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九九重陽作文(通用33篇)

九九重陽作文

九九重陽作文(通用3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九九重陽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九重陽作文 篇1

  一年四季之中,我最喜歡菊花飄香的秋季;一年的許多個節日之中,我認為重陽節是比兒童節和春節更讓我快樂的節日。那是因為,金秋的重陽節又是“老人節”、“長壽節”和“敬老節”,一年之中,只有這個節日,是獨獨屬於我外婆的!

  在重陽節,人們賞菊花、吃重陽糕、登高祈福,非常開心。然而對我來說,重陽節不光是快樂的,它更多的意義是感恩!

  每到重陽節,我總是年年堅持去外婆家拜訪。今年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帶著水果、糕點,興沖沖地來到了外婆家。外婆一開啟門,兩眼一亮就高興地把我抱了起來,說:“小外孫女又來看我了吧,真乖,外婆真高興。”我在外婆的耳邊輕輕說:“外婆,今天是重陽節,祝您節日快樂。”“好,好,謝謝你呀!”外婆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了,好像年輕了不少。

  吃完了晚飯,我決定把早已準備的計劃實施起來,那就是給外婆洗一次腳,讓外婆高興高興。於是,我打來一盆熱水,把外婆請到床前坐下。外婆疑惑地問我:“你要幹什麼?”“今天我幫您洗腳吧!”“喔。”外婆沒再說什麼,於是,我幫外婆脫下鞋子,啊,一股異味直竄出來,我連忙捂住鼻子,唉,洗什麼腳呀?還是別洗啦!外婆見我猶豫了,笑著說:“怎麼?要當逃嗎?”“我,我……不是的,我正要給您洗呢!”於是我只得硬著頭皮給外婆脫掉襪子,啊!這腳怎麼和我的完全不一樣呢?雙腳筋脈突兀,失去了彈性的皮膚已經變成了棕褐色,顯得那麼蒼老,連腳指甲也變了形。我的心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湧上我的心頭。

  撫摩著外婆那雙長滿繭的腳,我強忍著淚水,陷入了沉思:外婆,平時的您看起來是那麼堅強、能幹,可這雙腳完全顯出了您的蒼老、瘦弱。是您,為了這個家操勞了一生,直到現在您還整天地勞動,卻從不叫累,您是多麼辛勞啊!外婆,您給了我無限的憐愛和呵護,就算我做錯了事,您也從來不責備我,總是以慈愛的心對待我,時常教育我要努力讀書,而我,卻還常常嫌您嘮叨,辜負了您的一片苦心。外婆,給您洗一次腳算得了什麼呢,就算天天給您洗腳也是應該的……

  九九重陽情,悠悠兒女心。一個普通而又不尋常的重陽節又過去了,但它對我的教育意義十分深刻。外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好好孝敬您,讓您過上幸福的生活!

  九九重陽作文 篇2

  瓦藍瓦藍的天空下,桂花漸漸凋零飄落,九九重陽又一輪。

  重陽節是全世界老人的節日,富有這深厚的歷史文化,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而今天的重陽是愉快的,它在一陣陣微冷的秋風中踏著輕輕的腳步走來了……在這麼重要的日子裡,肯定還得配上重要的點心——重陽糕。而在我的理解寶典中,重陽糕的“糕”又通“高”,因為每逢在重陽節,老人們都得去爬山登高。在老年人的眼裡,登高過程可以收穫到無限的樂趣,則攀登到最頂峰時可眺望遠方,因為這樣都長壽到九十九歲以上。

  王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重陽節,品品沁人心脾的菊花,賞賞馨香撲鼻的桂花,又會想起遠在他鄉的親人,不由感到一絲寒意。

  話說萬能的桂花也是重陽節不能錯過的花草植物!萬能的她可以做許多美味佳餚。例如:桂花糕、桂花羹等。她還有許多妙用之處,例如桂花泡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樣可以舒展人們的心情。

  記得在小時候,我經歷過這樣一個關於重陽節的故事……

  在家鄉的小村莊裡,每逢重陽都會去村莊裡唯一的那棵桂花樹上摘桂花,“中亭地白樹棲鴉,冷霜無聲溼桂花。”那淡黃色的小精靈們星星點點,一簇簇,一團團。有些精靈十分羞澀,躲在墨綠的桂花葉後面不敢出來見人;有些精靈落落大方,就直站在最耀眼的地方;有些精靈和那些人們在風中拼命地舞蹈。那可愛的小精靈們真讓我們摘不下手。這一剎那,這讓我回想起了《桂花雨》那一篇文章。

  我們開始要做桂花糕了。首先拿適量的糯米粉,然後用牛奶來揉麵團,再放入摘下來的桂花……僅管秋風習習,但大家還是都幹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

  而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家裡的老人長輩吃!

  瞧!爺爺奶奶吃得多高興啊!他們一邊吃著手裡熱乎乎的桂花糕,一邊對我說:“霏霏做的真好吃!我們太喜歡啦!”

  我摸摸桂花糕,也大口地吃起來,大家都笑了。

  這次的重陽節帶給我了許多珍貴而又美好的回憶,再次為我們的生活開啟了新的篇章。

  九九重陽作文 篇3

  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裡,我們盼來了閤家團圓的中秋節,更迎來了九月九日重陽節!

  每年的這個時候,爺爺總會對著我們回憶起他的長輩,眼中泛著淚花;每年的這個時候,媽媽總會提著一袋袋禮物,帶著我回她的老家看望太奶奶。今年,當我看到夜燈下等待我們歸來的奶奶的身影時,心中翻騰起不一樣的感覺。

  趁著假期,我們一家三口駕車去了江蘇常熟,回來時快深夜了。剛下車,我的耳畔便響起了熟悉的聲音:“昉昉!昉昉!”是奶奶!我循聲尋去,只見奶奶站在家門口的一盞路燈下,看到我後,正急急忙忙地向我走來:只見她腳步蹣跚,棕色的頭髮間夾雜著幾絲銀髮,在路燈的照耀下散發著淡淡的光澤,臉上的那一條條深深的皺紋如同一圈圈年輪,寫盡了滄桑,我才發現奶奶不知不覺間盡然這麼老了。她走到了我面前,仔細地端詳了我一陣,聲音因為興奮提高了幾度:“阿囡,你回來啦,常熟好玩嗎?”才去了外地兩天嘛,奶奶好像很久沒見我似的,上下打量著,又是摸我的頭,又拍拍我的肩,不一會兒,還把手伸進了包裡,拿出了一個用袋子包得嚴嚴實實的東西塞到我手中:“快吃!奶奶今天去吃喜酒了,把毛蟹帶來給你吃!”站在身後的媽媽馬上說:“媽,我們也從江蘇給你帶來了很多陽澄湖大閘蟹,快,上去吧!”這時,我雙手握著尚有餘溫的毛蟹,不禁思潮起伏。

  聽媽媽說,我是奶奶帶大的,從三個月開始,我就成了奶奶的“小尾巴”,她到哪都帶著我;等我上幼兒園了,又是奶奶不分寒暑把我來回接送;等我上學後,奶奶每天來接我時,總會變戲法一樣從包裡拿出精心準備的點心,有時是蛋餅,有時是黑米糕,有時是一瓶熱熱的紅棗湯;為了照顧我,奶奶去年回家時還被車撞斷了腿,到現在還經常會疼;這次我們去旅遊,她還特意過來給我們管家。回想起一件件奶奶為我家的付出,我不禁為平時對她的不少抱怨而羞愧不已,奶奶!對不起!

  想到這,我馬上邁開了步子,走進了家門。我把奶奶拉到了花園的搖椅上,一邊把從常熟帶來的食品拿出來,放到她手裡,一邊和她談起了這次旅遊路上的所見所聞,奶奶津津有味地吃著,聽著,媽媽在園中打掃著衛生,也時不時地插上幾句話,爸爸喂完了魚兒,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說到有趣的地方時,全家都樂翻了!這時,廚房裡正蒸著大閘蟹,熱氣騰騰;花園裡,皎潔的月光照著三世同堂的一家,其樂融融。

  九九重陽節,濃濃家人情,愛就在我家!

