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的故事和格言 ?
誠信故事 1.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赞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给他“同進士出身”。晏殊当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贫,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辅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说:“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适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華盛頓與尼克鬆、克林頓的對比 华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爱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克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爱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汙點。 3. 立木為信與烽火戏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国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许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剧。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报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终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兴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餘下全文>>
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 ?
1、民無信不立。——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子 8、貧而无諂,富而無驕。 —— 子貢 9、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1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11、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2、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13、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14、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15、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 17、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18、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筒 19、一言之美,貴於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21、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历史的考驗。——周恩來 22、禍莫大於無信。——傅玄 23、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24、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虛。——蔡锷。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27、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於汙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周恩來 30、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过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31、誠信为人之本。——魯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33、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3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36、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来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3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远。 ——諸葛亮 39、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4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4、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45、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鉴》 46、馬先馴而後求良,人先信而後求能。——《準南子》 47、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开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48、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49、虛偽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50、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败者不可。——池田......餘下全文>>
關於誠信的格言與故事 ?
【格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 沒有誠實哪來尊嚴 ————西塞羅 真话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敗 ————左拉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开放 ————拉羅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约翰·雷 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不定,天平立即穩穩地傾向一端。 誠信是一輪朗耀的明月,惟有與高处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態度。 誠信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能夠洗盡浮華,洗盡躁动,洗盡虛假,留下啟悟心灵的妙諦。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莎士比亞 隱瞞真實,就是骗自己。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 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諾千金。 言而有信。 【故事】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边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说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汽車維修店 一个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点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说。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诉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麼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处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我今後常來!”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动,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见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赞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给他“同進士出身”。晏殊当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贫,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辅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说:“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适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關於誠信的名人名言和小故事(100以內字)?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灿爛的鮮花。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亲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克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爱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汙點。
自強自立的格言故事?
托馬斯·愛迪生 公元1847~公元1931 發明大王托馬斯·阿尔瓦·愛迪生於1847年在俄亥俄州米蘭鎮出生,他只受過三年的正規教育,他的老師認為他是一個智力遲钝的學生! 愛迪生在他年僅二十三歲時就做出了他的首項發明——電子投票计錄器,這樣的儀器沒有銷路,從此愛迪生專心致志地发明他預計能夠容易打入市场的東西。在發明了記錄器以後不久,愛迪生髮明瞭一种改進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以此換取四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收入。爱迪生隨之又做出了一系列其它發明,很快就名利雙收。也許他的最有創造性的發明是留聲機,1877年他获得該項發明的專利權。但是對世界來說更重要的是1879年他發明了一種實用的白熾燈泡。 第一個發明電照明裝置的人,並不是愛迪生。早在幾年前巴黎就使用孤光燈為街道照明。然而愛迪生的燈泡连同他所發明的輸電裝置一起使普通家庭實現了用電照明,1882年他的公司在纽約市開始生產家用電,此后電的家庭使用迅即傳遍了整個世界。 愛迪生建立了第一家輸電公司,把電力送到私人家中,為一種巨大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天使用這種電源的畢竟不仅僅是電燈,而是從電視機到洗衣機的一整套系列家用电器。由於愛迪生所建輸電网的電力便於利用,因此它极大地促進了電在工業上的应用。 愛迪生對電影、照像機和放映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電話(他的碳精送話器顯著地提高了可聽性)、電報和打字機均做了重要的改進。在他的其它發明中有留聲機、油印機和蓄電池。總計起來,愛迪生獲得了一千多個單項發明的專利权,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目。 愛迪生的工作效率如此驚人,其原因之一是在他生涯的早期,他在新澤西曼婁公園建立了一個研究實驗室,聘用了一批有才干的助手協助他做工作。自从那時以來許多工業公司部建立了大型的研究實驗室,它們的原型就是愛迪生的這个實驗室。愛迪生創辦的現代的、裝備精良的研究實驗室——在實验室裡許多人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是他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雖然這項發明他肯定不會獲得專利權。 愛迪生不僅是一位發明家,還從事製造工作,並且組建了幾個公司,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後來成為通用電氣公司。 雖然愛迪生沒有純理論科學家的氣質,但他做出了一項重要的科學發現。1882年他發現在接近真空狀態下,电流可以在彼此不相接觸的电線之間通過,這個現象叫做愛迪生效應,它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實際應用,終於導致了真空管和電子工業的創立。 愛迪生一生的大部分时期都患有嚴重的失聰症,但是他工作刻苦,毅力超人,因而完全補償了這一缺陷。愛迪生結過兩次婚 (他的第一個妻子年青時夭折),兩個妻子均給他生三个孩子。他於1931年在新澤西奧蘭治去逝。 人們公認愛迪生是天才,是曾出現過的最偉大的發明天才。瀏覽他的實用發明成果,一種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虽然其中的大多數發明可能会在三十年內被其它人做出来。但是如果我們分別來看他的發明,就會發現其中沒有哪一項具有真正的重大意义。例如白熾燈雖然被廣泛使用,但並不是現代生活的一個無法彌補的空白。事實上,日光燈這個運用完全不同的原理而做出的發明,也被廣泛地使用;如果根本沒有白熾燈泡,我們的日常生活也不會與現在迥然不同。确實在有電燈以前,人們一般認為蠟燭、油燈和煤氣燈是相當令人滿意的光源。 留聲機當然是一種巧奪天工的儀器,但是人們都認为,它同象收音機、電視或电話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变化相比則黯然失色。而且近年來出現完全不同的錄音办法,如磁帶錄音機等。今天如果根本沒有留聲機或錄音機,相對來說也無關緊要。在愛迪生獲得的專利權中,有許多是有關對他人已经發明、並且相當有用的裝置所做的改革,這樣的改革虽然是有益的,但不能認為在整個歷史程序上有重大的意義。 雖然愛迪生的发明中沒有哪一個單項鶴立鸡群、獨佔鰲頭,但是應該记住他做出的不只是一種發明,而是一千種。就是由於这個原因,我才把愛迪生的名次排在伽格爾摩·馬可尼和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尔之前。
關於誠信的格言有哪些 ?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繆称訓》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喬叟 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羅素 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有算得了什麼呢? ————哈代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
有關誠信的資料 ?
