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動作> 【精選】描寫人物動作作文四篇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精選】描寫人物動作作文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人物動作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篇1

  寫人,免不了要描寫人的動作,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性格和作風,往往能透過行為動作來表現。如同學們學過的《金色的魚鉤》一課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老紅軍的話:“他坐在那裡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著眉頭硬嚥下去。”

  這段話描寫了紅軍老班長連續五個動作。用“坐、捧、嚼、皺、咽”五個準確的動詞,寫出了老班長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為照料小戰友、日夜操勞、精神疲乏的神態。“捧”字,突出了老班長對那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的珍惜;“嚼”、“皺”、“咽”三個動詞,寫出了草根和魚骨頭難以嚥下以及老班長飢餓的程度。透過這些動作的描寫,表現了紅軍老班長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抗爭的堅毅性格和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描寫人物動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觀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觀察周圍各種人形形色色的行為動作,特別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動作特徵,抓住特徵仔細地反覆地進行觀察。

  如下面例段:

  小麗抿著嘴,弓著腰,躡手躡腳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見她悄悄地將右手伸向蝴蝶,張開的兩個手指一合,夾住了粉蝶的翅膀。小麗高興得又蹦又跳。

  他彎著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後左右不停地拍著,兩眼溜溜地轉動,尋找“突圍”的機會。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會左拐,一會右拐,衝過了兩層防線,來到籃下,一個虎跳,轉身投籃,籃球在空中劃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後,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內。

  捉蝴蝶、打籃球,都是我們常見的活動,有的甚至是同學們親自參加過的。但寫起來卻不具體。上述兩段描寫,由於作者觀察仔細,把捉蝴蝶,打籃球的動作、神態寫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動作描寫。請看下列例段:

  他50多歲了。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他戰戰兢兢取下眼鏡,用衣服的下襬隨手擦了擦鏡片。“嗯嗯……”他剛要講話,忽然想起了什麼,手忙腳亂地在盤子裡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裡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這才放心地又“嗯嗯”兩聲,站直身子,用特別響亮的聲音說:“現在開始看老師做實驗!”

  教室裡打得烏煙瘴氣。毛老師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頭上冒著熱氣,鼻子尖上綴著幾顆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氣衝衝地向上挑著,嘴卻向下咧著。看見我們,他驚愕地眨了眨眼睛,臉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紋絲不動,就像電影中的“定格”。我們幾個也都像木頭一樣,釘在那裡了。

  老人的雙手很靈巧。一個泥人在他手裡誕生,只要幾分鐘。看他又拿起一團泥,先捏成圓形,再用手輕輕揉搓,使它變得柔軟起來,光滑起來。接著,又在上面揉搓,漸漸分出了人的頭、身和腿。他左手托住這個泥人,右手在頭上面擺弄著,不一會兒,泥人戴上了一頂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動作。

  例一寫的是一位高度近視的老教師。透過“用衣服的下襬擦鏡片”、“手忙腳亂地在盤子裡找”、“匆匆地往口袋裡掏”等動作的描寫,寫出了一個高度近視、動作不利索且有點“糊塗”的老教師的特點;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氣時,面部表情動作的特點來描寫的。如:“氣咻咻地站在門口”、“頭上冒著熱氣”、“眉毛怒氣衝衝向上挑”、“嘴向下咧著”、“肌肉紋絲不動”等,把生氣時的面部表情寫得生動而逼真。例三則是抓住捏泥人的動作特點,寫出了一位心靈手巧的老藝人形象。

  三是要準確而恰當地運用動詞。讀讀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帶點的詞的作用。

  說時遲,那時快。那個摔倒在地上的運動員,手一撐,腳一踮,猛地爬了起來。左腳尖頂住起跑線,膝蓋一彎,穩穩地蹲著。兩手就像兩根木柱插在地上,整個身體微微前傾,那架勢,就像一隻起飛的雄鷹。

  這短短的幾句話中,用了“摔、撐、踮、爬、頂、彎、蹲、插、傾、飛等”10個動詞,把賽場上運動員起跑的預備姿式描寫得準確而逼真。

  她擠進大門,把擔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將地上的草攬好,用膝頭壓著,俯下身,雙手使勁勒緊草腰子,提起來,扔到院牆角落。

  段中帶點的這些動詞用得非常貼切。寫出了一個能幹、利索、有力氣,幹活熟練的農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見奶奶站起來,雙手抓著鍋蓋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幾次,才稍稍揭開一條縫。一股濃煙從灶口衝出來,差點燻著奶奶的臉。奶奶隨便用袖子拂了拂佈滿皺紋的臉,又搖搖頭,自言自語地說:“老了,不中用囉!”

  這段話描寫的是一位老奶奶幹家務活的動作。用“揭、衝、燻、拂、搖”等動詞,準確而恰當地寫出了老人幹活動作的特點。上述各例說明,描寫人物的動作必須選用準確、恰當的動詞,才能具體形象地寫出人物的動態形象。

  讀一讀,練一練:

  1.讀一讀下面例段,想想作者是怎樣描寫人物動作的。認真完成後面的練習。

  他輕輕一跳,雙手就握住了單槓,緊接著收腹、抬腿,拉臂引體、抬頭挺胸,輕而易舉地上了槓。他那勻稱的身材,再加上這靈巧的動作,就好像凌空欲飛的雄鷹。

  ①這一段話描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段中帶點的動詞具體地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豎起來,臉上的肌肉不停地顫動,脖子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撲鼠的貓盯著我。

  這裡描寫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的動作,用了不少恰當的動詞。請找出來寫在下面:______。想一想,這些動詞起了什麼作用?

