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冬至的作文(合集15篇)

冬至的作文

冬至的作文(合集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的作文1

  在冬至時節,寫給逝去的母親。

  ——題記

  冬至來臨的時候,天氣一天天冷了起來。我心也漸漸冷了行起來。行走在沒有一絲雲彩的藍天下,石楠樹上掛著彩色的果實,香樟樹鬱鬱蔥蔥,梅花含苞待放,心應該是遠離荒漠的,可卻被莫名其妙的悲哀荒涼侵擾著,難過著,心也越加荒涼。

  今生已經有多偶然,哪怕是至親母女。緣分可遇不可求,哪怕是父母和子女。真正的懷念,是在失去之後。當懂得親情彌足珍貴的時候,早已經沒有沒有了。在夢中相見母親,在幽幽的找尋中醒來,我會想是否有來生。假如有來生,但願有緣相遇見到母親,哪怕讓我看見您幸福平安,不像今生那麼辛苦,不再英年早逝。

  我知道,嚴冬來臨的時候,春天不遠了。

  那條和母親一起走過的小河早已經不在了。如果在,這個季節,河邊麥田裡應該有不多的薺菜,閒暇時可以採摘回家,那可真是美味。不久河畔的鳴蛙就會在耳旁,還有從水邊草叢裡提起了的成串的蛙卵,還有被我驚擾的蝌蚪群,還有田埂上的野生報春……

  還記得那個水還很涼的黃昏,我不怕水涼銑足而濯,臉上的和頭髮上欲甩未落的水珠,被母親的責怪。只可惜那時的我裝不下那淡淡的暮色,如果當時就能把它化成墨滴,暈一種結局,也許在這寒冷的冬夜,就是歲月留給我的溫暖,是我對明天對春天的期盼。可是,那已經留在記憶的面孔,只在遠方相互注視。

  春暖花開的時候,那微笑又像往常一樣,隨黃昏隨天地暗去了,剩下的依舊是無窮無盡的念想。

  季節輪迴,人生怎麼輪迴呢?親情怎樣輪迴呢?

冬至的作文2

  當香味嫋嫋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

  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裡做湯圓。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著餡的湯圓裡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裡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裡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

  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著隊伍等隊長檢閱呢!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著熱氣,在盆裡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裡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裡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汙染”了。

  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著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3

  當香味嫋嫋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

  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裡做湯圓。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著餡的湯圓裡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裡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裡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

  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著隊伍等隊長檢閱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著熱氣,在盆裡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裡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裡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汙染”了。

  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著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4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正所謂:冬至到,吃水餃。

  過去,南寧人甚至把冬至提到了比年還重要的地步,在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冬大過年”之說。每到冬至,各家各戶就要做湯圓、包肉粽,還要準備“三牲”拜祭祖先,舉家歡飲。而在鄉下,除了家家戶戶要做湯圓、包粽子外,在冬至那天所有外出的人都要到村裡祭祖宗祠,然後閤家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以慶團圓。

  據傳,南寧之所以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是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離春天已經不遠了。冬至那天,各家殺雞宰鴨,準備酒肉、果品、湯圓,而在外的親人也趕著回來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同時冬至對於農民而言,就意味著要對來年的生產、生活進行系統的安排和籌劃,從這個角度上分析,確實是“冬至大過年”了。在民間還有“冬幹年溼”一說,即如果在冬至那天天氣晴好,在過年的時候則會遇上下雨天,十分應驗。其中奧妙,也許是因為古人千年之總結,是經驗之談。

  過冬節時,南寧人的餐桌上除了雞鴨豬羊等佳餚外,還有一道特別的菜——魚生。這是因為民間有“冬至魚生夏至狗”的講法,也許是因為冬至時令氣候較涼,切好的魚生不易變質,入口時清涼爽滑美味。當然,南寧魚生口感最好的要算橫縣的,橫縣魚生還成功申報了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冬至的作文5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時節。

