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量與粒子數,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這是基本公式。 物質的量=粒子數/阿伏伽德羅常數 (使用的時候,微粒的種類要一種) 物質的量=質量/摩爾質量 n=m/M=N/NA
質量,粒子數,物質的量的關係?
質量:希爾斯場聚集效應造成的物質聚集現象。可以用來巨集觀描述物質的多少。 粒子數:粒子的個數。对於同一物體而言,觀察不同的粒子,其粒子數不同。如描述一定體積的水,可以說含有a個水分子,也可以說含有3a个原子。 物質的量:本质和粒子數一樣,只不過單位不同,粒子數的單位是個,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阿福加德羅常數)。就如,你有60張紙(粒子數)和你有5打紙(物質的量)是等價的。 共同關係就是 質量=粒子數*粒子質量=物質的量*摩爾質量(一摩爾粒子的质量)。
“物質的量”是什麼意思 ?
一、物質的量定義 [编輯本段] 物質的量是国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長度”,“质量”,“時間”等概念一样,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词。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尔,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巨集觀可稱量物质聯絡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离子、質子、電子等 物质的量的單位是 摩(爾) 符號:mol 標準: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數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应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和物質含有的粒子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質量=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即m=nM 粒子數=這種粒子的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即N=n*NA
摩爾質量,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粒子數的關係?
物質的量——n 物質的质量——m 摩爾質量——M 粒子數——N 阿伏加德羅常數——NA 相對原子質量——Ar 相對分子質量——Mr 質量分數——w 氣體摩爾體積——Vm——L/mol——22.4L/mol(在標準狀况下,即在0攝氏度101千帕的條件下) 物质的量浓度——CB(B在C的右下角)——mol/L 物質的量(mol)=物質的質量(g)/物質的摩爾質量(g/mol) 以單位體積溶液裡所含溶質B(B表示各种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浓度。 常用單位:mol/L或mol/m3 。 氣體的體積V=物質的量(mol)x氣体摩爾體積(Vm) 六。溶質的質量分數,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密度的關係 W=(C*1L*M)/(1000ml*密度)*100% 拓展:C=(1000·a%·密度)/M
物質的量 到底是指什麼?
物質的量是用MOL作單位,計算微粒數目(不是大小)的物理量。 物質的量是人為(國際化學會)規定出來的一堆粒子,這一堆粒子的數目就是0.012KG12C原子所含原子的数目,把這個數目叫阿伏伽德羅常數,(比如規定100粒大米為1摩爾,稱出這100粒大米的質量,就可以估算出一袋(已知質量)大米的數目),這樣就把微观粒子和巨集觀質量建立了關系,使計量微粒數目更方便。 物質的量與微粒數目成正比 1molCO2------2molO,即氧原子數目是CO2分子的兩倍 進這個網站hlghx後面加上.com,有很多資料和視訊,對你會很有幫助
化學中的粒子數是什麼?
一、物質的量定義 物质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单位為摩爾,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巨集觀可稱量物質聯絡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等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 摩(爾) 符號:mol 標準: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數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须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单元應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二、阿伏加德羅常數(NA) 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作基準,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1. 三、物質的量與粒子數的關係 N=n·NA 滿足上述關係的粒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质子、中子、電子數)或它们的特定組合. 如:1molCaCl2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相等的粒子是CaCl2粒子,其中Ca2+为1mol、Cl-為2mol,阴陽離子之和為3mol或原子數為3mol. 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应該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类,而不使用該粒子的中文名稱。例如說“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还是指1mol氧分子,含义就不明確。又如說“1mol碳原子”,是指1mol12C,還是指1mol13C,含義也不明確。 粒子集體中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離子、電子等。例如:1molF,0.5molCO2,1kmolCO2-3,amole-,1.5molNa2CO3·10H2O等。 1molF中約含6.02×1023個F原子; 0.5molCO2中約含0.5×6.02×1023個CO2分子; 1kmolCO2-3中約含1000×6.02×1023個CO2-3離子; amole-中約含a×6.02×1023個e-; 1.5molNa2CO3·10H2O中約含1.5×6.02×1023個Na2CO3·10H2O,即約含有3×6.02×1023個Na+、1.5×6.02×1023个CO2-3、15×6.02×1023個H2O. 四、摩爾質量(m) 单位 g·mol-1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即1mol該物質所具有的質量與摩爾質量的數值等同. 2.1mol粒子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在數值上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质量(Ar)或相對分子質量(Mr)相等. 五、几個基本符號 物質的量——n 物質的質量——m 摩爾質量——M 粒子数——N 阿伏加德羅常数——NA 相對原子質量——Ar 相對分子質量——Mr 質量分數——W 物質的量(mol)=物質的質量(g)/物質的摩爾質量(g/mol)
微粒數和物質的量有什麼區別?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7個基本的物理量分別為:長度、質量、時間、電流強度、发光強度、溫度、物質的量),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巨集觀可稱量物質聯絡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 摩(爾)單位符號: mol 符號:n 標準:0.012 kg 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箇中子的碳原子數量 物質的量指的是結構微粒,可以說分子、原子、質子、中子,也可以是原子團等、離子等特定結構單元。 微粒數, 一般用N表示,單位是個; 兩者關係是微粒數=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常用6.02×10^23).
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所含粒子最多的是哪個?
首先,設這些物質都是一摩爾每升,一升的K2CO3和CaCl2含的粒子比醋酸鈉和氯化銨多,因為氯离子是2摩爾,鉀離子也是2摩爾 然後比較氯化鈣和碳酸鉀所含粒子誰多: 鉀離子數等於氯離子數(物質的量相同,哪個多可從化學式上可看出,都是兩摩尔) 碳酸根離子水解:CO3 2-+H2O=HCO3-+OH- 所以說碳酸根水解後比水解前離子數更多 而鈣离子不水解,所以說離子數不變. 綜上所述,在物質的量浓度相同且體積相同的條件下,K2CO3所含離子更多 (此題缺條件,物質的量浓度相同不代表物質的量就相同,和體積有關,在物質的量浓度相同的條件下一杯水那麼多的CaCl2沒有一盆K2CO3所含離子多,懂了麼?)
化學:物質的量與微粒之間的關係?
微粒個數單位是個,而物质的量的意思就是,把每6.02×10^23個微粒记為1mol 只是一個新的單位、新的計數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