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文600字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立春作文6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春作文600字 篇1
立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喻意春季的開始,立春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代表新的一年開始,因此立春又稱立春節、打春等,流行鞭春牛的風俗。立春這天吃春餅和春捲,稱為咬春。我就為大家介紹下咬春的習俗了。
今天是立春,有吃春捲的民間習俗,稱為“咬春”,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早上起來,奶奶就神秘地對我說:“今天奶奶要包你愛吃的春捲,要不要跟我學啊?”
只見桌上放著一包春捲皮和一碗餡兒。餡兒的品種真多,有捲心菜、肉絲、香菇和胡蘿蔔絲四種呢。聞一聞,真香!
開始包春捲了,奶奶帶著我這個“新手”一步一步地包。瞧,奶奶先把一張完好無損的春捲皮平平整整地攤在盤子裡,再用筷子夾起一大筷餡放到三分之一處,然後把靠自己一邊的春捲皮往裡卷。給餡穿上外套。捲到一半時,奶奶又將兩邊的皮子往中間對摺一下,再繼續捲起來。
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做,一個春捲終於做好了!我得意洋洋地欣賞著我的“傑作”。可是跟奶奶的比起來,樣子真是天差地別呀!我大吃一驚。
奶奶笑起來,不知是笑我包得醜,還是表揚我,她說:“你第一次包,沒把餡擠出來已經很好了!”
我可不甘落後,一口氣又做了十幾個,沒想到一個比一個做得漂亮。
開炸嘍!我把一個個白乎乎的春捲寶寶放到熱好了油的鍋裡。“嚓——”春捲漸漸變成了淡黃色,又從淡黃色變成了金黃色。看著一盤像金磚一樣閃閃發光的春捲,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哇,真好吃!”我狼吞虎嚥。
“那當然,這在從前可是皇帝的點心呢!”奶奶驕傲地說。
咬春的習俗是不是很好玩呢。
立春作文600字 篇2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新舊交替乃自然規律。飄雪之後,春天還會遠麼?--題記
老Z是我們的班主任。高高的個子,頭髮整齊地向後梳著,強壯魁梧的身材看起來倒像個體育老師,但是他卻在鼻樑上架了一副啤酒瓶底一樣厚的眼鏡,一副很滑稽的樣子。
記得初一的時候,老Z一進教室門,我們就被他的外貌唬住了,用不怒自威形容正合適。我在心中盤算,這麼"恐怖"的老師,今後三年有罪受了。當時幼稚的我們,認為男士當老師是很沒出息的表現,心中對老Z很是不屑,總是和他對著幹。在老Z課上,我們從來不回答問題,就是想看看他這獨角戲如何演下去,想方設法地讓他在莊嚴的三尺講臺上出醜。
此刻,老Z暴躁、脾氣不好的缺點被我們用放大鏡無限擴大;而他治學嚴謹、幽默風趣的優點卻被我們自動過濾了。
那時,我們和老Z相處在最冷的冬天。
初二了。老Z突發奇想帶著我們幾個去他家的玉米地,沿途尋訪古蹟。師命不敢違,我帶著幾分不願踏上征程。那次尋古之旅,成為我們和老Z關係的轉折。
出發那天,天氣很好。老Z率領著我們五個人騎著車子一路講解。從太原大學遺址到崇善寺,從太原城牆到兒童公園的紀念堂,我們沿途中用DV拍攝,手抄筆錄,完全沉浸在老Z新奇的"語文課"中。學習知識,閱讀歷史,我們穿梭於知識之海時也漸漸看到了老Z浮現出海面--博古通今的優點。之後,我們去了老Z在鄉下的家。途中,老Z在車上給我們講了許多田間的趣聞。不知不覺中,我們與老Z更親近了。現在回想才發現,當時自己心中的情感,叫做崇拜。
此時,春天已悄無聲息地降臨了。
白駒過隙,我們一路瀟灑地走到了與老Z分別的這一天。直至動筆答題的那一刻,才發覺心中強烈的不捨。從對立到親密,從不屑到崇拜,從疏遠到親近,老Z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驅走寒冬,用他帶來的春的氣息溫暖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立春作文600字 篇3
立春吃春餅是中國傳統的一個民間習俗,就像年三十夜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一樣,伴隨著人們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了,一直延續到今天。
關於春餅,各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民間流傳說:立春之日吃春餅被稱為“咬春”,意思是防病去災,迎接新的一年春天的到來。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可見早在唐代人們就已經開始有這個立春吃春餅的習俗了。
春餅有兩部分組成:一是麵餅,二是菜。面用開水燙一半面,再揣上一半乾面,和成麵糰,擀成薄園餅,園餅講究要園、要薄。擀好的園餅一定要在上面輕輕抹上一層油,兩張合在一起,上平鍋烙,為的是不讓餅和餅之間粘連,同時吃起來也覺得口感爽滑,配著在裡面咯吱咯吱作響的菜,外軟裡脆,口味特別好。二是菜,菜大都是採用綠豆芽、韭菜、土豆絲,三樣炒在一起。炒時,綠豆芽、土豆絲先用開水焯過,再和韭菜一起炒,炒時千萬注意不要炒大勁了,一定要保持綠豆芽、土豆絲、韭菜的`鮮、嫩、脆生勁。把炒好菜平攤到已烙好的薄餅上,用筷子夾著一卷,捲成一個園卷,春餅就做成了。把春餅放入嘴裡用力一咬,滿嘴全是春天的味道,心裡也頓時覺得春天來了。
我奶奶是做春餅的行家,奶奶做的春餅在左鄰右舍可算是出了名,沒有不拍手叫好的。每逢立春,左鄰右舍做春餅時都請我奶奶去作指導,我奶奶也從不保守,戴上潔白的圍裙和雪白的廚師帽,帽詹下露出了花白的鬢角,像個很有資歷的特級面案師似的,指指點點傳授做春餅的技藝。
我奶奶和的面又軟又勁道,擀出的餅比五十克的書寫紙還薄,烙出的薄餅鬆軟可口。菜炒的綠(韭菜)白(綠豆芽)分明,脆生勁就別提了。把菜往薄餅上一攤,用筷子夾著一卷,把卷好的春餅往嘴裡一放,咬一口外軟裡嫩,特別香甜,吃了這卷,還想吃那捲。為此,我小時候天真的總盼著立春這個節期快到吧,那天天是立春才好那,我好天天吃奶奶烙的春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