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味道600字作文初二

家鄉的味道600字作文初二

家鄉的味道600字作文初二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味道600字作文初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味道600字作文初二1

  如今的牛肉丸,很難再吃到正宗的了。

  一般街邊的那些店裡,買的牛肉丸裡都摻和著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並且牛肉都是機器攪出來的,口感不佳。想要嚐到正宗的牛肉丸,就必須得用傳統的方法——純手工製作。這樣子又費力有費錢,自然是很少人願意做。

  小時候,我吃的牛肉丸都是母親親手做的,母親會在過春節的時候做一大鍋的牛肉丸給我們一家人吃。那時的牛肉比較貴貴,當時家境也一般,因此母親每次做牛肉丸都會像過節似的。

  做牛肉丸的重頭戲在於做餡,家裡有兩把十分鋒利的刀,母親撩起袖子。刷!兩隻刀一起被拔了出來,母親順手將牛肉放在了砧板上雙手拿刀開始剁,用力均勻得道,仍是滿頭大汗。不一會兒,牛肉變成了肉泥。

  接著母親拿出了一根圓柱形的鐵棒,不斷敲擊著牛肉,啪啪作響,母親解釋道:“這樣子就會讓牛肉更有勁道,到時候吃起來更加有口感。”母親總是對她的廚藝感到自豪。

  做餡的`重頭戲在於揉餡,母親一把抓起一小裹牛肉泥,在手裡揉捏,很快,牛肉成了一個球形,緊接著母親用雙手狠狠地把牛肉捏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結實。

  最後一步就是下鍋,母親將水注入鍋中,蓋上鍋蓋,大火燒開,開啟鍋蓋,熱氣直衝雲霄,整個廚房似乎被水蒸氣膨脹。母親又將一顆顆牛肉丸小心翼翼倒入鍋中,只見幾顆灰色的“胖子”跳入了沸水之中,不安分的水珠濺到母親手上,母親面不改色地放著牛肉丸。終於,一顆顆圓滾滾的牛肉丸浮出了水面,我激動的心情也漸漸浮了出來。

  大家都圍在桌子旁,等待著牛肉丸上桌,想必各位的嘴裡一定都充滿了口水了吧。“上菜啦!”母親抱著一大鍋牛肉丸擺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顆塞入嘴中,在舌尖與牛肉丸接觸的那一刻,味蕾綻放開來。兩排牙齒將充滿彈性的牛肉丸嚼碎了,牛肉丸中的湯汁瞬間覆蓋了嘴裡的每個角落,舌頭被麻木了,最終每一個細胞似乎都在享用著這頓大餐,越嚼越有勁道,根本停不下來。

  我覺得每個有牛肉丸的春節都是最美好的春節。

家鄉的味道600字作文初二2

  走進小鎮,一陣清香便撲鼻而來。細聞,這清香夾雜著些許甜蜜。循著香味走到盡頭,這是一家破舊的老店,店牌已經微微斑駁。

  走進小店,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香味更是越發濃郁,我看向老爺爺正忙活著製作甜點—梅花糕。我點了一個梅花糕,坐在店裡靜靜地等候。沒過多久,一塊熱騰騰的梅花糕便做好了。老爺爺手裡端著我的梅花糕,快步向我走來。這時,我才注意到老爺爺滿頭閃閃的銀絲與滿臉細細的皺紋。可偏偏是這樣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純真、和藹的笑容,那笑容,是我見過最真實、最熱情的。“小朋友,你的梅花糕!”老爺爺用不太清楚的普通話一字一頓地說。我接過糕點,回給爺爺一個燦爛的笑容。爺爺嘴角一咧,回去工作了。我看向手中的梅花糕,軟軟的麵糰上撒著彩色的糖絲,底部是脆脆的蛋筒。我使勁地咬了一口,熱熱的梅花糕頓時把我燙得熱淚直流,我一口把梅花糕嚥了下去,伸出舌頭為自己降溫。

  我小口地咬著手中的梅花糕,軟軟的麵糰伴著糯糯的豆沙,久久回味在我嘴裡。那甜蜜,絲絲的,潤進了我的心裡。我舔了舔嘴唇,正準備狠狠地再咬一口,斜眼卻見媽媽站在門外,向我揮著手。我抬起手,手錶上的時針赫然指向了5,該回家了!我匆忙地把梅花糕塞入嘴裡,迅速地衝向門外。十幾年來,我總是一手牽著爸爸,一手牽著媽媽,嘴裡還塞著一口香香的梅花糕。

  夕陽斜斜地掛在天邊,餘暉撒向大地。三個緊緊地身影,慢慢地走在小鎮上,走過了春天,走過了四季,一走就是十幾年!

  小鎮的味道就像這梅花糕一樣甜蜜,像老爺爺那樣親切,像父母那樣溫暖。不知不覺,當身邊傳來陣陣吳儂軟語時,我已把它當作了鄉音。

家鄉的味道600字作文初二3

  記憶中的那個味道還是那麼深刻,它伴隨我長大,伴隨著我生活,那是家鄉獨有的味道,是我一生的味道……

  不知你們是否聽說過康縣的麵皮,如果你來過康縣那你肯定吃過這裡的麵皮吧,如果你沒有吃過,那你肯定是白來了。

  記得小時候,每到逢集家裡人都會去趕集,我首先就會向他們要一碗麵皮,然後回家的時候總會提一大碗給我吃,那時候在家等麵皮的心情和在家吃麵皮的心情是那樣的激動和幸福,直到現在都令我記憶猶新。

  我喜歡麵皮涼涼的感覺,吃到口裡滑滑的,特別有嚼勁,它裡面有各種配菜,比如:土豆絲、豆芽、黃瓜絲絲、白菜等,每一種配菜我都十分喜歡,它的配料可謂是特別的足,酸辣感很強,吃完之後都會有淡淡的蒜泥香味兒呢。

  慢慢長大上了離家不遠的中學後,離我心中的美味也越來越近了,學校就在我們村的那個鎮子上,每當逢集我都會跑到學校外面吃一碗麵皮。那時候沒有太大的心願,只希望天天都是逢集,天天都能吃到麵皮,學校的飯真的枯燥無味。而逢集的麵皮就是拯救我味蕾的最佳良藥。

  後來上了高中後,離家也有好幾公里了,吃不到家鄉的麵皮了,不過麵皮作為康縣有名的美味,在康縣的每一個地方當然都不會少的,這裡也少不了麵皮館,而且還有好多家呢,味道雖然和家鄉的有一點點差別,但還是很美味的,麵皮的靈魂依然在。每到這裡逢集的時候街上都會擺出大大小小的麵皮攤子,這一幕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家鄉味兒。

  直到現在,一天三頓我至少有一頓是要吃麵皮的。

  我還真不想長大,不想走出家鄉,不想走出康縣,那樣我就吃不到家鄉的美味麵皮了,離開家鄉的味道我該如何成長。

  家鄉的味道——麵皮的味道。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