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臘八作文合集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臘八作文 篇1
我小的時候,在臘月的季節裡,雪花飛飛揚揚飄飄灑灑。時常村子裡,田野上,山林中,總是披著一件白色的外衣。這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陽光灑下,隨處都能呈現出美麗而浪漫的畫卷。
我童年的學校就坐落在畫卷的中央。學校四周是挺拔的白楊樹,樹杈上有喜鵲搭建的雀巢,它們時常在枝頭喳喳叫喜。那時,每年的臘月初七,就是我們學校期末考試的最後一天。在這一天裡,我們的心情好是緊張。考試當然有壓力,但考試結束後,我們就開心了起來,因為我們放假了!放假自然是高興的一件事情,不過最開心的還是和夥伴們去打“臘八冰人”了。
這天下午,是我們期末考試的最後一門課程。考試完畢,夥伴們揹著書包跑出了教室,不約而同地聚在了一塊兒。大家高喊著:“打臘八人兒去嘍!”臘八人兒,是過臘八節用來祭奠我們的先人和神靈的。用冰塊兒製成高一米左右寬八十釐米,形狀為凸字形就可以了。這是最簡單的冰雕了,太複雜的冰人兒雕刻我們小孩子也做不出來。
我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裡,放下了書包,拎著斧頭拿著鐵棍,趕著小毛驢車,跟著小狗,帶著自制的小冰車,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分幾路人馬,奔向了野外結冰的池塘和水渠。
打臘八冰人也是有講究的,一般要選透亮的冰塊兒,厚度在十五釐米左右來製作。如果要選這樣的冰塊兒,是要到池塘和寬闊的井面才能取得到的,但是在這些地方取冰,一般是比較危險。冰塊兒下面的水很深,人掉下去就會被水淹死的,很少有夥伴們去嘗試,大人們也經常囑咐我們不要到那樣的地方去。不過我們這些不怕死的傢伙,為了能取到好的冰塊兒還是要到湖面上去取冰。我們也有自己的安全保障措施,在湖面砸冰的夥伴們是要用繩子把腰繫起來,然後把繩子的一端繫到湖邊的小樹上。一旦有人落水,在岸邊的夥伴們,會拽著繩子往上拉。還好,我們這幫不怕死的小子,就這樣在湖面上打臘八人兒,好幾年過去了,都沒有出過什麼事情。
記得那年,還是發生了一件比較後怕的事情。
跟往常一樣,我們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那樣去做的。大家從湖面把各家的冰人兒裝車後,正準備收兵回營的時候,發現我們領的小狗掉進了湖水裡。也難怪小狗掉到湖水中。取過冰塊兒的湖面露出了黑綠色的湖水,湖水在太陽光的反射下看不到底,只是亮晶晶黑黝黝的,隨著水波的晃動,只能搖搖晃晃的映出岸邊的倒影。小狗在冰面上,看到了湖水中映出了它的身影,貪玩的它以為水裡有條狗,於是用爪子試著去抓,一下子滑進了湖水中。我們救狗心切,一急之下,脫下了一件棉衣,扔到了靠近狗的水裡。狗看到它身邊有一件東西,一下用爪子刨到了自己的肚子底下。剛到水裡的棉衣浮力還很大,把狗的身體浮在了水面上。大夥兒用鐵棍、木棒使勁兒地去勾棉衣。勾住棉衣後一個勁兒地往水面上拉,這時小狗配合的也很好,緊抓棉衣不放。就這樣我們成功地救出了小狗。
狗是獲救了,可回想起來還是有點兒後怕。當時,我們只知道去救狗,所有冰面上的人都沒有系安全繩。假如當時冰面破裂,我們完全有可能掉進冰水裡。不過我想,危險的刺激的東西,給我們的記憶也是特別難忘的。否則,今天我寫到打臘八人,冰水救狗就沒有這麼有味道了。
我們把弄好的臘八人兒運回了家裡,然後要筆直地栽到各家的糞堆中間。初八過臘八,初七的這天必須把臘八人兒安放好的。在那個時候,製作臘八人兒的所有工序,一般都是由家裡面的孩子們來完成。
過臘八節除了製作臘八人兒,就是吃臘八粥了。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吃一頓臘八粥就像過一次小年一樣美。熬製臘八粥也是很有講究的。母親在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了起來:選棗、泡米,熬粥用的黃米,是要用溫水浸泡一個晚上的。(黃米,北方的一種雜糧,顆粒比小米略大一些,顏色為黃色,和南方的糯米一樣煮熟時富有黏性)泡過的黃米熬出的粥有精氣,吃起來口感也好。熬粥的過程,是在臘八這天早上進行的,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必須把粥熬好。為了熬好粥,大人們總是在早晨的四到五點鐘開始給爐灶點火。燒一鍋水,放紅豆、紅棗,待紅豆紅棗快熟時,放泡製好的黃米,然後小火熬製。黃米黏性大,熬製需專人用鏟子在鍋裡不停地攪動。如果稍微掌握不好就會糊鍋的,就這樣熬熟到出鍋為止。
在這一天,我們這些孩子們也要早起。因為出鍋的第一碗臘八粥,是要讓我們送去供俸神靈。把熱乎乎的臘八粥淋到臘八冰人兒的頭上,就為上供。據說,以此來供俸祖先和神靈,乞求豐收吉祥。這麼虔誠和嚴肅的事情,對於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是一點也沒有興趣的。給臘八人兒施完粥後,就是我們這些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澆完紅粥的冰人兒,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它推倒砸爛了。
