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中華傳統作文彙總十篇

中華傳統作文

中華傳統作文彙總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有人喜歡舉國同慶的國慶節,有人喜歡火樹銀花的元宵節,有人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還有人喜歡賽龍舟的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卻是熱鬧的春節。

  春節的習俗還不少呢。吃餃子、放鞭炮、貼春聯,樣樣喜氣洋洋。在春節裡吃餃子是必須的,餃子的餡兒有很多樣,有韭菜雞蛋餡兒、豬肉白菜餡兒、肉三鮮餡兒、素三鮮餡兒……其中我最喜歡吃韭菜雞蛋餡兒。“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像下雨的時落到屋頂上的聲音一樣,好不熱鬧。紅紅火火的春聯像紅色的火焰,給節日帶來喜慶的氣氛。

  春節和親人團聚在一起真是熱鬧極了。那天晚上,我、媽媽、奶奶和姥姥一起包餃子。我和媽媽擀餃子皮,擀好的餃子皮,再遞到姥姥面前,姥姥把餡兒放到餃子皮上,順著餃子皮的邊再捏緊,包好的餃子由奶奶負責擺。就這樣反覆著,其樂無窮。不一會兒,我們就包了好多的餃子,大家一邊幹活,一邊說著有趣的事情。一會兒哈哈大笑,一會兒手忙腳亂。真是熱鬧極了。最丟人的是我一不小心把餃子皮掉在了地上,當時我很不好意思,可媽媽卻安慰我說:“沒事兒的,下次注意點就可以了。” 一包完餃子後,就下鍋煮了。煮了一會兒餃子就熟了,再把美味的餃子擺上了餐桌。大家團聚在一起吃餃子的時候最是熱鬧、開心。吃著餃子 ,我自言自語道:“還是親手包的餃子最好吃。”

  這難忘的春節總是讓我記憶猶新。這樣的春節你難道不喜歡嗎?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而我最盼望過的就是元宵節了!

  元宵節那天,一大早,我還在睡夢中,就聽到媽媽喊道:快起床做湯圓嘍!我一聽到湯圓,一骨碌爬起來,以最快的速度洗簌好,就迫不及待地跑進了廚房。原來媽媽早就準備好了糯米粉,只見她笑眯眯地說:今天由你來做圓!我高興得又蹦又跳,興奮極了!

  我按照媽媽教給我的方法,先把雪白的糯米粉倒進盆裡,然後再把水加進粉裡,接著用力地揉,可是還沒揉一會就沒有力氣了,於是請求媽媽的支援。我想:平時看起來很容易的事情,想不到還是很需要方法和練習的呀。只見媽媽不一會功夫就幫我揉成了一個大面團,真不愧為大廚師,我對媽媽更加敬佩了。等媽媽揉好以後,我就先把麵糰搓成長條形,然後把它們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拿起一小塊放在手心裡,輕輕地壓扁,把黃的糖放在裡面,雙手再合起來搓,直到搓成有又白又圓的湯圓,按照這樣的方法我做了一大盆。最後,我發現有些湯圓破了很小很小的洞,我想:這樣的話放在湯鍋裡煮的話很容易爛掉的!於是,我靈機一動,小心翼翼地在上面加了一點麵糰,再慢慢地揉一次。媽媽看見了,直誇我愛動腦筋!這時,媽媽把湯也燒開了,我們就一起把湯圓放進去,只見湯圓在裡面跳來跳去,好像在跳舞,彷彿一直跳到筋疲力盡想要休息時,只聽媽媽笑容滿面地說:湯圓熟了!全家人便開始品嚐香噴噴的湯圓,還對我翹起了大拇指,能為大家做上美食,我心裡也美滋滋的。

  在快樂的笑聲中,我們一家人不僅品嚐了美食,還觀看了煙花,觀看了花燈真是一個美好的元宵節!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現在的媒體真可謂開放搞文化活動了,娛樂節目,文化節目,壓倒一切,不要說地方臺的“中國好聲音”“漢子英雄”“快樂向前衝”“全家一起上”等開放有益的節目。

