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記範文九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察日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日記 篇1
我家有一隻小狗,叫“咚咚”,它有一雙黑鑽石般的眼睛,披著一件雪白的絨毛大衣,有一隻黑葡萄似的靈敏的鼻子,一口鋒利的牙齒,走起路來大搖大擺的,樣貌十分可愛。
咚咚很有禮貌。我早晨上學時,它總是跟在我的身後,一向送到大門口才戀戀不捨的離開,每當我放學回來時,它總是第一個來接我,先是汪汪的叫著,然後使勁的搖尾巴,在我身邊蹦來蹦去,好像吃了興奮藥一樣。
咚咚很頑皮,一天,我正在寫作業,突然聽到一聲嘩嘩的聲音。我沒在意,一會兒,我又聽到了嘩嘩的聲音,還帶有一股尿騷味,我剛出書房,覺得腳下溼嘰嘰的,我低頭一看原先咚咚在沙發上和房門口薩克一泡尿,我氣憤的拿起小木棒想打他,他只是一聲不吭,低著頭,我看它可憐的樣貌,好像在說:“小主人,原諒我吧,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求你了”我的憤怒一下子拋到九霄雲外。輕聲說:“下次別這樣了”他高興的蹦來蹦去。
咚咚還很勇敢,一次,我玩夠了回來時,看見小狗咚咚在和一隻瘋狗“大戰”,搞得殺氣騰騰。我禁看入了迷,並大喊:咚咚,加油,加油。。。“對方對他撲了過來,咚咚轉過頭就跑,對方窮追不捨,咚咚突然轉過身來對著對方就是一口,對方落荒而逃,殺氣一下散開。回到家,我大聲喊到”咚咚勝利了“咚咚蹦來蹦去,高興極了。
我家咚咚真可愛。
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春光燦爛,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小區花壇旁觀察小螞蟻,觀察日記一則。
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麵包渣撒在花壇旁,不大一會,看著一隻螞蟻先爬過來,在麵包渣邊上停下來,用觸角碰了碰,試圖搬運食物。經過一系列試舉,沒有成功,它又離開了。在離開的路上,它遇到同伴,用觸角與同伴碰了碰,我猜想,這小東西一定正在告訴同伴哪裡有食物。果真,同伴沿著它留有資訊的路線找到了食物,而它自己回到“城堡”,過了五分鐘,從“城堡”湧出一條排列整齊、極其細長的隊伍,走向食物,然後輪流著搬運食物回到了“城堡”,我反覆在花壇的不同位置實驗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說明螞蟻是一個群體生活的昆蟲,喜歡成群而出,成群而入,不會離它的“城堡”太遠。
透過觀察小螞蟻,讓我明白,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一定能成功。
觀察日記 篇3
聽說媽媽種了很多豆芽。今天,我準備去看一看。來到陽臺上,我掀開上面遮蓋的葉片,一眼就看到了豆芽。它那嫩綠的小片,綠得可愛,十分引人注目。它那白色的身體,筆直地挺立著,像一個威武的哨兵。以前,我不知道那豆芽是用什麼種出來的。現在,我知道了。因為媽媽告訴我說:種豆芽,當然要靠綠豆了呀!用綠豆來生豆芽?我似乎沒有明白媽媽說得意思,就問:什麼,綠豆怎麼生豆芽呀?綠豆就不能生豆芽嗎?先要把綠豆放在盆裡浸泡半天,再把浸泡的綠豆鋪撒在利水的筲箕或撮箕裡,再用闊葉遮蓋起來放在家裡,每隔三五小時,澆一次乾淨的水。過幾天,那綠豆就發出了小芽兒。等它長到一定的時候,這就是我們需要的豆芽。媽媽非常有耐心地回答著我的問題。我覺得媽媽說的很有道理,自己也決定種一次豆芽。
中午放學後,遵照媽媽種豆芽的方法,我先把綠豆浸泡在瓷盆的水裡。下午放學後,我把浸泡的綠豆鋪撒在有許多小洞的長方形籃子裡,在綠豆上面用桐子葉遮蓋,並打算在以後的幾天裡,每天澆三五次乾淨的涼水。
