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2020年關於冬至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冬至的作文

2020年關於冬至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0年關於冬至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的作文1

  母親抱著我,在冬至的陽光下走。我的頭靠在她的額頭上,在衣物的重重包圍之下,只露出一張小臉,呆呆的看著路邊慢慢向後退去的枯木。

  我聽得到吹過的風,也聽得到不遠處傳來的隱約的啼鳴。路上的塵土飛揚,落葉款款飄落陽光發出慘白的色彩,我能聽到母親的呼吸,能感受到她額頭的冰涼,但是我的小身軀在她有力的擁抱中,懸在半空中,徐徐的走。,那灼目的燦爛陽光,匯聚成一片金黃及蒼白。我看到路邊樹上爬行的螞蟻,也看得到遠方天空的一朵潔白的雲。那雲,在跟隨著我們。

  我被衣物厚厚的包裹起來,我感覺不到冷,只感到近乎悶熱的溫暖。母親的手不時拍過來,似乎想哄我睡去。但是,我分明的精神起來,想扭轉頭來,看看前面的風景,但我的頭剛想動,隨即被母親的右手扭轉過來,說:別動,有風,冷。媽媽給你買肉肉,包餃子吃啊!然後她伸出一隻手來,把籠罩我的那一個圍巾重新摁了一下,確保沒有風跑進我的脖子中。

  陽光蒼白呵,我們就在那陽光下走,像走進陽光中,走進溫暖的年關裡。那條路上沒有一個人,只有風和路旁隱隱的麥田。我只在那一個包裹著的襁褓中,被母親抱著,行走在那樣一個平靜的午後。

  2014年冬至,在他鄉,同樣的陽光慘白的午後,我一個人走在車水馬龍的路上,與一位孩子的目光偶遇,他在母親的懷裡,被包裹的只露出一張臉,那個孩子面無表情,呆呆的看著我——好像我只是他眼中看到的一棵樹而已,之後,他們與我擦肩而過……

  我站在陽光裡,看著那位母親的背影消失在枯樹林立的街道上,覺得這風景是那麼的似曾相識。忽然覺得自己像一位走失了的孩子,城市之大,敞開多少門窗,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吃餃子的家,我轉過頭來,邊走邊安慰自己說:沒餃子的冬至,也挺好的吧?

  本文“關於冬至的記憶”,人物描寫生動,成功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對“母親”進行刻畫,使人物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敘述講究詳略,讀起來富有趣味。

  冬至的作文2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裡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裡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麵,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麵糰,先把小麵糰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後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裡,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裡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h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裡,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裡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澤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嚥,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本文緊緊扣住“冬至之夜吃湯圓”講自己的感受,談自己的情感體驗,“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容易引起共鳴。關注生活是本文寫作成功的關鍵要素。

  冬至的作文3

  今年的冬至終於到了,我們大家忙了起來:奶奶、爸爸、我負責搓湯圓,爺爺、媽媽、大伯、二伯一起去超市買料。

  奶奶拿來挫湯圓的糯米粉,放在中間一齊搓,我迅速抓起一團,認真地左搓右搓,搓完馬上放在盤子裡。結果奶奶、爸爸都笑了,我也笑了:原來,我把湯圓搓得那邊凸起來,這邊凹下去。高的像山脈、高原;平的像麥田;矮的像海洋;整個看起來像個地球。怪不得大家不約而同地笑了。

  再看爸爸,不緊不慢地搓著,看似很慢,其實很快,而且很圓。我自愧不如:爸爸搓得比我快,比我圓。爸爸好象知道了什麼,對我說:“想超過我,再搓一百年吧!”我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可地上連螞蟻洞都沒有。

  看看奶奶吧,那才是真正的老手:一手搓三個!我一個未搓好,她已經搓了十五個了!我正在想,她又搓了三個,加起來十八個了!雖然沒像爸爸那麼圓,但也正常的,比我好很多。慘了,我怎麼比誰都不會搓……

  料買回來了,大伯母、二伯母從樓上下來了,和大伯、二伯一齊煮。可惜兩個在廈門讀中學的姐姐沒回來。

  開始吃了,我們比賽誰吃得快、多。我一馬當先,迅速夾起來,往嘴裡塞,完全不顧形象,狼吞虎嚥;奶奶落後了,吃得最慢,畢竟老了嘛;大伯從容不迫,一口接一口,卻跟我同速,和狼吞虎嚥的我簡直是鮮明的對比;大、二伯母若無其事地吃,很慢。我正暗自得意,所以慢吃細咬,沒想到她們加速,狼吞虎嚥。我“嚇”得趕快吃,把將贏的大伯扔在了後面;二伯不緊不慢,吃得卻很快,硬是把第一的我推了下去;最好笑的是爸爸:一口未吃。奶奶打趣說:“他今年要長矮了。”我們大笑一陣,爸爸說:“耶、耶,我倒數第一!”我們捧腹大笑,肚子痛死了。

  今年的冬至真有趣,明年的冬至快到吧!

