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香四溢的端午節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棕香四溢的端午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棕香四溢的端午節作文1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元旦節……,可讓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香甜的粽子,帶我們走進端午的歷史。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說屈原抱著楚國的石頭投汩羅江死後,百姓們十分傷心,人們為了不讓江中魚蝦來啃咬屈原的屍體,便把米、雞蛋等物投入江中,從而演變為如今的粽子。有個藥師把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迷暈了龍,不讓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條死去的蛟龍浮在了水面,鬍鬚上還有一片屈原的衣服,人們把這條龍筋須拔了,纏在孩子的手上,可以避邪,後來就演變成小孩手上的五色線,門口插的艾葉。在端午節,小孩子們最喜歡吃的是什麼?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
粽子外形多變,有三角形、桶形、圓椎形、寶塔形、圓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棗粽、豆沙粽、蛋黃粽、還有肉粽,可真是無奇不有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只見奶媽把粽葉、紅棗、米等都拿了出來,我好奇的指著米,問奶奶:“這米怎麼和平常的不一樣呀?”“這是糯米不是平常的大米”,奶奶笑著說。開始包了,奶奶拿上粽葉,嫻熟的一彎,粽葉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狀,放入了一顆大紅棗,又放上了一層米,又放了一個棗,然後一折一個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飛快的纏了兩圈,一個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這麼簡單,我一會就能做好幾個哪,我心想,可是把粽葉成漏斗狀就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剛把棗和米放進去,粽葉又開了,棗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洩,不包了,奶奶告訴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細心,我又試了一次,這一次我把有縫的地方包緊,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個不像粽子卻又是粽子的玩意兒。
經過了三四個鐘頭的蒸煮,終於熟了,我也顧不上燙,抓起粽子拔開就美滋滋的吃了起來。因為它不僅美味,而且還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
棕香四溢的端午節作文2
作為傳統節日的端午,它留給我的美好印象源自兒童時代。
那時的鄉下,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粽子好吃,可包起來並非易事,每當媽媽開始著手包粽子時,我便不由自主湊了上去,先盯著她包粽子的姿勢,隨後便比葫蘆畫瓢,模仿起她來。
我先是用左手拿起粽葉並將其彎過來,捲成一圓錐形狀,再用右手向圓錐裡放米,待米放入一定量時,將其壓緊抹平後用棕葉覆蓋嚴緊,再用細線捆紮結實,這樣,一個狀如三角形的粽子就搞定了。雖說這包粽子的工藝並不算複雜,但你可別輕視了這不起眼的手頭功夫。如果我在遭遇媽媽多次數落之後,沒有屢敗屢試的膽識和勇氣,恐怕至今還不會包粽子呢。
包粽子時,如果在糯米中摻入一些大棗、紅豆、花生之類的東西,就可包出口味不同、各具特色的粽子來。媽媽包粽子時,最愛把紅棗摻入糯米以圖大吉大利。媽媽說,吃棗粽多的小孩,聰明伶俐,能早中狀元。因此,每年過端午節,我都沒少吃棗粽,雖說學習在年級不是數一數二,但從小學到初中成績從沒低於前十,這倒是真的。誰能說這其中沒有棗粽的功勞呢?
端午節這天,爸爸媽媽一大清早便起床,他們除了要把房前屋後仔仔細細地打掃乾淨,還要準備上一頓與平時不同的早餐——煮粽子。
媽媽煮粽子時,還要在鍋裡放上雞蛋、鴨蛋,粽子煮好了。雞蛋、鴨蛋自然也就早熟了。大家吃過拌糖的粽子之後,還必須吃上煮熟的雞蛋、鴨蛋各一個。爸爸說,吃了端午節粽鍋裡煮的雞蛋,這個夏天就不會生瘡;而吃了粽鍋裡煮的鴨蛋,這個夏天頭就不會痛。
其實,端午節這天最忙的應該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天不亮,我們就結伴先去村外的樹林裡找艾蒿,將其拔掉後,在太陽出來之前必須趕回家,然後在門楣、視窗等處,全都插掛上艾蒿。爺爺和奶奶都說這樣做可以驅魔祛鬼,保障家人平安。小孩子做這些事既要起早又要受累,但我們每個人都樂此不疲,並未感覺到累。
如今,又到端午節,坐在考場裡的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時過端午的一幕幕情景來,彷彿那些事就發生在昨天。
棕香四溢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前兩天,我們昂立作文學校組織一個大型親子活動。我們每個人都興高采烈,非常興奮。
在活動開始前,我卻睡過了頭,差點錯過了整個活動。當我剛到達活動地點時,幸好活動才剛剛開始。我一進去就找到位置,趕快坐下來。正聽老師講到: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賽龍舟,飲雄黃酒,包粽子,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佩香囊等,都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聽完老師講完後,已經想躍躍欲試了。老師又講到:孩子們,座位後面是製作香囊的地方。請你們和家長一起製作香囊吧!老師話音剛落,爸爸小聲的對我說:“兒子,快過來。”我跑過去一看,哇!原來爸爸已經將香囊做好了。爸爸拿著他所製作的香囊,表現的很得意。我趕忙把頭伸過去,讓爸爸給我戴上。爸爸卻說:“現在不行,待會兒,活動開始了,再戴吧!”我問到:“什麼活動?”爸爸剛要說,老師卻打斷了。“請孩子們走到你們最愛的人面前,讓他們為你佩戴香囊。”我又把頭伸了過去,爸爸這次給我戴上了香囊。戴完後,我的心裡充滿了幸福感。