剛開始,我還以為砸臘八人兒是我們這些孩子們在搞惡作劇,但後來才知道只要澆完紅粥的臘八人兒是可以推倒砸爛的,原來,就是這個習俗。不過讓自己親手來砸自己家的還是有點不忍心,我們一般是去砸別人家的,別人家的孩子來砸自己家的。只要臘人兒頭上戴了紅帽,我們都會把它推倒砸爛。砸臘人兒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一大早,我們勾結幾個要好的夥伴挨家串戶,去尋找臘人兒的蹤影,就好像日本鬼子進村“掃蕩”一樣,一家都不肯放過,有的人家院子鎖了門,我們就翻牆進去。
記得有一次翻牆,我正好踏進了人家的狗窩。這條“死狗”翻牆的時候它不叫,等我踏到它的狗窩時,一下子咬住我的小腿死死不放。我拼命地掙扎,最終還是讓我跑掉了。嚇死我了,幸好穿著一條厚的棉褲,人沒傷著,只是把棉褲扯了一個大洞。反正,不管怎樣艱難,我們一家都不會放過的。在太陽出來之前我們的“掃蕩”必須結束,也許這是一直以來的規矩和習俗吧!我們這些孩子們都是這麼去做的。
說實話,看到自己與夥伴們製作的臘八人兒一下子又被我們親手毀掉,心裡很不是味道的,不過,冰人兒的碎片到來年的春天才會融化掉。在這期間,我們每次走到糞堆前,看到散碎在糞堆的冰人兒殘片,眼前不由的浮現出母親那碗饞嘴的臘八粥,還有和夥伴們臘八節開心熱鬧的場面。
我很回味兒時的臘八節,傳統的習俗很有味道,簡單的讓我們開心快樂。
臘八作文 篇2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裡,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說,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裡,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著說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著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裡開始熱鬧起來。父親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溫水泡上,接著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父親說,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著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父親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父親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裡,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為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頂著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溫暖的被窩裡聽著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親呼喚著我們起床,笑著說:“快吃!快吃!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年年有,而我們的父親、母親卻早已做古。我們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儘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種奢望。那美好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了!,想著想著,兩行熱淚便從眼角流出。
臘八作文 篇3
今年的臘八節又快到了,每每想起媽媽做臘八粥的情景和她給我講的“臘八粥”美麗的傳說,我總是興奮不已,難以忘懷……
我們家在每年臘月初八都會煮臘八粥。記得去年的臘八節,頭天晚上,媽媽把準備好的臘八粥材料: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浸泡在盆裡。
第二天,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媽媽就悄悄起床,開始煮臘八粥。不一會兒,只聽高壓鍋發出“哧哧哧”的響聲,媽媽就把煤氣灶調成小火。這時,廚房裡飄散著撲鼻的香味。
過了十幾分鍾,媽媽打開了鍋蓋,只見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看著粥,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盛了一碗。我用勺子舀了一小口,抿在嘴裡,這粥糯糯的,甜甜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彷彿在吃果凍。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的,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
臘八粥真好吃,我真希望今年的臘八節快點來到!
