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的作文400字(精選11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掃墓的作文400字(精選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掃墓的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到了這個節日,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天,我和全家人一起去為外婆掃墓。到了外婆的墳以後,我們每個人拿起掃帚或抹布,為外婆的遺像和墓碑擦洗乾淨。接著我們放置了幾束鮮花、幾盤糕點及一些水果。最後我們再燒香,把摺好的錫箔、紙錢和元寶燒給外婆,表達我們對外婆的思念與祝福,願外婆在另一個世界裡得到許多錢,過著幸福的生活。
我希望外婆能保佑我有一個充滿了光明的未來。此時我不禁想起曾經與外婆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我在很小的時候,外婆還沒有去世。那時的外婆雖然已經滿臉皺紋,頭髮花白,但是很疼愛我,外婆那和藹的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如今外婆已經逝世了,可她那慈祥的面孔還留在我的腦海裡。
遠處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動聽的曲子,遍地金黃色的油菜花,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景象。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留下遺憾。
清明掃墓的作文2
清明前夕,爸爸帶著我回老家掃墓。
一路上,透過車窗向外看去,哇!真是太美了,只見一大片油菜花像黃地毯一樣鋪在路邊,一陣陣微風輕輕吹過,送來了令人陶醉的花香。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不一會兒,就進入到無限的遐想中,想著想著,就到了家門口。我們走了進去,當看到爺爺奶奶那高興的樣子,我也開心地笑了。聽爺爺說,我們就要去掃墓,我一聽,可高興了,簡單收拾一下,就出發了。
我們走了很多路,才到達目的地。爺爺走過去,先把墳墓上的草除盡,再就開始祭拜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爺爺和爸爸先拜,等他們拜完,才輪到我。我把三根香,分成三份,面對墓碑,念道:“一柱香願太爺爺保佑我健康長壽,二柱香願太爺爺保佑我學習進步,三柱香願太爺爺保佑我全家幸福快樂。”說完才把香插在墳墓上。怎麼樣,我的祭拜方式很特別吧!
時間過得真快呀!我又要回屯溪了,不過,我的心還在老家的山川田野裡漫遊嬉戲呢。
清明掃墓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們五年級代表我們城十校去掃莫,在路上我們一直有說有笑。突然一個問題在腦子;裡旋轉,我們為什麼要去掃莫呢?因為有千千萬萬個革命戰士們為我們失去了生命。
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烈士塔。看到幾萬個烈士的名字,我作為他們的後代,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我們戴著小白花。第一項,升國旗,奏國歌。第二項,聽烈士們的生平介紹:周鑫是一名警察,有一次在下班的路上,看見一名歹徒正在搶一位女孩的錢包,他為救人質,和歹徒拼鬥起來,可是歹徒手裡有刀啊!就這樣周鑫被歹徒刺了幾刀,因為失血過多,離開了人世。…第三項,為烈士們默哀三分鐘,烈士們我一定會向你們學習的。默哀完畢。第四項獻小白花;我們都把小白花取下來,捧在手裡,獻給了烈士們。五星國旗翩翩起舞,我彷彿聽見了烈士們的心聲。
從此以後,我應該學習烈士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撿起身邊的一片垃圾,多種樹讓空氣更清新,在家裡要尊重每一位人。讓烈士們的精神發揚光大!
