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實用的魯迅作文500字四篇

魯迅作文500字

實用的魯迅作文500字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作文500字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魯迅作文500字 篇1

  在我的家鄉紹興,最繁華的中興路旁,有一條名叫東昌仿口的幽幽巷,這便是世界大文豪魯迅的故里。

  巷口的景牆上有一幅魯迅吸菸沉思的畫像,引人入勝。景牆下面壽老先生,小魯迅和他的農家小夥伴的塑像栩栩如生。

  順著青石板路進入小巷,右邊有一排烏瓦粉牆,高宅深院的古臺門,走過魯迅祖居,和魯迅紀念館,便可來到魯迅的出生之屋——故居。推開黑漆竹門,繞過曲徑長廊,跨入一個圓洞門,眼前豁然開朗,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充滿鄉情的樸素——百草園,裡面有高大的皂挾樹,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黑色的泥土散發著芳香。婆娑的斷牆上,蟠蟀在彈琴,螳螂在舞刀,這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我彷彿看到了小魯迅當年玩耍的情景。

  從魯迅故居里出來,身斜對面走幾十米,跨過小石橋,便來到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書屋正面的壁上,掛著一幅梅花鹿的圖,四仙桌上擺著文房四寶,這是壽老先生的坐位。書屋在左右兩邊,排著一張張課桌椅。魯迅的課桌在老師的右邊。它桌子角上刻的“早”字清晰可見,就像一朵梅花在書屋綻放,帶來了勃勃生機,又像一支蠟燭,點亮了光明和希望。

  小石橋下,河水靜靜流淌,烏篷船兒輕輕行駛,呈現當年魯迅所鍾愛的水鄉風光。入口咱,寫著“名族脊樑”,四個雄渾大字的石匾巍然屹立,使人肅然起敬。

  啊!魯迅故里,小巷走出大人物,怎麼不讓我驚歎,讚美?

魯迅作文500字 篇2

  魯迅,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是中國的民族魂,是中國文學革命的主將,掀起了新文學的浪潮,為中國文學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他早年學醫,在藤野先生的指引下,走上了救國救民之路。他這樣做不是為了當官,也不是為了引人矚目。相比之下,那些打著“改革中國文學”旗號的“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顯得多麼的卑微。在世人和那些所謂的“前輩”的挖苦下,他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堅強。人生之路本不平坦,不但要注意路面上的石頭,還要小心前方的荊棘。但是,當你勇於前進、勇於挑戰時,你會發現困難會隨你的堅強而消退,最終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在人們眼中,魯迅總是嚴峻的。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像刷子一樣豎立的頭髮,一排“一”字型黑色的鬍子。的確如此,在魯迅的.作品中,顯露出了它對嚴酷現實的諷刺,對於那些“前輩”的挖苦,他經常反唇相譏。而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對他五彩繽紛的童年進行了描寫,讓我們領略到了這位文學大師也有柔情的一面。

  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珍惜和擁護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魯迅的死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是奴隸性很強的半絕望的國家;也因魯迅的死讓人們意識到了民族的確尚有可為。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魯迅這位偉人不但給後人留下了他的傳世之作,還有他的豐功偉績。魯迅的靈柩,在夜陰裡被埋入黃土中了。西天角卻出現了一片微紅的新月。

魯迅作文500字 篇3

  週日,我帶著對魯迅先生的好奇心,與語文課本一起來到了紹興魯迅故里。

  還未進入大門,我便看到了兩個孩子的銅像,彷彿正在聊些什麼。走近一看,這不就是閏土嗎?跟課文中同樣的銀項圈、同樣的小氈帽、同樣的紫圓臉。那麼,另一邊穿著大少爺服裝的,一定就是兒時的魯迅先生了吧!那他們聊的應該就是看瓜、刺猹、捕鳥……我也真想聽聽!

  走進大門,我便進入了魯迅祖居,這院子可真大!不僅有臥室、廚房、浴室這些必要的房間,還有琴房、大客廳、小客廳、倉庫……看都看不過來,他們家可真富有呀!

  在語文課本中,閏土與魯迅先生是在廚房相識的,但並不是祖居的廚房,而是新臺門——現在的故居里的廚房。帶著好奇心,我們跨進了魯迅故居的大門。故居就沒有祖居那麼大了,但還是有一種大戶人家的氣派。在那兒,我找到了章運水與魯迅先生相識的廚房。可想而知,章運水其實就是魯迅筆下的閏土了。

  來到後花園——百草園,在那兒,我彷彿看到了兒時的魯迅先生與章運水在一起玩耍嬉戲,一起在井沿上跳來跳去,一起坐在石頭上談那些鄉村趣事。

  走了一個下午,我們還參觀了魯迅先生與兄弟們小時候的學堂——壽鏡吾先生的三味書屋,還有魯迅紀念館。我彷彿與魯迅先生一起經歷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是真正地用他的武器——筆,戰鬥了一生。

魯迅作文500字 篇4

  今天,學校龍湫文學社組織去紹興,遊覽文學巨匠魯迅的家——魯迅故里。大家早早地來到了學校,談論著魯迅。魯迅原名周樹人,他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大家對魯迅充滿好奇,個個都興奮不以說個不停。我們的汽車經過三小時的漫長行駛終於來到了紹興,來到了盼望已久的魯迅的家。

  魯迅故里位於城區魯迅路都昌坊口,是一所青瓦粉牆、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六進的大宅院,建於清代乾嘉年間,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曆史。我們首先來到了三味書屋。那裡是魯迅先生曾經攻讀詩書近五年的地方。屋裡擺放著一些椅子和桌子。一個“早”字我們彷彿又看到了先生小時候刻苦學習的樣子。接著我們經過小橋來到了魯迅的祖居。那裡有“德壽堂”、“香火堂”等古建築,是用於拜祭祖先、會客和居住之用。

  魯迅故居的後面即“百草園”,其實就是菜園,佔地4000平方米,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已道盡了百草園的斑讕色彩、盎然情趣。有大小兩園,南稱大園,與西邊梁家園子隔一堵1米多高的泥牆。有“無限趣味”的“短短的泥牆根”至今仍留存如故。那裡有一口井聽導遊講:魯迅小時候經常在井口蹦上跳下,母親怕他掉下去,在井口上蓋了石蓋,後來又用兩根粗粗的木條拼成了一個叉叉釘在井口上,表明不能在井口玩耍。

  紹興之旅就要結束了,我們坐上了回程的車子,懷著喜悅與充實和魯迅故里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