  冬至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周公用土圭測量的方法,選取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年開始的日子,周曆中的正月即夏曆中的十一月。漢代時,漢武帝採用夏至,將正月和冬至分開,從此開始專門過冬至節,並一直延續至今。

  不同地區在冬至時的風俗都有所差異,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發展至今,很多地區依舊保留著這項傳統習俗。

  在我國沿海地區,有冬至祈福的習慣,一些南方地區還盛行吃冬至團,我們淮北市作為典型的北方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吃餃子的習俗。

  這不!中午放學回到家,我就看到姥姥在擀餃子皮。

  “姥姥,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包餃子呀?”

  “不行,你的兩隻小貓爪太髒了!”

  於是,我像離弦的箭一樣跑到了洗手間,迅速用肥皂洗好手。

  “姥姥,我洗好手了,這下可以包餃子了嗎?”

  “可以了,開始包吧,我的外孫。”

  於是我學著姥姥的樣子包起來水餃來。“案板方方刀光寒,或菜或肉剁成餡。麵糰圓圓杖上扁,筷子取餡面中填。巧手捏出玲瓏褶,皮薄餡多鍋不粘。山西陳醋山東蒜,餃子浮沉幾人饞?”我一邊哼著歌謠,一邊包著我自創的各種形狀的水餃,不知不覺中我竟包了五十多個水餃。

  當我看到盤子裡熱氣騰騰的水餃時,我不禁想到了醫聖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水餃,那真是一個“香”啊!

  這就是我的冬至節!小朋友們,你們的冬至節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冬至的作文6

  眾所周知,冬天裡最冷的一天就是冬至,冬至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

  記得我第一次過冬至節,是在一個週末。

  那天早晨,我還在床上做美夢,姥爺叫我,說讓我跟他去買菜。我一骨碌就爬了起來。我們到菜市場後,姥爺又領著我來到一家豬肉店,我以為今天要吃回鍋肉呢,但姥爺卻讓賣肉的人把肉剁碎,難道今天要吃餃子嗎?不出所料,今天的確是要吃餃子。

  我問姥爺:“今天為啥吃餃子嗎?”姥爺回答我:“寶貝,如果今天不吃餃子的話,你的耳朵就沒了,要不這樣,你和我一塊兒包餃子,不過,你自己包的餃子自己吃。”我這才知道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的,我很爽快地答應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包餃子。

  話不多說,姥姥準備好肉餡和麵團,我們就要包餃子了。廚房裡,我學著姥爺的樣子,把餃皮放在手心,挖了一勺肉餡,放在餃子皮上,兩邊對摺,手使勁一捏,沒想到,餃餡全擠了出來,我看姥爺已經包好一個餃子,準備包下一個了,我想:如果我把肉餡放少一點,不就不會擠出來了嗎?我把餃皮開啟,挖出一半肉餡,再捏在一起,可我一看,這哪像小耳朵呀,咋看都像月亮,我放棄了。後來,我腦子又有一個新的想法,我把一勺子的肉餡放在一個餃皮上,我又拿了一個餃皮放在上面,然後沿著邊捏住,一個像太陽的餃子大功告成了!

  姥爺哈哈大笑:“你把餃子包成啥樣子,你耳朵就會長成啥樣子。”啥?我可不希望我的耳朵長成太陽的樣子。姥爺看我還想包餃子,他就手把手地來教我,有“師傅”教,我自然很快掌握了“技術”,我不僅學會了包餃子,還包了十幾個呢!

