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詞好句> 2019有關小年的詩句彙總

小年的詩句

2019有關小年的詩句彙總

  歲時風俗相傳久,正是人間祭灶時。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在小年夜之前,小編為大家彙集小年的詩句佳作,歡迎欣賞~

  祭灶詩

  宋·呂蒙正

  一碗清湯詩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

  亂世文章不值錢。

  祭灶詞

  宋·范成大

  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祭灶王。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祭灶與鄰曲散福

  宋·陸游

  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

  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一笑新。

  雪鬢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滿不羞貧。

  問君此夕茅簷底,何似原頭樂社神?

  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窮臘,江南拜小年。

  歲時生處樂,身世死為緣。

  鴉噪千山雪,鴻飛萬里天。

  出門意寥廓,四顧但茫然。

  北方小年為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為臘月二十四,據說這種分別開始於清代。

|

  庚子送灶即事

  魯迅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請灶君吃了膠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殺黃羊祭灶的風俗自漢代流傳下來。

  民謠一

  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

  祭灶節,民間講究,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

  民謠二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

  過“小年”時,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將過去一整年的黴運全部剔除,迎接新一年好運的降臨 。

  歲晚書事十首之一

  宋·劉克莊

  門冷如冰盡不妨,由來富貴屬蒼蒼。

  誰能卻學痴兒女,深夜潛燒祭灶香。

  小年還要掃除。掃塵主要是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祭灶

  宋·佚名

  時屆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塗灶醉司命,男兒酌獻女兒避。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吃灶糖

  清·佚名

  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買顆先命小兒嘗。

  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跳灶王

  清·佚名

  年關催人諸事忙,乞兒結伴扮灶王。

  敲竹歌嗓門前舞,賞錢好言稟玉皇。

  小年送走了灶王爺,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灶神畫像,將灶神請回來。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獻壽

  宋·孫緯

  面臉丹如朱頂鶴,髭髯長似綠毛龜。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間祭灶時。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臺灣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