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人物作文> 人物描寫作文寫作方法

人物描寫作文寫作方法

人物描寫作文寫作方法

  我們寫文章都離不開寫人。人物描寫又以人的肉體和靈魂為主,作者總是想筆下的人物顯得豐滿,鮮活,有生命,可是還是看到好多人筆下的人物是薄紙、木偶人。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人物描寫寫作方法,歡迎檢視。

  人物描寫作文寫作方法

  一、白描

  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托。它沒有濃烈色彩的描寫,不借助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詞,依然描寫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魯迅《藤野先生》)

  寥寥數語,就活化出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

  二、漫畫式勾勒

  即以誇張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將人物勾畫成奇形怪狀、荒誕陸離的形象,以表達嘲笑、憎惡、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頭看,斷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腳尖的,中間隆起的那個部位,會把視線擋住。稀稀拉拉的花白頭髮,整齊地朝後梳攏著,蘸了水,沒有一根錯亂的。白皙皙的臉上,看不見一條皺紋,像剛出鍋的饅頭。由於胖,鼻子、眼睛就顯得特別小;由於小,就顯得格外精采有神。”(王潤滋《賣蟹》)

  透過描寫,塑造出“過濾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潔考究,富態優裕,高人一等。在描寫中滲透著作者的嘲笑。

  三、濃墨重彩細描

  即以生動、形象、傳神的語言,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細緻全面地去刻畫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裡咬著一支菸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他的面孔黃裡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黃裡帶白的臉,瘦得讓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髮;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左手裡捏著的一支黃色菸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了。”(阿累《一面》)

  這三處,作者透過全面而細緻的描寫,刻畫出處於艱苦條件下的魯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頑強”的偉大戰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們的面前。

  人物描寫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種方法各有千秋,同學們可以根據寫作的需要,靈活地加以運用。

  人物描寫技巧

  1、肖像描寫

  包括人物的容貌體態、服飾、神情和音調等。

  人物肖像是和他的生活經歷、社會地位及性情愛好密不可分的。透過肖像描寫,不僅能顯示人物的外表特徵,而且能表現其職業、年齡、生活習慣特點,以及人物心理特點。

  肖像描寫,雖然在人物描寫中不佔有重要地位,但成功的肖像刻畫,能使人物性格表現得更鮮明,能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得更明確。肖像描寫的目的是深刻地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特徵,突出主題思想。

  肖像描寫常見的型別有:

  (1)集中於一段中描寫

  如高爾斯華綏的《品質》中對鞋匠的肖像描寫:

  他本人有點像皮革製成的人:臉龐黃皺皺的,頭髮和鬍子是微紅和捲曲的,雙頰和嘴間斜掛著一些整齊的皺紋。

  話音很單調,喉音很重。因為皮革是一種死板板的物品,本來就有點僵硬和遲鈍,這正是他面孔的特徵。只有他的藍灰眼睛,含蓄著樸實嚴肅的風度,好像在迷戀著理想。

  這種描寫方法多出現在短小文章中。

  (2)不同場合描寫不同的肖像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

  祥林嫂,第一個丈夫死後,初到魯鎮時的肖像:

  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

  祥林嫂死了第二個丈夫,第二次到魯鎮時的肖像:

  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淪為乞丐時祥林嫂的肖像:

  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如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儘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3)不同場合,描寫同一個肖像

  例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這部長篇小說,對安娜肖像的描寫,分別在火車上舞廳內和畫像上。

  渥倫斯基在火車上,第一次和安娜相遇:

  他讓開路,但在一瞥中,發現她迷人的臉上,表露出端麗,溫雅中還有幾分柔情蜜意。

  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彎曲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裡,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她故意地竭力隱藏她眼睛裡的光輝,但它卻違反她的意志在隱約可辨的微笑裡閃爍著。

  安娜在吉蒂家舉辦的盛大舞會上,傾倒了許多人,連她的情敵吉蒂也禁不住讚歎起她的超凡的美來:

  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把吉蒂的眼光,引到安娜的臉上。她那穿著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戴著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掛著一串珍珠的頸項是迷人的,她那生氣勃勃的、美麗的臉蛋是迷人的,但是在她的迷人中,有些可怕和殘酷的`東西。

  不理解安娜思想、行為的列文,第一次到安娜家。書房裡一幅安娜全身大畫像引得列文目不轉睛地注視,它在燦爛的光輝裡好像要從畫框中躍躍欲出,他怎樣也捨不得離開。他甚至忘記他在哪裡。

  她長著烏黑的捲髮、袒肩露背,長著柔軟的汗毛的嘴角上含著沉思得出了神的似笑非笑的笑意,用一雙使他心動神搖的眼睛,得意而溫柔地望著他。她不是活的,僅僅是由於她比活著的女人所能有的美麗更美。

  “我非常高興哩,"安娜從屏風後走出迎接他,列文於是看見了畫裡女人本身了。她穿著閃光的深藍服裝,同畫中人姿態不同,表情也兩樣,但還是像畫家表現在畫裡那樣美。

  實際上,她並不光彩奪目,但是,在這個活人身上帶著一種新鮮的媚人的風度,這卻是畫裡所沒有的。

  列夫·托爾斯泰的確是一位藝術巨人,他運用比較對照的手法把安娜在情人眼中、情敵心中和不理解他的列文思想中的肖像寫得無與倫比,堪稱前無古人矣!

