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關於冬至作文400字彙總七篇

冬至作文400字

關於冬至作文400字彙總七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作文400字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作文400字 篇1

  東漢時候,有個名醫,叫張仲景。他的醫術高明,不管什麼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他是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退休回鄉,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散。他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人,衣著單薄,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很難受。

  張仲景回家後,心裡總掛記著那些爛耳朵的人們,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拾只佔棚子,架上衣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格放在鍋裡煮,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一隻只耳朵形狀,再放在鍋裡煮。到冬至那天就開張,專門送給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傷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吃過以後的人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傷都治好了。(點評:冬至,張仲景煮餃子為人們治凍傷,“祛寒嬌耳湯”的誕生。)

  以後,每到冬天,張仲景都做“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巧的是,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為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戶戶包餃子吃,並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餃子叫做餃耳呢。(點評:無巧不成書,張仲景的忌日也正好是冬至,人們為了紀念他,冬至包餃子成為風俗。)

冬至作文400字 篇2

  往年,到了冬至這一天,老母親就會對我說——冬至節一過,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長一根線了。我就會問她為啥子。她說這個你都不曉得哦,冬至節一過,太陽就要走回頭路了。這個應該是不錯,儘管沒有書面的解釋準確,但我還是願意聽老母親這樣子重複的一年一年的講。

  對於冬至節得玄妙,在易經裡面就可以找到答案。代表冬至節的是《地雷復》卦。卦象的意思就是一陽復始。陽氣逐漸上升,天氣漸漸變暖。然後卦爻全部反過來的時候,就是乾宮裡的第二卦《天風姤》,這就預示著一陰開始了,而《姤》卦恰好代表著夏至這個節。也是表示極熱的夏天到了極致,物極必返。陰氣由此而生,慢慢地季節將向著秋天推進。這自然界奇妙的現象,卻是蘊含了盛極而衰,衰極而盛的哲理和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對於冬至節的記憶是從何時就有的。我推測該是從老母親那兒知道的。

  老母親是個農民,關於農事的二十四節氣那是相當的熟悉。隨時就能誦出來。還帶順口溜。啥時節幹啥農活,下種,收割都不是事。就像獨眼龍看告示,一目瞭然。

  至於冬至節是不是像書上說的吃羊肉,我是沒印象了。在我的記憶裡,那時候的農村能吃上豬肉都很不錯了。且那時老家根本沒人餵羊。不過吃狗肉倒是有的。這個冬至節吃狗肉一說好像跟那個劉邦有關係,說是他的一個將領在冬至這天給他燉了一鍋狗肉,大叫味道鮮美。後來就有了這個習慣。反正這些都是傳說,不可全信。

冬至作文400字 篇3

  冬至到,吃餃子,剛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沒有吃上餃子吧,我趕快洗洗手來幫忙。

  姥姥把麵糰揉一揉,然後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麵糰,撒上些麵粉,因為害怕我擀的麵皮不夠圓,姥姥又幫我把這些小麵糰壓成圓圓的面片。擀餃子皮可是個技術活,用力太大,面片就會粘在擀麵杖上,還會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橢圓形,再把它轉個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覺得有地方厚了些,我還會再補一下,這樣圓圓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來該包餃子了,這我還不太熟練,姥姥給我做了示範,我照著姥姥的樣子,把面片平攤在手上,挖了點餃子餡放上去,對摺餃子皮,輕輕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趴在桌上。姥姥說這是因為我包的餡太少了,再包一個,多放些餡,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說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我猜,一定是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呀!

冬至作文400字 篇4

  冬至夜,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做湯圓。待奶奶和好麵糰,我便洗淨手,紮好圍裙,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奶奶一聲令下,馬上開工。

  可以開始了。我從麵糰上掰下一塊,分成兩半,左手和右手分別一個,然後捏勻,放在手掌中不斷旋轉。不一會兒,兩個湯圓就“誕生”了。弟弟也想效仿我的辦法。於是,他專心致志地注意我的動作,邊看邊學。剛開始還很順利,可就在這最後一個環節,麻煩卻來了——弟弟居然將兩個未成形的湯圓揉成一團。唉,真是失敗啊!幾經努力,弟弟仍然沒有成功一次。弟弟終於放棄了,開始採用最原始最簡單的方法——一個一個搓。

  在完成大半的時候,弟弟不耐煩了——老是重複著系列的動作,多無聊啊!於是,他突發奇想,拿起一大塊麵糰,捏著一隻小豬的模樣(他真是把麵糰當作橡皮泥了),乍一看,嘿,還蠻像的。沒想到我不經意地一誇,弟弟馬上像喝了興奮藥似的,備受鼓舞,轉眼間,就完成了一部“鉅作”——幾顆星星。