誠信 一、何為誠信诚信是什麼?從道德範疇來講,誠信即待人处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诚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二、誠信:從傳統走向現代 誠,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個重要的伦理學和哲學概念,以後成为中國伦理思想史的重要範疇。直到孔子時期,“诚”還未形成為理論概念。孟子時不但已經形成為理論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在這裡,誠不但是天道本體的最高範疇,也是做人的規律和訣竅。荀子發揮了“誠”的思想,指出它為“政事之本”。他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诚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则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記·中庸》裡,“誠”成为禮的核心範疇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尽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则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如神,有了诚篤的品德和態度,就可以贯通多種仁義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夠尽人之性,盡物之性,贊天地只化育而與天地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成為聖賢們体察天意,修身養性和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宋代周敦頤進一步认為“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誠實在內的“誠”看作仁、義、礼、智、信這“五常”的基础和各種善行的開端。程頤更為直截了當地說:“吾未见不誠而能為善也”其見解入木三分。 馬克思主義伦理學批判地繼承了“誠”这個範疇,肯定誠實是社會公德中的一個重要規範。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誠實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漸明晰為:忠誠、正直、老實。忠誠的主旨是對祖國、對人民、對正義事業的忠誠。當然,這種忠誠不是盲目和狹隘的“愚忠”,而是認同於崇高的理想,為实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鬥,從而表現出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正直,是指為人正派,處事公正坦率。老實,則特指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信,也是中國伦理思想史的範疇。“信”的含義與“誠”、“實”相近。從字形上分析,信字從人從言,原指祭祀時對上天和先祖所說的誠實無欺之語。隋國大夫季樑說:“忠於民而信於神”,“祝史正辭,信也。”後來,由於私有经濟和私有觀念的發展,原有的純樸的社會被逐漸破壞。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得不訂立誓約。但誓約和諾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懾力量維持。春秋時期,經儒家的提倡,“信”始擺脫宗教色彩,成為純粹的道德規範。孔子認為,“信”是“仁”的體現,他要求人們“敬事而信”。他说:“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將“信”作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則,強調“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歷代當权者大都將“信”作為維護秩序的重要工具。《左傳·文公4年》中說:“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乱,在家必亡。”《呂氏春秋·貴信》對社會生活中的信與不信之後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誹謗,社會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離散憂怨,不能相親。百工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不貞。夫可與為始,可與為终,可與尊通,可與卑窮者,其唯信乎!”漢代董仲舒将“信”與仁、義、禮、智并列為“五常”,視為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規範。並對“信”作了較詳盡的論述:......餘下全文>>
有關與誠信的名言或故事 ?
1:故事: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赶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给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来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学,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说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洁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阴影。 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韩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没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援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饭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说:“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领,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对待她。 2:名言: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 沒有誠实哪來尊嚴 ————西塞罗 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敗 ————左拉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开放 ————拉羅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约翰·雷 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不定,天平立即穩穩地傾向一端。 誠信是一輪朗耀的明月,惟有與高处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態度。 誠信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能夠洗盡浮華,洗盡躁动,洗盡虛假,留下啟悟心灵的妙諦。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 隱瞒真實,就是騙自己。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諾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說話,一言為定。 失敗是成功之母。 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诚實。 善良——這是天才者的偉大品質之一。 ————安格爾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淮南子·缪稱訓》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喬叟 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羅素 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有算得了什麼呢? ————哈代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 真誠與樸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紙包不住火,錯誤是隱瞞不了的。 愛國,何罪之有! 節儉是你一生食不完的美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問學必有師,講習必有友。 真實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最美好的無價之寶。...餘下全文>>
古人說過的有關誠信的格言 ?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公《周易》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子路》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論語·為政》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为寶——《禮記》(作者不祥)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墨子》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說苑》 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程頤文集》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論衡·感虛篇》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嵩山文集》
關於誠信的名人名言和解釋?
1.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法)巴爾扎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俗语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中)馮玉祥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裡值勤站崗,監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英)毛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諺語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蘇)高爾基 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爾斯泰 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 ——(美)馬克.吐溫 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美)富蘭克林 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他的財產更重要。——(法)莫里哀 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英)莎士比亞 信用難得易失。费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際關係最重要的,莫過於真誠,而且要出自內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裡都應該帶著它。 ——(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样連成一片。 ——(瑞士)阿米爾 閃光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並不都是好話。 ——(英)莎士比亞 守信用勝過有名氣。 ——(美)羅斯福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條件。 ——(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 ——(英)哈伯特 (以上名人名言摘自 1. 遵守諾言就象保卫你的榮譽一樣。 ——(法)巴爾扎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俗語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中)馮玉祥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头的崗哨,它在那裡值勤站岗,監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英)毛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諺語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蘇)高爾基 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爾斯泰 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 ——(美)馬克.吐溫 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美)富蘭克林 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他的財產更重要。——(法)莫里哀 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英)莎士比亞 信用難得易失。费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際關係最重要的,莫過於真誠,而且要出自內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裡都應該帶著它。 ——(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样連成一片。 ——(瑞士)阿米爾 閃光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並不都是好話。 ——(英)莎士比亞 守信用勝過有名氣。 ——(美)羅斯福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條件。 ——(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 ——(英)哈伯特 (以上名人名言摘自《诚信真好》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