在前幾天裡,我親自給豆芽澆水,看到了豆芽脫皮,出根,發芽,長高的全過程。那脫皮的豆芽,像一隻只小小的白色的蝌蚪;那嫩綠的小片,先是合攏的,不幾天就慢慢地張開,像一朵綠黃色的小花。十分慶幸的是:我種的豆芽又白又胖,十分健康。媽媽說:這豆芽不僅讓人喜愛,還是一種可口的蔬菜。
我有了成功的喜悅,感到十分開心。
觀察日記 篇4
如果說小學生活是素描,初中生活是墨畫,那麼,高中生活將是一幅油畫,色彩更為豐富、濃重。
清晨,晨霧瀰漫的校園,已有一些愛好籃球的男生們正在努力的練習著打籃球的技藝,偶爾在操場上也能發現一些學生在溫習,校園裡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的自然、清新。開啟宿舍的窗戶、門,讓清新的空氣隨風飄進屋內,頓時有說不出的`清爽,道不盡的暢快,立刻驅散了我們朦朦的睡意。
吃完早飯,做好一切自己該做的事情,來到教室,開始早晨的晨讀。老人言:“早晨讀書最好。”原因是晨讀的內容很容易記住,而且不容易混淆,因此晨讀課時,每個學生都非常的認真,教室裡形成一股濃厚的讀書氣氛。
上課了,課堂上好學之音不絕,這樣雖好,但老師並不喜歡同學們亂吵,課堂上同學應該安靜,需要討論時,老師會告訴我們大家。時間長了,同學們也習慣了老師的做法,上課認真聽,討論時,爭議不絕於耳,重重疊疊,此起彼伏,可謂人聲鼎沸,只見唇槍舌戰,天昏地暗。老師看到我們如此的認真,心裡應該感到無限的欣慰,最後,往往由老師的妙手撥雲見日,使學生的討論暫停。於是,知識每天都像空氣一樣不停的被我們所吸收,一張張練習卷也被我們甩到了腦後。那每一張上都留著我們的汗水,而我們所獲得的是“有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成果”。這樣的果實是甜蜜的,是讓人自豪和驕傲的。
當然,前也有一些人會進行“神秘”的活動,透過各種手法刺探“考試情報”,或是準備一些小聰明,以備不時之需。透過走捷徑,少花工夫而得到豐厚的回報。雖然也知道,這只是給自己心裡上的安慰,但還是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也許有時心裡還會沾沾自喜,但其實心裡都明白這是“自欺欺人”。
中飯時間到了,各個生龍活虎,爭先恐後地奔向食堂。他們的速度可謂是“一陣風”,但在平時可見不到這種旋風的速度。那時的場景可謂是萬馬奔騰。如果你也加入了,不時還會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感。睡覺時間,各個帶著朦朧睡眼,拖著勞累一天、疲倦不堪的身子鑽進了自己心愛的“小窩”,進入夢鄉。
高中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繼續努力,讓生活更美好,也讓這副畫的色彩更加豐富、濃重。
觀察日記 篇5
我非常喜愛牽牛花,因為它的形狀很像喇叭,所以又名喇叭花。在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自然老師發給我們每位同學三粒黑色或白色的牽牛花種子,讓我們觀察牽牛花的生長過程。
回到家,我立刻就把三粒牽牛花種子種到了陽臺的花盆裡,每天給澆水,天天盼望著它們能早日開花。不久後,我看到了它們發芽了,芽葉就像一片嫩綠色的愛心,十分好看。漸漸地,我又發現它們長高了,葉子也長多了,而且一片比一片大。同時,葉尖比嫩芽葉尖了許多。
大約過了一個月,牽牛花又長大了許多,我發現它們底部的芽葉已經枯萎了,看來牽牛花長大了,就不需要小時候的芽葉了。又一天,我驚喜地發現花莖上竟長出了幾個花苞。
又過了幾天,一個清晨,我起床後發現陽臺上有一點紫色,我興奮地跑到陽臺上一看,呀!牽牛花開花啦!媽媽走過來:“你看,牽牛花比你還起得早,你應該學習它。”我再看了看牽牛花,它就像一個向著陽光的小喇叭,真神氣!
