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精華】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八篇

重陽節小學作文

【精華】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小學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1

  重陽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城裡玩。

  我們來到汽車站等車,突然,遠遠的,我看見三個人:一個小女孩,大約只有幾歲,左邊是位高個子叔叔,手中拎著很多東西,右邊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漸漸走近,我定睛一看,呀!這不是前兩天剛從青島回來的鄰居阿明叔叔一家嗎?他們又要去哪兒呀!我不禁好奇起來問”他們聽到我的問話,回過頭友好的打招呼說:“我們也要乘車出去啊”媽媽也看見他們了,我知道大人間的“董事會”又要開始了。果然,在車上。他們開始不停的聊起話來,從他們的交談中我才知道重陽節要到了。我知道“重陽節”就是“敬老節”,所以叔叔他們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一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著很多補品,有“骨中金”,“椰島鹿龜酒”,“安利蛋粉”……聽媽媽說這些補品可是很貴的,他們肯定給老人,說明他們很孝順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爸爸時常對我說:“爺爺、奶奶雖然平時應年老而喜歡嘮叨,但畢竟他們都很愛我,很關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對他們“咆哮”而受爸爸訓。

  當然,我也對他們說:“你們是老年人,是享福的時候了,注重好你們身體是我們任務……。”我想著也是我的一片孝心吧。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2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即將到來的重陽節打響了了秋天到來的警鐘。但在重陽節新的定義——敬老節,也倡導人們對老人尊重,讓老人安度晚年。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在時間上,重陽節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定義。在古代,重陽作為夏冬交替季節的時間界標,因天地陰陽交替而陽氣衰弱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才有了登高避災,重陽“辭青”以及佩茱萸、食逢鉺的古俗。但是重陽節直到唐朝之時,才被點定為正式節日,各種活動在民間與宮廷一起慶祝。至清朝,一代比一代盛行。

  重陽節在現代的定義卻與古代不盡相同。為了讓老人感受到“夕陽無很好。”中國法律明確規定,每年的九月初九為老年節。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在古俗重陽節的承載下,在中國各地瀰漫開來。“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幾千年來儒家文化對於為人道德的基本要求。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要孝敬老人,讓他們笑看夕陽無限好,而不是烏雲密佈;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安度晚年。

  不管是“古代”的重陽節,還是現代的重陽節,它們都沿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習俗,記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更應把這一文化節日傳承下來。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3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這一天,人們會去孝敬老人們,而我在這一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每天看到奶奶擦地板這麼辛苦,決定在這一天幫奶奶擦地板。好不容易,這一天終於到了。

  晚上,我還自信滿滿的答應了奶奶擦地板呢,可是早晨,我再一次睡過頭了!我來到奶奶家,發現地板不是特別髒,那是因為奶奶每天愛護的成果啊!

  我自己去打了一盆水,把抹布在水裡擰擰,“啪”抹布被我拍在了地板上,我把抹布疊疊好,把水桶移了移,就開始大顯身手了,我左推推,右抹抹,奶奶在一旁看著,邊看,邊搖頭,說:“不對,不對!你這邊擦一擦,那邊擦一擦,要最後也不知道擦到哪裡了!”說著,奶奶緩慢地彎下腰,蹲下來,慢慢地和我說,抹布應該怎樣放,怎麼擦......

  奶奶的方法特別管用,還沒過一會兒,我就把整個家擦完了,我望著乾乾淨淨的地面,心裡無比甜蜜,這時,奶奶走過來,笑著對我說:“瞧瞧你!擦個地板,褲子都溼透了!我來給你曬曬!”說完,奶奶就讓我把褲子給她,我脫下沒一會兒,奶奶遞過來一條新褲子,說:“給你買的!”我笑嘻嘻的接過褲子。

  穿好褲子,我的心裡想:明明是老人節嘛!就像在過兒童節一樣呢!不過,這樣的感覺真好!我好幸福哦!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4

 重陽節的傳說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的傳說吧: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

  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後人廣泛流傳,現在在中國幾乎是全部人家都會慶祝重陽節,登高、探親、賞菊,是一種民俗的享受。

  希望這種傳統的節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5

  外國有個感恩節,我們中國也有自己的感恩節,那就是傳統佳節——重陽節。今年的重陽節,我們學校就舉行了一個以“感恩”為主題的大隊活動。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秩序井然地來到操場,席地而坐。兩位小主持人一前一後來到主席臺中央,用清脆響亮的聲音宣佈活動正式開始,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一群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首先來到臺前,他們筆直地站立著,目光炯炯地看著前方,顯得特別神氣。小學生作文--重陽節裡學感恩作文小學生作文--重陽節裡學感恩作文。隨著悠揚的音樂聲響起,他們深情地朗誦起詩歌《走在感恩的路上》。整齊而富有感染力的齊誦像一塊大磁鐵,深深地把我們吸引住了,大家都凝神諦聽。他們一會兒排成方形,一會兒又排成一顆愛心,朗誦得聲情並茂、抑揚頓挫。“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感恩老師,是他們教會我們知識……”聽著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我好像看到了父母勞累忙碌的身影,聽到了老師耐心教育我們的聲音,眼眶不覺微微溼潤起來。他們為我付出了那麼多,我為他們做的`卻實在太少了!