清明掃墓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個追憶親人,緬憶親人的節日裡,我們全校師生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莊嚴的烈士陵園掃墓。
天陰沉沉的,風呼呼的瓜著,地上溼漉漉的,彷彿老天爺都在為烈士們而感到傷心。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園。來掃墓的人很多,有其他學校的小學生,有機關部門的人,還有司法部門的人員。我們靜靜的張在外面,聽裡面的人宣讀入黨誓詞。
走進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人民英雄紀念塔上的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雄渾有力的大字,就好像是烈士們的精神在鼓舞著我們。
掃墓儀式開始了,聽著主持人的演講,我彷彿看到了戰火紛飛的戰場,烈士們英勇奮鬥、臨危不懼。我知道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它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努力,天天向上,用好的成績來報答烈士們。
我們參觀墓碑,有的還沒有名字。在烈士事蹟陳列館裡,是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蹟,還有他們的生活用品。
從陵園出來,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好成績來報答他們。
清明掃墓的作文5
清明節到了,我和媽媽、奶奶、爸爸、大伯一起去壽縣掃墓。中途,我和媽媽在城裡下了車,媽媽說要帶我去觀賞一下壽縣的古蹟。爸爸告訴我:壽縣城歷史悠久,是古代楚國的國都,相當於中國的北京,那裡也是奶奶的老家。
沿著長長的雲梯,我們登上了氣勢雄偉的北門城牆。北門古時候叫靖淮,我們在城牆上看到了無樑廟、劉仁贍紀念館,我還發現了一隻石龜,身上還馱著一塊厚重的石碑。經過查詢資料,我們才知道那石龜的名字叫:贔屓,形似龜,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
接著,我們坐上人力三輪車,來到了壽縣博物館。那裡一共有四個展廳,裡面展覽著珍貴的文物。有精緻的'瓷器,有鋒利的古代兵器,還有歷代名家的書畫作品。
博物館對面就是孔廟,是後人用來紀念孔子的地方。媽媽告訴我,孔子是春秋時期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廟的大殿前有兩棵千年古樹——銀杏樹,雖飽經滄桑,仍枝繁葉茂。
短短半天時間的遊覽,讓我感受到了古城壽縣的魅力,以後有時間我一定還要再去!
清明掃墓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三月二十四號,我們一家早早起來,準備好工具,經過十幾分鐘的顛簸,終於來到了陵墓前。這裡早已被綠草覆蓋。大家認真地除著草,每一個眼神似乎都在發著光,掃射著地上的每一根雜草。清掃完畢,便是深深的哀悼。大家的淚水滾上眼角,點燃爆竹,共同表達對奶奶的思念。
忙完一天後,大家紛紛離場。親人們都長年在外奔波,只有過年才回來一次。如今奶奶去世,這種自責的心情便湧上心頭。或許,我覺得,清明節回家掃墓,也就是為了表達對奶奶的愛戴吧!
如今奶奶的生命已融入了那片土地當中,每一根草,每一棵樹可能都融入了奶奶的氣息。我們只有在清明節時回家掃墓,才能讓奶奶更安詳地在這片土地上安息。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宗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現在也成為了親人團聚的節日,希望能世代相傳!
清明掃墓的作文7
那是今年的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給自己的祖先祭祖和掃墓,我家也不例外,外婆和媽媽早早地就準備好東西,有鮮花,有水果,有外婆折的紙元寶,還有各種顏色紙剪成如長長帶子形狀的東西。
早上,我們吃過早飯就把準備好的東西搬上了車,一起去公墓。到了公墓,已經有好多人在掃墓了。我跟著長輩們來到了先祖的墓,這時外公拿出一塊乾淨的毛巾在擦墓,一邊擦一邊小聲地在說著什麼。我好奇地走過去聽,外公在說:“清明到了,孩子們都回來看你們了,讓先祖保佑孩子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媽媽和外婆把準備好的花,水果等東西都放在碑前,我們就開始磕頭了。所有人都磕好後,爸爸和外公就拿著紙元寶去公共燒紙的地方去焚燒。聽媽媽說這些紙元寶是燒給祖先們的“錢”。做完這些,我們就和先祖們作揖告別。
回去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掃墓啊?”爸爸說:“做人不能忘本,不管在哪裡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一路上,我一直想著爸爸說的這句話,更加堅定了要好好學習,將來更好的奉獻社會,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清明掃墓的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既然是清明節,自然要去祭拜先祖。
不知道是不是清明節的緣故,這天早上,天上飄著濛濛細雨,使我內心憂傷。我被爸爸從被窩裡一把拉了出來,吃了早飯,我們乘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回到老家,到附近的商店買了香紙、祭品和酒等,扛著鋤頭去掃墓。
我們一路隨著山勢,沿著泥濘的小路向前行。一路上的花花草草我都無心觀賞,鳥叫聲、蟲鳴聲,我也無心聆聽,一心只想著早些到達目的地。
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傷。站在一旁等爸爸鋤完草,又在墳上添了一些土,我們拿出紙錢壓在石碑上面,將其他剩下的紙錢灑在墳上……爺爺去世的時候,我正好趕上期末考試,對於爺爺的一切情況我都不知曉,過後聽爸爸講爺爺個子高高的、瘦瘦的,而且很疼我……可惜這一切我只能聽別人告訴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緬懷先輩,令人忍不住悲嘆。這其中蘊含了許多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他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親人的懷念了!
