。(4)李大叔今天掙了500元(虧了500元)(5)知識搶答中,我得了20分(扣了20分)(6)今天溫度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2、提出學習目標。
二、合作探索,學生展示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例項。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神秘數學王國,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小黑板出示)。
①六年(2)班上學期轉來3人,本學期轉走2人。
②放心商店,二月份盈利3000元,三月份虧損1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3千克,小華輕了 1千克。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學生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學生展示交流 (如:+3 -2 .........)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3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3人,添上“-”表示轉走2人(板書:+3 -2),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2”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二。
“-”,在這裡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3”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3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3)。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3.聯絡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摺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教學例2。)
(2)聯絡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並用正、負數來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據學生髮言板書。
強調: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小數、分數等都是正數,也叫正整數、正小數、正分數;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負小數、負分數,統稱負數。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螢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溫情況(小黑板出示)。
哈爾濱: -15 ℃~-3 ℃
北 京: -5 ℃~5 ℃
深 圳: 12 ℃~23℃
(請把負數讀出來)
(2)找一找、說一說
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溫度,“-5 ℃”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麼?
(3)提升認識
請學生觀察溫度計,說一說有什麼發現?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強調:以0℃為分界點,零上溫度都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溫度都用負數來表示。(或負數都表示零下溫度,正數都表示零上溫度。)
討論:“0”是正數,還是負數?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強調:“0”作為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5.練一練。p8 1
6、自學負數的歷史
三、練習應用,拓展延伸
1、p4 2 p8 3
2.你知道嗎:水沸騰時的溫度是____。 水結冰時的溫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溫度是 。
3、“淨含量:10±0.1kg”表示什麼意思?
四、歸納總結
學生交流收穫。
小學數學6年級教案
一、教學內容
主要教學扇形統計圖。
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小學階段主要是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原義務教材是作為選學內容,考慮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標準》把它作為必學內容,本套教材將它安排在本單元。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透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教學目標
透過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量佔總量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資訊。
三、具體編排
主題圖
教材呈現了學生在校園裡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情境,為引出有關統計資料提供現實背景。根據主題圖情境給出六(1)班同學喜歡體育專案情況的條形統計圖,直觀呈現出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專案的人數,並說明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在此基礎上提出:“如果要更清楚地瞭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由此引出扇形統計圖,並特別說明用整個圓表示全班學生的人數。
使學生看到: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歡各種運動專案的人數佔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從而真切地體會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並透過看圖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特點的認識。
做一做
用扇形統計圖展示了100g牛奶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本題的扇形統計圖各扇形代表的專案是用圖例的方式標明,這和例題中的扇形統計圖略有不同,例題各扇形代表的專案名稱標在扇形上,這裡是用圖標註明。
你知道嗎
介紹圓柱形扇形統計圖,說明有時為了清楚和美觀,統計圖在形狀上發生了一些改變。教師可課前蒐集一些這樣的例子,讓學生了解一下。
四、教學建議
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對比三種統計圖,加深對扇形圖的認識
綜合應用:合理存款
本活動是在完成了第五單元“百分數”的教學之後安排的,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瞭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透過這個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活動目的:
1. 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瞭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2. 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合理存款”活動共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1)明確問題。
本活動主要圍繞:“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後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最大?”這一問題展開的。該問題中蘊含著幾個很關鍵的資訊: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資金用途。
(2)收集資訊。
明確問題後,需要收集與該問題相關的資訊。教材中呈現了透過去銀行諮詢以及查閱相關規定的方式獲得的資訊:(1)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等。(2)教育儲蓄存款免徵存款利息所得稅,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利率。(3)國債也是免徵利息所得稅,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3)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收集到的資訊,讓學生設計具體的儲蓄存款方案。定期儲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頁第一張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儲蓄存款方案以及買國債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張表格中。每一個具體方案都要求明確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稅以及到期收入等資訊。
(4)選擇方案。
從上述各種可行的方案中選取收益最大,即最最佳化的方案進行合理存款,並計算出到期後總共的收入。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小學數學6年級教案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