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讀後感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讀後感

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門,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門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讀後感範文,歡迎你的閱讀。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讀後感一:

在幼兒教師的崗位上已足足幹了十多個年頭的我,當初選擇教育作為職業也許有著朦朦朧朧對老師的崇拜,可這些已經不再重要,眼前的事實是我真真切切的做了十多年的" 孩子王" !

這其中的過程讓我逐漸的明白:教育不是件簡單的事! 可如何做到有智慧的教育呢?我有幸看到了一本好書――《給幼兒園教師的一把鑰匙》, 書中以通俗化、故事化的語言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以豐富的教育案例詮釋著新的理念,因此很喜歡它,喜歡躺在床上靜靜的體味。

該書中所選的案例均來自於幼兒教育一線的教師。

這使得該書的內容非常貼近幼兒教師的教育實際,避免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缺憾。正因為這些案例均來源自於幼兒教師切身的觀察和體會,具有典型性和針對性,所以,讀後你會感覺到,這些案例,不是某一個幼兒教師所經歷的,彷彿該書中所記錄的案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對我們的幼兒教育的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書中豐富詳盡的內容,涵蓋了幼兒教育的各個方面。全文分"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群"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給我幫助最大的就是第一章"教師與兒童",該章所記敘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幼兒教師教育行為規範的各個方面,以風趣易懂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生動的案例分析從中讓我領悟到很多教師與幼兒互動的好方法,教師的教育機智。我們要根據具體教育教學活動的情境和幼兒的實際需要會靈活及時地調整具體方法,這即是我們教師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現,也是該如何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讓我們瞭解了教育活動的組織中各環節的實施目的及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程序與時間、節奏,環環相扣,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標;認識了我們在與孩子進行交流時語言的使用能富有情感性、形象性、啟發性、邏輯性、生活性、文學性、簡練性等的必要性。

當我們將一群群不諳世事的小孩子培養成活潑開朗、善良懂事、有著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為習慣、懂得關心別人、尊老愛幼的人時;當已經畢業的小朋友或家長衝我打招呼時,我的內心的就會產生巨大的滿足感,深深地感受到這份工作所帶給我的快樂和幸福。 書還在閱讀中,一次只能看到表面,不能頓悟其中的道理,還需細細的揣摩,才能自如的運用!讓我們一起讀好書,育好人吧!!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讀後感二: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籍才使我們的話語有了意義,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價值。好的書當然是要精心細讀,細心品味。讀好書有如品嚐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看的《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一書,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門,特別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說,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於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著的一些困難?我認為應該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教師每天與家長接觸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說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間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說。於是有時當著孩子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於家園配合。開園第二年我們班有個叫小昱的`孩子特別調皮,每天他總是不停地惹事,常常有孩子給他告狀,於是我們便會在放學時將他的情況告訴他的媽媽,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突然發現他媽媽不再來接他了,而是換成了奶奶接送,我們及時反省了自身的做法,分析了幼兒和家長的心理,在之後的交談中把家長當成朋友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只要孩子有進步就及時地向家長彙報,如果幼兒有缺點或犯了錯誤也是先肯定孩子的進步,再提出希望,這樣就會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援。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技巧也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讀後感三:

在讀書漂流活動中,我閱讀了《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這本書,這本書吸引我的是大量來自一線教師所寫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教育案例,以及非常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指導,還有穿插了很多孩子活動的照片,照片孩子可愛的笑臉,靈活在身影,那樣的熟悉親切,照片裡教師的環境創設、材料的提供都是一種啟發。

本書內容則重要分為《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群》三部分。每一個問題,每一個案例,每一個分析它都是來源於教師教育上發生的例項,而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裡面還有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第一部分《教師與兒童》系依據《綱要》對教師教育技能的基本要求設計的。縱觀《綱要》,我們可以看出“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它的一個突出特徵,在字裡行間都透出“尊重幼兒、保障幼兒權益,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兒童觀。我們知道,教師是學校教育的實施者,最直接的教育物件是幼兒,最首要的教育目標也是幼兒。當然,這不等於“兒童中心論”。教師和幼兒之間依然是辨證統一的,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幼兒是教育的主體。作為教師,無論我們開展的是哪一類活動,都要在親身體驗中感悟教育內涵,從簡單、易操作的教育策略中掌握時間要點,努力以參與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積極地予以投入。

《約翰尿褲子了》則給予我很多啟示,對於幼兒尿褲子現象,案例中的老師是怎麼做的:鼓勵約翰自己脫褲子小便,自己換乾淨褲子,在不斷的表揚聲中,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支架,讓約翰儘可能自己做。這種尊重幼兒,鼓勵幼兒、落實行動的觀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讓孩子被動的接受,不如教給他們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我想,再遇到此類問題時,我也會從這些突發事件中,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第二部分《教師與家長》根據《綱要》提出的“家長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的要求,在很多家長的潛意識中,“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的意識還並不是很強,甚至有家長認為孩子到學校就是來接受教育的,孩子認識不夠就是老師的責任等等。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出現分歧會使夾在兩者中間的幼兒無所適從,而良好的家園關係形成的合力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