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故事> 利令智昏的成語故事3篇

利令智昏的成語故事

利令智昏的成語故事3篇

利令智昏的成語故事1

  成語利令智昏出處: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史記·趙世家》。

  利令智昏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史記·趙世家》。戰國時,秦國派大將白起,帶領人馬,攻伐韓國,佔領了韓國的野王。野王位於韓國的上黨同韓國內地之間的重要通道。野王被佔,上黨就孤立了。上黨的地方官馮亭,準備歸附趙國,希圖得到趙孝成王的保護。

  趙孝成王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平陽君”趙豹不同意,他說:“無故受利,會招致禍殃的,不如不要”。“平原君”趙勝說:“不要白不要,如此一大塊好地方,不費任何代價,送上門來還不要嗎!”趙王贊成趙勝的意見,就派他去接收上黨,並封馮亭為“華陽君”。

  可是這一來,把秦國激怒了。秦國又派白起去打趙國。在這次戰爭中,趙國大敗,四十萬趙軍,全部覆沒。

  司馬遷對此評論說:“平原君”趙勝,在當時雖然也算是個著名人物,但是他的眼光到底還是太短淺了些,因為貪圖私利,而使頭腦發昏,理智不清,這就是所謂“利令智昏”啊。

利令智昏的成語故事2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於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麼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甚麼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援平原君的`主張,並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後,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後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後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後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的成語故事3

  “利令智昏”四個字,是司馬遷對平原君和趙成王不能趨利而避害的一聲感嘆,其實,更是史學家對事物精準的洞察和對人善良的告誡。古人說“淡泊以明志”“無欲則剛”。一個人如果唯利是圖、利慾薰心,往往會頭腦膨脹、喪失理智,做出些愚蠢的事情來。 到了如今,諸如此類的事情也不少見。職場也好,商場也罷;富人也好,窮人也罷,總有一些人會讓這般故事輪番上演,且演得“活靈活現”。譬如說,小到小雞注水,大到奶粉害人……其實,故事的開始,無一不是見利忘義;而故事的結局,又無一不是害人害己。不管表演者如何粉墨,登場後便已無法逃脫這一命運的掣肘。

  任何一個詞彙的形成都來自於現實生活,一本厚厚的辭典,所有的詞彙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當我們翻開這部辭書閱讀的時候,遠不如現實的參照。漢語的詞彙極為豐富,我們的祖先習慣於形象思維,我們的文字就是從象形來的。 “利令智昏”,《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鄙語曰:‘利令智昏’”。鄙語就是俗語,來自民間。不管時間距離多遠,我們今天拿來,對比現實,好像是現代人的產權,像“哇塞!”一樣有時代感和衝擊力。中國的儒家文化對人的影響力的很大的,特別是對平民階層。這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平民階層的道德操守,但約束不了上層人群。在現在這個經濟時代,“利令智昏”這一詞就更加凸現出來了。

  文化層次決定文明程度,決定理智,決定他的法律意識和秩序。這話可能沒錯。我們承認販毒、殺人越貨、鋌而走險,這大多是一些文化淺層次的人所為,他們見利忘義,利令智昏。而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恰恰又是高文化層次人群見利忘義,很多是達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度。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