可是,這一天當我放學回家,我卻看到這朵花合上嘴,漸漸要枯萎,我擔心極了,難道牽牛花的生命這麼短暫嗎?這是為什麼呢?我馬上開啟電腦尋找答案,原來牽牛花的花期很短,差不多隻有一天。“哦,原來如此!”
從那天以後我天天早起看牽牛花,每天早上都會新開一到三朵花。有紫的,也有粉紅的,天天給我新鮮的感覺。
和那些名貴的花比起來,我還是喜歡牽牛花,因為它們的勤奮早起和天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觀察日記 篇6
春節過後,我在陽臺的花盆裡種了一粒旱金蓮的種子。
我每天都會去看看它,按時給它澆水,盼望它快點發芽。可是一連幾天它也沒什麼變化。突然一天我去澆水時,我發現它已經發芽了。我很高興。
幾天後,旱金蓮長出了小的綠葉,旱金蓮的葉子形狀像圓圓的荷葉,葉上有清晰可見的紋路,開始如銅錢般大小。又過了些日子,旱金蓮的莖變粗了,葉子也多了起來,為了方便旱金蓮向上生長,我給它立了跟小木棍在旁邊。
有一天,我發現一片葉子下面長出了一個綠色的花骨朵,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花骨朵後面還長了一條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樣。漸漸的骨朵裡吐槽橘紅色的花苞,小尾巴,也長長了一些。又過了幾日,旱金蓮開花了,旱金蓮的花有五掰,從遠處看就像一個小喇叭。
選擇一個晴天的上午,對旱金蓮的花進行人工授粉,花粉授粉後會迅速凋謝,當花柄彎曲呈螺旋狀的時候,表示授粉成功。授粉成後,種子會慢慢長大,一般長到約黃豆粒般大小,成熟的種子便會自行落下來,這時你可以將種子在陽光下曬乾後,在陰涼處儲存就可以了。
如果喜歡你也可以繼續把它種下去或等到秋天再種。
觀察日記 篇7
我查電腦去!蚯蚓的血是暗紅色的?昨天我並沒有看見暗紅的液體呀!真不明白!
家裡養了一盆蘆薈,媽媽說:“蚯蚓能使土更有營養,把它放在蘆薈裡吧!”“不行!蚯蚓可以肥田,
單放在花盆裡,因為土太少,它會把植物的莖咬斷!”“哦!”媽媽聽了,直誇我能幹呢!
觀察日記 篇8
我和畫眉鳥就這樣一起快樂的生活著,直到這一天,突然的它就和我不告而別了!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和我一般大的小侄子到家裡來和我玩,我們在樓上書房打了會電腦遊戲,又到樓下客廳看電視、玩玩具、打槍戰……正當我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突然從樓頂上傳來奶奶的一陣叫聲,啊啊啊---。不知原由的我們被嚇了一跳,連忙跑上樓頂,只看到水盆旁邊鳥籠裡的畫眉鳥不見了,我急切的問奶奶:“奶奶奶奶,小畫眉呢?”奶奶告訴我們,她剛才正要把籠子放進水盆裡給畫眉鳥洗澡,可能是鳥籠用的時間太久了,沒注意保修有裂痕的小木條,剛把籠子放進水盆裡,只見啪啪啪的一整掙扎之後,籠子被畫眉鳥抓開了一個口子,飛走了。
觀察日記 篇9
今天,伴著綿綿細雨,我們班去參觀了沂源博物館。
我們先參觀了沂源猿人廳,進入廳內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塊展板上面是沂源地圖,往前走看到的是一座模擬山洞,裡面有三個模擬猿人,逼真極了。走出山洞全是古代的一些遺物,有好多銅鼎,大小不一,美觀極了,優美的線條,勾畫出漂亮極致的圖案,看得出這都是古代的著名雕刻家吧,不然怎麼會這麼漂亮呢。還有好多刀劍,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把雙色劍了,在鋒利的劍中間有一道綠色,使這把劍變得特殊而神秘。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面甲骨文了,在黃色的骨頭上刻著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跡,因為十分古老,雖然缺少了一些地方,但讓人覺得有些神聖,古老的字跡一下子就讓我想起了幾千年前人類祖先的艱苦生活。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沂源平面圖和沂源的變化,在這兩個廳裡,我親切的感受到家鄉之美,家鄉之變,感受家鄉人民創造的偉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