  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包餃子的精彩場景盡顯小作者多彩的童年,細膩傳神的描寫表達了小作者對冬至的期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稱得上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冬至的作文4

  十二月十七日,將近冬至了。

  一點的午後,亮瑩瑩的陽光佈滿藍色的天空和大地;遠山上的樹木,朦朦朧朧的站著;山下的工廠,包裹在蒸騰的霧氣裡……燕山石化化工廠的蒸汽無邊無際地沸騰著,高高的冷凝塔似神仙巨人昂首佇立;

  冷風嗖嗖地,從操場的西邊流竄到操場的東面、南面;在亮晶晶的白雪上停留一下,便翻著跟頭,走了;吹在臉上,西北風火辣辣的,許多人都戴著羽絨服的帽子出行;頭頂的天空藍藍的,窈遼深遠,沒有一絲雲的天空像藍色的海洋的倒影,立在一望無際的高處,天地交合的地方,巍巍的高山支撐著,櫛比的高樓支撐著,婷婷的樹木支撐著……

  太陽光那麼的亮,那麼的耀眼,那麼的溫馨,那麼地柔韌……對抗著高傲的呼嘯的北風,絲毫不退縮;北風走過的殘雪,太陽的溫暖的手撫摸著,漸漸地,殘雪消融了;樓後的背陰的一面,雪堆依然那麼的厚實,依然那麼地冷酷。

  遠處,蒼茫的山峰雪融化了,顯出它們的本色。高山的頂峰,與藍天對接;一架銀白色的航班飛機從頂峰滑過;幾十只幾十只的麻雀,呼啦啦地震動著翅膀,從東邊飛向西邊去了……

  下午四點五十分,夕陽落在羊頭崗的山尖上;操場上,已有練體育的學生在進行長跑的訓練;東邊的天空變成了桔紅色、橙黃色、粉色像紗巾,系在了天空的邊上,把桔紅色橙黃色的染料使勁兒地揉,揉成了一片輝煌的燦爛……

  十二月二十日,清晨九點多,冷颼颼的風從東邊的山頭跑向山腳的原野裡,濃濃的.霧氣籠罩著整個燕山;太陽像個金盤子掛在霧氣的帷幕上,沒有光芒;到處是一片片的殘雪,白瑩瑩的;一兩隻花喜鵲展翅飛舞在天空裡,喜鵲媽媽帶著孩子練習飛翔;大喜鵲在前,小喜鵲跟著,一會兒就隱沒在營銷中心新的辦公樓間了……

  靜穆的楊樹一排排的,一簇簇的,三兩棵的矗立在樓前樓後……

  冬至的作文5

  下午放學後,我便以最快的速度蹬車回家,寒風迎面撲來,我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但是我絲毫沒有減緩速度,因為今天家裡要做冬至,而冬至圓是我一年中最為想念的美食。在我們台州,那圓不同於元宵的湯圓,它的外形不是圓圓的,而是四四方方的;它的裡面也沒有餡兒。

  一進家門,奶奶便招呼我:“婉怡,快來幫奶奶做圓。”聽了奶奶的話,我馬上嚥了下口水。瞧我那饞樣!隨後馬上洗了手,便站在奶奶身旁待命。奶奶揉好了面圓,我便大顯身手了,我把麵粉團搓成長長的條狀,每根大小適中,好像銀條;再把這些“銀條”排成隊伍,五根一列;然後用刀切成大拇指的長度;最後把每個長方形揉結實,再用手捏回長方形。眨眼看去,滿桌子的方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進了古時的國庫,可能我們南方人做生意多,方團寓意“團圓”之外,還寓意著“財源廣進”吧!