  那天,吃了熱騰騰的餃子,果然,一個冬天,耳朵沒有凍掉。我到現在喜歡過冬至,冬至是一個熱氣騰騰的節日,是一個有愛的節日,我們與家人相守在一起,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既暖心又暖身體,這才是最溫暖的時刻。

冬至的作文7

  那是一場大雪,這雪很大,直到現在都下了五天五夜了。雪中來來往往的人非常的少,除了去買煤炭烤火的,幾乎就沒什麼人敢出來了。

  那美麗的雪花把整個城市裝扮了一番,銀裝素裹。冬至。

  忽然,眼前出現了一個人。那人兩手抱著一堆煤炭向遠方送去。我望了望,還像挺遠的,我感覺到十分的納悶,他為什麼把那麼多煤炭送給那麼遙遠的人呢。

  他來到了一間破屋裡。屋裡有許多的小孩。小孩的臉上都給凍裂了,他們的眼光都集中在了那堆煤炭上,似乎煤炭對他們極其的重要。那個男子把那堆煤炭堆在了地上,然後點燃了火。那火剛點燃,小孩子們就湧了過去,個個都擠在煤炭面前烤火,取著暖。

  我想他們不止很溫暖,然而心裡也十分的溫暖。因為這堆煤炭是從很遠的地方抱過來的,是多麼的辛苦啊。只可惜那個男子卻沒有去取暖,而是看著小朋友們高高興興的笑臉,染而自己那凍僵般的臉也微微地一動,笑了,那時冬天裡最美麗的笑臉。永遠是那麼美麗,那麼的燦爛。

  寫到這裡,我停了聽筆。因為我想世界上有許多的人是多麼的需要溫暖啊。那街上的乞丐在冬天裡冒著大雪去乞討著。又像安徒生童話裡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人。我們承認了他們那悲慘的命運,可是我們還是不能放棄。因為,我們都是為了理想而活著,而堅持的活下去。只要活下去了,才會體驗的到那種美好,那種快樂。

  從盪鞦韆到洗衣服的那一段,是需要多少的轉變。懵懵懂懂到張大懂事,那是學要走多少條路。而人生的路又是無比的曲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走向歧途,甚至會走到絕路,而那時卻永遠不能回頭。

  犯罪,犯罪,還是犯罪。

  為什麼那些壞人會那麼的執迷不悟。看到電視上的那種結局了吧,但是還是要去試一試,萬萬不能啊。因為那是一種誘惑。就像上次我寫的那篇栩栩如生,因為他裝的很像,故意引你走向絕路。

  悔改吧。可能不會失去青春。那樣才能得到冬至那樣的溫暖。回頭是岸。

  回頭吧。

冬至的作文8

  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作為南方人,我們今天要做一件大事——搓湯圓。

  冬至對於南方人來說有著不一般的意義,我們將冬至湯圓稱為“尾丸(圓)”。那你們猜猜“頭丸(圓)”指哪個節日呢?我相信你們一定也能輕易地猜出來——元宵湯圓。這樣寓意著從頭到尾圓圓滿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就變成了代代相傳的民俗。

  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小水滴培訓中心,因為老師說今天要搓湯圓。等同學們都到齊了,老師微笑著說:“我們要開始搓湯圓啦,同學們按順序去洗手,可要搓乾淨哦!”大家立馬歡呼雀躍起來。緊接著,生活老師就端出了糯米糰子,老師說這些糯米糰子是用石磨打磨的,因為打磨時要不斷加水,所以打磨完成後還要放在麵粉袋裡讓水滴乾,這個過程叫做吊漿。看來想要吃到一個軟軟糯糯的湯圓,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老師將糯米糰子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我看著這些白白嫩嫩、奇形怪狀的小糰子,實在不知要怎麼搓成圓形。我看著別人右手輕按著小糰子左三圈、右三圈,沒幾下一個圓圓的湯圓就完成了,真是太神奇了。看著看著,我竟然忘了自己手裡的糰子,結果湯圓被我搓成了個“湯扁”,惹得大家一陣哈哈大笑。同學們搓得熱火朝天,邊搓邊比誰搓得圓,教室裡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在這一陣陣笑聲中,湯圓很快搓完了。

  老師把搓好的湯圓拿去煮,一個個湯圓像一位位優秀的運動員,跳入了“咕嚕咕嚕”的沸水中。不一會兒,老師就端出一鍋熱氣騰騰的湯圓,整個教室都飄散著甜絲絲的香味。老師盛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給我,湯圓胖乎乎的,圓溜溜的,可愛極了。我湊近碗,一股濃濃的紅糖味夾雜著一絲絲姜的味道撲鼻而來。我趁熱咬了一口,軟綿綿的,真好吃啊!

