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過端午作文2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吃粽子過端午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吃粽子過端午作文1
端午,應該是人人皆知的日子吧!不但是中國人的節日,有些老外也開始動起手來包粽子、吃粽子、划龍舟等。當然。我這個小中國人也要開動哦!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葉、菖蒲等。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建立的日子。見天,我也來嚐嚐端午節的滋味。
包粽子嘍奶奶端著兩盆東西走過來,我莫名其妙啥個?奶奶笑咪咪的說來,包粽子我蹲下來,看著一盆糯米和一盆竹葉,滿心的歡喜,捲起袖子。首先取出兩三片竹葉,把他們捲起來,成一個漏斗形,再往裡面灌上糯米。哎呦不好,竹葉沒整好全散了!我氣呼呼的喃喃什麼嘛,這麼小的東西竟然這麼難!不........說著,又重新開動起來。啊!看,一個小巧玲瓏的小粽子出世啦!翠綠的外衣包裹著一顆顆白色的米珠。看著他就口水三千丈。一個、兩個......十個粽子,哎,總算包完了。
這回該煮粽子了,將粽子放入鍋中,開始蒸。沒幾分鐘粽子便出爐了。嗯.......太香了,我擋不住粽子的誘惑,立馬開啟一個粽子沾了沾糖,放入嘴中。啊,味道還真不錯呀。透露點小秘密,我在粽子裡摻了點假,放了許多綠豆,所以才這麼美味呢!
晚上,口中依然回味著粽子的味道,是那樣淳樸,那樣美味......
吃粽子過端午作文2
到了端午,大家都知道是個吃粽子的日子。吃著香糯的粽子,看著媽媽提著好吃又好看的粽子滿是情誼。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北方有不少小孩子會佩戴漂亮的香囊,據說有辟邪的作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我們家包粽子是用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我們家包粽子是用糯米加棗包的。一年又一年這種習俗便傳了下來,以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我要學習包粽子,媽媽把糯米淘乾淨,準備了幾條彩色的繩子。只見她手握勺子把生米倒入蘆葉中,裹成一個倒三角,然後用繩子一紮就完成了。看上去真容易啊,我也學著包起來。試了一次、兩次、三次……才發現我貌似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正當我打算放棄時,媽媽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說:“如果做事情半途而廢的話,那麼他只會一事無成。”我聽了媽媽的話,臉漲得像個紅蘋果。連忙走到媽媽身邊繼續向她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試驗了無數次後,終於完成了一個好看的粽子,像個綠色的小寶塔一樣立在我的面前。終於下鍋了,我耐著性子等待著。當最後品嚐到自己包裹的粽子是,心裡面甜滋滋的。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