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粽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後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等戴上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裡,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透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後又熟練地摺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紮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裡,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粽子放到盤子裡,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著盤子聞了又聞,著急的等待著粽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裡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鬍子。粽子吃完了,爸爸說:“端午節是有說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媽媽說:“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不僅僅吃到了粽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包粽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粽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裡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視窗望出去,只見湖裡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著,划動著,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著;“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為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3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傳說中,是古代人為了紀念英雄屈原,所創造了這個節日,至今還在流傳。到了端午節,人們吃粽子、煮雞蛋,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有些地方的人還賽龍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快樂無比。

  今天就是端午節,不少人家都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大街上到處都是賣五彩繩的小攤,有許多孩子也都戴著五彩繩。我看見許多人都手裡都拿著粽子、雞蛋,我們家裡也不例外,今天爸爸買了幾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剝開粽子皮吃一口,忽然,媽媽冷不丁的抓住我的手說:“洗手了嗎?不洗手就想吃,沒門。”沒辦法,我只好不情願去洗手,洗完手,我馬上夾起一口粽子往我的嘴裡送去。啊,真香啊,香黏可口,而且非常潤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回味無窮。饞嘴的我吃了兩個大粽子,打著飽嗝,舒服極了。

  晚上吃過飯後,媽媽帶我去溜達,看見許多小孩都戴著五彩繩,我也很想要,求媽媽給我買一個,正好旁邊有個買五彩繩的小攤兒,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上面有許多水晶一樣的小球球,還有一些小鈴鐺,甩起來叮叮噹噹得,我很喜歡。

  媽媽和我又買了一個葫蘆,還在路邊等的樹上撅了一根柳枝,我不解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掛葫蘆呢?”媽媽說:“葫蘆能辟邪,把它掛在門前可以保平安。”“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天晚上,我睡得很甜,好像門前的葫蘆真的能保我一生平安是的。

  這次的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希望下一次端午節還可以這麼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4

  盼著,盼著,終於盼到了端午節。前一天的早上,媽媽拿出已經泡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粽子葉,準備包粽子。

  我雖然吃過粽子,但是從來還沒有自己親手包過粽子呢!於是,我便請求媽媽教我。首先將兩片粽葉的大頭部分長邊重疊一點,折成漏斗的形狀。注意要把漏斗小的那一端卷尖,要不然在煮的時候會把米漏出來。再放入糯米,不能放得太多,也可以依各人的味口放入一些餡。最後把粽葉細小的那頭穿過粽針,再把粽針穿進粽子拉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會呈現在眼前。

  雖然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包好一個粽子,但是怎麼看都沒有媽媽包的美觀,媽媽說:“雖然包粽子看似簡單,其實包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包好”,不過媽媽還是表揚了[來源]我。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整齊地放入了鍋中,加滿水大約煮40—45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味出來了,粽子就可以出鍋了。可是在開啟鍋蓋的時候,發現我包的粽子已經張開了小嘴露出了白白的糯米。

  到了端午節這天,媽媽早早地在門上插上了可以用來殺蟲滅菌的艾葉和菖蒲,便端上了端午節的主角--粽子。看著自己包的勞動成果蘸上一些白糖,吃在嘴裡又香又甜、又軟又香,感覺比往常都好吃。

  今年的端午節是我度過的最快樂的一個節日。

快樂的端午節初中作文_小學生作文5

  大街上,人人都在慶賀;市場上,還有人在買粽葉;房子裡,一個個巧奪天工的粽子正在誕生……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暗暗地顯示端午節來了

  今天,媽媽和奶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她們的樣子拿出四片大小差不多的粽葉,學著她們的樣子把粽葉鋪在手上,再在鋪好的粽葉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幾顆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裡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左右,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抓起一個粽子,把猛吞下去,結果被燙的臉就紅了。媽媽在旁邊笑我:“你的紅臉蛋好可愛啊!”我聽後“無語凝噎”,只得陪笑。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