  這種描寫是利用不同場合中人物的同一個肖像特徵一美,來刻畫人物的。

  (4)藉助於比喻描繪肖像

  例如:

  肥胖的梭巴維支和他粗笨的傢俱一樣,像一隻中等大小的熊。姿勢曲比直少,智慧低下,行動笨拙。(果戈裡《死魂靈》)

  僅一個比喻,梭巴維支的肖像就永遠活在讀者心中了。又如,屠格涅夫筆下的小地保肖像,更讓人讚歎不已:他彷彿在很久以前,被某種東西,大大地嚇了一下,從此他的相貌一直沒有恢復原狀。(《獵人筆記》)

  這個比喻式的肖像描寫,抽象到無法形容,任讀者用自己的生活去勾勒。這才是藝術大師的描寫呢!

  (5)多角度多側面地描寫肖像

  例如,魯迅先生在《理水》中,描寫那些不學無術、魚肉百姓、飽食終日的大員們時,這樣巧妙地勾畫他們的肖像:

  “這些都是廢話。"又一個學者吃吃地說,立刻把鼻子漲得通紅。“你們是受了謠言的騙的。其實並沒有所謂禹過禹'是一條蟲,蟲、蟲、蟲會治水的嗎?"

  “我看鯀也是沒有的過鯀'是一條魚,魚、魚、魚會治水、水、水的嗎?"他說到這裡把兩腳一蹬,顯得非常用勁!

  在《理水》裡,作者用聲調、語氣,從多方面描繪人物肖像,收到奇妙的藝術效果。

  其他,如英國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裡,刻畫奸滑的希普時,抓住他的手永遠潮溼,像魚一樣滑,經常搓手掌扭動腰肢,心裡計算著吞併你的財產,嘴上卻說願做你恭順的僕人,俯首弓背。……一也都是出色的肖像描寫。

  (6)抓住偶然一瞬間描繪肖像

  巴爾扎克的《夏倍上校》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寫。當夏倍有家不能歸,從戰場上返回故里時,妻子不承認他是活人(為了侵佔他的財產)。夏倍上律師事務所,像個夾尾巴狗,但平日見到人時,仍保持優雅的風度:

  老人脫下帽子,站起來行禮,不料襯在帽子裡的那圈皮,油膩很重,把假髮粘住了,揭落了,露出一個赤裸裸的腦殼:一條可怕的傷疤,從後腦起斜裡穿過頭頂,直到右眼為止。到處都是鼓得很高的傷疤。

  偉大的小說家巴爾扎克,平日善於積累“偶然"細節,抓住一瞬間的描繪,幾乎再現了夏倍的所有肖像特點。

  總之,人的個性不同,表現在面型、體態、服飾上,就會是千差萬別。

  2、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指對人物的語言和對話的描寫。“言為心聲",語言是人物思想的外殼。

  什麼人說什麼話。老舍說:“在寫話劇對話的時候,我總期望能夠實現‘話到人到’。這就是說,我要求自己始終把眼睛盯在人物性格與生活上,以期開口就響,聞其聲知其人,三言五語就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輪廓來。隨著劇情的發展,對話若能始終緊緊拴在人物的性格與生活上,人物塑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美國當代黑人作家理查,賴特創作的《女僕》,從頭至尾,完全是對話,沒有一字一句敘述。

  小說《女僕》的對話相當巧妙並富有生活氣息。小說主要寫的是黑人廚師卡爾,因為飯館倒閉,失業了。愛人露西也因為生孩子被解僱。一家四口生活無著落。萬般無奈,卡爾男扮女裝,冒著坐牢的危險,去給白人戴維家當女傭人,而戴維偏偏是個色鬼。

  男扮女裝的卡爾,在白人家做工,遇到許多麻煩,僅僅六個小時,差一點兒喪了命。

  《女僕》的作者將上述情節巧妙地編排在對話裡。對話顯得合情合理,毫無斧鑿的痕跡。

  小說的第五節,寫女僱主愛恩和“女僕"的對話,充分表現出女僱主的難言之苦一她丈夫是個色棍,調戲女僕,使得她難堪而又痛苦。找女僕困難,好容易“女僕"上門來了,她又害怕悲劇重演,於是告誡女

  僕說:

  以前有個姑娘在我家做過活兒,可她太使我失望了。她倒是不錯,可是她喝酒。她一喝醉了,她的舉止言行太可怕了。你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嗎?"

