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2020年快樂的冬至作文(精選10篇)

快樂的冬至作文

2020年快樂的冬至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0年快樂的冬至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快樂的冬至作文1

  今天是冬至,媽媽給我包了香噴噴的餃子。餃子一開鍋我就聞見香味。我趕緊跑回廚房,哇!一個個餃子想元寶一樣,在鍋裡翻滾著。餃子熟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像小船一樣在水面上漂浮著。盛在盤子裡,我像一隻饞貓一樣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又香又鮮。奶奶說:“吃了餃子就不會凍掉耳朵了。”媽媽說:“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今天的冬至我很快樂,因為我知道了“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快樂的冬至作文2

  今天是冬至,我和爺爺、奶奶一起搓湯圓,先燒開水,再把燒完的開水倒進裝水的碗裡,然後等到開水微涼,再把水倒進裝糯米粉碗裡,最後搓成圓形就可以開煮了,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看了就流口水。

  剛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湯圓來,一碗又一碗把我的小肚皮都吃得圓滾滾的,我撐著大大的肚皮坐在沙發上感嘆到:“湯圓真好吃呀!吃了湯圓我又長了一歲了。”

  快樂的冬至作文3

  冬至,是所有節氣中最早被定下來的節氣。

  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的都城規劃。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周公使用“土圭法測景”,在洛邑測得世界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深遠政治意義的舉動,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氣之一。

  今年冬至,因為我生病在家,所以,我吃到了姥姥親手包的餃子。後來聽同學們說,學校食堂也為我們準備了好吃的水餃。

  餃子一出鍋,我就趴在桌子上,湊在餃子旁邊,聞著餃子的香氣。餃子是我的最愛之一,我把餃子沾著醋吃了起來。我狼吞虎嚥地吃著,像一年沒吃過飯似的。

  這個冬至我過得很愉快,我彷彿已經看到了明年冬至,我的病已好,狼吞虎嚥地吃著餃子,吃了二十個!

  快樂的冬至作文4

  十二月二十二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冬至

  晚上,我和爸爸去奶奶家,奶奶說:“今天是冬至節,我們就吃麥油脂吧!”奶奶先準備了土豆、紅蘿蔔、海帶、芹菜、鮮肉等。再把菜洗得乾乾淨淨並切成絲,放在鍋裡炒熟。香味四溢、五彩繽紛的菜,讓人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

  接下來把麵皮平鋪在桌上,全部菜都夾一點放在麵皮的一邊,捲起麵皮的一邊並向對面捲去,呈橢圓形,折起底部,麥油脂就製成了。最後,把麥油脂放在熱油鍋裡炸上一炸,麥油脂就變得香香脆脆。我馬上抓了一個吃得津津有味。

  冬至還要祭祖,奶奶在桌上擺上祭品,點上香和蠟燭,跪下來,雙手合攏,一臉嚴肅向祖先扣拜,說:“節日到了,請祖先品償,保佑全家幸福!”

  真是一個快樂的冬至節!

  快樂的冬至作文5

  今年的冬至夜晚,我家多了一位小客人——我的表妹邱與眾,小名小眾子。哦,不,聽清楚,可不是小“粽子”哦!

  那天,我們在家裡準備好搓湯圓的工具,我的手早已經等得不耐煩了!終於,開動了。我拿起一小截面團,放在手裡捏著揉著。慢慢地,我的表演慾上來了,來了個“雙龍出海”,再使出“三五成群”、“八仙過海”……看著湯圓從我的手心裡不停地誕生,表妹也忍不住了,吵著嚷著也要“玩”。我猶豫著,表妹畢竟才兩歲多啊!不過,今天過節,就讓她開心一回吧!我給了她一個小麵糰,她模仿我的樣子,可怎麼搓也不成形。最後她乾脆把搓湯“圓”改為搓湯“條”了,接著小手一劈,把“條”又截成了一小段,哈哈,這是在做刀削麵嗎?

  我笑了,表妹笑了,全家人也大笑起來。看到大家興致這麼好,我再來個“雙寶呈祥”吧!我用麵糰做了一個底座,再加上個湯圓,大功告成,活脫脫一個金元寶!既然是“雙寶呈祥”,自然不能落單了,我又做了一個,這才好事成雙啊!

  快樂的冬至作文6

  傾聽著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誇飯香,一邊埋頭“苦幹”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著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在全家的笑聲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快樂的冬至作文7

  今天是冬至,一放學,我就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到家裡。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裡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裡。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麼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裡。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嚥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著。”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著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晚上,在溫柔的月光下,我們一家人坐在陽臺上聊天、講著笑話,齊樂融融……

  快樂的冬至作文8

  你知道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嗎?

