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中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古詩詞

中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古詩詞

中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古詩詞?下面我們介紹一些中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要領。中國是詩的國度,五千年的優秀文化熔鑄了不計其數的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是我國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中學生學習古詩詞,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我們在教學中教學生學習古詩詞、誦讀古詩詞,要著力於整體感知,充分發揮詩詞所蘊含的豐富的育人功能,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審美素養得到提高。在長年的語文古詩文教學一線工作中,我努力總結經驗,有了一些心得和啟發,試表述如下,以期交流。中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古詩詞。

古人對“讀”,有經典概括和詮釋——“兵不厭頻讀,詩須放淡吟”,“讀書破完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可見“讀”是詩歌教學的靈魂。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聆聽一首美妙的旋律;讀一首好詩,相當於欣賞一幅悅耳的圖畫;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與一位藝術家促膝談心。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如此,處理好一個“讀”字,可以讓學生領悟詩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達到審美愉悅的良好境界。梁實秋先生說過:“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詠,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吟詠詩歌,不僅可以使人博聞強記,積累文學素養,更重要的是在反覆吟詠中能受到詩歌的薰陶和感染,與詩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詩歌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詩人的感情,詩人在詩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客觀事物都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中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古詩詞。在誦讀時,應抓住情境的`特點,聲音要富於變化,如壯闊的景物要顯得慷慨激昂,清新的景物要讀得流暢安寧,明媚的景物要表現得平緩自如。總之,誦讀要充滿感染力,使學生感受詩歌意境的獨特魅力。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五千年的豐富積累,其中關於人的道德修養的總結,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要豐富和全面。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文章是這一方面的典範之作。如<論語><孟子二章><愛蓮說><岳陽樓記><陋室銘>等。學習中可以在疏通文章後明確文章所傳達的思想主張,所提倡的主體精神以及這種思想、精神在長期歷史延伸中所鑄就的民族性格特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孔子的謙虛勤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有周敦頤的高潔品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范仲淹先人後已、天下為公的曠達胸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有劉禹錫安貧樂道的節操……這些名言警語膾炙人口,起著對人勸誡,警示的作用,有著讓人刻骨銘心、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不知有多少人從這些名句格言中汲取營養,得到戰勝困難、戰勝自我的力量。在一個學年結束後,可引導學生們列表歸類,設立前途、理想、尊師、品德、文明等欄目,分別從課文摘錄出相關的語句、詩行和典故、事例。這不僅使學生陶冶了性情,感悟出生活的哲理,受到了傳統美德的教育,而且積累了十分可貴的寫作素材。

談到這一點,很多同學會說自己根本沒什麼生活體驗,更何況要體驗多愁善感的詩人們的情感了。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儘管有限,但人的很多情感在不同人生階段卻是共通的,比如親情,比如友情,比如對童年歡樂生活的懷念等。在中學階段,大家已經具備了體會這些情感的生活基礎,所以調動自己的相關生活經歷,還是能讀懂一些詩歌的。比如: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是一首描寫山野孩子垂釣的小詩。在詩中,我們甚至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找一處池塘或溪流,儘管岸邊生著長著潮溼的青苔,但仍舊隨意地坐了上去,專心地等待魚兒上鉤,看到有人靠近,趕緊頻頻搖手,怕把魚兒驚走了。小詩很簡單,再加上自己童年切身的生活體驗,我們應該能想象出當時那位旁觀的大人的表情與神態了,應該是充滿慈愛與饒有興趣的吧。這樣一來,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判別出作者寫這首詩的心情,肯定是閒適的,所以在把握情感方面肯定就不會出岔子了。更多古詩詞學習方法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古典詩詞教學欄目。

宋代辛棄疾的<清平樂•村民>曰:“茅簷低小,溪上清清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詞人選取典型的細節。寫出了五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家人和睦、安樂的生活畫面:“醉裡吳音相媚好”。“吳音”,吳語,泛指南方話。“相媚好”,指夫妻倆說話柔和親切,互相打趣取樂。輕軟的吳音,加上說話語調的“相媚好”,令人以為是妙齡男女在談情說愛。走近一看,卻出人意料,竟是“白髮誰家翁媼”。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的恩愛之情躍然紙上。翁媼的三個兒子各司其職:“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大兒在田間勞作,中兒在家編織雞籠。這或許是他倆的技藝不同,或許是中兒尚未成年,所以從事的勞動也不同。但他倆無疑都是很勤快的,這和小兒形成鮮明對照,“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亡”同“元”。“亡賴”,原意是“刁鑽潑辣,不講道理”。這裡是貶詞褒用。形容小兒的淘氣、調皮。小兒悠然自得躺在溪邊剝著蓮蓬,說不定還在不時地往嘴裡扔兩顆呢。這兩句是詞中最精彩的筆墨,把一個稚氣天真,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那種無拘無束的神態刻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古詩詞講究韻律,樂感極強,平聲仄聲交錯組合,跌宕起伏,節奏鮮明,具有悅耳的音樂美,因而,誦讀指導千萬不能一個模式,學生是有個性的,每名學生對詩中形象、詩中情味、詩中語言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只要學生真正進入角色,身臨其境,與詩中情、詩中景、詩中人溝通;只要積極性高漲,可以讀得慷慨激昂,可以讀得委婉含蓄,與詩意、詩情、詩境合拍;只要發揮主動性,讀出語言的味道,讀出語言的表現力、感染力就行。在古詩詞教學中只要真正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讓他們學得愉快,學得歡樂,讓他們沉浸在中華文化的氛圍中,就能紮紮實實積累語言、積累文化,促使他們在思想情操上受薰陶,形象思維、創造意識等方面得到鍛鍊。課內畢竟是一小塊,課外才是一大片。配樂朗誦、節日抒懷、見景說詩、描繪賞析、吟唱會等均為較好的讀詩方法。閱讀古詩的興趣非先天生成,要靠培養。教師要從提高認識入手,在激發求知慾上下功夫,輔之以及時的鼓勵與表揚。

總之,古詩詞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文化含量極高,我會繼續在古詩詞教學方面不斷實踐探索,為青少年的語文能力、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