  “是的,太太,好像我明白了。不過,太太,我信教,是個老實人。

  還有一段對話,更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年齡特點的。

  白人家的小女孩莉莉在廚房看“女僕"做飯,發現女僕像個男人,便天真直率地問:

  “露西,你的手這麼大呀!"

  “手上還有這麼多頭髮。"

  “你的胳臂這麼粗呀!"

  “你和爸爸一樣,嘴裡還抽著煙。"

  “你在廚房裡走得這麼快呀!你用一隻手就把這麼多盤子都拿起,來了!"

  八歲的女孩不懂得“調戲婦女"。她對新來的“女僕"講述爸爸和從前的女僕打打鬧鬧的情景:

  “露西,你也會像貝爾達一樣嗎?"

  “怎麼樣呢?"

  莉莉說貝爾達總是和爸爸“打鬧",從一個房間跑到另一個房間。貝爾達“罵人"、“又吵又鬧",爸爸不讓告訴媽媽,還讓她每天在爸爸回來前上床睡覺。

  這樣的對話,就在一個不完全懂事的孩子的嘴裡,把白人戴維的醜行和盤端出來了。

  《女僕》這篇小說的語言,十分簡潔、明快,富於生活氣息,很有個性。

  對話,在實際生活裡,在人們口頭語言中,是最大量、最豐富、最活躍最有生命力最富表現力的部分,寫在作品中應更具魅力。

  生活中閃光的語言,拾俯皆是,要精心積累。

  總之,人物語言,要真實、自然,富於生活氣息;要巧妙、個性化,符合人物身份地位。

  3、行動描寫

  動作是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現,對於描寫人物、刻畫,人物都是舉足輕重、不可忽視的。

  老舍在《人物描寫》中論述了行動描寫的重要:“……必隨時用動作表現出來。每一個動作清楚有力地表現出一點來,他便越來越活潑、越實在。"

  所以,描寫人物行動,是使人物站立起來、栩栩如生的重要手段。

  他在辦公室裡找見唐恆。當唐恆聽懂了白納脫的話時,臉色頓時轉白,站了起來,有好一會兒完全不動,好像喪失了知覺一般,然後他聳了聳肩,從袋裡拖出一塊手帕,像小孩子一般開始哭泣起來,他的哭聲隔壁房裡一定聽得見。他好像並沒有什麼意思要到海濱去,或是有別的辦法;但當白納脫輕輕拉著他的手,請他立刻就走,他也就答應了,既不說一句話,也不抑制他的眼淚。

  白納脫帶了他到海濱,那時還沒有找到唐恆妻子的半點蹤影,白納脫留著沒用處,便告別了唐恆、他的朋友們和年輕的醫生,急忙忙地趕回家來。(哈代《同鄉朋友》)

  這一段寫唐恆夫人溺水身亡之後,唐恆的朋友白納脫來報告噩耗。唐恆的種種行為表明他內心的極度震驚和悲痛。

  巴爾扎克寫老葛朗臺與女兒爭奪金梳妝匣一節:

  他躡手躡腳,瞪著金子……身子一縱撲上去,好似一頭老虎捕食一個睡著的嬰兒,掏出刀撬……一揮臂把女兒推倒在母親床上——·

  巴爾扎克透過老葛朗臺一系列特徵性動作,把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性格,人木三分地雕刻成功了。

  其他,如施耐庵寫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武松景陽崗上打虎等等,都是生動的行動描寫,都是人物形象描寫的典範。

  4、心理描寫

  在小說裡,心理描寫的天地是廣闊的。心理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直接描寫

  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下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做直接、正面的剖析和披露。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兩粒同樣的沙子,人之不同各如其 茫茫人海中,人的內心世界是單一性、多樣性、豐富性的對立統一體。

  直接地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是開啟通向人物思想、個性門戶的一把鑰匙。

  (2)間接描寫

  指對人物在特定情勢中表現出來的動作、姿態、神情、舉手投足、面部表情的微妙變化的描寫。透過上述外部特徵,透視人物心理狀態,從 各個側面、各個角度供託人物內心活動。

  人物描寫之四大忌

  一忌:模子式的刻畫描寫

  例1:我仔細的看著新同學,他高高的個子,不胖也不瘦,剪著小平頭;往下看,黑黑的大眉下有一雙出神的眼睛,鼻直口闊,膚色顯黑;上身是白色運動短衫,腿上穿著一條很不協調的西褲,腳蹬一雙網球鞋;他左手拎著書包,右手拎一網兜,裡面是一足球。