  正所謂冬至到喜樂多,甜美湯圓暖心窩,美好的祝願永不散!

冬至的作文9

  湯圓,我非常喜歡。雖然不是常吃,但我的味蕾時常懷念起它的滋味。

  又逢冬至,迫不及待一解味蕾相思。一碗浮著水汽的湯圓來了,刻著青花的瓷碗裡,四個白花花的湯圓靜靜地躺在裡面,奶白色的米湯環繞於四周,一種奇異熟悉的感覺頓時在心口迴盪起來,好久沒吃了。

  我輕輕提起勺子,盛了一勺熱騰騰的米湯潤潤嘴,然後挑了一隻兩角尖尖的豆沙湯圓舀在勺子中。白嫩嫩的、柔軟的湯圓在勺子裡,誘人!我先將湯圓身上兩個尖角啃掉,然後將湯圓慢慢放入口中,細膩柔滑的豆沙伴著可口的湯圓皮,混合入了喉中,紅豆甜滋滋的味道沁心潤肺,我不由自主的微笑起來,真好吃!再看那勺子裡剩下的半隻,白色的湯圓皮裹著豆沙彷彿雪地中央的篝火,緩緩流淌的紅色帶來心中溫暖,我慢慢地品味著……

  那橢圓形的是菜豬油味,一口咬下,濃濃的菜和油夾著甜甜蔥香在齒隙之間來回穿梭,春天的顏色春天般的感覺,真美!

  碗裡還剩下兩個湯圓了:一個頂著尖尖角的芝麻湯圓,一個圓鼓鼓的肉餡湯圓,媽媽說最有寧波特色的就是芝麻湯圓了。我雖然不是專業的美食家,但也深有體會,黑芝麻特有濃香配上清爽柔滑的湯圓皮應該是寧波一絕吧,不多想了,實在忍不住一口咬了下去,哇!又甜又香!無與倫比!此時的.湯圓有著尖尖的兩頭,像一輪彎月,凹進去部分正吐露著無盡的黑夜,無數顆亮閃閃的星星不停地從裡向外湧現……太美了,我帶著幸福品嚐完了我的黑夜之星。米湯裡只剩下肉餡味的孤零零地躺在裡面了,還有一個了,我輕輕將它夾起,圓鼓鼓的身體不見變形,我放在嘴邊吹了吹,對準它的中間部位一口咬了下去,細細品嚐,肉香四溢,棒極了……

  一碗湯圓不貴,卻是老少皆宜人間一美味。它的樸實純真,它填飽肚子的美好感覺讓我回味。

冬至的作文10

  今天下午在放學路上,媽媽告訴我:“明天是冬至,今晚我們一起要搓湯圓。”我立刻歡呼起來:“太好了,我喜歡!”頓時引來了旁人驚奇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安靜了下來,可心裡早已迫不及待地盼著那刻的到來。

  冬至要數我們莆田的風俗最有趣了。吃過晚飯,我就和媽媽就急忙動手開始準備。先將糯米粉和上適量的水,揉成團,置於簸箕中央,同時擺上桔子,一束紅筷子,一排老薑,一支用彩色紙剪貼成的“早春”紙花。其中,紙花造型最為別緻,中間是一對用紙剪成的“小孩兒”。“小孩兒”的頭上有傘蓋,下方為隆起的半球,象徵“財丁貴”俱全。接著一家人圍坐在簸箕旁開始搓湯圓,祈求全家人“團團圓圓”。