  九九重陽作文 篇4

  上週六,鮮少大隊和北斗星聯合舉辦重陽節,向縣福利院獻愛心。八點左右,我們排得整整齊齊,舉著校旗和隊旗,一路笑著唱著。大約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縣福利院。

  這裡的環境優雅:綠草如茵,花團錦簇。走進院子,已經有十幾個白髮蒼蒼、面容慈祥的老人坐在椅子上準備欣賞我們的表演。這裡的工作人員熱情洋溢:兩棵大樹之間掛著“熱烈歡迎城北小學獻愛心”的紅色標語。“爸……”歡迎掌聲。

  演出一開始,有的同學獻上了激情的拉丁舞,有的跳著傳統的筷子舞,還有我們的合唱《最美不過夕陽紅》……掌聲如潮,歡呼聲如熱浪。至於老人,有的笑著流淚,有的沉浸在熱鬧的氣氛中享受著發愣,有的站起來忍不住隨著節奏扭動。一張張久違的陽光的笑臉出現在他們的臉上,他們似乎還不到十年。

  演出結束後,是時候體驗一下這些老人家的生活了。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二樓。我走進一個寬敞明亮的房間。我要去採訪一個82歲的爺爺。走進爺爺的臥室,床頭放著一張大大的老照片。這張照片是這個叫陳建華的爺爺年輕時當兵時拍的。他穿著華麗的軍裝,胸前掛著九枚銀牌。獎牌下面是一個十字元號,上面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爺爺是解放軍。沉重的勳章似乎預示著爺爺的豐功偉績,刀刻的皺紋似乎是爺爺滄桑戰鬥的“車轍”。聽著爺爺講的戰鬥故事,我們彷彿置身於一個戰火紛飛的戰場,就像看到爺爺與敵人英勇作戰。我一邊聽,一邊忍不住對爺爺加了無限的敬佩。

  “盛子源,讓我們獻上愛!”船長的一句話提醒了我。一些學生給老人搓背,一些幫助老人打掃衛生,一些給老人疊被子倒茶。我快步走到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面前,給了她奶奶一個小巧玲瓏的水晶口哨。並對她說:“奶奶,以後如果你需要幫助,你吹口哨大家都會聽到的。”奶奶聽了我的話很開心。她立刻接過水晶哨子,臉像一朵盛開的金菊。

  最後離開,我們都帶著一種依依不捨的心情告別了老人:“爺爺奶奶,保重!我們會再來看你的!”

  九九重陽作文 篇5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的時候,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九九重陽作文 篇6

  農曆9月9日,是全國傳統佳節——重陽節。在這個喜慶而隆重的節日裡,最最幸福的人莫過於全國各地的老人們了。

  我曾經看過這樣的故事:一個空巢老人一個人在家。他的兒女都去外地打工了,只留她在家。他十分寂寞,最後病死了,而且死亡的屍體幾個星期後才發現。

  2000年,徐淑英的老伴得肝癌去世了。兩年裡,怕孩子被傳染,都是她一人獨自照顧老伴。在老伴住院的日子裡,醫院經常發出病危通知單,整整13個月裡,她沒有躺過床鋪,每晚都坐在椅子上,靠著老伴的枕頭睡。

  那時,老伴瘦得皮包骨,1.8米的個子只有40公斤,怎麼坐也不舒服。她就想回家幫他做一個墊子。就是將棉被中間挖一個洞,老伴坐在洞裡,四周軟綿綿的,比較舒服。

  她對老伴說:讓孩子照顧你一天,我隔天再坐最早的車回醫院。老伴卻說:他們哪有你細心?她就一直沒回家,直到他出院。

  老伴去世後,徐淑英獨住。二兒子結婚時,想搬來和她一起住,她當場就同意。後來,她仔細想了想,覺得和兒子兒媳一起住不一定好。兒子兒媳吵架,自己要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而且大家在一起住久了難免會有摩擦。分開住,偶爾見見面聊聊天,感情還能更親密呢。第二天,她告訴兒子:老媽改變主意了。兒子表示理解,她說:“謝謝兒子,理解萬歲。”

  她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她好動,劍、拳、操樣樣玩得。在老年大學學了腰鼓後,她又把社群裡20多名學員組織起來,堅持每週練習,在市老年人藝術節上獲得金獎。

  她自創的“環保饅頭”堪稱一絕:由綠豆、黃豆、紅豆、紅米、小米、麵粉組成,她一次蒸十幾個,自己留幾個當早餐,其他的送給朋友鄰居。她為人熱情,大夥也疼她愛她,她生病時,許多老人做她愛吃的餃子、煎餅送到床頭。

  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關愛空巢老人,就是關愛將來的你我!

  讓愛的鮮花開遍整個重陽!

  九九重陽作文 篇7

  逛超市是愜意的,趕集卻是別有風趣。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早就聽說每年臨溪的集市很好玩,於是,我們全家腳踩腳踏車,沐著秋日暖陽,迎著丹桂飄香,趕集去了。

  還沒到臨溪地界,就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馬路兩邊停滿的各種車輛,道路上人山人海,有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前來購買價廉物美家居日用;有打扮入時卻懷舊的“城裡人”,淘寶平日大街上難以尋覓的徽州傳統工藝品;也有揹著旅行包,手持相機的旅遊者興奮地體驗民俗文化,有好多警察在維持秩序,還有武警列著隊在巡邏。

  好不容易停好車子,終於進了集市,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

  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有民間工匠用原木竹自制的籃子、蔑盤、菜罩、刀板傳統家居用品;有農民幹活不可缺少的鐮刀、鋤頭、扁擔等徽州地區農家用具;有農民們用洋鐵皮敲出的各式鐵桶、鐵箱;有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盆景和花草;有物廉價美的服裝、飾品,還有現場製作的民間小吃。這些原汁原味的商品,我們看著特別有趣。

  嘿,瞧,不僅東西多,而且賣東西的商家們也千奇百怪。有的,搭個“戲臺”拿著話筒大聲吆喝叫賣;有的,脫了上衣,身上寫著“勁力”兩字賣菜刀、砍柴刀;有的,放著勁霸音樂,跳著舞,烤著羊肉串;有的,把自己當成一個模特,裡裡外外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熱情地招攬顧客;還有一個老人吹著“天籟之音”,在吸引眼球,推銷滿身的葫蘆絲……

  不知不覺中,我停步在現場製作糖葫蘆的店鋪。哇,好嫻熟的手法,串山楂,沾糖水,一氣呵成,糖葫蘆味香色全,令人垂涎三尺,嘿嘿,我也不例外。

  逛著看著,夕陽漸漸西下,遠處農家的炊煙裊裊升起,小寶寶們趴在媽媽背上掛著口水睡著了,手裡還拿著半個棉花糖。我也漸漸走累了,在媽媽的催促下,只好戀戀不捨地離去。好期盼明年的重陽到來,再去回味那熱鬧的場景!

  九九重陽作文 篇8

  今天是農曆九月九日老人節,秋高氣爽,陽光明媚。我和夥伴詹樂航想找幾個好朋友一起到青口中央公園遊玩。

  我們先去找軍軍,來到軍軍家門前,正好看見軍軍提著一大袋禮品,和他爸爸媽媽說說笑笑著從屋裡走出來。我們走上前說道:“軍軍,到中央公園玩去。”軍軍高興地說:“今天是老人節,我和爸爸媽媽到鄉下看爺爺奶奶。”說著他們便走了。我們去找李強,來到李強家門前,看見李強媽媽正在陽臺上曬衣服,我便大聲說道:“阿姨,李強在家嗎?”阿姨從陽臺上探出頭來說:“今天是老人節,他跟叔叔去爺爺家看爺爺去了。”我們只好去找王明。來到王明家,我們敲了敲門,門開了,王明的爸爸走了出來,我連忙問道:“叔叔,王明在家嗎?“叔叔說:“今天是老人節,他剛出門到奶奶家看奶奶去了。“

  我們只好兩個人往中央公園走去。

  樂航說:“他們真有愛心,懂得孝敬老人,我們老家都在外地,不然也回去看望爺爺奶奶。”

  “是啊!要是能像他們那樣回老家看爺爺奶奶,表達我們的愛心多好呀!”我遺憾地說。突然,我靈機一動說:“有了,咱們也能去看爺爺奶奶。”鑫傑疑惑不解地問道:“路途那麼遙遠,我們怎麼回家看爺爺奶奶?”