  這樣的好處,是希望大家能認識到時代的變遷和思想的變化,二是希望同學們能夠理性的看待娛樂文化,提升品位,追求崇高,三是希望同學們不要痴迷於此,忘掉了自己的理想和事追求,要腳踏實地的,絕不能讓自己的靈魂成為了娛樂物件,希望影視媒體的節目中安排除了發揮好娛樂功能的人。更應策劃提升國人文化素養的節目,而不是“低俗文化”滿天下,我們更應當好好地從現在開始,踴躍的追教理想,成為一個文化人,而不應該“低俗文化”的沒有用,現在有多少的認為有了文化,但是沒有地位、金錢,就等於無可之用,你如果這樣想,你就錯了,現在多少人為理想而好好讀書,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不好好學習,下一代的生活文化也得不到好的發展,國家也就沒有了人才可用。

  追求崇高提升品位,讓國家好好發展下去,現在大足時刻,已成為了傳統的文化,裡面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裡面還有著生活上的文化,比如說:一個人不教,又離家出走了,裡面的後刻有一些連掉落,因為我們沒有好好的保護好,強勢文化交流中,我們能否保持一種清醒的文化主體意識,又能維持發揚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和鄉村文明的樣態已經淪陷,整個村莊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樣態上,都多於坍塌和拋棄的狀態,已成文化廢墟,因為農村沒有學習的地方,因此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成為了沒有文化的人。現在傳統文化也正在消逝著。為此我們大家因為,努力起來,好好的學習,作為文化人,有知識,而開啟文化的道路,不斷戰勝自己,從而強大起來,我們應該把祖宗的智慧,並把這一切優秀的文化傳統,樹立成榜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呼籲對文化的保護,或者延續的繁多的況情,尋找一種文化的方式,經歷與文化的死別。我們應該才氣升騰起捍衛文化的決心,實現文化的傳統交流,接受並努力的拯救,開始了傳統文化的洗禮。生命由有著文化的象徵,我們這一代青年,應該努力起來,好好讀書,追求更高的理想,青年花就會開得燦爛非凡,香遠益清。

  告誡了我們應該好好地學習,不要怕辛苦,只要你肯努力,現在你就有一天能得收穫,成為有用的人,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把國家發展得更好。

  傳統中國文化,好好發揚下去。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五月五,過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就會飄出粽葉的香味。一個個粽子被綁成一串掛在架子上,就像一串沉甸甸的果實。我最喜歡吃粽子了,開啟碧綠的粽葉,那晶瑩的三角糯米球就展現在眼前。粽子有鹹有甜,我最喜歡的粽子是糯米里包著香噴噴的腐乳肉和甜甜的豆沙,現在想起來就垂涎三尺。

  吃過粽子,我就會跟著媽媽去郊區的農村看賽龍舟。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盛事。水面鑼鼓喧天,人人奮勇划船,岸上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據說端午節吃粽子、塞龍舟是源於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在楚國滅亡後,痛不欲生,在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汩羅江自盡。人們得知後紛紛駕著小船去撈,還往江中投食,怕魚兒吃了屈原,但是一無所獲。後來人們每年端午節都要吃粽子賽龍舟,不僅紀念屈原,也是弘揚愛國精神。

  原來端午節也有這麼豐富的內涵,我喜歡過端午節。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過年,又叫春節,是人們為歡慶新的一年開始的節日,也是最讓我難忘的一個節日。(開篇要點題)

  每次快春節的時候,還在臘月,家裡的大人們就積極地行動起來,或打掃衛生,或洗衣服,或買年貨,熱鬧非凡。我呢,內心裡早就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常常會忍不住激動地笑起來。

  在我的家鄉,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春節的習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啦!過年啦!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掛紅燈籠,貼大紅春聯,我家也不例外。爸爸也在貼春聯,而且還掛了兩個燈籠。