  我最喜歡搓湯圓了。可不知怎麼了,和好的糯米粉和紅糖像是在“捉弄”我似的,很不聽話。我拿起糯米粉搓成圓形,用手指在上面戳了個洞,放紅糖時一不小心放多了,口一直封不上,就拿出一些來,又感覺太少了,只好把紅糖全部倒出,把洞捏大,放進紅糖封好口,在手上搓成圓形,搓好後我發現湯圓又破了,我急忙拿了一些糯米粉把洞補上,弄的我手忙腳亂。慢慢地一個兩個三四個,我搓得越來越有經驗,並且還可以捏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我最喜歡學著外公捏元寶、杵臼、狗、喜鵲等小玩意。要說,平時做手工可是我的強項啊!我照著外公的樣子,捏完小狗再用黑芝麻點上眼睛,看起來栩栩如生的,可愛極了!外公還告訴我,元寶象徵財富;杵臼是舂米的工具;狗能守門防盜,希望來年平安無事;喜鵲會報喜,能給人帶來好運氣。接著我們還有搓成桂元般大小的圓仔。

  終於大功告成了,媽媽說明天一早就能吃了,望著自己的“作品”,我忍不住直咽口水。心裡琢磨著明天我要先吃這個還有那個,再吃……

  這個冬至前夜真有趣,真令我難忘!

冬至的作文11

  記得剛到這裡時夏至剛過,知了的狂鳴撕扯著因炎熱而浮躁的空氣。

  我不是一個好孩子,一直都這樣,在學校裡做著一般差生都會做的事,我的生活平淡而庸俗,其實這麼‘低調’的生活還是不錯的(我還是喜歡用‘低調’這個詞的),有點與世無爭的感覺,如果生活就這麼繼續我也是不會有什麼怨言的,直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揹負著爸媽的期望而到一所升學率還不錯的學校學習,我知道,我平靜的日子快要結束了。

  ……

  在很久以後的一節課上,我照例的把頭撇向窗外,冬日的陽光輕輕蓋在身上,許久不曾有過這般舒服的感覺了,不覺偷偷愜意起來,我喜歡冬天這種踏實的親切感。

  原來我在這裡已度過了從夏到冬,時間總是這麼不禁意地溜走。冬日的安詳洗去了身上的浮躁,我的生活在時間的調製下開始發生奇妙的變化――成績扶搖直上,周圍人的眼光開始變得難以琢磨。我還是喜歡簡單的生活的,這會不會是我們這些生在寒冬的人的共同特點?不知道!

  今天是07年元旦,好像有很多話說,我好想感謝好多人,我要感謝爸爸媽媽,在我人生中那段黑色的歲月裡,是你們的支援與鼓勵讓我有了勇敢面對困難的信心,讓我懂得了在我無助的時候,爸媽一直都會在我身邊,我很感動,不知道說什麼好,我會以我的成績來向你們彙報的。

  一直都對自己說:“我註定屬於孤單……”,所以總是形影相弔,直到有一天看到朋友的留言才知道,什麼孤單,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我這樣不僅傷了自己,也傷害了朋友。而我現在才懂,不知道是早還是遲了!

  我也要感謝我的朋友們,是你們的關心與幫助讓我覺得不再孤單,謝謝你們了。

  還有好多好多幫助過我的人,我還來不及感謝的,願你們平安幸福…?

