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如詩,創新為墨
千里孤竹,白雪茫茫,落雨夜敲窗;月光如水的夜啊,你帶來了多少如詩的夢兒,又帶走了多少不成眠的孤獨?
——題記
幻想·夢
我們可還曾記得當初年幼的幻想?
無論是在大人的眼裡還是在現在的我們的眼裡,看起來都是那樣的幼稚與可笑,但是那些幻想卻偏偏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最難以忘懷的,甚至可以說是我們想象力的發源之地,是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我們的幻想天馬行空,有的想想便算了,但萬千孩子中卻絕不乏將幻想真正變為自己未來夢想的人,也一定會有人還願意讓這個夢想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我想盡自己所能解釋一些奇幻現象。
——我想寫出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作品。
——我想發明一些有用的東西,方便人們的生活。
每個人都曾有過太多,太多年少痴狂的夢,而這些夢,於幼時的我們而言就只有兩種出路,一個是被時間漸漸埋沒了,直至淡亡;另一個就是被我們銘記於心,並且透過努力,一步步地去實現它。
有時候,夢想就是一個奇思妙想,點燃了想象的火焰;創新就如彩筆,可以讓夢想更加絢麗多彩,也如翅膀,可以帶著夢想起飛。
童年時期的夢想,帶著濃濃的神秘氣息,因為它在茫茫海面上還沒有找到燈塔,還沒有找到屬於它的方向。
古今·夢
且讓時間回到千年前。
那是一個政治的盛世,文化的盛世,多少筆墨畫下了大唐江山,李義山也好,李白也罷,可他們的每一首詩,字裡行間都反映著他們的心境,他們的夢。
比方說《登金陵鳳凰臺》裡面的“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一句,就很好地反映了李白的心情: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的現狀的沉痛心情,李白最為出彩的地方在於他沒有考科舉卻成了名垂千古的大詩人,他的出身,不得不說:科舉是不允許兩類人的後代的,一是罪人之後,二是商人之後——李白兩個條件都佔了,是無法參加科舉考試的。他在之路上便成了一個新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