  貼完春聯,我們一家一起到樓下放鞭炮。只見爸爸拿起兩個光頭強形狀的鞭炮,“嘭”的一聲,光頭強鞭炮一下子衝上了天空,變成了美麗又好看的煙花。這些煙花,一個又一個,好像連環炮一樣一個一個衝上了天空,這些煙花讓我看得眼花燎亂。

  放完鞭炮,我們又回到屋裡,接下來,該是收紅包的時間了。媽媽給我50元錢,爸爸又給我50元錢,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奶奶家的習俗更多。 比如正月初一一整天都不能掃地,不能往外面倒垃圾。因為奶奶說如果這樣做,就等於掃除了家裡的財富。正月初二,最受小孩子的喜愛,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可以跟大人們一起走親戚,同時還有壓歲錢。

  我真希望天天過年啊!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很早就聽長輩們說:“剪紙是一種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今天我終於可以和剪紙親密接觸了。

  今天很有幸,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到成都市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去參觀,學習,其中一項活動就是學習剪紙。

  今天教我們剪紙的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她先把事先準備好的熊貓圖案的剪紙分發給每一個同學,然後按照她教我們的方法,把有圖案的剪紙對摺。這時我們好奇地問:“老師,這樣對摺有什麼作用呢?”老師說:“這樣對摺可以使圖案變得左右一樣,會更好看。”聽了老師的一番話以後,我們就將剪紙對摺,對摺好了後,我們用剪刀沿著線小心翼翼地剪,雖然我們剪的不規範,也不對稱,但是一隻只色彩豐富,形狀不一的熊貓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大家都很喜歡自己的“傑作”,最後,我們小心翼翼地把剪下來的圖案用膠棒貼在一張白紙上,這個熊貓剪紙就做好了。

  從今天的剪紙活動中,我明白了看著很簡單的事,其實做起來了很困難。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再困難的事,也能克服。

中華傳統作文 篇7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是閱讀課,老師讓我們把自己查的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資料讀給大家聽。

  第一組說的是陶瓷工藝,李思琪還帶來一個陶瓷碗,這個陶瓷碗是棕色帶條紋狀的,雖然很舊,可是也挺好看的;第二組馬淑文讀的是有關京劇的知識;第三組……終於輪到我們第七組了,我們組只有我和範玉堯、薛宇恆三個人查了資料,範玉堯讀的是“天津狗不理包子”如何的好,我真沒想到“狗不理包子”會那麼好吃,有機會的話得嚐嚐真正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薛宇恆講的是一道——空心河鰻,聽的我都想流口水了。該我讀了,我心裡有點緊張,猶豫了一下,因為我平時不經常上講臺發言,怕自己說不好。可是,為了能給我們組加分,為了集體榮譽,我鼓足勇氣自信地走上講臺,給大家讀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描寫玉米餅的一首詩:

  纖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叮鈴鈴……放學了,時間過的真快啊,這一節課真有趣!

中華傳統作文 篇8

  談到中國,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它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的古老國家,中華文明淵源之長,文化底蘊之深,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美德”是中國傳統之精髓,本該根深蒂固在人們的心中,延續至今。可當今社會上出現的種種“不敢”現象——看到貴重物品不敢拾,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看到交通事故不敢觀,打破了以往的傳統,不免讓人懷疑“美德”是否隨著時代改變而逐漸消失?

  孝順——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根本。古有:"百善孝為先”的古語。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子路翻山越嶺求米,只為父母的溫飽;黃香自幼溫席,只為父親睡的溫暖;王祥不畏嚴寒求鯉,只為繼母能逃脫病魔……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當今社會竟出現“子虐其母,母告其子”令人疑惑不解的事情,可怎麼會出現如此現象?有很多人猜測這是一種為了讓自己聲名遠播的造假方式,但事實不是這樣,兒女故意假借出遠門,丟下年老母親這個大“包袱”。如果有時光隧道,當古人與現代人相遇,把這件事說給古人聽,我想古人一定認為這是個天大的“笑話”。由此看來,中國人是否應該重拾傳統這一美德呢?