冬至的作文12

  那是離開家的第一個冬至。

  尚不太習慣集體生活的我們這一群青蔥男女,聞著大街小巷的餃子香,想家的情緒油然而升,上課也都懨懨的,沒了心情。“冬至不吃餃子,今年,我們的耳朵該會凍掉了吧!”一個男生戲謔說。

  放學時,班主任突然給我們帶來一個振奮的訊息:學校食堂已經準備好了餃子餡和麵團,各班同學集體包餃子,過冬至。“哇———”同學們頓時興奮得大叫起來,有的男生甚至吹起了口哨。

  班主任和生活委員從食堂裡領回了餡和麵。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面板沒有,就用課桌面湊合,擀麵杖短缺,空酒瓶上陣。雖說同學們大多不會擀麵皮,包餃子,可大家也都忙得熱火朝天:有的揪面劑,有的圓面,有的擀皮,真是吹笛的捏眼的都有、擀出來皮大的大,小的小,圓的圓,方的方,厚的厚,薄的薄。寥寥會包餃子的幾個學生頓時成了班裡的核心人物,那份驕傲得意自不必細說,不少男生女生圍在她們身邊虛心的拜師學藝,現學現包。一個多小時忙碌後,課桌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餃子:有的包成了蒸餃,有的包成了小籠,有的成了混沌,甚至還有面團和餡亂揉在一起;還有許多標新立異的創意造型:麥穗,太陽,小兔,小魚。十分可樂。我也學會了一招——麥穗餃。不過,那麵粉可遭了殃,有的同學邊包邊鬧,互相抹,臉、手、衣服上都粘了麵粉,弄的白忽忽的。

  餃子是食堂的師傅幫我們下的。雖然爛了不少,但是同學們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都無比激動,覺得這次的餃子餃子竟然這麼有味,甚至比在家媽媽包的還要好吃。每個人的心中都激盪著一股暖流,再也沒有冬日的寒冷!

  那年,我十六歲。

  那年,我正讀師範。

冬至的作文13

  過了冬至該是數九寒天了,我們換上冬裝,那菜園子的蔬菜做好過冬的準備了嗎?今天一大早,我就去自家的菜園子走一走,看看冬至的菜園是什麼樣子的。

  剛走出家門,我就打了個冷顫,雖然穿了好幾件厚厚的衣服,仍然感到寒氣的侵襲。我攏了攏衣服,繼續向前走去。只看見道路兩旁鋪了一層厚厚的落葉,梧桐樹上只剩下三三兩兩的幾片葉子了。我覺得菜園子應該也是這般的冷清吧!

  可我一到菜園子,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哇,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放眼望去,碧綠碧綠的青菜地像鋪了一塊厚厚的綠色地毯,綠得那麼油亮,那麼美麗。而大胖子芋艿呢?挺著自己紫色的大肚子,仍舊撐著它自己的綠色大傘,一點也不把冬天放在眼裡。菜園子裡還有一種奇怪的菜,它全身紫色,紫的那麼鮮豔,媽媽卻叫它紅菜薹。這時,我發現了菜上的小洞,媽媽說這是蟲子乾的。我便尋找起它們蹤跡來。我找了找,居然在菜葉子的背面發現了小青蟲,可能是它怕冷吧,吐出白白的絲,把自己包裹在裡面。翻開土塊,一對鼓起的眼睛突顯在眼前,原來是一隻青蛙蟄伏在下面,我趕緊把土塊按原樣蓋住,小青蛙你就在我家的菜園子安心地過冬吧。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排拱形的小房子,房頂蓋著黑色的塑膠網。感覺好神秘啊!我把腦袋伸進拱門裡想一探究竟,只見碧綠碧綠的菜秧整整齊齊地排在裡面,像小朋友們在做早操一樣。它就是我們的“貴賓”芹菜寶寶。因為它有專屬於自己的房子。

  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只有芹菜住在房子裡?”媽媽告訴我:“因為芹菜還小,這個黑色的房子是用來保持溫度和溼度的,這樣芹菜既不會被凍死,又能使它快速地生長。”哦,原來種菜還有那麼多的學問呢!

  我喜歡菜園子,即使冬天也充滿生機和歡樂!

冬至的作文14

  你知道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嗎?