  清水煮開了,冬至圓終於可以下鍋了,我用刀把它們趕下鍋去,那圓就像一群群白鵝,撲著翅膀跳下河去洗澡,起初它們還是熱情高漲,不一會兒便平靜下來,呆在鍋底一動也不動。我剛想蓋上鍋蓋,誰知奶奶制止了我,還拿著勺子,在鍋子翻舀,那一個個圓,馬上又興奮起來,爭先恐後地躍到水面來透氣。看著我不解的眼神,奶奶說:“乖孫女,不明白了吧!圓主要成分是糯米粉,很容易粘鍋,所以要隨時去翻舀一下!”我恍然大悟,也學著奶奶的樣子翻舀,不一會兒,鍋面便白煙四起,圓就像趵突泉一樣不停地冒、冒、冒!奶奶告訴我,圓熟了,可以起鍋了。

  你們不要以為這便大功告成了,還需要最重要的一步,把這些溼漉漉的圓放進底下撒著松花粉、紅糖、芝麻的盤裡,讓它們在裡面翻來覆去的打上幾個滾,這樣熱乎乎的圓才可以入我們的嘴,吃上去嚼勁十足、滿嘴的香甜,感覺真是幸福呀!

  台州的冬至圓,是我們一輩子珍視的美食!

  冬至的作文6

  當香味嫋嫋照亮,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覆的湯圓啊!

  那甜甜的,包覆包覆的,熱氣騰騰,快樂滿滿的湯圓呀,剩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決定我們做到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快樂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裡做到湯圓。老師先老大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為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重新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黏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上了問題——總是無法把湯圓滾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有著餡的湯圓裡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看起來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構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漂亮。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納吉的禍,任我們怎麼希望滾都不行。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臘一點了,軟一點了再去滾,裡面的“小人”放心了,會再動了,真是“硬的上告,來作軟的”!

  再想到其他組的同學——男子漢,有的同學把餡敲得太多了,結果出了“白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出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到的時候,禁不住可口的麻心餡的慾望,往嘴裡一點一點的里斯,引發了同學們陣陣笑聲。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到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放在桌子上,像“孩兒兵”分列著隊伍等隊長閱兵呢!

  作好了,當然少不了不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

  湯圓冒著熱氣,在盆裡等候我們享用。“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裡不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告訴,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到了一個“白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裡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汙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不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在的湯圓,一碗碗支撐著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嚴寒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7

  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冬至,腦海中響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時響起的還有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11月7日22點20分,這個平靜小鎮中一個普通的家庭裡,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也是最為輝煌的一部歌劇《魔笛》的吟唱聲中。這樣的一句臺詞來自於電視劇《冬至》。

  冬至,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對於節氣時令的變化,我們總是很敏感的。時令變了,皮膚感觸到的溫度變了,眼中看到的風景也變了,從枝椏新抽一直看到黃葉滿地。徒然草中寫道:“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於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不能忘懷的,是看到眼中,記在心裡的自然的美麗吧。

  明劉基有首詩:“日薄雲陰雪在山,夜寒溪靜客舟還。乾坤簸盪逾三載,風俗乖張似百蠻。廢井衰蕪霜後白,空村喬木曉餘殷。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學閉關。”詩中閉關的意思就是“閉門謝客,斷絕往來,不為塵世所擾。”如此說來,不知閉關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時序節令的推移可以使他們感到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綠。

  今天講到了一首皇甫松的《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遊。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可以想見到的江南風光,可以想到的大膽熱情卻又嬌羞可愛的江南姑娘。這首詩使我想起了《天龍八部》一書《向來痴》一章中後半部分阿碧的出場:

  “便在此時,只聽得(矣欠)乃聲響,湖面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划水而來,口中唱著小曲,聽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脫紅裙裹鴨兒。”歌聲嬌柔無邪,歡悅動心。”水面上全是菱葉和紅菱,清波之中,紅菱綠葉,鮮豔非凡。見過荷塘,但是這樣的景象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於是,在冬至之日,在朔風呼嘯徹骨寒之時,我向往著一個江南採蓮的夢。

  冬至的作文8

  今天是冬至,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家鄉的習俗是冬至吃湯圓的,可惜因為在學校,有幾年已經沒有在家吃湯圓了。但是今天,學校竟然組織大家包湯圓,真的很出乎大家的意料,一聽到這個訊息,同學們都興奮了!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著餡的湯圓裡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裡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裡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

  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著隊伍等隊長檢閱呢!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著熱氣,在盆裡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裡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裡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汙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這一碗碗湯圓熱乎乎的,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承載著同學們的笑聲,給了我們一個溫暖冬至,讓整個校園都瀰漫著一股暖意中!