  “我們到附近的敬老院去看看爺爺奶奶。”

  “好呀,我們也去送愛心!“

  我們立馬回家拿來平時積攢的零花錢人,到超市買了麵包,香蕉高高興興地往敬老院走去。來到敬老院,我們不約而同地說:“爺爺奶奶您好!我們看您菜了。“爺爺奶奶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我給爺爺奶奶每人一塊麵包,樂航剝好香蕉送到爺爺奶奶手裡。看著爺爺奶奶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這時,村支書也提著一大包禮物來看望老人了。他看到這溫馨的一幕,激動地說:“新時代的少年變了,變得越來越有愛心了。”我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九九重陽作文 篇9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王維膾炙人口的佳句,也是重陽節最好的代名詞。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在這一天裡,人們通常都要……”我對著電腦,一字一句的念道。

  “哎,登高,我怎麼沒想到呢?”媽媽一拍腦袋,說道,“我們帶奶奶去爬山吧!”

  “好好好!我跳了起來,正好我們也好久沒出去活動活動了!”

  經過一番準備,我們出發了。

  “真熱鬧呀!到底什麼事情啊?”我伸長脖子,企圖望到那人海的盡頭。

  “吳山廟會,”奶奶說著,指了指路邊的一塊牌子。

  這時,只聽媽媽在背後衝我喊道:“喂,別落下,快上山吧!”

  “來了來了!我忙喊道,“奶奶,我們走吧!”

  “走吧!”

  ……

  “哎,那是什麼?”我望著綠蔭中的一個雪白的小巧身影,感到萬分驚喜。

  “是……鴿子?”

  “對,就是鴿子!”我叫了起來,連忙買了袋鴿食拉著奶奶來到了餵養區。

  “奶奶,你敢拿手餵它們嗎?”

  “這有什麼不敢?你看我”只見奶奶拿起幾顆放在手上毫不畏懼的伸了出去,幾隻可愛的信鴿低下頭來,啄食著奶奶手上的玉米粒。奶奶臉上浮現出了笑容,她臉上那歲月的刻痕,此事彷彿也減少許多。不知這一群聖潔的天使使她想起了什麼呢?是自己曾經的年輕歲月?還是……這時,一陣風颳過,鴿群“唰”的一下飛了起來,潔白的翅膀連綴成了一片雪白的屏障,飛向遠方。回頭望去,只見奶奶目送著那群鴿子,眼神中帶著幾分迷離。此刻,她是否把自己的思念也寄託在了那一層雪白的屏障之中了呢?有人寄情於明月,寄情于山水,唯獨她,把自己的思鄉之情,寄託於鴿群白羽間……

  重陽節,敬老節,思鄉節……

  九九重陽作文 篇10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來了。“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時的我比“六一”兒童節來了還高興,因為這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啊!今天我打算送他們一個節日禮物,兒童節時爺爺奶奶就送了我許多禮物,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也要送一個大禮給他們。我想既然是節日,那賀卡肯定是少不了的。我決定親手為他們製作一個精美的賀卡。

  於是找出平時做手工用的卡紙和工具,因為是節日賀卡,所以我特地選擇了紅色的卡紙作為主材,配上我精心裁剪的各色小圖形,製作了一張精美的賀卡,並寫上我衷心祝福的話語:爺爺奶奶,你們辛苦了,祝你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做好賀卡,我心想,爺爺奶奶收到賀卡時一定會非常高興吧,我決定先把它藏好,晚餐時給爺爺奶奶一個驚喜。

  送賀卡只是節日禮物的一小部分,今天我還得為爺爺奶奶分擔一些家務事作為節日禮物。平時都是爺爺澆花,今天我來澆。我把灑水瓶裝滿水,提了提,好沉啊!看來爺爺每次澆花時都不容易呀。平時都是奶奶去買菜,今天我陪她去買;平時飯後都是奶奶洗碗,今天我來洗。我認認真真地幫著他們做好每一件事,從中也體會到了他們的辛苦,爺爺奶奶看著我所做的每件事樂得直誇我懂事。

  忙活了一天,終於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吃晚飯的時間了,等全家坐到桌旁準備開飯時,我首先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並把事先準備好的賀卡拿出來送給他們,爺爺奶奶收到這份意外的驚喜笑得合不攏嘴,他們拿著賀卡左看右看,誇我做得真精美,顏色搭配得也很喜慶,說我的這雙小手可巧了!

  吃完晚飯,我又忙著把飯桌收拾乾淨,把碗碟洗好,讓爺爺奶奶安安靜靜、舒舒服服地坐在一起看電視、快快樂樂地說說話。怎麼樣,我的“重陽節”禮物不錯吧?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多孝敬孝敬老人吧!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因為爺爺奶奶的今天就是爸爸媽媽的明天,也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一定要多多孝敬老人!

  九九重陽作文 篇11

  記憶中,關於重陽節的習俗並不多,只記得小時候,每到這個節日,家人都會在一起好好吃個飯;也都會去田野裡採些茱萸茶放於房裡的各個角落,說是為了辟邪,大人說了,我也就記住了,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我是不知道的。小時候性子野,一到重陽節的前幾天,村裡小孩一起去採茱萸的時候,總是會多搶一些,直到將能看到的茱萸都採光帶回家才會滿意,覺得這東西辟邪嘛,當然也是越多越好。後來讀小學了,知道重陽節除了採茱萸,還得喝菊花酒,還得登高望遠。喝酒小孩子是不能幹的,那登高呢?似乎八百里洞庭就沒有高山,除了水還是水啊。那時候還心想,難怪沒見家人在過節的時候,有登山的,原來是沒有高山啊。

  後來搬家了,採茱萸辟邪的事情早忘了,待想起,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想闢,就能避開得了的;登山不是要有山你才要去登的,往往是不知不覺登過一座山,又看到一座山,然後還來不及回味此山之風景,又開始埋頭登面前這座山了。

  小時候學關於重陽節的詩文,有記得幾句是:獨在異鄉為異客;遍插茱萸少一人;如果在異鄉太久,也就無所謂插不插茱萸了吧。小時候盼望過節,是因為過節總會有好吃的好穿的;現在過節不過節似乎也就那麼回事,不在意了。

  我不知道現在家鄉在重陽節是不是還會去採茱萸插門邊,只記得出來這麼些年,在大城市裡,也沒見過有誰在自家門邊插茱萸辟邪的,也沒見有多少人記得在今天多陪陪家裡老人的,連我自己也都忘了。

  或許時代的變遷,因改變了的生活方式,間接也導致改變了一些社會的習俗。常聽有人抱怨說現在傳統的一些好習俗已經丟了,人越來越冷漠,只知道利益不知道尊重人、尊重傳統。但我在與朋友、親戚的聯絡中,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好早就有朋友說,重陽節要買個禮物送給奶奶的、要給家裡多打幾個電話等等。我想或許不是不知道尊重,而是好的習俗只是在急劇變化的生活節奏中,換了一種方式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悄悄的在進行吧。

  九九重陽作文 篇12

  耳畔的風聲,還是我不堪疲憊難再前行的氣喘聲。深吸一口氣,“呼……”我已分不清這是我選擇繼續前行,即使雙腿像被灌滿了鉛。

  終於登頂了。許是太久沒登山的緣故,疲憊感像海浪般向我襲來。但登頂的喜悅暫時將疲憊感沖刷了一部分。我想起了逝去的,哦不,不是逝去的,只是回去到原來的地方的外婆。儘管,我連她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連她的樣子也記不清了,但我仍清楚地記得那年重陽她對我說那番話時閃閃發光的眼睛,閃著智慧的光芒。

  外婆還健在的時候,每年重陽,她都會帶我登山,年幼的我心裡是極其不情願的,但身體卻又很實誠地乖乖跟過去。外婆登山時就像鳥兒出籠般,步履飛快,額頭上沁出細汗她會拿出自己備好的手絹擦拭,臉蛋紅撲撲的,像一個紅蘋果,喜慶極了。我只能跟在外婆後面一路小跑。一旦我快落後下來,外婆會說:“快跟上,快跟上。”這時我便會問:“外婆,為什麼要登山啊?好累的。”每每這時,外婆總不理我。於是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解答,直到那年重陽,登頂之後外婆拿出自己釀的菊花酒,度數不高,泛著清冷的幽香。