  這時,奶奶來了,她看到弟弟的“鉅作”。氣不打一處來,馬上把那些“鉅作”捏碎,扔進盆裡,還拿出一塊紫薯泥,加入開水,和麵團混雜在一起,然後擠壓,翻過來,再捏,麵糰在奶奶的手裡像個聽話的小寶寶,任由奶奶擺佈。幾次重複後,一塊淡紫色的麵糰就展現在我們面前。掰開一看,嘿,白底,幾道紫色條紋彎彎曲曲地纏繞在一起,好看極了(這麼好的東西,不早點拿出來)。

  我頓時來了興趣,馬上加入新一輪的“工作”--做湯圓。

冬至作文400字 篇5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家家戶戶都吃湯圓、搓丸子,我家也不例外。

  吃過晚飯,媽媽把一個大大的盤子放在桌子上。然後從冰箱裡拿出一團早已揉好的餈,掰下一小塊放在手中捏幾下後就飛快的搓起來。不一會兒,媽媽的手中就出現了一條白色的大圓柱。她把圓柱從中一分為二,把其中一份給我。我接過白餈學著媽媽的樣子搓了幾下,粗圓柱變成細長條,我又將它平均分成10份每次放1個在手心仔細地搓,不一會一個白珠子滑落在盤中。可這時媽媽已經搓好一小堆啦,她怎麼能這麼快呢?經過觀察我發現,媽媽分到柱子時直接把它分成5份,她的大手每次都搓出2個丸子。我心中不服,也拿起2個餈團搓起來,很快兩個玉珠滾落盤中。我洋洋得意對媽媽說:“看,我也能跟你搓得一樣多。”媽媽笑著說:“即使你和我一樣每次搓2個,還是我比你多。”這又是什麼道理呢?我使勁地想,突然我明白了。在和媽媽分得同樣多的餈條時,我把它分為10個等份,每份為10分之1;媽媽只把它分為5等份,每份為5分之1。5分之1等於10分之2,她的1個丸子的重量等同我的2個。除非我能一下搓出4個丸子,那樣我們才能搓得一樣多。

  真是生活中處處都藏著數學啊!我們在歡笑聲中又度過了一個有趣的冬至。

  教師點評:在有趣的冬至中,你還能發現這麼多有趣的分數,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

冬至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到老家去上墳掃墓。我們還在商店買了香、紙錢、金銀元寶、火炮等祭拜物品。

  中飯之後,我和爸爸就出發了。一路上雖風景秀麗,但我卻沒心事觀賞,只想著因為生病而去世的奶奶,在我的記憶中,她是多麼的慈祥和藹呀!

  我和爸爸拿著鋤頭、畚箕上山了,爸爸忙著搬泥土掃墓,我在旁邊拔草。今天天氣好冷哦,我的手都凍僵了。接著爸爸把香紙、元寶點燃燒掉,然後我和爸爸在奶奶墳墓前拜祭,在奶奶的墳墓前,我不由的鼻子發酸,默默地對奶奶說:“奶奶,您在那邊過得還好嗎?以前,在我的印象中,您每一天都是那麼的忙忙碌碌,從來就沒享受過清福,現在您就安息吧!”接著我們就放了火炮下山了。

  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時,看見了許許多多人都去掃墓,便問爸爸:“爸爸,為什麼今天有那麼多人來掃墓?”“因為今天是12月21日,冬至,這是我們家鄉祖先傳下來的習俗,上墳掃墓,祭拜親人,來寄託對古人的一種思念之情。”爸爸回答道。

  我不由朝山頭那邊看了一眼,奶奶,您放心,以後每一年我都會來看您的。

冬至作文400字 篇7

  冬至,古人稱為“亞歲”,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我喜歡冬至,因為冬至的日最短,飛逝的白天總讓我感嘆時光短暫;因為冬至的夜最長,靜謐的夜晚總讓我安穩入眠;更因為冬至裡,媽媽會為我做幾道熱氣騰騰的美食。

  一早,媽媽就在廚房忙活起來,香噴噴的味道飄然而至。我早已迫不及待地等在一旁,媽媽把火關小,一點都不心急,慢慢地燉著,年糕吸收著湯汁的鹹鮮甜,漸漸入味。我踱著步,急不可耐地催促著。終於可以吃了,軟糯的年糕不失嚼勁,每一口都是大大的滿足!媽媽笑眯眯地說:“年糕,年糕,年年高!”

  中午,媽媽端上湯圓。一個個“白胖子”在碗裡翻滾。湯圓是奶奶親手包的,前一天熬好的豬油拌著香氣四溢的芝麻再夾雜一些糖桂花,裹上綿軟的糯米粉。咬一口,滿口甜香。

  到了晚上,就是我最愛的番薯湯果的出場時間了!我喜歡看著白乎乎的糖果,黃燦燦的番薯,濃稠的酒釀在鍋裡抱團翻滾,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媽媽告訴我,酒釀,寧波話叫“漿板”,和“漲”同音,表示“福氣高漲”。而“番”和“翻”同音,可以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來。

  看似寒冷的冬至,卻被熱氣騰騰的美食包裹得如此溫暖!過了冬至,日漸長,夜漸短,直至九盡春歸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