臘八作文 篇4
今天就是臘八節了,過了臘八節就離過年不遠了。大家買好了回家的車票了嗎?大家是否開始想念家鄉年邁的父母,他們正在為遠遊的你準備香濃的臘八粥。冬天已經來臨,新年也正在靠近,你是否做好了過春節的'準備。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在瞭解了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中的臘八節的來歷之後,去看看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吧。
每逢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根據史料記載,臘八節吃臘八粥盛行於宋代:
臘八粥的傳說有三種。
一是共工的兒子死後變成了撒播瘟疫的鬼,這個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豆,故民間有“臘八赤豆打鬼”之說。所以,臘八粥多以多種豆熬煮,就與此有關。
這就是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傳統的臘八節,這一天的節日美食是一道簡簡單單的粥,叫做臘八粥,不要看粥簡單,其實臘八粥做起來是很講究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戶戶都要製作。傳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著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裡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
真希望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就可以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了!
臘八作文 篇6
有些記憶甚至被歲月提煉成寶石,在生命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有些記憶甚至被歲月提煉成寶石,在生命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
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節起源
農曆十二月初八(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 臘八粥材料豇豆、小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習俗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臘祭”本是原始先民慶賀農業豐收的報酬之禮,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節慶。那麼,臘八節有何習俗呢?
臘八節飲食習俗
吃冰: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的一年裡都不會肚子疼...
臘八節的傳說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臘八節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
臘八節祝福語
一絲真誠,勝過千兩黃金;一絲溫暖,能抵萬里寒霜,一聲問候,送來溫馨甜蜜;一條簡訊,捎去我萬般心意!願您事業無須驚天地,有成就行。
臘八作文 篇7
進入臘月,也就是進入了年終歲末的時候了。臘月是農家人最喜悅,也是最忙碌的時候。臘月初八的早晨,家鄉人有喝臘八粥的風俗習慣。臘八粥是有黃豆、麥仁、大棗、花生、玉米麵等五穀雜糧彙集在一起熬成的粥。“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往往臘八節這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了,所以早晨的這碗臘八粥,禦寒的功能是最強的,喝了臘八粥出門就不覺得特別的冷了。臘八處於秋收後的一段農閒時期,粥料的多種多樣,象徵著豐收的喜悅。臘八粥對來年充滿了憧憬和希望。臘八的到來,預示著春節離我們不遠了。臘八醃蒜是我們這裡的習俗,據說臘八這天早晨起來,在太陽還沒升起來的時候,醃製的蒜,顏色翠綠,吃在嘴裡酸酸的,很是招人喜愛。做法也是極其簡單,醃蒜的材料主要是米醋和大蒜。每年的這個時候,臘月初七娘買下2斤米醋,剝下很多白白的蒜瓣。臘八的早晨,用我家那個大罐子醃製好,把它們放到院子的陰涼處,等到過年的時候拿出來招待家人親戚朋友蘸餃子吃。開啟罐子,一股誘人的蒜香撲鼻而來,滿屋子空氣裡瀰漫著蒜味。你再看那泡在醋裡的蒜已經由白變綠,通體碧綠碧綠的,像一顆顆翡翠躺在那裡。用筷子加上幾個,放在餃子上,那蒜如同那翡翠碧玉襯托在餃子上,甚是好看,讓人看了垂涎三尺,使人食慾大增。故臘八蒜又被稱為“翡翠碧玉臘八蒜”,你聽這名字,多美呀。冬天經常吃些臘八蒜,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的,既殺菌,還解毒。對治療高血壓、降血糖、降血脂、軟化血管也有一定療效,總之,多吃一些臘八蒜對人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年將至,在外漂泊的遊子歸家團聚,體味著家的溫暖,享受著親情的甜蜜。家,永遠是在外漂泊的遊子停靠休憩的港灣。今天就是臘八節了,在外勞作的人們已經盤算著回家過年了吧。因為家永遠是溫馨的,家裡有至親至愛的爹孃,把在外漂泊一年的收穫和喜悅帶給爹孃。溫馨的家,這裡擁有著親情,無論走多遠的人,過年過節的時候永遠忘懷不了的總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