  傳說醫聖張仲景回家鄉時,看到鄉親們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等煮好了,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人們吃了張仲景的“嬌耳”和怯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為了紀念張仲景,人們模仿“嬌耳”的樣子做成餃子。這就是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俗話說得好:“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今天是冬至,林老師給我們發了"九九消寒圖"。上面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上有九朵花瓣,每天要塗一瓣,塗完後,春天就來了。

  回到家裡,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手洗乾淨,開始包餃子了。我先把餃子皮放在機器上,機器由兩個半圓形組成,每個半圓形都有一個“財”。我把餃子皮放在機器上,放上餡,在餃子皮的邊緣塗上水,再使勁一壓,餃子就做好了。爸爸把開水燒開,在鍋裡放上餃子,就開始燒了。

  燒好後,我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早上,我還在夢中飛簷走壁,忽然,傳來媽媽的一聲:“快起床,去外婆家吃冬至圓嘍!”我一聽到有好吃的,一骨碌爬出被窩。吃了早飯,我和媽媽開車來到外婆家。

  剛走進外婆家,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我已經口水直流。外婆已經在包冬至圓了,她給我一個小麵糰,讓我也親手做一個。我先把麵糰搓成一個小球,再用小拇指戳一個小洞,順著這個小洞捏,捏成一個“小花苞”,接著往裡面裝肉,最後封口。我捧著這個“小桃子”滿心歡喜,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蒸籠裡,把蓋子蓋好。

  “小桃子”在蒸籠裡一點一點長胖,過了十分鐘,冬至圓就可以吃了。我咬著軟軟的皮,香噴噴的肉,樂開了花。外婆說:“吃了一個冬至圓,就大了一歲。”

  “十月一,冬至到,我們來吃冬至圓。冬至圓,圓又圓,家家戶戶幸福又團圓。”

  快樂的冬至作文9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節氣,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會變長。冬至最有趣的就是吃湯圓了,湯圓代表團圓,吃了湯圓就長一歲了。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提著籃子,到超市去買糯米粉,準備晚上做湯圓。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媽媽早上買的糯米粉開始做湯圓了。爸爸先把糯米糰放在一個容器裡,開始搓湯圓,我掐一個糯米糰,跟著爸爸的動作。他又揉又搓的,鬆鬆乾乾的糯米粉被爸爸這麼一搓一揉,變成粘粘溼溼的一團。我使勁搓,可總是那麼不盡人意。軟軟的米粉團在我眼中也變成碎碎的,一塊塊的,彷彿洩了氣的皮球。看著爸爸搓的.湯圓,又圓又光滑,別提有多可愛了,看得我直急。

  這時,爸爸對我說:“你用力要均勻,慢慢來,心急吃不熱豆腐。”我學著爸爸輕柔地搓起來。嘿,這下成功啦!看來搓湯圓還有決竅呢!在搓的過程中,爸爸還故意把一些搓得小,一些搓得大。我有些疑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爸爸看著我這個樣子,笑著說:“做得有大有小,代表著家庭老老少少團團圓圓。這才叫冬至嘛。”我恍然大悟,於是我和爸爸一鼓作氣,繼續搓養。不一會兒,我們就搓了兩盤。我看著那珍珠似的湯圓,饞得垂涎三尺。媽媽彷彿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湯圓放進鍋裡。等到鍋直冒白氣,一股香飄飄的湯圓味撲面而來。

  呀!一顆顆小湯圓像一粒粒潔白晶瑩的珍珠,在水裡上下翻滾,追逐嬉戲。媽媽把火力關掉,小心翼翼地把一顆顆湯圓放進碗裡。接著,就是吃湯圓的時間了。我們家人圍坐在湯圖前。根據風俗,長輩應該先吃。爺爺舀了幾顆湯圓,從他嘴裡出來的全是讚美的話語。我心裡美滋滋地,感受到勞動獲得的幸福。接著,我們相繼吃了一碗又一碗,家裡全是充滿歡樂的氣氛,一盤盤湯圓就在歡樂聲中被一掃而空了。

  冬至,是吃湯圓的日子,更是團圓的日子。湯圓的美,並不因為它的味道而是它裡面裝滿著我們全家的手藝,裝滿著愛的味道。

  快樂的冬至作文10

  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每年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每年冬至,我們全家人都會坐在桌邊一起吃餃子,可是今年例外了,我是和同學們一起過的冬至節。

  幾天前,老師就向我們宣佈了冬至包餃子活動,老師讓我做這次活動的主負責人。一連幾天我都在想這件事,激動得不得了。活動前一天,我把要參加活動的20幾位同學叫到跟前,給他們分配好任務,就期待著第二天的活動了。

  第二天中午,我激動得基本沒睡著覺,光想著下午的活動,還沒到點,我就起床了,實在是按耐不住那激動的心情了。我到了指定的場地,看見已經有好幾個同學已經到了,看來我來的還不算早呀!

  人齊後,活動開始了。負責和麵的幾位同學捲起袖子,拿出面,有力地和起來。面和得最好、動作最熟練的就是張廷睿了,他是活面的幾位同學中最瘦小的一個,但是他揉的面卻比誰都好,顯然在家裡幹了許多的活。只見他咬著牙,身體一前一後地伏動,麵糰到了他的手裡就像一個小玩具,彈攏幾下就變得光滑又美觀。

  第二步是擀皮。李欣瑤是一位文靜的小女生,她的任務是擀皮,剛開始她的動作很生疏,很長時間才能擀出一個皮,還是奇形怪狀的。後來她掌握了訣竅,一手拿擀麵杖,一手扶著餃子皮,擀幾下去轉一下餃子皮,把餃子皮擀成了一個帽子形,中間厚,兩邊薄,還是圓圓的。最後她能擀得又快又好了,我在心裡為她點贊。

  我也是擀皮的一員,看著負責包餃子的那些同學包得各式各樣,我也想包包試試。我拿起餃子皮,放上了點餡,學著他們的樣子包,結果包得更難看,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

  我們包完了餃子,燒開水,把餃子下進鍋裡,十幾分鍾後,餃子上桌了。餃子雖然不好看,卻記錄著我們開心快樂的時光,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股喜悅之情湧上我們的心頭。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