  她先給自己滿上一杯,然後也破天荒地給我倒了一杯。以前我只能聞聞酒香,頭一回可以嚐了,難免有些受寵若驚。然後我捧著酒杯乖乖坐在外婆身邊,與外婆眺望遠處。這時,外婆突然說:“孩子,這巍巍大山,綿亙不絕,便像我們的人生,我們永遠都在負重前行,不曾停歇。若因疲憊便選擇了結束,這又如何登頂呢?”說完,便輕輕抿了一口菊花酒,不再說話,若有所思。那時的我也不過把那些話當成普通的話。現在想想,便是外婆留給我的最後一番話以及“為什麼登山”的答案。只是她用一種風輕雲淡的語氣說出來,就像她在問別人吃早餐了嗎。

  而現在,許多年後沒有外婆帶我登山的重陽節裡,我領悟到那年日月並陽的日子裡,外婆風輕雲淡說出的那番話,並至今奉為金科五律,永生難忘。

  九九重陽作文 篇13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每當想起毛主席的《採桑子·重陽》這一首橫掃千古的名篇大作,不禁心生感慨:重陽節又到了。老人高興,兒女高興,小孩也高興,好一派喜慶氣氛。

  重陽節:節令名。陰曆的九月十九,又叫重九。因為九是陽數,九月一個陽,九日一個陽,故名“重陽”,又叫敬老節,有登高的傳統習俗。登高時,佩戴茱萸囊,據說可以避邪。

  重陽節對於老人來說,是一個高興的節日。老人門可以結伴,手握金菊,前去登高。可重陽節對一些特殊的老人來說,又有著不一般的意義,故曆代文人墨客,對重陽節大加吟誦,各抒感慨!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主席的《採桑子·重陽》,內容描寫重陽節的戰地風光,借景抒情,表現了戰爭勝利後的喜悅和對革命前途的樂觀,並從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自然觀或宇宙觀作了形象的詩的揭示,是富有深刻哲理意蘊的。而對於一些退役老軍人來說,會勾起他們無限的回憶與遐想。抗戰時期,他們是如此的風光,如此的英勇,充滿了動力與奉獻祖國的激情。可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重陽,他們也老了!回憶當年,他們會感到無比欣慰與自豪。每到重陽,他們會為自己倍感驕傲。

  “每封佳節倍思親’,有些兒女忙於事業,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和陪伴他們的父母親,只有把他們送進養老院。可每到重陽節,兒女想父母,父母也思念兒女,想來想去,即使是節日,彼此也獨自生悲,徒感寂寥。

  今逢重陽,而我們因該為這些飽受思念之苦的老人們做些什麼呢?雖然我們是小孩,卻也可以為他們做很多很多。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東西,去養老院慰問那些老人,陪他們一起過節,讓他們不用感到孤獨,還可以自編自演一些節目,與老爺爺老奶奶一起開心,一起快樂。這樣,老人們不僅開心了,我們也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重陽節過了一年又一年,今又重陽,對老人們來說,他們一定會一起吟誦: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九九重陽作文 篇14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黃花分外香。菊花是重陽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有“無菊不成節”的說法,千年前東坡便有詩句:“菊花開處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有菊花就是重陽,菊花便是重陽最美好的心境。

  金秋迎菊開,重陽正是賞花時,陶淵明有詩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的品種繁多,五顏六色,而以黃為正,因而,我國不少地方又叫菊花為“黃花”,稱重陽節為“黃花節”。菊花通常在九月開放,有“九月菊”之稱。《呂氏春秋》講秋季的特徵是菊花有黃,東漢《四民月令》又說九月採菊,所以菊花成了九月的標誌,也就成了重陽的象徵。王維有“無窮菊花節”詩句,重陽節便又稱“菊花節”。

  菊花在重陽節最重要的功能是飲用。早在戰國時代,屈原筆下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秋菊花瓣。岑參有詩云:“九月黃花酒,登高會昔聞”,表達了對重陽節的憧憬,登高舉杯,菊香盈懷,讓人心馳神往。漢代出現菊花酒,它被看做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現代醫學認為,菊花酒可明目、治頭暈、降血壓、補肝氣、安腸胃等,有益於身體健康。

  菊花以其高標隱逸孤傲脫俗的品格,引古今文人留下了無數佳句。孟浩然的詩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道出了對重陽賞菊的無限依戀。司空圖有詩:“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抒發了對重陽濃重的情結。白居易對菊花更是情深意重,他寫道:“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他對如霜一般白色菊花深深的戀歌,讓人動情,重陽觀菊,深情濃意令人回味。

  菊花開處乃重陽,那一束束各色的菊花,五彩繽紛,綻放著人們心中的思念,也盛開了對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嚮往。重陽節今稱“敬老節”、“老人節”,寓意平安和諧,生命長久和健康長壽。“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這是古人的願望,也是今人的希冀。

  九九重陽作文 篇15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年重陽節,我特意到爺爺家陪爺爺過重陽。

  那天早晨,天空蔚藍蔚藍的,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小草伸起了懶腰,幾隻小鳥也時不時地從我旁邊飛過,嘰嘰喳喳地叫著。它們彷彿也在過重陽節,也去看望爺爺奶奶了。

  一到爺爺家,爺爺臉上的皺紋立刻舒展開了,他笑著說:“貝貝,你來了!我等了很久了。”我急忙說:“爺爺,重陽節快樂!”“時間不早了,趕快去吃飯吧!”爺爺關心地說。

  爺爺為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看著滿桌可口的菜餚,我心裡特別感動:爺爺總是為我著想,連飯菜都只准備我愛吃的。我急忙坐下,夾起一隻鮮美的大螃蟹,裝進爺爺碗中。爺爺一愣,接著開心地說道:“貝貝,你吃!”我兩手叉腰,生氣地說:“為什麼每次都是我吃,以後都要一起吃!”爺爺眯起眼睛,不住的點頭說道:“好的,聽你的。”

  吃完飯後,我看了看爺爺,感覺他似乎有點疲憊。我請爺爺坐在床上,說:“爺爺,我給你按摩吧。”話音剛落,我就把手放在爺爺肩膀上,用力地一揉一捏,爺爺閉上眼睛,嘴角帶著笑意,臉上一副倘然的樣子。接著,我又握緊雙拳,一下一下用力地敲打著爺爺的背。我問爺爺:“舒服點了嗎?”爺爺說:“舒服,舒服!謝謝你,貝貝!”我雖然很累,但心裡依然高興極了。

  過了一會兒,我又和爺爺去橋上散步。我拉著爺爺的手走上了鰲峰大橋,大橋上風景優美,橋頭隱隱約約可見連綿的青山,橋下是滔滔的敖江。我們倆一邊散步,一邊聊天,一邊欣賞著周圍的風景,別提有多開心了!

  一天很快就要過去了,我也要回家了,爺爺不捨地說:“再見,貝貝!有空再來玩!”回家的路上,我想:現在很多老人都很孤獨,需要兒子、孫子的陪伴。我以後一定要經常去看望爺爺,照顧他!