清明掃墓的作文9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清明掃墓的作文10
4月5日——清明節。爸爸說,清明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媽媽說,天清地明,春暖花開,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爸爸的話我聽不懂,媽媽的話也很難理解,但是我很想去春遊。就這樣,我們全家開車回老家掃墓去了。
到了老家,爺爺已經準備好了很多掃墓用的祭品:雞蛋、鞭炮等,不一會,我們就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爺爺一邊吩咐爸爸媽媽幹活,一邊向我們介紹老祖宗的一生,等爺爺說完,爸爸媽媽他們也清理好了墳墓的四周,拜祭就開始了,爺爺先把吃的放到墓碑前,然後點上蠟燭,再倒祭湯,等這一切弄完後,爺爺讓我們排成一隊,一起向老祖宗鞠躬。之後,爺爺還讓我們拜祭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的石碑,爺爺說這是表達慰勞,感恩的意思。我覺得這一切都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拜祭完後,爺爺讓我們圍在墳墓的四周吃雞蛋,讓我們把雞蛋殼撒在墓地上。我好奇地問:“爺爺,我們怎能吃老祖宗的東西呢?”大家聽我這麼問都笑起來,爺爺笑著說:“這是表示生生不息的意思。過去很有很多小孩會來要糖果吃呢,如果來的人越多,就表示這家人日後將發達。”我說:“原來掃墓也有這麼多的知識啊?回去我一定考考我的同學,看他知道的有沒有我多。”
清明掃墓的作文11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去鄉下掃墓,老天也似乎知道這一天是悲傷的,所以天氣陰沉沉的。
我們家祖先的墓地在老家的後面,每當清明節左右,周圍總會開滿金燦燦的油菜花。
在油菜花的簇擁下,我們來到了墓前。奶奶拿出了六束很好看的假花,讓我分別插在六位祖先的墳上。接著我們又拿出一麻袋奶奶親手摺的金元寶,和買來的紙錢。錢由我來發,當我發到一半時,奶奶說:“哎呦喂,心肝,你這兒怎麼沒有發錢呀?”我看了看奶奶指的方向,那兒只有一塊小的長方體石頭,上面沒什麼字,怎麼看也不像墓碑,但是後面確實有一個土堆,上面還插著我剛才插的假花。奶奶告訴我說:“這個是輩分最高的墓了,那個時候條件不好,墓碑買不起,只好立個小石塊。”一聽這話,我知道這個墓不簡單,就把剩下的紙錢全給這個墓了。然後爸爸把紙錢點燃,奶奶再用報紙把火苗一個墓一個墓的引過去,說這樣是因為我們家族一代一代都很節約,不願意多浪費一根火柴。最後,我們再一一鞠躬,煙嗆得我們睜不開眼睛,但是我們還是很虔誠地鞠了躬,祝福死去的親人們。
鞠完躬,我們就離開了墓地,在路上我聽見奶奶在嘀咕:“每年來一次,挺好的……”我回首望了望墓地,只見一縷青煙隨風飄蕩,我想這縷青煙會帶著我們對祖先們的祝福,一直飄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