  包容——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商周以來,聖賢士無不把包容作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共同追求。至今仍然傳著歷史上兩則著名的包容故事——“仁義衚衕”和“六尺巷”,董篤與張廷玉失去的只是祖傳的幾尺地皮,換來的卻是鄰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我們該學會包容,包容是溶化劑,可以消除隔閡,減少誤會,化解矛盾;包容是潤滑劑,能調節關係,減少摩擦,避免碰撞;包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溫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可當今人們呢?他們可以為了一點利益而和別人撕破臉皮,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弄的人盡皆知,他們可曾想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呢?包容還是否存在現代人的心中呢?

  誠信——是中國傳統美德的原則。“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哲語,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一諾千金的品質。秦朝有個叫季布的人,重諾言,講信用,得人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稱讚,曾子為了答應與孩子之間的'承諾,殺掉了家裡的豬…古人看重誠信,喜歡將誠信行於生活之中,而恰恰與現代人相反,他們喜歡口說承諾,不去實現,當今人們可以為了利益出賣朋友,違背當初的諾言。誠信,真的只存在於過去嗎?如果不,那麼它又躲在那裡?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時代在進步,這些品質應傳承下去。它不該是禁錮良知的荊棘,也不該成為“不敢”的藉口,脫掉“不敢”的外衣,去找回失去的正能量,找回代表優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的美德!

中華傳統作文 篇9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而我最喜歡看秧歌了。

  先在屋裡聽到熱熱鬧鬧的鑼鼓聲,從遠而近,我便飛奔出門。擠在人群中間向遠處觀望,只見一隊花花綠綠的人馬沿著街道緩緩而來,最先看清的是敲鑼打鼓的。然後就扭秧歌的了。他們打扮成京戲中小姐書生的模樣。只是穿得更加新鮮豔麗。臉上還畫了濃濃的妝,腳上踩著半人高的高蹺,有的手中拿著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長長的紅綢帶,雙手各拎一角。踏著節奏揮舞開兩隻胳膊,投入而神氣的扭動。那股神常常會把一些孩子吸引進隊伍裡去。

  扭秧歌的隊伍中有時還會有唐僧師徒,老漢推車、小媳婦騎驢等有趣的造型。他們在一樣的節奏下,做著各種各樣的動作,顯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隊伍很快就扭過去了。我常常會跟出去很遠很遠,追著看。

  簡評:這篇短文,寫出了作者在看秧歌時候的情景。對扭秧歌的人物描寫得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對人物神情、動作、表情的描寫更是惟妙惟肖,有一種真實感情溶入其中。勾起讀者對扭秧歌的熱愛之情。也突出作者對觀看扭秧歌的熱愛之情。

中華傳統作文 篇10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要放爆竹、貼窗花、掙壓歲錢、吃餃子、聽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聽年的故事。關於年的故事有很多種,我最喜歡其中的兩種。

  一種是說年是一群非常兇猛的動物,它們聚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寒冬,年就出來覓食,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說,一群年一次可吃上百隻虎豹熊和幾十個人。

  一到冬天,人們都得集中起來和年作鬥爭。在和年的鬥爭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年雖兇惡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拼命逃跑。因此人們一旦發現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全部趕走。

  另外一種傳說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深居海底的怪獸叫年,它的頭上長著一對尖尖的角,非常兇猛。到了除夕這隻叫年的怪獸就會爬上岸傷害人命,因此到了除夕,大家都逃到深山裡。

  這一年,從村外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老人告訴大家,年有三怕,第一它怕紅色,第二它怕響聲,第三它怕火光。因此當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放爆竹、貼窗花、開燈過夜。

  年的故事很吸引人,過年的習俗豐富多彩,我喜歡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