  細細閱讀這一片段,你就回發信啊作者筆下的人物就像是一個死人,單板沒有活力。

  首先在人物塑造的時候不能像造模子一樣,面面俱到。得抓住人物的特點或鮮明的個性進行描寫。

  例如魯迅先生在《故鄉》中所刻畫的楊二嫂形象就僅抓住“凸顴骨”“薄嘴唇”“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等特徵,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一個尖酸刻薄的生動形象。

  其次描寫人物不要刻板式的靜態臨摹。

  例如我們在“兩道濃眉下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的後面加上“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神中透出聰穎,還帶有些調皮的表情”等描寫句,人物就鮮活多了;如在“網兜裡有一隻新足球”後增加主觀猜測“一看就知道是個球場虎將”等句,還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如果想讓人物鮮活些,我們不妨再增加一些動態描述:“他似乎已經感覺到我們在看他,就很不自然地衝著我們笑笑,又低頭看看兜裡的足球,右腳輕輕地踢踢足球。”

  二忌:蜻蜓式的輕輕點水

  把心理活動的起因寫清楚,對展示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時要走進人物的內心,揣摩人物的最深層的絲絲脈絡。寫清人物在想些什麼,又是怎樣想的,千方百計把心裡動態活動的過程全面展現出來。否則,人物的形象就會蒼白無力。

  例2、我走進了辦公室,迎面正碰上曹老師的目光,裡面充滿了責備,我喊了一聲“曹老師”,曹老師點了下頭,只是“嗯”了一聲。

  如何讓上段中的人物“活”起來呢?首先要寫出“我”走進辦公室的心情:“我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走進了辦公室”;其次表現出“我”見到曹老師時的具體感受:“老師的目光裡完全沒有了往日的慈祥可親,而是充滿了責備,於是一陣恐懼襲上心頭,只覺得手心出汗,似乎連心跳的聲音也能聽到”;再次突出“我”喊曹老師時的聲音與往常有什麼變化:“我只好勉強地笑一笑,喊了一聲”曹老師“,連聲音都帶有幾分顫抖”;最後寫出老師應答的表情和態度,可以這樣描述:“曹老師皺了皺眉,鼻孔裡嗯了一聲”。如此濃墨重彩地渲染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更具體、更真實,我們讀了這段文字,眼前彷彿就有一位即將挨批評的十分緊張的中學生形象。

  三忌:拉洋片式的機械運動

  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最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在我們熟知的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傳神的動作描寫比比皆是,有葛朗臺死前獨具特色的動作,有范進中舉後出人意料的瘋癲,有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炫耀和“摸“出四文錢的尷尬。作家萊辛說過:“主要的東西是讓人行動起來,透過動作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如果機械地臨摹人物的動作,那人就會成為“殭屍”。

  例3、我不情願地站起來,拿著數學書走到黑板前做題。我還把粉筆都弄斷了幾次。本來很簡單的數學題,卻用了十分多鐘。

  上段只客觀機械地寫人物“做了些什麼”,動作之間缺少連貫性,如同“拉洋片”,又像“連環畫”,如何將每一幅幅畫連綴起來呢?我們可以增加具體的動作描寫,把“怎樣做的”的過程寫清楚,變成精彩的流動的“錄影片”。如既然我是“不情願地站起來”,就應該是“拿著書慢騰騰地走上講臺,先在粉筆盒裡選了一支又一支的粉筆,又寫了擦,擦了又寫,折騰了老半天”。

  四忌:錄音式的單一對話

  描寫人物的語言不是錄音,而應該像魯迅先生指出的那樣:“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達到這境界就要注意人物語言的描寫必須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必須反映人物的特徵。

  例4、姐的物件一走,全家人就議論開了。“不行!長得不行!”妹妹說。我問媽媽:“您看呢?”媽媽說:“我沒看清楚。”“我看他是二等殘廢。”小弟說。“胡說!我看了,沒毛病!”媽媽說。妹妹說:“小弟說的二等殘廢就是個子不到一米八!”“對了!在咱們家裡沒一米八就是二等殘疾。”小弟說。“老爸就是二等殘疾,只有一米七”我說。

  這段文字僅“錄”下了人物說了些什麼話,但沒有寫出說話人的語氣、語調和說話者說話時的神態、表情、動作。如能注意到這些,就能增強現場感和立體感,讀來會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為了表現妹妹的武斷,可以讓妹妹“毫不猶豫地說”;“我”似乎對妹妹的觀點不贊成,是個穩重謹慎的人,可以增加這樣的插入語“我瞪了她一眼,轉身問媽媽”;為了突出小弟的自傲和狂妄,不妨讓小弟“驕傲地晃動著他一米八的身板”說話。

  人是活生生的,寫在文章中的人物也應該是活生生的,只要我們細緻觀察,把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詳細地表現出來,你筆下的人物就會豐滿和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