  九九重陽作文 篇16

  又是一年重陽日,正是賞菊的季節。恰逢植物園裡舉行菊花大展,我和媽媽早早地一起去觀賞菊花。

  觀賞菊花的人可真多呀!停車場裡的車滿滿的,媽媽開了很遠,才停下來,我們只能步行走到植物園的入口。

  還沒有走到近前,遠遠的望見門的四周擺了各種造型五顏六色的菊花,還有兩條黃色的巨龍,在秋風中游動著,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急忙往前奔去,湊近一看,原來這黃色的巨龍正是由一朵朵的`小菊花造型而成的,隨著風,花兒微微顫動,這龍好像活了一樣。有很多的遊客都在和它合影,我連忙讓我媽媽給我拍一張。

  我們從大門往裡走,路的兩邊都有不同品種,各種顏色的菊花,有的傲立枝頭,有的含苞待放,讓我應接不暇。美麗的菊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每一個人到了那裡都要彎下腰來聞一聞,彷彿吸足了氧氣,站起來就覺得心曠神怡,走起路來顯得那麼精神。

  看,開放的花有的朵大,有的朵小,有的瓣是卷的,有的瓣是直的。顏色也不一樣,白的像雪那樣晶瑩閃亮,黃的像金子那樣耀眼,暗紅的、淡綠的,還有藕荷色的,更顯得嬌嫩可愛。那菊中佳品“綠雲”,外部花瓣直伸,綻開後稍下垂,瓣端有勾環捲曲。似朵朵彩雲,花色變淡,綠中透白。內部花瓣正抱,花色濃綠晶瑩,不露花心。整個花形豐滿大輪,漫舞瀟灑、優美動人。那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風翩翩起舞,“鳳凰振羽”花開向四周伸展,瓣向上捲曲,形如鳳凰展翅。近中部花瓣向內抱卷,似鳳凰翩翩展翅飛翔。

  沒有開放的花,也非常可愛,有粉色的紐扣,晶瑩剔透;白色的珍珠,閃閃發光;綠色的花苞,嬌嫩的讓人忍不住去撫摸一下。

  一路觀賞,造型菊把我們帶進了藝術的殿堂。三層塔菊到七層塔菊,雄鷹展翅、黃葫蘆、菊花亭、十二生肖,菊花門,處處妙趣橫生、惟妙惟肖,震驚之餘,讓我們領略了園林工人賦予造型菊別樣的風采。

  秋風輕拂,走出植物園,我不禁感嘆,菊花肩並著肩,膀挨著膀,在這涼爽的秋日裡,它們給我們帶來了無限驚喜。

  九九重陽作文 篇17

  太陽收斂起耀眼的光芒,變成一個金燦燦的光碟,慢慢的要墜下山去了,那萬里無雲的天空藍藍的,像一個明淨的天湖。滿天紅霞,好似天女散下一件紅衣裳。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此刻,老師教導我們的話語縈繞在我的腦海裡“要孝敬長輩,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對呀!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想起爺爺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這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呀!平時,爺爺是那麼愛我,一直把我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掉。可是我從來沒有為爺爺做過一件事,我是不是應該感恩爺爺、回報爺爺、孝順爺爺呢?對了,爺爺每晚都有邊喝茶邊看報的習慣,我若是給爺爺泡一杯茶,爺爺該多麼開心呀!

  晚飯過後,爺爺仍像往常那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我連忙跑進廚房,燒了一壺開水,從櫃子裡取出一個茶杯,放入爺爺最愛喝的大紅袍,再倒入開水沖泡。頓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好香呀!難怪爺爺這麼喜歡喝大紅袍!我小心地端著茶杯,來到爺爺身邊,恭恭敬敬地說:“請您喝茶吧!”爺爺抬起頭,很驚異地看著我:“喲,我孫女兒給我泡茶啦!”我笑著說:“是的,爺爺快喝茶吧!您要再不喝的話,茶就涼了!”爺爺忙放下報紙,接過我手中的茶杯放到嘴邊,眯起雙眼,深吸了一囗氣“真香呀!香!”爺輕輕地抿了一口,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好茶!好茶!”說著,爺放下茶杯,捏捏我的小鼻子,眉開眼笑地說“今天,太陽打從西邊出來啦!孫女兒給我泡茶嘍!”“哎呀,爺爺您平時那麼疼爰我,我卻沒有為您做過一件事,今天是重陽節,我正想借今天這個機會來孝敬您!”爺爺樂得合不攏嘴,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我的心裡也美滋滋的,有種說不出來的舒爽勁兒。

  窗外,風輕輕地搖動樹枝,葉兒輕輕呢喃,在風中優美的舞蹈,沙沙沙~~彷彿一串愛的奏鳴曲,奏出生命中最和諧,最美妙的華章。

  九九重陽作文 篇18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農曆的九月九日,正是重陽節。九月九,二九相重,就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易經》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所以“重九”,也就叫做重陽了。

  要說重陽,必不可少的,就是重陽的習俗。在重陽這一天,人們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或是佩戴菊花,還要吃“重陽糕”呢!傳說“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就像一座寶塔一般,在最頂層呢,還要擺上兩隻“小羊”,代表“重陽”。

  但是現在的重陽,就大不相同了,現在,我們只能透過網路知道重陽的習俗,要上網才知道“重陽糕”到底長什麼樣,“重陽糕”到底是什麼。現在的重陽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雖是節日,卻不像節日,甚至只有年長的老人和手機才會知道還有“重陽”這麼一個節日。

  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因為在這一天,我們應該陪家裡的老人,抽出這一天時間來,和他們坐在一起,聊聊天,共享團聚的美好時光。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或是迫不得已的事,我們在重陽這一天,總是沒能好好陪陪他們,沒能讓他們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甚至連重陽也忘卻了。

  重陽節,老人節,我們不就應該陪陪老人,過一個美好的重陽嗎?隨著生活節奏地不斷加快,重陽節似乎也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我們總是忙於眼前的事,而忘了家中的老人。也許在重陽這一天,總有一個身影,站在家門口,不停地朝外面張望,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讓我們一起重拾重陽,一起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最後回家看看父母,陪陪老人,牽起他們滄桑的雙手,坐在褪色的木椅上,一起嘮嘮嗑,讓他們也露出孩子般開心的笑容,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讓我們一起過一個溫暖的重陽吧!

  九九重陽作文 篇19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媽媽拎著補品,帶著我去看望公公婆婆。

  到了婆婆家,媽媽一邊把補品遞給婆婆,一邊笑著對我說“苗苗,見到公公婆婆要說寫什麼?”我一聽,頭立刻低了下去,抿著嘴笑著,什麼也沒說,跑進舅舅房間玩電腦了。媽媽無可奈何地說“這丫頭就是怕說話。”婆婆笑著說:“說什麼,能來看婆婆,婆婆就很開心了,還買這麼多東西多浪費錢啊!”

  中午婆婆燒了許多我愛吃的菜,而且把這些菜都放在我面前,還不停地夾菜往我碗裡塞。吃完飯後,婆婆帶我去超市買吃的。到了超市,我買了一些零食,雖然婆婆說吃零食不好,但還是隨我拿。突然在文具架上,我看到一些漂亮的賀卡,我心動了,想買,婆婆問“買賀卡有什麼用?”

  “送給你啊。”

  “你想送給婆婆,就親手做一張吧。”

  婆婆的話提醒了我,教師節的時候,學校就號召我們自己動手做賀卡送給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今天我也做一張賀卡送給婆婆。回到家中,我鑽進舅舅房間,關上門,開始做賀卡。我先拿出一張白紙對摺,在上面一層畫一個大大的“愛心”,再用剪刀掏空,然後在下一層畫了一些代表感激之心的金盞花,還畫了一雙大手牽著一雙小手,最後我又在上面寫下了自己創作的小詩:

  婆婆,您把對我的關心織進柔軟的毛衣裡,

  婆婆,您把對我的關心燴進美味的飯菜裡,

  婆婆,您把對我的關心藏進學習的獎賞裡

  婆婆,您把對我的關心融進和藹的笑容裡。

  祝公公婆婆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做好後,我把賀卡遞到正在幹活的婆婆手中,婆婆開啟後,開心地讀了起來。讀完後,滿是皺紋的臉上樂開了化,連聲誇獎:“苗苗真能幹,賀卡做得比買的還漂亮,都會寫詩了。”聽了婆婆的誇獎,我不好意思的笑了,但心裡卻美滋滋的。

  九九重陽作文 篇20

  秋天到來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曆初九,為什麼會有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久久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中最大,故有長久,長壽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更深遠了。1889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位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我們的學校也有活動。有打架子鼓、有跳街舞、跳拉丁舞、有廣場舞。第一個表演的廣場舞,表演開始啦,大媽們個個都上了舞臺,音樂一響起來,大媽們九翩翩起舞的跳起來,大媽們的舞是多麼的魅力,讓臺下的同學們刮目相看,大家一起跺著腳,哼著歌為大媽們歡呼鼓掌。

  第二個表演是一個很火的表演,拉丁舞《小蘋果》,音樂一放出來,同學們九大聲的唱起歌來,拉丁舞表演之後,我看到同學們的臉蛋紅的像小蘋果一樣,把臺下的爺爺奶奶笑的合不攏嘴。