  冬至的作文9

  今天呢,我們班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是關於包餃子的。

  星期五上午,我們班所有人的嘴上都掛著一句話“包餃子!包餃子!”鉗子都擰不下來。哦,忘了說了,這件事情我們楊老師本來不讓我們四處張揚的。於是,今天下午她火冒三丈的對我們說“如果再說話,這個活動就不弄了!”於是,教室裡傳來了一陣的討論。“安靜!我現在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冬至包餃子的故事,等一會兒,郭老師還要給大家講一下關於冬至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隨著老師的話語,我們所有人的心就飛向活動室了。楊老師給我們講的是關於古代的傳說,還有古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幻燈片,那個人叫張仲景,是一位神醫,一年,他的家鄉變成了飢鄉,許多人因為沒錢治病,使自己的耳朵被凍,發燒,頭痛,於是,張仲景就研製出了一種叫“嬌耳”的藥,每人一碗,三個餃子,一碗湯。郭老師,還給我們講了關於冬至天文學方面知識。冬至這一天時間最短,是因為在這一天太陽轉向了南半球,南極一直是白天,而我們這裡卻在六點多的時候就已經天黑了。

  終於講完了,真是度日如年啊!我們立馬飛奔體育器材室,原來家長已經在早早的等我們了,給我們準備的井井有條,我看到一個桌子,上面還有材料,我就開始手忙腳亂的包起來,其他組員看見我也包起來,他們也開始包。我們包的餃子有:綠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紅色的。我們還包了五花八門的形狀,有菱形的、還有三角形的,我和朋友共同合作,做了一個八卦陣。每個人都包的很細心。餃子熟了,我們開始調汁子,等一會,我們每人的碗上乘上了一碗香噴噴的餃子。教室裡迴盪著大家的笑聲。我們組的餃子吃完了,怎麼辦呢?我想了一條妙計,我到第三組蹭吃了30個餃子,第三組竟然說隨便吃?真是笑死我了。有一個同學被第二組在碗裡塞的滿滿的,他在第二組吃了50個。真是大胃王啊!

  今天是有意義的一天,也是有意義的一節勞動實踐課。

  冬至的作文10

  在異常的一天,清醒。懂得珍惜。——題記

  外面的樹都已經凋零,只裸露著一根根的枯枝,沒有一點生機,天空下著牛毛細雨。天氣已經漸漸冷了,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襖……

  忽然間想起了很久沒和外公說說話,於是就吵著要媽媽帶我去找外公。

  今日也是冬至,湯圓是冬至的象徵,這是眾人皆知的。一到外公家外婆就急忙端出來一碗湯圓讓我吃。那湯圓在今日嚐起來異常的甜。外公看著那湯圓哀嘆道:“哎。又多了一歲,都七十老幾了。”

  外公生病了,說是背怎樣了。我是剛剛才明白的。看著外公走路還得一手叉在腰上然後在慢慢的挪著那重如千斤的雙腳。我真不敢相信兩年時間的力量竟是這般的無窮大。竟然將當初一位健壯的外公變成了此刻這般的弱不禁風。我止住了腳步仔細端詳著外公,他滿臉是歲月爬過的痕跡,見證了他的滄桑,外公總是跟我們說他過去的生活是如何的苦,然後再告訴我們要珍惜此刻的生活認真讀書。

  外公的臉越來越瘦了,兩鬢都被白髮佔據……看著看著,晶瑩的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經過凸透鏡的原理不禁又把外公臉上的瑕疵又放大了好幾倍。外公見狀用他那慈祥的語調問:“敏兒,怎樣哭了”我此時心湖波瀾起伏,只是一味的搖頭:“沒事兒,沒事兒,外公您也吃湯圓吧……”

  看外公站著的樣貌好難受,我連忙攙扶著他到床上躺著,然後坐在旁邊和他聊天,和他一齊話家常,嘮叨著……其實這時我心不在焉,外公問我二胡學得怎樣樣了,我裝著很得意的樣貌說:“拉得比你好了,過幾天我拉《化蝶》給你聽……”外公越聊越起勁,似乎很高興就唱起了薌劇。

  窗外的雨依然不停的下著,如霧般輕煙繚繞朦朦朧朧,一切都籠罩在煙雨中,把我眼裡的世界變得模模糊糊的。

  一向唱著,唱著……我此時想起了已經逝去的爺爺……一想到爺爺心中就存有一絲的遺憾——必須要懂得珍惜此刻擁有的……

  外公的聲音如太陽,又照亮了我那顆被歲月打敗的心;如雨露,滋潤了我那顆久已乾旱的心……