  2.在下面括號裡填上準確而恰當的動詞。

  我( )起一張餃子皮,笨手笨腳地往裡( )著餡兒,然後把皮邊兒往中間一(),又( )了一下,再往兩邊一( ),捏得又扁又平,往桌上一( )。嘿,還真像老手做出來的餃子呢!

  3.按下列要求練習描寫人物動作。

  ①仔細觀察媽媽炒菜的過程,把炒菜的動作具體地寫下來。

  ②透過動作描寫,反映出你熟悉的人的性格特點。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篇2

  這年暑假,三胖、二福、小柱子相約的日子到了,他們來到村東對,大樹下,比誰的絕招絕。

  三胖自告奮勇說:“我先來!我先來!”說完,就起身來到了游泳館。他深吸一口氣,跳下水去,遊起蛙泳來。他那胖胖的身體在水裡遊動著,活像一隻胖青蛙。這隻“胖青蛙”一下子就游到了游泳池那邊。小柱子、二福驚訝得張開了嘴,連連誇道:“絕招,絕招!”

  二福來到籃球場,抓起籃球就往籃球架投。“哇!”夥伴驚叫起來,籃球和籃球架好像約定好似的,籃球一次又一次地鑽進籃球架的懷裡。

  輪到小柱子,小柱子來到鋼琴房。她的兩隻手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跳舞,從指間流出了美妙動聽的音樂。小柱子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曲子彈完了,夥伴都是深深地沉浸在了音樂裡。過了好一會兒,大夥兒才回過神來,給了她熱烈的掌聲,誇道:“絕招!真是絕招!”小柱子不好意思地說:“過獎了,過獎了!”

  大家一致認為小柱子的絕招最絕,小柱子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篇3

  “動作”,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詞語,但又有哪些人能看透它其中的奧秘呢?看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能讓迷茫的人找回生活前進的方向;看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也許能讓人去反覆思考,去品味。動作不僅僅是一個單調的顏色,更是一個充滿五顏六色的顏料盤,它包含的意義很多,需要你細細地去體會它......

  自從我上了小學開始,媽媽就變得嚴格了。他對我的期望很高,但不會太苛刻。他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我也會銘記在心,但唯獨那句話,那個動作,我卻怎麼也記不住。

  “背,挺直!”我正在寫作業,媽媽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我身後。無奈!我只好挺了挺背,媽媽這才走開。每次媽媽對我說這句話時,她總會用她那溫暖的手拍拍我的背,時間一長,媽媽只需要拍拍我的背,我就會條件反射般的挺直腰桿。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媽媽始終重複著這個動作,不厭其煩。而我呢?卻非常煩,也很無奈。

  媽媽又來了。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經成了一座拱橋的背,我立刻挺起身子,媽媽這才出去。我手上的筆忽然停了下來,我的大腦也愣了一下。哦!我想起了這些年媽媽一直用同樣的動作讓我的背挺直,我似乎也體會到了媽媽對我的無限關愛。也包含著一絲批評:“為什麼總是不把背挺直?!”當然,我還感受到了一絲淡淡的諷刺,似乎在嘲笑我連背都挺不直。我有些羞愧,但我卻更加懂事了。我再也不會認為媽媽煩了,因為我已不再是那無知的小女孩!

  專家點評:

  本文以“一個動作”開篇展開敘述,作者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使人物形象突出,如“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經成了一座拱橋的背”,引起讀者的思考,不露雕琢痕跡而頗有情韻。

描寫人物動作作文 篇4

  今天,我和雨軒、夢潔兩個小夥伴來到公園裡玩“猜動作”遊戲。

  這個遊戲的規則是:三個人首先來黑白配,出法不一樣的人排第一位,後兩人經過猜拳決出第二、三位。首先由第一人小聲告訴第二人一個成語或詞語,由第二人作出相應的動作,第三人來猜出這個詞語(成語)。如果猜對了,就換成第二人猜,猜錯了,就要給予第三人相應的懲罰。

  遊戲開始了。我們三人進行黑白配時,“倒黴”的我和前不久鬧彆扭的雨軒分配到了一組。我只好硬著頭皮和她配合。雨軒告訴我一個好笑的詞語——“蹲馬桶”。我又氣又好笑,這個詞語該怎麼做呢?這下把我難住了。蹲馬桶好做,可馬桶該怎麼表現呢?我想了想,把空地當成馬桶“坐”在上面,手還作出拿手紙的樣子給夢潔看。本以為夢潔會說出正確答案,誰知她卻說:“寫作業!”逗得我們捧腹大笑。於是我又做了一遍。她又猜:“縫衣服!”我們笑得蹲到了地上。夢潔見我們笑成這樣,不知所措。當我們告訴她正確答案後,她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微風吹過,旁邊的小樹苗似乎也被我們的歡笑聲感染,不時擺動著身子,發出“呵呵”的“笑聲”。我和雨軒也在歡笑聲中不知不覺地拉起了手,蹦啊,跳啊,整個公園彷彿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同學們,你們覺得“猜動作”遊戲有意思嗎?我覺得這個遊戲不僅能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還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