  第三個表演是我盼望已久的打架子鼓和街舞表演,我心裡想要是這兩個配在一起演一定很酷,架子鼓表演的鼓聲讓我跺起來,街舞表演的動作讓我身體不由自主的搖擺起來。

  最後一個環節是“送擁抱”活動,老師說:“請送擁抱的小朋友起立,去擁抱自己的爺爺奶奶。”同學們個個走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您辛苦了,”“奶奶等我長大了,我會帶您去個個地方玩,”還有的說:“爺爺奶奶我愛你們。”這些話讓我和周圍的同學們老師們好感動。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又難忘的節日。重陽節一個讓長輩綻開笑臉的節日,一個讓我們孝敬父母的節日。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九九重陽作文 篇21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每當想起毛主席的《採桑子·重陽》這一首橫掃千古的名篇大作,不禁心生感慨:重陽節又到了。老人高興,兒女高興,小孩也高興,好一派喜慶氣氛。

  重陽節:節令名。陰曆的九月十九,又叫重九。因為九是陽數,九月一個陽,九日一個陽,故名“重陽”,又叫敬老節,有登高的傳統習俗。登高時,佩戴茱萸囊,據說可以避邪。

  重陽節對於老人來說,是一個高興的節日。老人門可以結伴,手握金菊,前去登高。可重陽節對一些特殊的老人來說,又有著不一般的意義,故歷代文人墨客,對重陽節大加吟誦,各抒感慨!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主席的《採桑子·重陽》,內容描寫重陽節的戰地風光,借景抒情,表現了戰爭勝利後的喜悅和對革命前途的樂觀,並從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自然觀或宇宙觀作了形象的詩的揭示,是富有深刻哲理意蘊的。而對於一些煺役老軍人來說,會勾起他們無限的回憶與遐想。抗戰時期,他們是如此的風光,如此的英勇,充滿了動力與奉獻祖國的激情。可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重陽,他們也老了!回憶當年,他們會感到無比欣慰與自豪。每到重陽,他們會為自己倍感驕傲。

  “每封佳節倍思親’,有些兒女忙於事業,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和陪伴他們的父母親,只有把他們送進養老院。可每到重陽節,兒女想父母,父母也思念兒女,想來想去,即使是節日,彼此也獨自生悲,徒感寂寥。

  今逢重陽,而我們因該為這些飽受思念之苦的老人們做些什麼呢?雖然我們是小孩,卻也可以為他們做很多很多。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東西,去養老院慰問那些老人,陪他們一起過節,讓他們不用感到孤獨,還可以自編自演一些節目,與老爺爺老奶奶一起開心,一起快樂。這樣,老人們不僅開心了,我們也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重陽節過了一年又一年,今又重陽,對老人們來說,他們一定會一起吟誦: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九九重陽作文 篇22

  今天是九月九重陽節,有的地方稱做老人節,還有的地方稱做思親節。普遍的稱呼就是,重陽節、登山節、踏青節。重陽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人們進行著登山、旅遊、插茱萸,摘樹葉,觀賞楓樹的紅葉風景。總之,人們對這個節日是很重視的。

  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參加了旅遊的隊伍,看到了香山的美景,見到了朋友與親人們的歡聚,不由我思念起我的故鄉,思念我的親人、朋友。我一路遊覽、一路思念。

  臨近下山時心裡萌動了作詩詞來紀念這個節日的想法。靈感一來就舉筆寫下了如下宋體詞。清平樂·九月九思故鄉。

  今天農曆九月初九,廣州也終於有點涼快了,此時若在家已經要穿毛衣了吧。每逢佳節倍思親,客居他鄉,總有點小小的鄉愁在心底。廣州的白天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夜晚五彩斑斕,燈紅酒綠,嘈雜與匆忙沒有休止。

  所謂的繁華不能給我任何的歡喜,總是想起家鄉的秋天,晚上,涼爽的風,吃著各種新鮮香甜的果實,望著天空閃爍的星星,想著朦朧美好的心事。那時的我眼睛很亮,心中有夢想,而夢想總是在遠方,年少的我相信,遠方充滿著難以述說的神秘與美妙,遠方有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奇觀景緻,遠方有很多讓我們激動好奇的東西。而今遠離故鄉來到所謂的遠方,每天所聽所看的人和事已司空見慣,終日的匆忙讓我眼睛無光,內心迷茫,年少的夢已經模糊,也許現在的我就在年少的美夢裡,只是我已經沒覺得那麼美好而已。

  也許很多人來到這裡都是為了淘金,並沒有把這當成一個家園,所以很多人找不到安全感和歸宿感,而由太多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的人們組成的城市總會透露出一些冷漠。單位也有那麼多本地人,年長的,年輕的,尤其是年輕人跟我們在一塊感覺不到什麼隔閡,只是不知道他們年少的夢想是什麼,是否也在遠方,但此時此刻他們肯定體會不到異鄉人的情懷。想家的感覺,其實挺好。

  九九重陽作文 篇23

  題記重陽節是一個傳統式的傳統節日,他要我開心也要我可悲。為何?由於是我個表哥,名重陽,他為人正直厚道很多,尤其是看待我們這群表兄弟。我也是愛他,儘管他比我大好幾歲,但我對他就彷彿對同年齡的最好的朋友。但很悲劇,兩年前,他遭遇毒殺,此後人間蒸發了!

  每一年的九月初九九九重陽節是人盡皆知的傳統民族節日。故鄉的重陽節,大多數風俗習慣和其他地區一樣。如果是拜祭祖先,吃壽桃,登山,風箏。臨到重陽節前,各村各戶就剛開始急急忙忙地提前準備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有雞脯肉、丸子、油菜(其他蔬菜也是有,但是我喜歡吃油菜)、壽桃。來到重陽節那一天,大家就會在特殊的時間,成群結隊地拿著分別準備好的食材到祠堂祭拜她們的先祖。祭拜主要是上香、說語、燒金幣、放鞭炮。奮不顧身地鞭炮聲,激發大家的懷戀的心

  祭拜完先祖後便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吃壽桃。幹萬別誤會,那不是水蜜桃,僅僅沒多久拜祭時表明的壽桃,那便是一種用粘米粉、糖、服食淺粉色素等原料所製成的,表面很光滑,像水晶果凍一樣,還刻著水蜜桃、壽字。樣子有的像桃子,有些是個環形。還記得每一次我都是會吃上一大半,好飽呀!然後是爬山主題活動了。每一個家中都是會機構一些人去爬山,還能夠在山間野炊呢!(要留意防火安全哦!)在山路上,你能說笑、歌唱、談心可是我則會坐著一棵老樹下,幹什麼呢?懷戀我那永別世間的表哥:表哥,你一直在那還好嗎?過很快樂嗎?犯罪人已被拘捕了,你好好安息吧!最終是放風箏。大夥兒會在峰頂上做一個大風箏,隨後在上面寫上分別的想念或心願,要是是好的。隨後將紙鳶放進那藍色的天空,送信人風,便會將你的思念寄託給你所想的人,將你的願望寄來夢想成真者重陽節、重陽節,什麼叫重陽節?便是重回陽間,將虛有化作實際,將傷心變成開心!啊!思念你,我鍾愛的表哥!

  九九重陽作文 篇24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即將到來。我媽媽帶著補品帶我去看我的公公婆婆。

  我到了婆婆家,媽媽把補藥遞給婆婆,笑著對我說:“妙妙,我見了公公婆婆,該說些什麼,該寫些什麼?”聽了這話,我立刻低下頭,抿著嘴笑了。我什麼也沒說,跑進我叔叔的房間去玩電腦。媽媽無奈地說這個女孩害怕說話。婆婆笑著說,“你說呢?我岳母非常高興去看望她。買這麼多東西真是浪費錢!”

