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霸王別姬》觀後感

《霸王別姬》觀後感

《霸王別姬》觀後感

  中國電影就是這樣,通俗的評為最爛的,太藝術的經常被禁。中國的導演們要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求個平衡,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到的導演,也可以直接去掉任何修飾的喊一聲:藝術家。譬如,陳凱歌。

  “《霸王別姬》,原本以為是寫梅蘭芳的,看到最後發現被導演騙了。”同學語。當然,這是大師的本事,名導的功力。

  故事的開頭,是一副很悽慘的畫面,母親含痛砍下兒子小豆子多餘的小指,咬牙送進了梨園。

  科班的師傅,心狠,手狠,孩子們多次逃跑,可是,卻面對著更嚴重的懲罰。張國榮飾演的小豆子,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當他在逃跑後看到成名的角兒們的風光,被深深的震撼了,他決心回去,正如師傅說的,學戲,得自個成全自個。

  回去的命運,只有一個,更深的責罰。同逃跑的小癩子,在實現人生最大的願望——吃糖葫蘆後,不堪責楚,上吊自殺。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命,這是老師傅的話。

  終於,一部悽慘的風雨哈佛路後,成名的風光也相繼而來。而,舊社會的戲子,終究不能脫離時代。

  晚清,張公公的折辱,扭曲了小豆子的純潔的心靈。

  他自小被冷落,被母親拋棄,被師傅責打。對唯一的師哥無比依賴,甚至希望就這樣一輩子。他愛戲成痴,不理會凡間生活。演霸王別姬,變真把自己想成了虞姬,看不慣師哥娶妻生子。自始至終,他從沒有喊過一聲嫂子,只是不冷不熱的一句“菊仙小姐”。

  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太多,成長史,辛酸淚,情感扭曲的同性戀傾向,政治對文化的荼毒。文革的無情傷害,人情冷暖悲歡……我能看出來的或許只是太少。

  所以說,真正的導演,只做自己的藝術,不會迎合觀眾。

  小豆子變成了大名鼎鼎的程蝶衣,程老闆。他入戲太深,不能容於這個時代,不管是清朝還是民國,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或是文革土改,他從未變過,可惜,他的心靈和情感,被這個時代嚴重的扭曲。

  所有人都變了,除了他。他信賴的大師兄竟然在文革時候,無情的揭露了他。他最後仰天長嘆:你們都騙我。

  人生如戲,有高潮有低谷,起落的,超乎自己的想象。

  當年,小豆子抱回被遺棄的小四,辛苦培養長大,卻被無情的背叛。小四,被新時代的潮流捲入,成了一名合格的紅衛兵。叛師出逃,無情的諷刺了那個時代的人性。

  陳凱歌用一個平凡戲子的一生,濃縮了數個時代的風情。不,準確的說,是兩個戲子,霸王和虞姬。小石頭和小豆子。其中,真正的戲子只有一個,程蝶衣最後死在了戲臺上,他原諒了自己的.師哥,卻無法原諒這個世界。

  鞏俐飾演的菊仙,是一個妓女。戲子和妓女,多麼完美的結合。可就是這樣一個妓女,敢愛敢恨,有胸襟,聰明大氣。是多少良家婦女所不及的。

  她當初毅然離開花滿樓,追隨段小樓,捨得一身繁華,不離不棄。當初,她翩然跳下,美到極致。一個妓女,活的如此瀟灑。當自己愛了20多年的丈夫在文革中為求自保,而與之劃清界限,並說從未愛過她。她臉上是沒有淚的,只是睜著一雙眼睛,很淡然。因為,這個男人,或許根本不值得。

  我喜歡這樣的女人,獨立,灑脫。

  人生如戲,活不進戲裡,演不出真正的藝術,走不出戲,就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存活。

  人很渺小,自己的力量實在太薄弱,太多的無奈與糾結。只有靠自己,不管現在你是什麼位置,什麼身份,在社會這部大戲裡,在時代的舞臺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不管喜歡或是不喜歡,做好自己,是作為一個人的使命。

  入戲的人活出了藝術,走不出戲的人永遠不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