  詩朗誦後,我們又聽了“美德少年”黃頔波的故事,她義務為孤老院的老人服務的無私精神感動了我們。師生合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優美的歌聲也令我們陶醉在其中。

  最後,《感恩的心》的音樂響起,全體同學起立,用深情用心地去演繹這首歌曲。我一邊唱著,一邊想著,我一定要學會感恩:感恩家庭,感恩社會,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年的重陽節裡,我不僅收穫了快樂,還學會了感恩。就讓感恩之心伴著我一路成長吧!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6

  從古至今,人們把“九”稱之為“陽數”,把“六”稱之為“陰數”,九月初九,兩陽相會,故而稱之為重陽,“九九”與“久久”讀音相同,又有著長壽的意義,並且還有尊老,愛老,助老的風 俗意義。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重陽節。

  重陽節有很多的習俗,例如:賞菊花,登高,吃花糕······在這一天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關於菊花,我有一個重陽節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恆景,他平常守著自家的空地。有一年,瘟疫襲擊而來,他聽說,在南邊有一位叫費長房的仙人。

  於是,他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依舊沒有找到。有一天,他看見一隻白鶴,於是,就跟著他走了,不知不覺的來到了費長房的住處,恆景跪了兩天兩夜,門才被開啟,費長房得知情況後,給了 他一把青龍寶劍,一支茱萸,一瓶菊花酒,恆景學會後,就趕了回汝南縣,正好是九月初九,瘟疫來襲擊了,恆景帶著父老鄉親登上了山頂,身上有一支茱萸,喝了一瓶菊花酒,瘟疫來了。結果無人得 病,便走了,就在這時恆景抽出寶劍,與瘟疫鬥了幾回合,瘟疫知道不行,便落荒而逃。故此,就有了“九九重陽”的節日,也有了這些習俗。

  重陽節,又是尊老,愛老,助老的節日,我要在這天幫助那些老人,使他們得到一些溫暖。

  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尊老,愛老,助老,使老人永遠健康,長壽。讓我們把每一天都當作重陽節,每天都去尊老,愛老,助老吧!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7

  重陽節的由來已久,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嗎?

  重陽節是許多長輩的節日,對於家庭而言是對老人長壽安康的祝福,對於社會而言更是倡導敬老尊老的道德樹立。主要有以下幾個習俗:

  賞菊: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菊展躲在重陽舉行。所以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登高: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放紙鷂: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吃重陽糕:重陽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每個地方過重陽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重要的是熱鬧。要是這個日子能回家陪陪爸媽,或是去旅遊,享受一下農家樂,也是很溫馨的一件事。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8

  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位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今年的重陽節,天氣格外的好,告別了許久的陰雨天氣,迎著怡人的晨風,抬頭望天,暖陽露出了笑臉,似乎也來趕趟兒,我們一大家人從四面八方趕到曾祖母家,陪她過重陽。曾祖母今年87歲高齡了,耳聰目明,身體硬朗。平時一個人住,每逢節假日,兒孫們都會趕回來看望她。

  曾祖母今天可高興了,看著滿滿的一屋子孩子,笑得合不攏嘴了。一會兒叫這個,一會兒叫那個,一會兒用手摸摸這個的頭,一會兒用手摸摸那個的臉。曾祖母總是最疼我們曾孫輩。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也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她給自己添置新衣,總是拿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給我們零花錢。

  中午,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飯後,奶奶提議:我們曾孫輩的幾個孩子給曾祖母捶背、洗腳,孫輩們給曾祖母收拾整理房間。接到任務後,我馬上開始行動,在廚房裡打了一壺冷水,放在灶臺上燒熱。然後拿出洗腳盆,把燒熱的水倒進盆裡,為了不燙著曾祖母,我用手試了試水溫,小心翼翼地往盆裡加冷水,直到水溫合適。我趕緊把盆子端到曾祖母面前,蹲下身子,熟練地把襪子脫掉,把她的腳慢慢地放進水裡,我:“水燙嗎”?“不燙”。

  曾祖母回答道。我捲起袖子,慢慢地給她輕輕地搓起腳來。她的腳又粗糙又幹瘦,腳面上滿是褶皺,腳底滿是老繭,硬硬的。她一聲不吭,靜靜地看著我把她的腳撥弄來撥弄去。猛然間,我發現她的眼睛溼潤了,我相信:那是幸福的眼淚。

  我給曾祖母洗腳,其他人也沒閒著,有的給她錘錘背,有的給她揉揉肩。而他的幾個女兒,則準備了精彩的節目:四姨婆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五姨婆跳了民族舞,大家唱的唱歌、跳的跳舞,好不熱鬧。曾祖母的臉上一直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看著眼前的一切,我不僅想到了女作家龍應臺老師的《目送》一書,那樸實真摯的文字,讓人走心的同時心生折服,讓我深刻的領悟到“百善孝當先”的真諦。同時也詮釋了“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的真正含義。別樣重陽,心懷感恩,感恩長輩們的教育撫養之恩,讓長輩們度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