  中午,我岳母做了許多我喜歡吃的菜,放在我面前,不停地把它們塞進我的碗裡。吃完飯,我岳母帶我去超市買食物。當我到達超市時,我買了一些小吃。雖然我岳母說吃零食不好,但我還是帶走了。突然在文具架上,我看到了一些漂亮的賀卡。我被感動了,想買下它們。我岳母問買賀卡有什麼用?給你的。如果你想把它給你的岳母,你自己做一個。

  我的岳母提醒我,在教師節那天,學校號召我們為老師製作賀卡來表達我們的思想。今天我還為岳母做了一張賀卡。當我到家時,我走進我叔叔的房間,關上門,開始製作賀卡。首先,我拿出一張白紙,對摺,在上層畫了一個大大的愛心,然後用剪刀空剪開,然後在下層畫了一些代表感恩的金盞花,還畫了一雙大手牽著一雙小手。最後,我在上面寫下了我自己的詩:婆婆,你把你對我的關心織成一件柔軟的毛衣,婆婆,你把你對我的關心織成一頓美味的飯菜,婆婆,你把你對我的關心藏在學習的回報中,婆婆,你把你對我的關心融化成一個親切的微笑

  我祝我的公公婆婆身體健康,天天開心。完成後,我把賀卡遞給我在職的岳母,她開啟賀卡,高興地讀了起來。看完之後,我佈滿皺紋的臉變得開朗起來,不停地稱讚我:苗苗真的很有能力,能把賀卡做得比我買的更漂亮,而且他還會寫詩。聽完婆婆的表揚,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但心裡充滿了喜悅。

  九九重陽作文 篇25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這可是我敬愛的爺爺奶奶的節日!我今天可一定要好好地表現一下!迅速吃好晚飯後,我從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準備好的精緻的小剪刀,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剪指甲,好嗎?”爺爺聽了,一愣,帶著懷疑的神情說:“乖孫女,你也會剪指甲?”“會!”話雖這麼說,可我卻心虛得很,畢竟我從來沒剪過指甲呀!不過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誠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務。不是有句老話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說幹就幹,我拉過爺爺的手,開始行動了。哇!爺爺的指甲好硬哦!萬事開頭難,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了第一刀。“爺爺,痛不痛?”“不痛不痛,這哪會痛呀!”爺爺滿意地坐在沙發上說,“爺爺這是在享我孫女的福啊!”突然我發現爺爺有個手指頭上竟沒有指甲,我急了,問:“爺爺,你這個手指頭的指甲呢?”爺爺見我著急的樣子,連忙說:“小平平,別急!這是我在部隊時弄掉的。

  那是一次軍事練習,我們正在訓練擦槍,由於我一心想快些,用力過猛,讓槍給夾了。沒事,現在早好了,一點也不痛了。不信你摸摸,它硬得很呢!”聽了爺爺的話,我趕緊去摸,那肉果然已很硬了。是呀,都已經幾十年了,能不硬嗎?爺爺可真是個堅強的人哪!我一邊摸著他的手指頭,一邊這麼想著。剪好了爺爺的手指甲,輪到給奶奶剪了。我捏過奶奶的手,發現雖說奶奶是個女的,可手卻很厚,而且也很粗糙。我心裡格登了一下。奶奶見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聽聽奶奶的故事?”

  我抬頭看著奶奶慈祥的眼睛,點了點頭。奶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裡的事、田裡的活都由我包乾了。我這雙手幹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聽著奶奶的話,我竟忘記了給她剪指甲,而是把她的手捧起來,緊緊地貼在我了的小臉上。一次剪指甲竟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這得感謝這個重陽節呀!但願在人們的心裡天天是重陽!

  九九重陽作文 篇26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我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節日。每個人將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昔日風華正茂的青年人終會成為年過半百的老人。

  大多數為老人服務的小站都是真誠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機銷售一些所謂的治療儀器。這邊剛免費為老人做了簡單的身體測量,那邊就忙不疊拿出儀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渾身解數,巧舌如簧,誓必讓老人買下不可。

  一些單位在重陽那天,肯定會有行動,名為給老人送愛心,實際為單位賺名氣,送些不靠譜的禮物,諸如視力保健儀之類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平時就經常有敬老院虐待老人的事情曝光,但是敬老院還是照樣要開的,只是換個名字重整旗鼓而已。至於服務質量有沒有改進,那就不得而知了。基於現在的社會環境,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小孩的,到我們年老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或孩子身處外地或工作關係,或自身原因,無暇照顧老人,很多人可能都有機會進老人院安度晚年,這樣的狀況怎麼不讓人為以後擔憂呢?

  真正關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節日的時候才表達關懷,無需用金錢和物質去衡量關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條簡訊,一通電話,只要是流露真心的問候,老人也會很高興。經濟不太好的,平時多幫老人做些家務,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於單位企業的節日獻愛心,真正為老人們做點實事,少些沽名釣譽的虛浮吧。

  尊敬老人是我中華的文化傳統,在今天這個經濟繁榮的日子裡,中年一代的人們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身邊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有義務承擔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續不滅的傳統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才是愛的最高境界,愛在重陽,伸出雙手,溫暖你我。

  關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陽工程,需要我們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九九重陽作文 篇27

  今天是重陽節,我陪爸爸去醫院看牙醫。

  生性好動的我,在等待爸爸的過程中,去小賣店買水喝。我徑直走向去過很多次的小賣店,可是小賣店老闆沒在家,我就只能去另一個店買。

  進了小賣店,我看到了一位滿臉滄桑的老爺爺,溝壑縱橫的臉佈滿菸灰,好像好多年不洗了。在他抬頭的一瞬間,我看到了他渾濁的雙眼。突然,一股尿騷味刺激我的嗅覺,我仔細聞了聞,心想:這是什麼味道啊?

  老爺爺用沙啞的嗓音問我:“小朋友,要點什麼啊”。“水”。他對我笑了笑說:“自己拿吧”。我拿了一瓶我喜歡喝的飲料迅速離開了那個地方。可是,我剛出門就發現這瓶飲料過期了。我又折返回來,“這個過期了”。“啊?過期了?這個呢?”他拿起左邊的柺杖吃力的站起來,“也過期了!”“唉,你自己拿吧,我累了,這個下面的沒過期,你自己拿吧!”我點了點頭,邊搬起兩箱已經積滿了灰塵的鹹菜,邊問:“家裡只有你一個人嗎?您的老伴呢?”“她死了十幾年了”,“你的孩子呢?”“也死了!”他邊說邊流出苦澀的眼淚。

  聽到這裡,我拿起一瓶還有半個月就過期的飲料,“我幫您收拾收拾吧”!“不用,不用!”“沒關係”,說著,我把已經過期幾十年的東西放在一起,沒過期的放在一起。用抹布把櫃檯擦乾淨。臨走的時候,他又給我一瓶飲料,我趁他沒注意,把一個月的零花錢放在了錢箱子裡。

  大城市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年輕人對大城市的嚮往使留守老人增多。越來越多的老人沒人陪伴,哪怕抽出時間來看看老人,陪老人說說話,已成為老人的奢望。失獨老人更可憐,雖然過著吃穿不愁的生活,但是感受不到一點家的溫暖。在重陽節這特殊的日子裡,我第一次體會到老人的不容易,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關注老人,一起將陽光般的溫暖傳遞給失獨老人吧!

  九九重陽作文 篇28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每逢每年這時,便是又到重陽了。重陽節,又名“老人節”。古人在重陽節登高望遠之時,總會賦詩一首:“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人逢佳節倍思親,團圓,敬老,便也是重陽節的習俗。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昔日風華正茂的青年人也成為了年過半百的老人。爺爺奶奶年輕時的模樣,也都已經過去了,今天這個難得的機會,總要為他們做些什麼。我還沒能力給爺爺奶奶添置大件,沒能力做頂天立地的大事。但總要盡我所能的為他們在這秋風瑟瑟的季節添一件暖衣,做一頓飯,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

  一場秋雨一場寒,今天上午卻出現了難得的好天氣,日光照耀在身上暖暖的,我陪爺爺奶奶坐在家門口的石桌上喝茶,聊天。爺爺奶奶給我講爸爸小時候的事,說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喜歡踢足球,喜歡到處跑,喜歡和同學打來打去,還問我記不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事,記不記得爺爺帶我去爬山,滿山上轉悠的事;記不記得爺爺養過的陪我長大的那條小狗;記不記得山上桃樹開了的時候。我喜歡讓爺爺揹著我摘桃花枝!是啊,那時候,爺爺還沒有生病,爺爺還背的動我。過了這麼久,我長大了,再也不能在爺爺的背上看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了。

  晚飯過後,爺爺來問我智慧手機的問題。他說在許多地方要用健康碼,他還是不懂不會,說小孩子,擺弄起手機來,也靈活。姑姑已經教過爺爺許多次了,爺爺只能搖頭苦笑:“哎,我歲數大了,也記不住”!爺爺奶奶他們好像跟不上這個世界的腳步了,可是他們當年也是一個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也有自己的青蔥歲月!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他們想要融入我們很困難,那何不,讓爺爺奶奶在關心的日常問候和笑臉裡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愛呢?我想著,也是這樣做著!願我們的父輩們兒孫繞膝坐!幸福滿堂彩!