  傳說醫聖張仲景回家鄉時,看到鄉親們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等煮好了,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人們吃了張仲景的“嬌耳”和怯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為了紀念張仲景,人們模仿“嬌耳”的樣子做成餃子。這就是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俗話說得好:“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今天是冬至,林老師給我們發了"九九消寒圖"。上面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上有九朵花瓣,每天要塗一瓣,塗完後,春天就來了。

  回到家裡,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手洗乾淨,開始包餃子了。我先把餃子皮放在機器上,機器由兩個半圓形組成,每個半圓形都有一個“財”。我把餃子皮放在機器上,放上餡,在餃子皮的邊緣塗上水,再使勁一壓,餃子就做好了。爸爸把開水燒開,在鍋裡放上餃子,就開始燒了。

  燒好後,我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早上,我還在夢中飛簷走壁,忽然,傳來媽媽的一聲:“快起床,去外婆家吃冬至圓嘍!”我一聽到有好吃的,一骨碌爬出被窩。吃了早飯,我和媽媽開車來到外婆家。

  剛走進外婆家,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我已經口水直流。外婆已經在包冬至圓了,她給我一個小麵糰,讓我也親手做一個。我先把麵糰搓成一個小球,再用小拇指戳一個小洞,順著這個小洞捏,捏成一個“小花苞”,接著往裡面裝肉,最後封口。我捧著這個“小桃子”滿心歡喜,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蒸籠裡,把蓋子蓋好。

  “ 小桃子”在蒸籠裡一點一點長胖,過了十分鐘,冬至圓就可以吃了。我咬著軟軟的皮,香噴噴的肉,樂開了花。外婆說:“吃了一個冬至圓,就大了一歲。”

  “十月一,冬至到,我們來吃冬至圓。冬至圓,圓又圓,家家戶戶幸福又團圓。”

冬至的作文15

  今天是冬至呢——雖然太陽很嬌豔,可是寒風中卻有一絲凜冽。一大早,同學們都在討論,說:“今天是冬至,要吃餃子。”餃子!我心頭一震。以前只有在新年的時候奶奶才會給我包餃子,有兩年冬至時,奶奶買了速凍餃子——豬肉餡兒的,沒有奶奶做的美味,也沒有‘溫暖’的感覺。我苦笑了一下,心裡一陣發酸:今年奶奶一定又是買了速凍餃子。媽媽肯定不會回來陪我——唉。

  “奶奶,我回來了!”

  “回來的正好!來,剛出鍋的餃子。快點趁熱吃吧!”我一看,果不其然——是速凍餃子。“奶奶,這速凍餃子一點兒也不好吃!我想吃您包的!”我向奶奶撒嬌道。奶奶嘆了口氣,略顯悲傷地說:“喜喜呀,奶奶老了!包餃子也沒力氣。你爸爸媽媽都不在你身邊,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你會不會生氣啊?”我苦笑了著說:“奶奶,我不生氣。我只是覺得太孤單了。我好想讓媽媽給我做一碗雞蛋韭菜的餃子,然後陪著我一起吃。”說到這兒,鼻子一酸,淚便湧了上來。我急忙低下頭,用胳膊蹭了蹭,不想讓奶奶發現。“奶奶知道你心裡一直很苦。你從小就。唉,算了,不說了,你快吃餃子吧。”奶奶的眼紅紅的,哽咽著說完,就上樓了。

  我呆呆地望著奶奶單薄的背影,又看了看碗里正冒著熱氣的餃子——我沒有吃那碗餃子,因為—因為它不是用“心”做出來的,她沒有“愛”的味道。奶奶囑咐我吃了,可我真的吃不下,也咽不下。心裡的這種酸楚,別人是不會懂得。

  冬至,一家人應該和和睦睦地坐在餐桌上其樂融融地吃餃子,笑著,唱著。那種“家”的快樂,“家”的溫暖,“家”的幸福才是我想要的。可是它真的好難好難,我怎麼也得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