下一個活動是為自己的媽媽繫上藍絲帶。我心想:我媽媽的學生正在考試,所以她才沒有到現場來。想著,我的臉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下個活動是誦讀屈原的經典詩詞。當我們讀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老師說這兩句是《離騷》中的千古名句,被後人廣為傳頌。
最後一個活動是“快樂尋寶”。老師說:“現在會有人給你發一張代金券,你們的任務就是找到更多的卡片,從而獲得獎品。快樂尋寶,現在開始!”我等老師說完後,就瘋狂地尋找卡片,可是我一張也沒有找到。最後,我懷著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座位上。
這次大型親子活動,雖然我沒有獲得獎品,但卻令我印象深刻。這個端午節活動告訴了我要愛國愛民,忠貞不二。
棕香四溢的端午節作文4
今年,我在昂立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下午一點半,我們每個人換上黃色校服,在教室裡興奮地等待著。
出發了,我們的“黃色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富蘭城堡。推開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清香。原來,工作人員細心地在樓梯旁插上了艾草、菖蒲,讓我們感到了濃濃的端午氣氛。
走上二樓,老師示意我們各自找一個位置坐好。透過螢幕,我們看到了“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的優美文字,配上婉轉悠揚的.民族樂曲,整個大廳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隨後,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系列文化,讓我們受益匪淺。
“佩香囊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老師講到這裡時,楊老師拿著一大堆香包來了,並且給每人都發了一個。我拿了一個綠色的,因為綠色是自然之母,它幫助你在學習、生活中更加的謹慎細緻,朝著你心裡的目標不斷地前進。做香囊的比賽活動開始了,只見孩子們、家長們全都以“獵豹”的速度衝到了一個大理石桌子旁,桌子上放著三盒藥材,分別是艾葉、菖蒲、薄荷。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從三個籃子裡都抓了一大把,塞進了我的香包裡,然後以“光”的速度擠出了人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聞了一下,哇!太香了,真的是一個精緻玲瓏,清香四溢的香囊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誦讀經典,是屈原的著名作品《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豪情萬丈的詩句,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不可抹去。
最後,還有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快樂尋寶》。老師拿著一張牛扒優惠券說:“三、四、五號包廂裡藏了許多這樣的寶藏,特別是還有免單券,大家開始尋寶吧!”話音剛落,人群瞬間變成幾條激流,衝進了三個包廂。而我,走到老師跟前,說:“老師,把寶給我看看!”沒等老師開口,我便把她手裡的券搶了過來,老師笑了笑說:“剛才在問答環節你好聰明!獎勵你!”
啊!今年的端午節真是太好玩了!
棕香四溢的端午節作文5
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要到了。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過,這讓我銘記於心。好不容易,時間到了端午前一天。外婆要開始包粽子了!我的小弟和表弟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七嘴八舌的對外婆說:“我要吃白粽!我要吃白粽!”。我在門外聽到他們兩個在裡邊“吵鬧”也就懶得進去啦。外婆說:“別鬧,別鬧,我給你們講講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吧!”
外婆接著說:“屈原投江後,有許多人都開船去尋找屈原的屍體。但是汨羅河底下有一條水龍,它是食肉動物,因為它怕紅色,人們就把船漆成紅色。因為屈原的屍體可能已經漂到了下游。所以大家競相划船沿江而尋,端午節划龍舟就是這樣來的。”
“再給你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吧。”外婆繼續說道。“端午節要吃很多東西,比如雄黃酒,它可以辟邪;還要吃鹹蛋、魚、粽子和莧菜等等。為什麼要吃莧菜呢,因為在夏天人們流的汗很多,吃了它,汗會少一點。還有,以前沒有蚊香也沒有驅蚊貼,所以古人只能用艾草代替。艾草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用處,可以把它泡水用來洗澡、洗腳。它可以治皮膚病。”
外婆的故事說完了,粽子也煮熟了。
兩個弟弟衝上去就搶了幾個粽子抱在手裡。我也忍不住了,開啟門衝進去拿了幾個熱騰騰的粽子。表弟快速剝開了一個晶瑩剔透的白粽,瞬間一股粽葉與糯米混合的清香瀰漫開來,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弟看著表弟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嘴巴張得老大,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一樣把粽子塞進嘴巴里。我也趕緊剝開一個吃了起來。
外婆看著我們吃,開心的笑了。這時一聲“咚咚”的敲門聲,是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也吃加入了吃粽子的行列。
我邊吃還邊說:“終於不用吃爸爸煮的鹹粽子了!”爸爸聽了假裝生氣的說:“鹹粽子多好吃呀!”我趕忙說:“開玩笑的啦,我既喜歡外婆包的白粽也喜歡爸爸包的鹹粽。”大家聽了,一起開心的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