  九九重陽作文 篇29

  不經意間,國慶小長假已過去5天的時間了。又到重陽佳節,又一年悄然逝去,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恍如隔世。

  前些天,QQ上遇到了小沐爾,去年這個時候,我們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搶優惠券,一起在麥當勞裡聊著很多未知的事,一晃她已離開我一年了,不但嫁了人,還生了個可愛的寶寶。沐爾說,“思思,下次我回來,你可要給我準備個大紅包噢!”有時真詫異,明明還是個孩子,卻已經是媽媽了。想起初識的情景,我們扎著一樣的馬尾,戴著相似的眼鏡,就連喜愛的動漫都相同,不同的是,沐爾不喜歡紫色,我們的海拔也是一高一低。時間到底改變了什麼?我無法得知,若干年後,大家的距離會不會越來越大?

  今年的節日,和老媽、舅舅帶著外公外婆去了玄武湖。氣候宜人,陽光溫暖,荷花雖已離去,滿塘的荷葉卻翠綠依然,很想上前摘下一片,卻終究作罷。坐著遊覽車大致瀏覽了一圈,也算是全部風景盡收眼底,不枉此行的目的。

  美好的假期就要所剩無幾,心中掠過一絲幽怨。我似乎並沒有完成些什麼任務,眨眼功夫,一堆文章已在公司向我招手,雖有無奈,卻也是必須要做的!歲歲重陽,不知是因近來的自己還未曾從《步步驚心》的憂傷中走出,還是濃郁秋意加劇了我的懷舊與思念。“草色堪綠染,桃花紅欲然。”追求了半生自由的女主念著悲傷的詩句辭世,也許真正的自由是根本就不存在世間的吧。

  去年曾在屋內插上了一支桂花,滿屋的清香,沁人心脾。今年卻匆匆忙忙,忘了這丟了那,也算小小遺憾。古人遍插茱萸,而今我卻喜歡桂花的香氣,清甜而不膩!餘下的2天時間,還可以做些什麼?我想我最想做的,就是不受打擾,安心地碼字錄歌了。

  消失了有段時日的藍顏知己終於在網上冒泡了,今天是他的生日,生日快樂噢,順心如意,為同樣80後的我們乾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記住孤王是最偉大最強大的人!哈哈~

  重陽過去了,下一個假期會不會還很遠很遠……

  九九重陽作文 篇30

  秋高氣爽,楓林盡染。微風送來幽幽的桂花香,甜甜的,那是大自然送來的暗號,悄悄地告訴你:秋天來了。

  和秋天一起來的還有我們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每到重陽節,我們都會有一項活動——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在去敬老院的路上,我問老師為什麼要在今天開展敬老的活動。老師告訴我,《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而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賦予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原來如此,聽了老師的解釋,我恍然大悟。

  步行來到敬老院,簡單的儀式之後,就開始了我們的慰問節目表演。舞蹈、相聲、唱歌……我們的節目都還帶著一絲稚氣,可是老人們每一個節目都看得認真、開心。這讓我們覺得自己就是舞臺上光芒四射的大明星,於是,我們的表演就更賣力、投入了。

  表演完節目,我們把帶來的水果、餅乾送給老人,然後給老人們捶背。我們讓老人們坐好,不靠在後面,儘管我們還小,卻都怕力氣太大了,連連問老人重不重,輕不輕。捶著背,說著話,老人們和我們常常不約而同地會心一笑,這一笑,讓我們不覺得疲累,心裡都是幸福的感覺。

  活動很快結束了,臨別前我們握著老人們的手,雖然也不知道該對他們說些什麼,可我們都努力將內心的情感透過緊緊握著的雙手,還有溫暖的笑容傳遞給他們。老人們的手,經歷歲月的磨礪,蒼老而又粗糙。可是,他們的手都是溫暖的,那溫暖也透過手心傳遞到了我們的心裡,讓我們的心裡也暖暖的,我們的笑容也因此更加燦爛!

  步行返校的路上,我們都很興奮,都說明年的重陽節還要來看望老人們。老師聽到後,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話——關心老人不僅僅是重陽節的事情。興奮的我們聽了這句話,陷入了思考:是啊,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愛老、敬老更要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九九重陽作文 篇31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啦。重陽節這天人們通常會登高祈壽、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等。每年的重陽節我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今年的重陽節可是和以前大不相同哦。

  今天就是重陽節了,我和媽媽吃完早飯就去了山陽灣小區參加班級組織的進社群活動。活動內容是給爺爺奶奶宣傳人口普查,我拿著老師發的材料就高興地朝小區廣場走去,那兒人多,這樣可以發得快一點。我看到一個爺爺就鼓起勇氣走上去說:“爺爺您好,今天我們班開展了進社群活動,想讓您瞭解一下人口普查。今年的人口普查時間點是11月1日開始,請你們關注一下。”,接下來我不斷重複這句話直到資料發完為止,任務很快完成了。在社群門口我還看到了志願者在給爺爺奶奶免費剃頭,媽媽告訴我,重陽節要敬老愛老,是老年人的節日。

  我最期待的是下午的活動,去邵老師家做重陽糕。我們到了邵老師家先洗手,接下來就開始動手做重陽糕了。首先把面倒在盆裡,接著把水倒進去,攪拌,然後用手把面捏的碎碎,放進模具裡再在上面放上葡萄乾,紅棗乾等材料。蒸好後我們幾個嚐了一下,真是很好吃。重陽糕做完,寫上祝福語,我們就下樓去給爺爺奶奶發重陽糕,爺爺奶奶很高興,還誇我們是好孩子。

  活動結束老師讓我們每人帶了一塊重陽糕回來,我非常開心,因為我想送給我的奶奶嘗一嘗。奶奶平時照顧我們非常辛苦,我想感謝她對我們的照顧。我還在重陽糕上放上提子和柚子,很漂亮,奶奶說:“這個還是留給你們吃吧。”,奶奶總是這樣,把好的全部留給我們,妹妹不懂事,還在一旁吵著要吃,我趕緊掰一塊放到奶奶嘴巴里,奶奶說真好吃。

  媽媽說,愛老敬老不是非要等到重陽節這一天,我們平時都要愛老敬老,我決定以後不對奶奶耍小性子,每週末幫奶奶捶捶背,捶捶腿,幫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明年的重陽節,我要在家多做點重陽糕,送給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祝他們健康長壽!

  九九重陽作文 篇32

  九九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戴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東漢方士費長房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家有大災難,如果用紅色的囊袋盛茱萸,掛在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就可以免禍。桓景到那天就率領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難去了,等到晚上回來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雞犬全都死了。從此,人們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於是沿襲成俗,遂成佳節。

  重陽登高,是節日主要習俗。歷代以來,漢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幹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中國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燻後可以避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燻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燻雄黃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衛生習慣的。

  菊花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陽賞菊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來釀酒。晉代菊花酒製法是:採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構相諸藥方佳。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說菊花酒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消百病的療效。

  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在重陽節食用。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義。

  九九重陽作文 篇33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終於讓我盼來了。我們學校首次組織了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

  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裡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抬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場上的人都為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麼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衝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已剩下不多了,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都不擔心,淡定地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後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吃過午飯,就到我們學校的運動員大顯身手的時候了。登山活動開始了,只見運動員們在半山腰上磨拳擦掌,做好預備姿勢。又是一聲哨響,運動員爭先恐後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學就要拿到紅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頭絆倒了,摔得個四腳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來再跑,可是來不及了,紅旗被五〈2〉班的同學奪走了。

  這時,太陽漸漸地西下了,金色的陽光照在同學們的笑臉上好像盛開著朵朵鮮花。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